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哭笑不得,再次拒绝:“志伯,您的孙儿还太小啦,说话都说不清楚。”
志伯睁大眼睛道:“怎么就说不清楚哩?元宝,叫人,叫夫子。”
两岁的幼童仰着脸,睁着水汪汪的大眼,口齿不清的牙牙学语:“呼子。”
沈舒露出个“你看”的无奈表情,说:“志伯,您老还是将元宝抱回去吧,再养养几个月。”
志伯一片唉声叹气,还是将孙儿又抱回去了。
上完了课,沈舒回到家里画科普手册,临近中午准备做饭,忽想到他这几天好像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糟了!
沈舒一拍脑袋才想起,顾怀瑾还在半死不活的躺在山上等人换药送饭呢。
这几日他忙得不可开交,四处奔走,一时没能想起,顾怀瑾该不会因此挂掉?
顿时,沈舒盛米的碗往下沉了沉,比平时多盛了半碗,接着他煮上米,做了菜,虽然赶着时间,但看上去相当不错。
为防回来饭菜冷掉,沈舒将自己那份放到热锅里温着,才匆匆提了食盒上山。
因着上次张铁牛带他走了一遭,他记住了山路,便很快找到那个山洞。
只是,还不等他走进山洞里,却在洞外看到了一人,那人身着棕色裋褐,脚穿白袜麻履,瘦小的身影活似一只猴,竟然是……沈麻子?
沈麻子似乎病好,身体颇为康健,走起来脚下生风;他仿佛刚从洞里出来,脸上挂着胆颤瑟缩的表情,一抬眼,看到沈舒,几近求救般道:“村长。”
沈舒惊了一惊,带着明显疑惑的语气问:“麻子哥,你怎么在这里?”
之前许氏来找他,不是说他怕顾怀瑾怕得紧么,所以托他上山来瞧,瞧瞧顾怀瑾是死是活。
沈麻子哭着个脸,如丧考妣道:“村长你快别说了,之前我们托你上山来照看这人,结果我们在家等了一整天,都没见你捎来信,我还以为……”
还以为沈舒也怕得不敢去。
在又连做了两天的噩梦后,他终于狠下决心亲自带病上山一探究竟,谁曾想一进洞正撞到男人醒来——
男人顶着略略擦拭过却仍带血迹的俊美面庞,目光幽暗,似折过无数人头的寒利戟刃,语气沙哑地吩咐:“与我弄些吃食来。”
沈麻子岂敢看他第二眼,连滚带爬的离开了山洞。
下了山,他一路直奔回家里,裹着被子坐在床上瑟瑟发抖。
许氏小意安抚他:“他既只要吃食,想来不会要你的性命。不过,你眼下身体不适,不若我替你去?”
沈麻子一听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直道自己是个男人,必不让自己的媳妇儿替自己受罪,故才有了今日的场景。
算算,这已经是他给顾怀瑾送饭的第六日了。
“村长,明日你给他送吧?”沈麻子说完来龙去脉就扯住了沈舒的袖子,“我实在不想再见到他了……”
沈舒闻言喉咙里的话一哽,眉眼一凝,死一般的寂静。
他给顾怀瑾送?
他还不想自个儿跳到火坑里。
虽说他今日拎了饭盒上来,可他没打算长期与顾怀瑾有什么交集啊救命!
然而,沈麻子见沈舒面露为难,疯狂摇沈舒的胳膊:“村长,我可是为了给你引路才到山上来的呀,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也不会遇见他,天天被逼着送饭……村长,求求你,你就当行行好,救救我行不行,我看他实在是害怕……呜呜呜……”
“哎,麻子哥,你别哭呀。”沈舒生平最怕人哭,何况是个大男人,十分无奈的,他按了按眉心,趋近认命般的吐出一口气“好吧,明日我代你。”
沈麻子瞬间喜极而泣,恨不得当场跪下来给沈舒磕三个响头。
沈舒心说,真是想躲的躲不过,该来的跑不掉,既如此且让他先会会顾怀瑾,到时大事不好立刻卷祖产跑路。
岂知此时山洞里,顾怀瑾早被外面的动静惊得坐了起来,他因起身的动作扯到了伤口,用一只大掌抵住了胸口,而后他懒洋洋的垂眸,听外头落定一锤子买卖,好笑的勾起唇角。
真不知这两人是心大还是愚蠢,商量要事也不知道避着点,这要是在军营述职,机密不知道要被泄漏多少回……便就算此事于他们而言不太重要,人情世故总该懂一懂。
这恩他是报还是不报呢,若要报,报给谁?
顾怀瑾想起那张动不动就面露恐惧的麻子脸,不由低低轻啧一声,此人识趣倒是识趣,但胆子忒小了一点。
听外头的声响,被唤作村长的这位倒是胆子极大,治下的村民不敢与他接触,他就敢了?
“人只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痛是痛不死的……”这句话便是他说的吧。
过了一会儿,洞外没动了动静,约莫是那个麻子脸的走了;闻到沈舒要进来,顾怀瑾立刻倚着石头阖目假寐。
于是,沈舒走进洞中,看到的就是顾怀瑾昏迷的样子,根据沈麻子说,他伤势在好转,但醒来的时候不多。
挺好。
希望他明日过来,他也不要醒,最好一直昏一直昏,昏到伤好,就自觉离开平梁村。
沈舒放下食盒,上前掀开他的衣服,未觉顾怀瑾眉头轻微一皱,检查了他的伤口。
第20章
因着这几日得到照顾和休养,顾怀瑾的伤势好了很多,腹肌处浅的伤痕已经褪去了红痕,变成了淡淡的肉粉色;而他的胸口由于伤得过深,或是吃饭的时候被扯到,痂壳里渗出一丝浅浅的血迹,仍不见好。
沈舒便在他的胸口伤痕上倒上一层止血散,又重新换了纱布缠上。
因为离得近,顾怀瑾即便睁开眼,也看不到沈舒的面容,但他头发上的味道却颇为好闻。
作为一方权贵,顾怀瑾尚在京都时,休沐日常有四五个婢女伺候,又是用上最上等的山茶、何首乌、猪苓、当归……等材料制作的洗发配方,又是抹上昂贵又好闻的兰膏;然这皆不及眼前人发丝上若有似无的浅浅散发出的天然清香味,似橙花,似蜂蜜,沁人心房。
顾怀瑾眼底深了些许,但他并非孟浪之徒,仅是嗅到一丝,便不再继续闻了,复又闭上了眼;如今他被调派到军营,日子过得粗糙,不适合再有这些逸致心情。
须臾,沈舒给顾怀瑾处理完了伤口,就退开身来;他看了一眼仍自昏迷的顾怀瑾,一番摆弄仍无苏醒的迹象,放下了心,从山洞中离开。
次日,沈舒画完了科普手册上册,暂未想到下册画什么,就去找村中的石匠,让他帮忙造几个石碑,好将它置在村口。
石匠指着画册里的内容,问:“村长,这个云我看得懂,这个水波什么?”
沈舒与他解释:“地面无水,水不上升,云不成形,则不降水;长此以往,土地干裂,树木枯死,恶性循环,是为干旱。”
石匠眼睛一瞪,万分震惊:“云是水做的?”
沈舒颔了颔首:“算是吧,水被太阳晒没,是为蒸汽,蒸气凝结微尘,便形成了云团。总之只要能让别人看了领悟到意思,师傅你尽管改画,我这边先付下定金,您做好了直接抬去村口就行。”
石匠咂咂嘴:“原来从前村里大旱不是黑金乌作怪,倒是咱们平梁村山多水少的缘故哩!”
沈舒笑了笑:“正是如此。”
石匠羡慕称赞:“村长不愧是念过书的人,懂得真多呀。”
沈舒直道:“师傅看完画册,便会懂的和我一样多。”
石匠闻言挠了挠头颇为不好意思,他哪儿敢沈舒比呢,殊知沈舒只觉自己不过从现代穿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何敢优越自傲。
末了,沈舒让石匠有不懂之处尽管去家里找他,而后才慢慢回到家中,着手做饭。
半个时辰后,饭菜做好了,考虑到顾怀瑾失血过多,他特意做了红枣枸杞鸭汤,鸭肉温补不似鸡肉火热,正宜近日天气干燥喝;又炒了一道笋子炒肉,去辣,肉是前两日宗老们送的回礼,一直吊在水井里储存着。
装上了饭菜,沈舒想了想,又往食盒里放了一些新鲜摘的野桑葚,方才提着它到山上去。
到了山洞,他踌躇着做了好一番心理建设,堪才步入山洞里,却见顾怀瑾倚着石头深陷昏迷,但身上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是哪里不一样呢……沈舒狐疑的打量着,感觉他的脸比昨日干净,衣裳穿得也比昨日更齐整了,那原先因为受伤凌乱在鬓角的发丝,也仿佛被他一丝不苟的捋了上去。
所以,他昨日走后,他中途醒过来过?
他还怪爱整洁的。
还好他这会儿过来,他还没醒,沈舒如是想着,放下了心,把食盒放在了他面前。
待他离去,顾怀瑾睁开眼,深邃的凤眸注视着沈舒的背影……
昨日因考虑到自己身上的杀伐之气过重容易吓到平民百姓,他才特意精心拾掇外表,好减去几分戾气;方才观沈舒在外迟疑良久不敢进来,他才假装晕厥,以免惊吓到他。
等沈舒对自己再熟稔一些,他再“醒来”也不迟。
如是想着,顾怀瑾打开食盒,看向食盒里的饭菜,有一道菜没见过,还有一道是鸭汤?!
他翻遍食盒,准备将那道陌生的菜夹来尝尝,才发现沈舒没给他放筷子。
顾怀瑾:“……”
顾怀瑾挑了下眉尾,不禁一哂,不知是在笑沈舒粗心,还是笑自己竟也有如此狼狈的时候,吃饭连个筷子都用不上。
默了半晌,他似乎极力克制住了某种深入骨髓的贵族本能,用衣摆擦了擦手,拈起一块炒猪肝放到嘴里。
不柴不腥,微苦回甜,伴着葱花的清香,竟是从未吃过的美味佳肴,果然神厨在民间。
顾怀瑾忍不住多用了一些,这一用便是将晚饭也用了去,吃饱喝足后,他靠在石壁上懒洋洋的打盹。
片刻,他从旧衣上撕下一片布料,咬破指腹画了些什么,塞到食盒里。
于是,当沈舒第二天送了饭菜过来,将新食盒拿去洗,便看到食盒里塞了一根布条。
他放下油渍脏污的盘子,擦了手将布条拿到亮光处去看,只见布条上直白的画着两条血色的横杠,头粗尾细,瞧着像是……筷、筷子?
沈舒抽了抽嘴角,心说自己没往食盒里放筷子吗,回到灶房往食盒里一看,竟然真的没有放筷子。
沈舒嘴角抽得更狠了,甚至有点无语,因为他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今天给顾怀瑾送饭放筷子了没有?
山洞里,顾怀瑾目光沉凝着沈舒今日送来的韭菜馎饦,陷入思忖,这该怎么用手抓着吃呢?
*
又给顾怀瑾送了几日饭,这一送就送到了初一,沈舒还惦记着菌菇酱的事,想着刘敬和今日当要回来,却不想足足等了他一天也不见人归。
他哪知刘敬和带着野香菇酱去到县里,很快便在私塾了引起了一场风波,起先是因为刘敬和不与同窗好友一块去外头吃饭了,惹来富家子弟周公子的嘲笑。
“刘敬和,你那个便宜未婚夫怎么不给钱花了?这几日连饭都吃不起,过几日该不会连学都上不起了吧?”
周公子出身县里大户,家里的丝绸庄开到了邻近好几个县,他一向出手阔绰,自觉优越,不想刘敬和一个偏远山村出来的农家子,竟也依靠着未婚夫的供给,和他进入到了同一家私塾,更是和另外一批平民学子打作一团,混得风生水起。
周公子一向瞧不起低等人,农家子毫无疑问就是他眼里的最低等,是以他每每见到刘敬和都看不顺眼,轻则奚落嘲笑,重则暗下狠手,因为事情做得隐秘,刘敬和也没法告到老师那里去。
刘敬和故作骄矜的斜了他一眼,不屑冷哼的从书袋里掏出小个陶罐,驳道:“谁说我吃不起饭,不过是外头的饭菜尔尔,吃腻了换换口味罢了,我那贴心的内子与我做了肉酱,拌着米饭岂是你在外随意弄些东西果腹可比的?”
刘敬和的同窗好友还没听刘敬和提起这肉酱过,不由目露疑惑:“知诚兄,你什么时候带了这肉酱来,怎么没让我们也尝一尝?”
知诚是刘敬和的表字,他摇首惭愧道:“居安兄,如此不入流的乡野之物我岂敢献给你吃,不过自个儿解解馋罢了。”
李居安心道也是,人家未婚夫做的东西,他想自个儿留着吃也是人之常情,哪里有必要与他说上一声。
只是,当刘敬和特意将那陶罐的罐盖打开,一股奇特的香味席卷整个后舍,本想骂刘敬和一声“穷狗”就走的周公子突然顿足,直勾勾的盯着刘敬和手里的玩意儿。
周公子自问周家是为县里的土霸王,而他可作清河县的县太子,什么好玩的没玩过,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从京都传过来的流行他都是得的第一手,可他却闻不出刘敬和陶罐里的肉酱究竟是用什么肉做的,居然香到如此地步,与他之前所接触的所有肉食都不一样……
李居安亦问:“知诚兄,你这肉酱仿佛有些特别?”
刘敬和闻了闻,仍是装得淡定:“是么,想必是内子手艺好吧。”
这时,周公子忍耐不住好奇,恶声恶气的唤了刘敬和一声:“喂,姓刘的,将你这肉酱分一些与我尝尝。”
虽无缘由,底气倒是端得颇足。
刘敬和故意施以讽笑:“周公子,你可是富贵出身,哪儿吃得惯我这粗鄙之物,不给。”
“你……”周公子面上极为恼火,只道这刘敬和不知好歹,给脸不要,他还不吃了呢,他招呼了身后的好友们一声,“我们走。”
同窗好友们跟着他离去。
李居安自然也十分意动,一边说“不该如此激那周子衡,免得他日后蓄意报复”,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刘敬和手上的野香菇酱,小心问:“知诚兄,能不能给我尝一口?”
刘敬和哪里想得罪周子衡,全是为了卖出这野香菇酱,倘若他痛痛快快给周子衡吃了,周子衡定然觉得索然无味,很快失去兴趣,只有得不到才是最好的。
但李居安不一样,他家里贫穷,念书全靠父老乡亲支持,若是不给他也就打消了念头,自己这野香菇酱哪里销得出去,于是分外痛快道:“那还请居安兄莫要嫌弃。”
13/106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