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优势和凡人解释不清楚,但是靠不同个性展示出来,就会给人一种,我们这里,什么个性,什么人都能修出点名堂来。
当然,考虑到叶家世代福书村的审美,赤霞峰的那几位,他还是没有邀请。
这不,看着迦叶寺几位警惕的表情。
内心的爽感直线上升。
“阿弥陀佛,许久不见,玄元宗的诸位,倒是风姿更加出众了。”
能接待段以君他们的,自然也是一位金丹。
长得慈眉善目,开口就暗示玄元宗,专挑好看的来,就是为了施展美人计。
对佛子一个小孩用这种阵仗,你们倒是把魔修的路子学得差不多啊。
↑当然这段暗示是段以君脑补的。
但是根据他和佛修接触的经验来看。
他们一贯是说一句暗藏十句的。
八成就是这个意思。
“居移气,养移体,玄元宗的风水养人啊。”
段以君手握不存在的键盘。
打嘴仗这块,穿越者永不认输。
“所以小叶在我们这里绝对最合适不过了,唉,巧了,小叶也姓叶,没准五千年前和叶长老是一家呢。”
段以君回头看着叶稷,示意最好看的上前。
“左看右看,像,你们一定有什么血缘关系。叶稷啊,等小叶入了门,你就当他是你亲弟弟照顾。”
叶稷相当配合的,恭敬的朝着师叔行礼。
如月皎皎,如风潇洒。
姿态优雅端方,气质温润清朗,万人迷姿态尽显无疑。
“谨遵师叔法旨,小可必定待叶师弟如手足,尽心呵护,引入仙途正道。”
哦,别误会,我们只是说不让小叶宝宝坠入魔道而已。
没说你们佛修不正宗的意思。
所有人顿时对叶稷另眼相看。
也是,人家修得是无情道,没人说无情道的人就不善言辞啊。
不过叶师兄平时还真不怎么爱说话。
“阿弥陀佛,佛子乃是……”
“打住,这位知字辈的道友,叶瑜姓叶,名瑜,意思是完美无瑕的美玉,他的姓名以及乳名中都不带佛字,还望道友尊重人家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不要擅自给人改名才好。”
荀师姐也是怼人的一把手。
南门樾:“迦叶寺开口就是佛子,岂不是把与道门之间的约定示若无物?”
吴笑:“不会吧,不会吧,迦叶寺乃三大之一,不会做不守承诺这种事吧。”
南门樾:“那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父母了,唉……我单名一个樾字,是树荫的意思,父母希望我长大后,能撑起整个南门家。枝繁叶茂,能庇佑族人和后代。”
吴笑:“我单名一个笑字,听起来挺随便的,父母说,我只要开心就好。”
蒋晚晚:“你们不要说了,这位大师一定不是这意思,对不对,大师你说话啊,你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那个意思!”
“阿弥陀佛。”
接待段以君他们的这位金丹识趣的闭嘴。
拦住了想要开口的徒弟的同时,下定决心,立刻传讯师门,这次要一定要派几个能言善辩的过来。
“诸位道友如何称呼佛子都可以,叶善信,永远是佛门的佛子。”
“道友一定这么执着我们也没意见,日后叶瑜入了我玄元宗……我们也是很乐意你们继续喊佛子的。”
人是我们的,他永远是你们得不到的那种。
迦叶寺的众:…………
想到若是佛子真的去了玄元宗,自家还坚持喊佛子的样子……不,不行。这太丢人了。
等等,话怎么到这个上头的?
刚刚明明是坚定的表示,我们一定会得到佛子。
“空悟?你有何事?”
察觉不对劲匆匆赶回来的空悟终于有机会说话了。
但是不能当着玄元宗的面说。
于是,只能一脸为难的用眼神暗示。
“按照约定,我们现在还是不能入城的对吧?”
段以君笑着摸着手里的财财的柔顺的皮毛。
笑得玩世不恭,颇有点混不吝的感觉。
以一种,我就是来捣乱的蛮横姿态,直接走入了迦叶寺的临时落脚点。
“那就打扰迦叶寺的诸位同道了。”都走进门了,突然回头。“你们不会不欢迎吧。”
空悟的汇报已经不重要了。
最后半年,图穷匕见。
当一个衣着破烂,留着长发,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僧人痕迹的流浪汉在叶家人出门的必经之路上唱起“渡我不渡她”之后。
紧接着着四喜班的同名新剧开演。
整个芙蓉镇呈现鼎沸之势的热闹话题。
他们想没听见都不行。
佛修们再傻也明白玄元宗走得什么路线了。
一开始,很多佛修不明白玄元宗为什么要这么做。
凡间和尚的事情,关他们什么事?
然而当他们走在路上,收获无数同情怜悯的目光。
当他们正常的问个事,都能被一个大妈握住手连叹十几口气的时候。
当他们被第N个正义感爆棚的百姓拦住,问他们是否有心上人,想要为他们主持公道的时候……
佛修们才后知后觉的明白。
在凡人眼里,所有光头和袈裟都是一样的。
他们这种会法术的和尚,就是寺庙里的和尚飞升过去的!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
在被人反复同情,反复“支持”,反复“鄙视”之后。
他们更加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普通凡人的这个反应,会影响到佛子!
佛修门紧急开会,想要阻止戏剧继续演出。
然而,地盘是玄元宗的。
他们去施压,玄元宗就不会施压了吗?
两拨神仙打架,庆国官方站在了玄元宗这边。
佛修们想要暗搓搓的动手,玄元宗能派段以君他们过来打前哨,就是过来阻止佛修自己不守规矩的。
当然,不仅仅是防着迦叶寺。
也要防着其他道门同门。
他们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和迦叶寺周旋,最后被人摘了桃子,那多亏。
幸好,大家绝大部分还是要脸的,至少没为了一个孩子翻脸的打算,说好不参加就真的在旁观。
公认不要脸的那个,还陷在几年前,南门樾顺手挑破的事情中。
那位魔女在发现无意中挑逗过的正派少年郎被关了之后,反而来劲了,这几年没少去凛意门找茬。
在确定了凛意门真的没空后,玄元宗偷偷松了口气的,转而继续针对迦叶寺。
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确定胜负。
玄元宗不确定佛子到底会不会因为内心的亲近感而产生动摇。
迦叶寺不确定这些剧,到底会不会对佛子以及父母产生影响。
这不,佛修们已经找上了当地极有名望的凡间佛宗的代表人物。
可无论是芙蓉镇当地的,还是整个庆国皇家寺庙的主持。
这些凡间的高僧们,态度竟然挺一致。
苦恼吗?当然苦恼。
他们是慈悲为怀的出家人,还头一次被人当反派那么盯着看。
有的入戏太深的,甚至还来闹过。
什么跟什么呀。
“一开始是会有些迁怒……无妨,过阵子就好了。”
方丈一脸无奈,不过却经验十足。
大概是五年前吧,女儿国那会儿,也有过类似的风波。
不过没这次动静大。
很快他们就会明白,戏是戏,现实是现实。
他们内心遗憾和排斥的,是剧中的悲剧。
而并非真正排斥佛。
眼看着不知道哪来的游方僧人一脸不信。
方丈们不得不拿俗物说话,看见没,戏剧演出之后,人流量没少,香火没少,反而多了。
“可这样,你们就不怕没有人再入佛门了吗?”
被问的方丈全部一脸懵逼。
“怎么会没有?”
你对人间疾苦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苦命人,太多活不下去的人,太多心灰意冷的人,走入佛门了。
每年入冬,他们寺庙门口不知道多少孤儿放在那里!
“阿弥陀佛,我倒是希望世间多一些慈悲为怀的居士,少一些走投无路的苦命人。”
方丈发现来客的表情更加古怪了。
也皱起了眉头,打了个哈哈,准备赶人了。
“这戏剧,也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了。真有尘缘未了的,我们也该网开一面才是。”
遵守清规戒律和尘缘未了之间的差异,就是他们这些方丈的工作了。
“可若是孩子受了影响,父母不送过来了……”
打听消息的佛修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慈眉善目的方丈顿时眼睛冒出了精光。
孩子?父母?
听这意思……是父母双全,还疼爱孩子的家庭?
还能有选择,说明家庭条件也不差……
这样的孩子出家干嘛?
一个小孩子……
方丈甩了一下佛珠。
一个小沙弥顿时从偏门溜走。
不肖一刻,门口的聚集了整个寺庙全部的武僧。
“这位法师,你说你在白马寺挂单,度牒可否再给老衲一观。”
我现在怀疑你们是开着黑寺,干得是拐卖人口的勾当!
第32章 抢人
这恐怕就是佛修和凡间普通的佛门弟子的另一个区别了。
佛修再怎么守着相似的清规戒律, 他们的重点都是奔着飞升去的。
为什么会守清规戒律?
因为他们的功法创建之初就是搭配着佛门戒律创造的。
那和道门这边信奉苦修的人一样,这些配套的清规戒律,有助于修为的提升。还有助于增加宗门的凝聚力。
总结来说, 为的还是飞升。
但是凡间的僧人不一样。
他们是走心的。
他们是捧着佛门至理,安抚每一个走入寺庙的心灵,平等的拯救每一个他们视线中的苍生。
希望众生能度过人生的苦海,到达极乐彼岸
诚然, 哪个群体中,都有败类。
但是很显然, 现在这位慈眉善目的老方丈,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这位迦叶寺的佛修, 切切实实的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有苦说不出。
在他被武僧围住之后。
他就立刻开始解释, 只是有个孩子极有慧根, 原本都说好了入寺修行的……
“慧根?!你们看着一个孩子聪慧, 就哄着人出家, 这和人贩子有什么区别。”
老方丈彻底怒了。
有坏人冒充自己人,这值得生气。
自己人走岔了路子,这更生气。
佛修:…………
好像, 以这个角度来看, 的确是自己理亏。
可他们又不是出家人!
他们是修士!能飞升的修士!
本想开口解释, 但是想到上头耳提面命不能暴露,又想到玄元宗的虎视眈眈。
最后这位可怜的筑基只能转身就跑。
压着凡界高手的底线狂奔。
哪怕有着地利优势, 依旧无功而返的武僧们一个个火冒三丈,纷纷犯了口戒。
“这跑得也太快了。”
“是啊,我出家前追得那个采花贼都没他跑得快。”
“你追的那个……轻功天下第一的钱独行?”
“对……”
所有武僧表情凝重了起来。
第二天, 当地县衙门口,一张通缉令贴了出来。
佛修:…………
玄元宗: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这半年, 托玄元宗宣传得力的福。
整个修真界都知道了这场佛子争夺战已经攻守互换。
以往都是佛修们对道门的修士严防死守,防着他们诡异的各种法术,防着他们动不动来个神迹,暗示道门大兴,防着他们掐着点从九天之上飞过,就为了给佛子看一眼夜空中颜色诡异的“流星”。
如今却是道门的人频繁出手,防着迦叶寺的人动手。
森林中突然出现的金光?不好意思,灭了。
反季节盛开的满池莲花?掐了!御兽门的小公主直接从宗门里带来一条鲤鱼精,把芙蓉镇旁边的碧玉湖中的所有埋在泥里莲子全给吃了。
迦叶寺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就这,凡间的佛宗再度给了迦叶寺最后一根稻草。
那位得道高僧直接上了一趟白马寺,在得知查无此人后。
直接转身联系了几个高官善信。
好家伙,本来只是一地府衙贴的告示。
一下子传遍了大半个庆国。
谁都知道,有一伙人,冒充僧人实则在进行着略买儿童的勾当。
度牒做得极真。
一时间,各大寺庙都在严查自家门庭。
各家善男信女也不轻易给游方僧人开门了,要烧香拜佛,还是去寺庙妥当。
这对于在外游历的僧人来说,很是麻烦。
可也不算太麻烦,出寺游历前,去当地府衙开个额外的证明就行了。
就算一时间消息不灵通的,也仅仅是被戒备,又不是被缉拿。
但是佛子一家听到会如何?
乐善好施的叶夫人倒吸一口气。
可爱的小叶瑜上蹿下跳的表示,他要去县衙当人证,半年前他见过一个眨眼间就消失的和尚!
32/161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