说着,陆政安的那双大手抚上了宋淮书的脊背。“你没事不要乱想,我这几日正难受的紧呢,你有这胡思乱想的精力,咱俩先打一架再说。”
宋淮书一听陆政安立时便要翻身从他怀里逃走,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跑,就被陆政安一把拉了回来……
风雨飘摇大半个时辰,等停下来的时候宋淮书整个人只觉得快散架了。就这陆政安端过来的水漱了口,宋淮书又羞又恼。“你到底都是从哪儿学来的花样儿?”
想起方才的事情,宋淮书忍不住一阵脸热,看着陆政安的眼神里满是不满。
陆政安把茶杯搁置在桌案上,重新躺回被窝将宋淮书揽回到了怀里,揉着他的腰身轻声说道:“这种事哪里用得着学,男人的本能而已。”
闻言,宋淮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想到黑暗中陆政安又看不到只得气鼓鼓的作罢。
……
一夜好眠,等到陆政安醒来之后,外面天色已经大亮了。
轻轻地抽出宋淮书枕着的手臂,陆政安本想翻身起床,没成想宋淮书竟然也醒了过来。
睡眼惺忪的问了一声陆政安什么时辰了,便也跟着坐起了身。“不知道,应该时间还早,你要不再躺一会儿?”
“不躺了,想起来活动活动。”
陆政安将宋淮书的衣服都给他放到床上,自己则先走到外面打开了房门。然而在拉开房门的一刹那,鹅毛大的雪片子便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
陆政安忙将房门关上,扭头对着里屋的宋淮书喊道:“外面雪下的可大了,你还是先别起来了。看外面积雪挺厚的,你起来也出不去。”
一听陆政安说外面又下大雪了,宋淮书立时将棉袄裹在身上,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轻轻地把窗户打开一条缝隙,看着外面已经被大雪覆盖的地面,口中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还好我昨儿把灶屋水缸里的水都挑满了,否则这么大的雪怕是有的为难了。”
陆政安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待撩开帘子,发现宋淮书正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口中还不时地发出一声惊呼,陆政安不由一阵好笑。
走上前把窗户关上,让宋淮书赶紧把衣服穿好。“这死冷寒天的,你趴在窗口不怕着凉啊?赶紧把衣服穿好,等雪小一点儿了,你想出去的话,我就带你出去走走。”
宋淮书听陆政安这么说,眼睛骤然一亮。随即乖乖的把衣裳穿好,跟着陆政安来到堂屋内把碳炉重新引燃。
“肚子饿了吧?有没有想吃的?”陆政安把铜壶挂上,抬头看着围在炉子旁边的宋淮书问道。
闻言,宋淮书有些不好意思的挪了挪脚步,抬头瞄了一眼陆政安说道:“方才你烧炉子的时候,我感觉有股烧肉的味道蛮香的,感觉嘴巴有些馋了。”
陆政安一听宋淮书这话,顿时忍不住笑了。
“行,等下给你煎一块儿,让你解解馋。”
说罢,陆政安看着面前的碳炉沉吟片刻,“若是能有人买铁板的话,买来一块儿架在炉子上,烤也行,煎也行,都方便不少。改日去镇上的时候,我去看看铁匠铺子里有没有。”
说完,陆政安让宋淮书在堂屋等着,自己顶着雪来到了灶屋,陆政安看了下水缸里的水没有结冰不由得松口气。
宋淮书眼下是双身子人,自是不能饿肚子的。陆政安用凉水草草的洗漱了一下,便赶紧生火做饭。
惦记着宋淮书有些馋肉,便又把前几日宋兰氏带来的牛肉给切了一块儿准备等解冻了之后,给他腌制一下在锅里煎一煎。
不过这个天气极冷,牛肉都被冻得邦邦硬,陆政安废了好大力气才切下一块儿手掌大小的牛肉。
宋淮书听着陆政安在灶屋里当当的响声,心里极是好奇。开门瞧着外面的风雪似乎小了一些,便拿了竖在门口的雨伞撑开,小心翼翼的往灶屋走去。
陆政安被突然出现在门口的宋淮书吓了一跳,不过见他走的稳当倒也没有责怪他。
“屋檐下的台阶可能有些滑,你踩得时候留心着些。”
“嗯,小心着呢。”宋淮书把雨伞合上,将粘在上面的积雪抖落立在门口,这才抬脚进了屋。
“你方才在灶屋里干什么呢?”
“你不是想吃烤肉么,我切块儿牛肉给你弄一弄。天儿冷,牛肉全冻上了,只能暴力开剁了。”
宋淮书听他这么说,不由一阵好笑,走到灶膛前把手搭在灶膛口暖了暖。“我只是馋了,也不是要非吃不可。”
陆政安用手摸了摸碗里的牛肉,示意宋淮书烧小火,自己在锅里加了点儿荤油,开始煎了起来。
片刻间,整间房间都弥漫着一股肉香,让本就已经饿了的宋淮书更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自从有了身孕之后,宋淮书脾气和吃饭的口味都有了些许改变,对陆政安的依赖也更加的深了。
陆政安本就心疼宋淮书怀孕辛苦,所以对他也更加的体贴和宠溺。加上宋淮书也不是那等无理取闹的人,偶尔一一次小要求,陆政安也都能够满足的。
等牛肉煎好之后,陆政安用热好的馍馍给夹了起来。而后还额外在里面多放了几片酸黄瓜,吃的宋淮书异常的满足。
等到大半个馍馍下肚,宋淮书也已经吃饱了。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外面渐小的飘雪,扭头对陆政安说道:“政安,等下吃完饭咱们去院子里堆个雪人吧。”
第七十二章
大雪停停下下, 直下了七天才彻底放晴。
此时漫天遍野都是一片皑皑的白色,站在门口眺向远方,只觉得整个人仿佛在画中一般。
在放晴的第三天, 闲着没事的陆政安为了宋淮书能够方便活动,便将院子里的积雪给清理干净了。倒是门口场地上的积雪将近小腿那么深, 想要出行确实有些不易。
虽然下了那么长时间的雪,但是陆政安和宋淮书两个人在家里也并不觉得无趣。每日把家里拾掇干净, 就围坐在碳炉旁边,烤着红薯花生, 翻着老爷子先前留下来的书, 给尚未出世的孩子取名字,这七日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
等到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的时候, 两人已经在纸上罗列了不少名字。
因为不知道孩子的性别,两人便各找了一些。只是挑花眼儿的两人,看哪个都觉得不错, 犹豫了几天也没能从中选出一个来。
而大雪一停,放心不下的陆长根和陆杨氏便提着一篮子鸡蛋上了山。见到气色颇好的宋淮书, 两人也都放了心。
“长根叔,长根婶儿,山道上积雪厚不厚,是不是不太好走?”
“这场雪一边下,一边化, 道上的雪倒没有那么厚。就是有点挂念淮书,怕他适应不了。”
陆政安提着陆杨氏带过来的一筐鸡蛋, 赶紧招呼两人进屋暖和。
宋淮书等陆长根和陆杨氏坐下, 忙帮两个人倒了杯水递过来去,笑着问道:“婶子怎么不带迎春过来?”
陆杨氏忙把水接过来, 赶紧把身侧的凳子拉开让宋淮书坐下说话。
“雪刚停,路上啥情况也不知道,那丫头毛毛愣愣的哪敢带她出来。你们这几天咋样?家里可缺吃的?”
闻言,对面的陆政安笑道:“本来正缺鸡蛋的,您和长根叔一来,我们就啥也不缺了。”
众人笑过之后,陆长根弯腰将把碳炉上已经烤的干焦的红薯往旁边挪了挪。抬头看着陆政安和宋淮书,问道:“马上就要腊月初八,该是备年货时候了。你俩下山不方便,有什么需要的跟我们说,到时候我给你们捎回来。”
听陆长根这么说,陆政安算了算日子今儿竟然已经腊月初五,距离过年已经不足一个月了。
这还是陆政安在这边的第一个春节,一时间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不用麻烦您了,这场雪一下,估计要晴几天。到时候路上好走了,我跟淮书我俩就去镇上置办了。”
闻言,陆长根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宋淮书的娘家就是镇上的,宋家老两口平日里对两人便多有照顾,马上年关了估计更不会落下他们。
四人说了会儿闲话,陆杨氏惦记家里泼猴儿一般的陆迎春,便带着陆长根起身离开了。
两人将陆长根夫妇送到门口,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都下意识的转头看向对方。
“等过几天你去买些节礼给长根叔和长根婶儿他们送去吧,便是血脉至亲估计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陆政安帮宋淮书拢了拢身上的棉袄,摸了下他的指尖,感觉触手一片温热倒也放心下来。
“好,这次下山就去置办。你要不要在门口走走?感觉今儿这天还挺暖和,在附近走走怎么样?”
陆政安顺着陆长根和陆杨氏走过来的脚印儿踩了踩,发现积雪不过没过脚踝,深一些的地方才到小腿那么深。
这几日未曾出门,陆政安怕宋淮书待得实在无聊,便想着带着他在周围透透气。
果然,陆政安的话音落下,宋淮书的眼神立时亮了起来。看着陆政安,把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般。
见状,陆政安不由得一阵好笑,仔细的挽着他的手臂,托着他的腰身顺着山道一路往山顶的方向走去。
两人莫约走了百十米,便在一处山口处停了下来。俯瞰着脚下银装素裹的大地,只觉得心情更好了几分。
“这山头如今也算是我们的了,若是进度快一些的话,明年春天的时候,周围这三座小山基本上都会被种上果树。等到后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这三座山都将变成一片桃花园。”
宋淮书顺着陆政安手指的方向,看向不远处三座小山。脑海中幻想陆政安口中的景象,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不过开了春儿之后,清山你不用多操心了,但是买树苗怕是要不少辛苦了。”宋淮书不禁有些发愁。
陆政安要把三座荒山上都种满果树,化龙镇周边没有大的苗圃园,免不了要去周围几座州城打听。
只是,人生地不熟的,到底费心费力。好在那个时候他的月份还不是很大,照顾自己应当不成问题的。
“做什么事情不辛苦?我辛苦一点不怕,只要能把事情办妥就行。到时候我若出门,怕是不能带着你了。你自己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你若想回镇上也行,不想回镇上住,就让母亲过来照顾你一段时间可好?”
陆政安一边说着,一边搀着宋淮书的手臂开始往山下走,口中不住的提醒宋淮书当心脚下。
宋淮书握了一下陆政安的手,抬头看了眼不远处自家的那片园子点头应了一声。
“你若出门的话,我就请母亲过来陪我几天。咱家院子大,而且周围风景也好,在这边住习惯了,猛地回去感觉镇上的那个院子属实有些憋屈。而且到时候我的肚子也该大起来了,门口人来人往的,若是被人看到也不好。”
一听宋淮书这话,陆政安忍不住笑了出来,两人顺着山路小心翼翼的回到了家。
……
连着两天的晴天,山道上的积雪融化殆尽,已经露出了地面。
陆政安和宋淮书商议了一下,便由他先下山采买些耐放的年货备着,顺便也去宋家看看多日未见的两位长辈。
只是陆政安实在放心不下宋淮书,仔细的嘱咐了他几遍后,这才依依不舍的背着背篓下山。
这些时日,连着吃了月余的白菜萝卜和土豆,陆政安属实也有些吃腻了。
来到菜市街溜达了一圈儿,在看到有卖带泥的莲藕实在是有些馋了。也不问价格直接买了四段,让人帮着捆好扔进了背篓里。
这边不像现代那样的有温控的蔬菜大棚,各种反季的蔬菜应有尽有。陆政安在菜市街溜达了个遍,除了萝卜和白菜还能带点儿绿色,其他大部分都是干货以及鸡鸭,鱼虾之类的。
不过,这阵子下山的少,鱼虾陆政安倒没怎么买过。想到宋淮书也是个爱吃鱼的,便买了几条黑鱼和几斤河虾让人分成了两份提溜在了手上。
同时,猪肉,鸡鸭也都各买了一些,等背篓实在是塞不下了,这才往宋家走去。
等到陆政安进门的时候,宋兰氏正在整理给几人做好的新衣裳,以及一些吃的用的。
看到陆政安背着一堆东西进门,宋兰氏不禁又惊又喜。忙上前将陆政安背上的背篓卸下来,问道:“我正说要去你家看看你们呢,你就过来了。路上可好走,淮书最近几天怎么样?”
“都挺好的,淮书最近比先前能吃了些,脸上也见有肉了。这几日山道上的雪化的差不多了,我就趁今天过来看看您二老。父亲呢,可在家?”
陆政安一边活动着被背篓坠的酸疼的肩膀,一边问道。
“马上年关了,铺子里生意忙,小陈一个人忙不过来,你父亲一大早起来就去铺子了。”
听宋兰氏这么说,陆政安这才反应过来。
抬头看着宋家堂屋内堆了一堆吃的用的,不禁有些奇怪。正要开口宋兰氏是不是在收拾屋子,只见宋兰氏顺着他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
“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吃的用的,还有两包刚做好的新衣裳。我正说去外面租个车去你家看看呢,可巧你就过来了。如此正好,你去街上喊个车,我把这些东西归置好,我就跟你去看看淮书。”
86/184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