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术先生答应去郡王府,自然有人安置他。
郁徵带人先回去。
纪衡约与诸霁一左一右,骑马护在郁徵身后。
诸霁问:“数术先生未必没有走终南捷径之志,纵使殿下只派手下过来,他也是愿意的。”
郁徵道:“数术先生有才,本王又有空,理当亲自走一趟。”
诸霁道:“殿下这可算千金买马骨?”
郁徵道:“若是能传递出本王的千金买马骨的态度,吸引天下有才之士到邑涞郡来建设邑涞,本王自然是愿意的。”
郁徵说完,转向诸霁,笑了一下:“泽城郎君不就这样被本王吸引过来了么?”
诸霁看呆了,微黑的脸上浮起红云,转过头不说话了。
郁徵乐得轻松,轻轻一夹马腹,加快速度。
郁徵带诸霁回王府,将他安排在偏院,又令他到胡心姝手下做事。
诸霁并不反对,胡心姝猜到郁徵的想法,也什么都没说,只是多留意诸霁的日常言行。
郁徵得了两名人才,最近心情也不错。
泽城诸氏那么大一个氏族,他倒不担心诸霁敢做些什么。再者,胡心姝乃是滴水不漏的人,放他那,诸霁再有本事,也很难悄无声息地翻出浪来。
既然诸霁无害,那么送上门来的劳动力,为何不白用?
郡王府这边喜气洋洋,左行怀那边却完全相反。
左行怀指挥着手下,拿下了一族一直侵扰边境的敌军,直接将他们赶进深山里,没有三五十年,难以休养生息。
拿下这族敌军后,左行怀面临的压力一下小了许多,起码今年秋冬不必动刀兵。
左行怀打仗打倦了,拿下这族后,他又是清点战利品,又是上折子,还得发燕隼送信给各方。
好不容易安排妥当,他终于抽出空来问郁徵的消息,并打算归还从郁徵手里借过去的那两条鱼。
这两条鱼为这次战争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左行怀已经嘉奖过它们。
它们来自郡王府,这份功劳自然也有郁徵一份。
左行怀这次去就是打算送功。
在出门之前,左行怀依照惯例,问了副手,郡王府上最近可发生了什么大事,免得等会见面之时无话题可聊。
副手在听到他问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奇怪,奇怪中还带点不忍,看得左行怀莫名其妙。
左行怀瞥了他一眼:“有话好好说,再做这些怪状,自己下去领军棍。”
副手赶忙调整好表情:“殿下那边一切都好,他新招了数术先生,据说要算河道与灌溉,看怎么修运河最划算。”
“军中也有几个数术不错的副将,待会你让他们跟着一起去,说不定还能探讨一番。”
“是!”
“除数术先生外,可还有什么新鲜事?”
“呃,还,还有——”副手小心看左行怀一眼,“郡王府似乎来了泽城诸氏的嫡系,短短几日便得了殿下的青眼。”
左行怀闻言,眼睛微眯,目光如刀:“诸氏的哪个家伙?”
副手:“冠玉剑客诸霁。”
左行怀淡淡:“原来是那个,泽城诸氏四处下注的毛病估计灭族前都好不了。”
副手脑袋一缩,不敢说话了。
左行怀将佩剑擦干净:“走吧,我们去会会这个冠玉剑客。”
第75章 商议
郁徵接到左行怀来做客的消息, 特地出门迎接他。
郁徵站在庭院中,眼睛弯弯:“左兄,恭喜。”
左行怀看着他, 脸上的线条也柔和了下来:“同喜。我那边的事处理好了,特来还这两条鱼。”
左行怀一偏头, 他底下的人将鱼缸捧上来。
鱼缸里正是那两条鱼。
这鱼一大一小,都是鲤鱼。
郁徵上次见的时候, 鲤鱼身上的只蒙着一层浅金色。
现在两条鱼都金灿灿, 大的那条甚至金中偏一点橘, 不同凡响。
郁徵低头跟这两条鱼对视,目光带着探究。
大鱼吐了个泡泡:“都是功德。”
小鱼也拱到前面来,甩着鱼尾嘚瑟地说道:“功德。”
郁徵一笑, 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鱼缸侧面,提点道:“那你们岂不是要感谢左兄给你们这个保家卫国的机会?”
大小鱼:“……”
大鱼立刻对左行怀道:“谢谢左将军。”
左行怀来的时候,身上的气压有点低,看起来并不是很开心。
等听完郁徵这番话后, 他终于开心起来, 脸上也多了点笑意,说道:“殿下近来可好?”
郁徵:“最近的事比较多, 你进来, 我与你慢慢说。”
郁徵让伯楹将两条鱼捧去鱼缸里放好, 带左行怀去会客厅喝茶。
两人有一阵子没见,郁徵再见到左行怀, 心中有种淡淡的温馨感。
两人入座, 郁徵举起茶壶亲自给左行怀倒茶, 递给他:“有一阵子没见,你瘦了些, 这阵子行军想必没少辛苦?”
左行怀望着他,心情不知不觉跟着又平静了些:“有战事时是如此。”
喝着茶,两人终于能抽空说些闲话。
左行怀问道:“听闻你们这里来了个剑客?”
郁徵:“是,泽城诸氏的嫡系,有个名号叫冠玉剑客,身手不错,与衡约大概在伯仲之间。”
郁徵说着,抬头看左行怀一眼,补充道:“不及你。”
左行怀:“我行伍出身,练的是杀人技,和江湖剑客不是一个路数。”
郁徵笑:“左兄找他,莫不是要切磋一番?”
左行怀:“倒不是要找他,只是我们这里颇少来生人,一时有些好奇,随意聊聊?”
“没什么好说的。”郁徵,“京都里来的公子哥,现正在胡心姝手底下做事,可能过俩月便跑了吧。”
郁徵说完,又道:“不说他了,左兄这回过来除了要送鱼回来,可还有其他什么事?”
左行怀:“先前不是说要挖运河?我这次过来特与殿下商量运河的事情。”
郁徵:“左兄这边能抽出人手了?”
左行怀:“十万将士,可轮流抽调。看殿下这里所需。”
“当真?!”郁徵听他这么说,扬声喊外面的伯楹:“伯楹,快快去将我们先前做的规划拿来!”
伯楹行礼:“是!”
左行怀含笑:“殿下还做了规划?”
郁徵严肃道:“挖运河并非小事,它既是灌溉网络,又是交通网络,我们争取出最少的力惠及最多的百姓。”
伯楹将郁徵的规划小册拿过来。
郁徵翻开放到左行怀面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符号和图画。
郁徵道:“这些符号名唤阿拉伯数字,那是我从一本小册子中看来,除我之外,暂时还未发现有第二人能解这字符。”
郁徵:“在运河未全面挖通之前,还望左兄保密,今日我与左兄所说,出得我口,入得左兄耳。”
左行怀:“殿下所说,我保证概不外传。”
郁徵便坐在左行怀侧面,跟他解释这些数字的意思,以及各行段的情况。
这些都是郁徵花大力气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很多地方请专门的算数先生算了几遍,他自己又核算过一遍。
不同的河流因为地质、地形、水流及附近的农田人烟等不同,对运河的要求也不同。
他们在挖运河的时候还要注意建造港口。
这年头,陆运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用不起畜力,更别提机械,陆运全靠双脚走,顶多再拉一辆板车。
如果能走水运,将会省力许多。
到时候交通发达,他们无论要运农产出去还是运货物进来,都会方便许多,必能带动一地繁华。
左行怀看着郁徵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手写图,有许多地方看不大明白,不过他能感觉到,郁徵这图才对。
看了半日,左行怀道:“殿下这计划十分完备,我并无意见,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修?又从哪段开始修?”
“从这里。”郁徵指着大津县,“左兄的军队时常通过水运运东西,这一段运河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需简单修缮一番,要做的事情比较少,也容易出成果。”
左行怀盯着他细白手指所指的位置:“确实。”
郁徵道:“从这里开始修,还因为这段河道已投入使用,运货往来较为方便,修运河的将士每日要吃的口粮及蔬菜都可通过船运运来,大家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左行怀点头:“我同意殿下的看法。”
郁徵:“既然如此,不若我们先准备小半个月。下月一号,祭祀过后正式兴修。”
郁徵没有祭祀的习惯,这个时代的人们有。
每次做大事之前,人们通常会先祭祀一番,这祭祀不仅给天地鬼神看,更给人看,人见了,才会安心。
左行怀同意了这个建议。
这么多人员的调动,后勤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有半个月便可以慢慢筹划。
秋冬是枯水期。
河里的水不多,这有利于他们挖运河。
很多要挖运河的河段,他们还得提前把上游堵上,将河道清出来,然后才能挖。
这些原始的河道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底下的泥沙淤积得很厉害。
在挖运河之前,他们还得把里面的泥沙给清出去。
郁徵叫来周兆:“这些河段中的泥沙我打算分给附近的百姓,你可有什么建议?”
周兆问:“殿下打算如何分?直接叫他们过来拉么?”
郁徵:“这样不好?”
周兆:“若是这样,有的村分的淤泥多,有的村分的淤泥少。少者必然不忿,多者必然浪费。”
郁徵:“依你之见,应当如何?淤泥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百姓恐怕很难花铜板买这些淤泥。”
周兆:“属下愚见,不必让百姓花铜板买,只需让他们花菜或者酱来换便成。选公正的人主持这一兑换,送来的东西好多换一些,东西不好少换一些。”
周兆:“淤泥不值钱,菜酱也不值钱,想来百姓还是愿意换。换到的菜也不必想着售卖,直接做了给修运河的将士吃,两全其美。”
郁徵想了想,点头道:“可。”
郁徵问:“周兆,你手底下的储无涯现在如何了,可能独当一面?”
周兆:“回殿下,储无涯现如今比先前沉稳不少,属下认为他能够独当一面。”
郁徵:“既然如此,这次兑换,让他主持,也磨一磨他的庶务。此外,令他加紧科考,明年务必参加府试。”
储无涯已经是秀才身份,再往上考便是举人。
他若有功名在身,办事会好办一些。
郁徵若想安排他做一名小官,也比较好安排。
周兆心知郁徵对储无涯的提携之意,行礼应是。
郁徵对他点头,原本想叫他回去,看着他拱手后退,又想起来:“今年叫底下佃户多种点油菜,可种了下去?一共种了多少亩?”
周兆道:“已经撒下种子了。除每家每户的菜田之外,其他所有农田都撒了油菜种。按殿下的吩咐,今年的油菜种子直接由郡王府购买。”
郁徵还没有对这个月的账,倒不大清楚这事。
他点头道:“种下去了即可。这些批油菜花不必管得太严,百姓若要采食,尽管让百姓去。”
“是。”
“油菜花鲜嫩,最容易遭虫,这段时间注意提醒底下佃户防虫,若有谁家的农田遭了虫,及时灭杀。”
周兆应下。
周兆退下后,郁徵又想起他们先前养的圆黄鱼。
圆黄鱼便是长得快,繁殖得多的那种鱼。
郁徵先前令人养在各村的池塘,过年时再令整村分食。
算下来,这些鱼应当养得差不多了。
郁徵召伯楹:“最近怎么没听说圆黄鱼的消息?这鱼养得如何了,可能捕捞?”
伯楹笑:“早便能捕捞了。这些鱼吃水藻长大,一条条非常肥壮,现在这批鱼基本有两斤以上。”
郁徵:“那便可以叫百姓先捕捞一批,只抓那些大的,抓出来无论放到外面冻上还是做成腊鱼,都可以慢慢吃。”
这些鱼如果真的那么肥,体内蕴含的脂肪应该不少,正好让百姓补补。
郁徵对整个邑涞郡的畜牧业一清二楚,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家都养着猪,但猪肉只有过年才能吃。
这里没有饲料,猪一般用猪草喂养,比较瘦,养一年也就一百多斤。
67/85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