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清穿同人)——藤萝浠月

时间:2023-10-26 10:17:51  作者:藤萝浠月
  康熙大笑,对靳辅道:“怎么,你靳紫垣也学会拍马屁了?”
  靳辅九岁丧母,自那时便一直记着母亲的教导,勤读书守规矩,是个从里到外都板正非常的人,做事认真到能一丝不苟。
  面圣时从来没有说出过这么类似讨巧的话。
  因此别人夸自己儿子可能是忖着他的心思拍马屁,但靳辅这个人嘛,他这么说多半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康熙很有心情,问了问靳辅家的事,比如他几年不回家,家中儿子如何教导?家中又可有维持生计的产业。
  十分关切。
  一时间君臣谈话颇有蜜里调油之感。
  靳辅便趁着这个机会,提到在治河时出力很大的陈潢,想要给他求一个官职。
  康熙好奇,问道:“他是什么功名?”
  靳辅道:“到举人就屡试屡败了。”
  康熙想了会儿道:“他治河有功,便封一个九品佥事吧。”
  站在辰亲王后面的陈挺:---
  他可是连举人功名都没有的,皇上当初便封了个九品官给他,这要不是当初正好帮到辰亲王,他能够得上这九品?
  靳辅欣喜,下跪道:“奴才谢皇上隆恩。”
  他们的谈话这才告一段落,康熙道:“陈挺呢?”
  陈挺赶紧从辰亲王身后出来,拍下马蹄袖下跪道:“微臣陈挺,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康熙笑着叫他起来:“别紧张,坐着说。”
  陈挺小心的走到他刚才的凳子旁坐下来,挺直脊背并着双腿,坐得十分端正。
  “说说你推广红薯的成绩。”康熙道。
  陈挺便从十五年年末说起,从湖南开始教百姓种红薯的事,另外朝廷有给红薯粉条的制作流程图,他都是在一省的省会城市待一两年,当红薯的产量上来后帮助当地建起几个粉条作坊,再去下一个地方循环。
  差事熟练之后,红薯的扩种散发也就快很多。
  到二十年年底,大部分省份的乡村都种上了红薯。
  陈挺低头道:“红薯种植遍布大部分地方之后,就不用再推广了,知道红薯的好处,百姓们自会争相种植。”
  所以微臣的这个差事,算是办完了。
  想到就要卸任,陈挺还有些舍不得。真正融入田间地头之后,他才知道那样的生活有多充实。
  康熙满意颔首,突然换了个话题,问道:“你曾祖父带来红薯功劳甚大,可得了前朝的封赏?”
  这时候苏辰端来几碗水果冰沙,给一人分了一碗。
  康熙示意靳辅和陈挺都吃着,也给了陈挺空余时间斟酌答案,毕竟涉及前朝要谨慎。
  陈挺不知道武英殿修明史的那些大臣的争论,却很明白忌讳,吃了两勺酸甜香浓的冰沙,瞬间不觉得那么燥热了。
  陈挺说道:“回皇上对话。曾祖带回红薯的那段时间,很多商人从外洋捎来作物,他们有门路,进献了上去。我家曾祖找不到多好的门路,便自己种、分给相邻们种,后来广东大饥,知府金学曾因为听说过红薯,寻到了我们家中,曾祖亲自去教当地的百姓栽种。红薯自那时被称为金薯,但朝廷的封赏,是没有的。”
  这里面的内情,真不是陈家后人之外的其他人能清楚的。
  康熙凉快了就不吃了,拿帕子擦了擦嘴角,道:“这样吧,朕封你曾祖为忠达公,五代世袭。再过几日朕要去盛京一趟,你随行。”
  陈挺激动的都不知如何是好了,苏辰提醒道:“陈大人,你还没有谢恩。”
  噗通一声巨响,陈挺跪下来,朝着康熙砰砰砰就是几个响头。
  害怕面圣是一方面,但能得到这么大的恩赏还能推却不是傻子就是圣人。
  “这里是有一个差事要交给你,”康熙说道,陈挺立刻停下磕头,道:“皇上知遇之恩,微臣此生不忘,无论什么差事,微臣都愿意前往。”
  康熙道:“如今辰亲王又从民间找出三四种良种,朕希望,在未来的十年内,东北的三个省,盛京、黑龙江、吉林三省不仅能家家户户吃得上良种,还能有多余的粮食供应到直隶、京师。”
  陈挺的雄心壮志有些退怯,东北一年寒冬三尺的年份有七八个月,皇上这样的要求,他能做到吗?
  但转念想到皇上封他先祖为忠达公,还能世袭,相当于现在他爹或者他都是忠达公了,他们家一下子从平民跃迁为贵族。
  这样的恩遇陈家。
  无论在东北推广良种有多困难,他都愿意往前。
  这般想了一番,陈挺再次郑重叩头:“微臣,定竭尽全力将新的良种推广到东北全境。”
  陈挺接下这个重任,后背又湿一层,好在官服是深色的,不大看得出来。
  等他重新站起来,眼睛才再次接受景物,耳朵才重新听到声音,远处小公主小阿哥们一圈圈从一个弯曲的东西上滑下来,还有两个跑到树荫下两个太监守着的桌椅处,要了冰碗捧着吃。
  他们都是白胖胖嫩呼呼的小孩,看着别提有多可爱。
  但是如果他能完成皇上的要求,最多十年,天底下也会多出很多这样不用忧心食物的可爱小孩子吧。
  一时间,在陈挺心里,康熙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
  看着陈挺从战战兢兢到誓死以报,苏辰对阿玛用人的能力佩服不已。
  康熙又安抚靳辅:“朕是信你的,你回去后好好一段时间,等朕回来再召集众臣,咱们集众人智慧讨论讨论治河事宜。”
  靳辅躬身称是。
  康熙吩咐:“梁九功,叫御膳房置备一席御膳,请二位卿家去懋勤殿用膳后再出宫。”
  此时已经过了申时,太阳斜斜挂在西边天空上,天地间的余温蒸腾,待在树荫下也是闷热的。
  康熙惧热,只觉身上粘腻腻的很不舒服,他扯扯身上的衣服,站起身道:“辰儿,你跟阿玛回宫,保成保清胤祉,你们三个去也该去上书房读书了。”
  回到乾清宫苏辰去昭仁殿换了身清凉的衣服,再回到乾清宫的时候,他阿玛穿着身暗黄色的里衣又坐在通风口。
  拿着大蒲扇摇摇扇风的模样很像是现代街道上纳凉的大爷。
  苏辰走过去盘腿在地上一坐,问道:“阿玛,你叫我跟你一起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
  康熙低头看了儿子一眼,手臂往上抬了些,叫扇风把儿子也笼罩进去,“辰王府最迟半年也就要竣工了,你大了,该娶媳妇了。”
  苏辰一下子从地上弹起来,真是弹起来,半点不带夸张的,因此也把康熙后面那一句“明年就大选”给打断了。
  “阿玛,您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我现在,我才十三岁不到。”苏辰拍拍自己瘦小的胳膊,而后再次把自己师父搬出来:“我师父跟我说过,人在十八岁才算彻底长成,现在盛行的十四五成亲其实对身体很不好,影响寿命的。”
  康熙不信:“真有这么严重?”
  但自家儿子小时候那一场病都濒死了,还是他师父救回来的,这话即便危言耸听了些,却也肯定有真的成分。
  “真的,”苏辰点头,“而且儿子还这么小,您忍心让儿子去照顾别人?”
  至于为什么不提意在全国通行十八岁后结婚的规定,那是现在无论从风俗还是利益上都不允许的。
  “娶了媳妇是让媳妇照顾你的,”康熙说着又摇动手中的蒲扇,看了看儿子的体格,决定趁儿子不在的时候把顾沿己叫来。
  虽然顾沿己每次回复都是很肯定的说辰儿的身体强壮,但康熙还是想趁着孩子长身体的时候给他保养保养身体。
  “那这样吧,先把王府的一套班子立起来,”康熙想了想说道,“你有什么人选先拟个名单,到时阿玛再给你两个人,过几年娶福晋也不显得仓惶。”
  苏辰只想着能拖一时是一时,其实他这辈子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父母之爱,很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喜欢上什么人。
  如果能遇见个喜欢的女人,当然他是不反对娶妻的,可如果遇不见,他也不会勉强和没感情的女人结婚。
  别说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现在这不是有任性的资本吗?
  康熙注意到儿子的表情,还是前两年的孩子模样,或许现在着急让他娶妻成家的确早了些。
  晚上,顾沿己奉命过来的时候,总管内务府大臣噶录和飞扬武都在,说的还是原定二十二年选秀的事。
  皇上的意思是,二十二年的选秀还是不大选。
  噶录不赞同。
 
 
第99章 使坏了
  “前面几年皇上为三藩之乱没少费心,只十六年孝昭皇后进宫才算正式的采选一下,后宫需要填补新人了。”老臣噶录这么说,显然在他看来,选秀不止是皇上的事,八旗多少人家都盼着呢。
  谁不想自家能出个妃子,运气好一些再有个皇孙的?
  飞扬武二十年五月的时候才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一职,比较听话,皇上说不选那就不选呗,噶录大人您做什么说这些不讨喜的话。
  让他也不知道顺着谁说好了。
  康熙一言定事:“朕意已决,二十二年的大选挪到二十四年,通知有应选名额的各家,别耽误了姑娘家的花信。”
  噶录只得称是。
  出来就找人打听,今年开春的时候,皇上还有二十二年选秀的意思呢,怎么突然又不让选了。
  他知道的好些人家的姑娘都卯着劲儿应选呢。
  乾清宫的奴才们知道一些却也不敢乱说啊,还是梁九功明确知道万岁爷的意思,跟噶录透露了一二:“明年的选秀主要是给辰亲王选福晋的,但后来皇上又考虑了考虑,觉着王爷的年岁太小了些,想搁两年。”
  噶录:王爷不怕大,想嫁进皇家的姑娘们怕老啊。
  梁九功又道:“再说又不是不让选,您叫下面的人挑几个爱说爱笑的送进宫也就是了。”
  最后谁有没有那个前程运道的,就看个人的运气了。
  万岁爷的后宫里还能缺人不成。
  噶录点点头,明白了。
  这意思便是万岁爷的后宫局势已定,如今奔着万岁爷来的,都很难有多高的前程了呗。而万岁爷,只怕也不想依着原先拉拢各方势力的标准选人了,现在选只一个标准:合心意。
  噶录转身走了,职场小萌新飞扬武还没有怎么听明白呢。
  梁九功站在外面看了看夜空,转身到内殿回话。
  顾沿己已经领了给辰亲王保养身体的任务离开了。
  不一会儿敬事房的小顾子端着绿头牌进来,康熙准备过几天去盛京,之前又是才回宫,因此这几天翻的都是皇贵妃、钮祜禄贵妃和四妃的牌子。
  钟粹宫的牌子今天又搁在最前面,康熙笑了笑,荣妃没少跟敬事房使银子啊。
  啪嗒。
  牌子翻过去,小太监起身收回的瞬间瞅了眼,是永和宫德妃。
  以后荣妃娘娘的银子,不能再收了。
  梁九功端来太医配的泡脚水,帮着万岁爷脱了鞋泡上脚,便低声把刚才噶录缠着问的话都说了,连带着他自己的回答。
  康熙笑道:“你现在是越来越乖觉了。”
  记得十五年十六年的时候,这老东西还敢背着他收外人的东西。
  梁九功听得心里一颤,谄媚道:“万岁爷,奴才从小就没见过好东西,贪了点是真的,但奴才对万岁爷的心更是真的。”
  康熙摆摆手:“少说这些肉麻的话,梁九功,你记着一句话给朕办事便不会有差错。”
  梁九功把身子低到不能再低。
  “有朕在的时候以朕为先,朕不在了以辰儿为先。”
  梁九功膝盖一软没忍住,噗通一声跪下来。
  竟然没提太子爷。
  以前梁九功还觉得,万岁爷对辰亲王更像是对儿子的,但待太子爷却是大清国储君的看重,这两者虽不能比却是同样重要。
  难道太子爷在什么时候惹了万岁爷不喜吗?
  保成并没有惹康熙不喜,毕竟是他一手带大的儿子,心里自是有一定位置的,但这孩子越长大和索额图走的越近。
  这总是让康熙觉得不太舒服,索额图没有谋反的胆子,却不是没有那个心。
  别看满朝文武谁都没有他跟皇家亲近,说起谁想让他这个皇帝早死,索额图必定是那第一个。
  “你给内务府传个旨。”
  梁九功起身后退两步敬听。
  康熙说道:“着他们将养心殿按照辰儿的喜好妥善修缮,明夏尽量完工。”
  给保成修了一个毓庆宫,西边的养心殿便收拾起来给辰儿,至少还得在宫里住两年呢,以后即便开府出去了,回来也有个宽敞的地方住。
  苏辰第二天的时候才知道他将有个新住处的,养心殿,以后雍正帝的常住宫殿,没想到他还能占个先跟里面住住。
  不过想到现在的胤禛和以后的雍正,还有做了一辈子太子的保成,苏辰心里很纠结。
  他想保成当上皇帝,毕竟都做那么久的太子,保成不想转正才怪了。
  可是另一方面,胤禛即位后致力于澄清吏治,虽然在接纳西方这方面没有延续阿玛的好习惯,但总体来说他这个皇帝做的是功大于过的。
  况且现在的小四是个多好的孩子啊。
  思来想去,苏辰觉得还是保持一开始进宫时候的想法就好,他只会帮保成,坐稳太子之位并顺利过渡到皇位上。
  回到宫里休息过来之后,复康他们就开始催着苏辰去上书房打卡了。
  两年不去上学的苏辰在收拾收拾之后,拿着小书包怀着还算比较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上书房。
  上书房挺热闹。
  现在的座位成了雁字形排列。
  第一个位置的保成已经在读书了,他后面坐着的是四个伴读哈哈珠子。
  第二排三个位置,左边保清右边胤祉,他们后面各坐着了两个人。
  中间的位置是新给苏辰添上的,他进来,八位伴读都起身见礼。
  随后是保成、保清、胤祉。
  苏辰点点头走了进去。
  左右看看,就他还没有选伴读呢。
  但他也不会一直待在宫里读书,伴读就不选了吧,免得耽误人学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