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南苑阁二楼。
束轩很是惬意的瘫在软榻上,静候着他的太子哥哥和二表哥归来。
而太子殿下进来的那一刻,束轩仿佛没瞧见似的,没了规矩,继续躺着,太子也习惯了的温笑着,替束轩斟满了茶。
“明天就是除夕,都躺了十天了,怎的不努力练武了…”
束轩闻言侧身拉着束鸿义的大氅说道:“太子哥哥,你这件大氅可真好看,可是皇嫂亲手为你做的…”
束鸿义笑而不语,束轩的这句话是疑问也是肯定。
而他也不想回答。
束轩终于舍得起身了,继而回道:“好不容易休息这么长时间,我可得好好撒撒懒,至于练武一事,等到我生辰过后,回来好好找殇夜讨教讨教。”
束鸿义很是清楚,如今束轩的能力有多强,能得到殇夜的夸赞,可想而知。
只不过殇夜的那句:“世子殿下仿佛是拿命来提升的,要是长期如此,身体恐怕受不住…”
为此,他只能传唤所有太医,为他定制丹药补品。
其实他想说,有他在,他不用那么拼命的。他会护好他。
可是这句话,他现在说不了。
束鸿义神色微垂:“已经跟太师说好了嘛?你生辰要在温城老庄那边过?”
束轩懒羊羊的靠在束鸿义那件最为暖和的大氅上,回道:“要回去的,明天陪父王过完除夕,我便和外祖父还有二表哥一起去温城,我想母妃了,想去看她。”
“对了,说起二表哥,怎么还没回来?不是说今日定会赶回来吗?”
束轩说着又起身下了榻,到窗前瞭望着,而另一边的束鸿义,他的眼神一直停留在刚才束轩碰过的地方,并未回话。
束轩也没追问,片刻后,终于看到了那个身影。
“二表哥…”
阮培峻紧赶慢赶,终于赶回来了,看见二楼处那个对他招手的束轩,他觉得他做的所有一切都值得,因为家人的安康才是他所希望的。
阮培峻一进门便向太子抚礼,但还未完成,便被束轩推着坐到了茶歇处,替他搬近了炭火,又添满了热茶。
至于他的太子哥哥来到跟前坐下,也没享受到束轩的热情款待。
两人都心照不宣,毕竟从小长大的这个弟弟,他的心思昭然若揭。
就比如现在,已急不可耐…
“二表哥,你先喝口热茶,然后慢慢说,你这大半年在晋国,可有收获,手底下的人可都安排妥当?”
阮培峻知道轻重缓急,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道:“两个线索…”
“其一,晋国皇室内部,有人屯养私兵,但背后之主无从探查…”
“其二,晋国皇室复杂,勾心斗角,的确有人于北蛮合作,据我所查,他们合谋已有三年之久…。”
这个消息可真是让在场的两人神色一顿。
说明一直以弱小示人的晋国,要打算翻身了,而且来者不善,筹谋已久。
这背后之人,乃大才者。
虽然束轩不想承认,但是这个背后之人,毋庸置疑,便是九皇子裴皓,上一世的赢主,亦是上一世借他之名,设计陷害颜景,被万箭穿心。
想到此处,束轩眼里的恨意外露,惹的其余二人神色凝重。
阮培峻拿出随身带的信件交给了束鸿义,开口道:“这是晋国皇室内部人员名单以及他们的背景关系。我想接下来,不仅仅是我们,西楚那边也该给点警示了。”
“轩儿说过,西楚那边亦有人参与,所以太子殿下,现下我们该有准备了。”
束轩闻言回过神,对着太子说道:“太子哥哥,如果我们借西楚之利,灭北蛮消晋国,可有成算?”
束轩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如果他们先发制人,灭掉晋国,那么上一世的结局便不会再出现了。
太子束鸿义看完信上的名单,沉思片刻后,说道:“轩儿此举,可行可不行…”
“北蛮士兵向来凶残,晋国又留了一手,再加上西楚内部有人动手,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大燕又常年稳居,那么…若战,必败…”
以三国吞一国,论持久战,他们是必输无疑。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掌握权,若与西楚合作,必须摸清他们内部是谁在和晋国合谋,知晓这结果,我们在与西楚合作,会容易更多。”
“否则,只怕会被人试作挑拨,与我们不利。所以这个计划可行也不可行…”
“它会很难,给我些时间,我会做好准备。”
束轩和阮培峻知道,此事迫在眉睫,应谋算出最好的选择。
第12章出发温城
临近黄昏时分,二楼处的门窗才得以打开。
束鸿义心里想着对策,脚步很急,并未听到追出来的束轩喊他。
殇夜见状连忙提醒了一下,毕竟他很是清楚,束轩在太子殿下心里的位置。
“太子哥哥…”
束鸿义回头看着追出来的束轩,衣衫单薄,被冷风吹过的脸庞有些微红,急忙将大氅解下,围住了束轩。
就连语气亦是责怪。
“这么冷的天,不知道出来穿件衣服嘛?都快二十岁的人了。”
束轩双手扯着大氅,打趣道:“二十岁,也还小啊,还是太子哥哥的小迷弟。”
束鸿义闻言失笑,敲了束轩的脑袋。
等殇夜退后几步观察四周时,他才开口:“这么急跑出来,可有何事?”
束轩见好就收,沉默一瞬后,便换了一副严肃的神情,问道:“太子哥哥,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方军营的最高掌权人出了问题,是不是会让我们得处境变得很惨…”
最高掌权人,不就是一品大将陶立慎嘛…
束鸿义说道:“你怀疑陶将军?”
束轩知道,虽然他只见过陶立慎几面,未曾探查到什么,可是事关紧急,他不能再坐以待毙,把这个问题抛出去,结果或许来的会快一些。
果不其然,但是太子的回答对他来说,却是难以置信。
“这大燕,若说我最信任之人,除了你,你二哥,殇夜,恐怕只有陶立慎了,”
“你放心,他不会叛我,更不会叛我大燕…”
束轩不死心的问道:“如果他会了…”
上一世,就是他背叛大燕,将江山拱手相让。
“不可能…”
束鸿义回答的很干脆。
倒是让束轩摸不着头脑,陶立慎和颜景的经历很像,都是投军后,一步一步爬起来的,只不过,他没有颜景狠。
一路上总有好的不得了的运气。
所以听到束鸿义这么笃定的回答,倒叫束轩不得不考量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我知道了,太子哥哥,我刚才只是在想,一万种不可能也会发生变故,我不想到时候追悔莫及。”
束鸿义更是将束轩的双臂握的很紧,再一次说道:“轩儿,我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我向你保证,陶立慎是我看重的人,他的脾性我最是清楚,他不会叛我。更不会背叛大燕。”
若是…他真的背叛了大燕,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他死了,死在大燕手里,其下场凄惨。
当然,这句话,束鸿义并未对束轩讲,
束鸿义走了,他的那句保证,倒叫束轩沉思起来,如果有人告诉他,颜景会叛他,那么他一定会站出来说。
他不会,他相信他。
而此时此刻,束轩有了别的心思,陶立慎竟然查不得,那么上一世裴皓设计皇室内乱的内因,是他要知道的真相。
可是,只怪他当时与颜景呕气,并未将当时大燕皇室内部的消息,听的真切,只知道,他的太子哥哥死在了东宫。
那个为百姓着想的太子哥哥,遭人暗算,死在了阴谋诡计之下。
束轩将大氅递给殇夜后,便回去了。
对于晋国和北蛮的合谋,他心里有了打算。
因为颜景,他想向西楚抛出橄榄枝。
……
除夕夜,靖王进宫回来后,便于束轩,阮文奇和阮培峻一起度过,明日启程回温城,他因宫内事务,去不了,只能在席后,拉着束轩,递给他一个锦盒。
“你将这个带去温城,放置在你母亲的房间的书案上,这一次我去不了,你帮我跟她说一声…”
老王爷束昌鹤的声音有些低沉,束轩明白,如今正值年岁,他父王要助当今圣上料理事务,抽不开身,所以才准备了带给他母妃的礼物。
束轩微低下身子,靠在老王爷怀里:“父王,母妃知道的,我一定会跟母妃说,父王很想她,很想很想…”
束昌鹤伸手抚摸着束轩的肩膀,微叹道:“傻孩子,你母妃的故居你已经很熟悉了,此去温城,切记,不可给你外祖父一家添乱,等上元节你生辰过完,尽早赶回来,可不要到处惹生事非…”
束轩微抬头,小声道:“我现在这么乖,这么听话,哪里还会惹事啊…只要别人不惹我,我定会比大黄还要乖…”
束昌鹤无奈,王府里的大黄可比他儿子乖多了。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很承认,他的这个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只要过的开心,他心里宽慰,柠芝泉下有知,也定会开心。
“好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早还要赶路了…”
束轩起身拿着锦盒,在离开之际,给了他父王一个熊抱,最后满意的走了。
只剩下房内失笑的老王爷。
“我儿长大了…长大了…”
第二天一早,束轩他们便出发温城,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渐渐消失在王府门前。
三辆马车,阮文奇一辆,束轩和他二表哥挤在了一辆车上,剩下的一辆只能装备着一路的口粮和物品,并且靖王特意派了一队亲兵,护送束轩等人。
看着已远去的车马,福伯提醒着老王爷赶紧回府。束昌鹤望了望寒风凛冽的天气,只愿天气早些放晴,一路平安。
而已经踏上路程的束轩,便开始捣鼓起来他的礼物。
阮培峻手中执书,正认真的看着,被束轩翻箱倒柜的声音吵得不得不抬头望一眼。并且说上一句。
“太子送你的生辰礼你已经看了一路了,过来过去就那几样,还看不腻…”
束轩闻言撇了撇嘴,说道:“太子哥哥的礼物当然看不腻了,这可是太子哥哥千挑万选出来的,今日特意让殇夜送给我,”
“呐…你看,这玉佩,色泽鲜明,洁白无瑕,一看就价值连城…”
“你在看,这蹀躞,用上好的皮质所制成,比我之前闯荡江湖的时候,腰间挂的那几两银子的玩意强太多了…”
“还有…还有,你在瞧,这香袋可是太子哥哥精心挑选出来的,里面特意配了药草,让我晚上安神用…”
“不仅是太子哥哥,还有我父王,耿长军,福伯都给我准备了生辰礼,不像有的人啊…跟我那么那么亲…啧”
“啧啧…”
以免束轩继续啧啧下去,阮培峻及时打断了他。
“那这么说的话,我命人寻求特殊材料,特意请大师打造的那把火龙枪,是不是该送给别人了…”
一听这话,束轩两眼发亮,手里的箱子瞬间不香了,上前抓着阮培峻的手臂,语气柔软。
“二表哥,我的二表哥,我错了我错了,我不是故意打趣你的,你就大人不记小小的我之过,好不好…”
阮培峻甩袖打掉束轩紧抓着他的手,“你在摇下去,马车都要被你掀了。”
束轩急忙住手,一双大眼眨巴眨巴的望着阮培峻,好像下一瞬要哭出来似的。
阮培峻见不得他这样,只好温声解释道:“火龙枪构造不易,又是按照你的喜好打造的,不送给我们未来的少年将军,送给谁呀…”
“啊…二表哥,我太喜欢你啦…”
束轩赏了他二表哥一个大大的拥抱,欣喜的声音,就连外面驾驶马车的季宁都被惊到了。
毕竟,他们世子殿下的话,有点…
有点…怪异。
第13章 安澜小院
微风虽无渡,百花然齐鸣。
学子谓志新,唯有温城固。
遍布大燕的书院才子,以及位志庙堂的文官,有名者皆出自温城。
为此,温城都尉莫英可谓是各城各州都尉效仿称谓的才人。
寒冬过后,温城的天气倒是祥和了许多,温城都尉莫英特意大肆宣办,为新一年的上元节请来了不少才子佳人操持。
只因当地乃文学才子聚集之地,温城辖下各处佳人早已准备进城,只为择得好郎婿,故而城内的客栈都已住满了人,只等到上元节。
放眼望去,来到温城看热闹,赴灯会的人更是一批接着一批。
所以等到束轩一行人辗转五六天回到阮府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阮培扬早已带着妻子在门前等候,看到来人,便快速的迎了上去。
“祖父可回来了…路途可还顺利…”
束轩一跳下马车,就急忙打着招呼。
“大表哥…表嫂,”
阮培峻倒是乐的清闲,一个眼神和他大哥交接完,便径直往府里走去,毕竟他很是想念有暖阁的屋子。
“轩儿可真的是越长越英俊,快先回府,我为你准备了接风宴…可都是你最爱吃的…”
“哎呀表嫂你真好,我都快饿死了,这一路上都没怎么吃好…”束轩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他的大表嫂进去了。
莫萋萋,温城都尉之女,早年间与阮家长子阮培扬情投意合,便已结连理。
许多年都未见过他这位表嫂了,束轩很是想念,想念她表嫂的厨艺。
6/59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