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不惑(古代架空)——四腔心

时间:2023-11-29 10:04:18  作者:四腔心
  “没想到,陛下竟选了位贺某的故人前来。”
  贺牗打着寒暄,心道这世道当真是一天一个样。前一天还是自己下级的人,这会儿与自己倒平级了。
  谢长松穿着官服,见了贺牗,连忙拱手见礼,“见过贺御史。”
  现在明看着他与贺牗平级,可那只是暂时的,只要有脑子,在顾党倒台后,都能猜到贺牗只是陛下暂时放在随州的棋子,早晚还是要被调回京城的。
  贺牗打断他的那些礼数,引着人往城内走,“既然是你,咱们便长话短说罢。你可知我此行是为私铸币?”
  说到此处,谢长松不由自主看了眼城内正在用铜钱交易的商贩和行人。
  “来随州之前陛下已经和我说了,顾宣武和景中良借随州多山以及又不缺水路的先天优势,用天家赏的铁矿,与户部沆瀣一气,铸造假币。”
  一番话说的简洁明了,贺牗已然能知晓陛下确实告知了私铸币一事。
  到府衙的路上,二人倒没有再提及政事,而是一路闲聊些京城近日有的没的小事。他们二人以前都在御史台共事,彼此颇为熟悉。不知道是不是赵献的主意,总之让谢长松来担任随州知州的决定当真有些妙。毕竟两个老搭档多多少少是有默契在的。
  他们一路上走回去的,贺牗穿的低调,没人注意他,而谢长松因为新官上任,又穿着官服,赚足了目光。好容易捱到了府衙,新知州老爷第一件事便是把那身引人注目的官服脱了。
  “这是前些日子死在无名山上的书生。”
  贺牗没有急着说私铸币,反而带着谢长松先去看尸体。
  两具尸体已经有些腐败的臭味,大体模样还是在的。谢长松以袖掩鼻,看了看道:“是……惊惧而亡?”
  “看来张轶的手段果真有两把刷子。”贺牗轻笑着掀开尸体领口,“脖子处有刀伤,用红油纸伞在阳光下才能瞧得清。凶手用的应当是极薄的刀刃,且动作迅速。”
  闻言,谢长松惊愕地又凑近些许,果真以肉眼发觉不出异常。他神色肃然问:“被灭口?”
  贺牗点头,“应当是,他们死在无名山上,应当是顾党为了掩盖私铸币一事,将靠近无名山的人杀人灭口,同时营造鬼神之说。前几个通判估计都是死于他们之手。”
  谢长松不禁冷笑,“还真是仗着离京城远,为非作歹。这便集结守卫军,搜寻无名山私铸币窝点,一举捣毁。”
  和聪明人说话果真是不费力的。贺牗并未提出异议,只是又添了一句,“应当距离铁矿不远。”
  二人说干便干,由谢长松这个知州牵头,随州守卫和府衙的人纷纷搜山。
  此时正值晌午,太阳明亮,可无名山上竹林密布,树荫浓密,竟是与黄昏无异。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谢长松越往里走,越有些忐忑不安,他正要同贺牗说,就忽的听一名搜山的守卫禀报。
  “大人,已经搜到私铸币窝点,并在洞中搜出大量私铸币!”
  忙活了半天,总算有了成果,也快能逃离这无名山了,谢长松大喜,而贺牗不动声色察觉到那个守卫眼神有些许蹊跷,不太像下属看知州老爷的模样,反而更像埋了许多阴谋。
  看着谢长松和带着几个守卫往窝点去查看,贺牗万千思绪暂且按压住,快步跟了上去。
  那窝点是个极深洞穴,二人初进入时,里面凌乱异常,显然是顾党跑路的慌乱所致。二人手中都拿了火折子,微弱的火光映亮两边石壁,许多蜡烛分布在石壁上的洞口中,只是大多已经烧完了。
  贺牗拿着火折子凑近了,伸手去摸了摸那些蜡油,“没有灰,应当就是这里。”
  “大人且随我来,洞深处有大量私铸币。”
  先前禀报的守卫在前面带路,他手中的火把烧的正旺,火光映亮了洞内所有人的面容。随着往洞穴深处推进,一个个箱子堆放在里面,那守卫慢慢打开箱子,贺牗敏锐察觉到危险,扯住谢长松就往外跑,“危险!”
  话音刚落,箱子完全打开,里面哪有什么私铸币,全是火药。那守卫手里的火把快速点燃引线,放肆大笑,“今日我便将你们的狗命全部留在这洞中!”
  不过几息,轰然几声巨响,山洞坍塌,一时间火光冲天。爆炸的冲击灼烧后背,贺牗用力将谢长松推出去。
  “贺御史!”
  谢长松狼狈至极被推出洞外,洞口瞬间坍塌,碎石砸落,再瞧不见里面光景。
  剩余看守在外面的守卫被这突然的变故震惊,谢长松痛心之余,大呵道:“还不快搬开石块救人!”
  众人一惊,这才回过神来,快速分工明确,扑火的扑火,搬石头的搬石头。
  谢长松也跟着挖,手指头磨出了血也不知晓停。贺牗应当就在洞口不远处,只要及时救,应该还有希望。
  不知挖了多久,搬出了多少石块,忽然有人惊喜地喊,“在这里!”
  一块不大的碎石被挪开,露出一只血肉模糊的手臂……
 
 
第62章 死讯
  顾宣武一案清算的彻底,被阻挡告御状的百姓人数都被大理寺记录在册,包括几人被囚,几人身亡。顾宣武仗着自己的侯爷的身份,将能犯的死罪全犯了个遍,甚至还有当年先帝驾崩,赵献刚继位时,暗中意欲谋反未成的事也被查了出来。
  赵献翻看大理寺呈上的文卷,从头看到尾,留意到了一个不是那么起眼的人物。
  “这个叫王世昌的秀才,竟与顾宣武也有些联系。”
  王文柏端正坐在圈椅上,一五一十回禀,“王世昌秀才后屡第不中,便到顾宣武府中做了位抄书先生。顾宣武嫡子身亡后,为要挟其做狱卒的兄长王四奎为自己所用,恶意诬陷王世昌盗了府中孤本,将其双腿打断。王世昌残废后,更与科考功名无缘,成了顾宣武命令王四奎杀死亲子的筹码。”
  虎毒尚且不食子,这个顾宣武为了把控私铸币的获利,除掉景中良,不惜害死自己亲生儿子。
  赵献看的冷笑不已,又觉得那王世昌也是和被卷入政斗的无辜可怜人罢了,便随口提了一句,“下次春闱,朕有意揽天下文士,让朝堂及地方官员焕然一新。既如此,便不限制什么身体是否健全了。”
  王文柏点头,“陛下圣明。”
  不过这还不算完,赵献略犹豫迟疑,又道:“既要揽天下英才,便不忌讳什么了。”
  楠漨
  说罢,他吩咐福安准备纸笔磨墨,用盛鸿祯亲自教他的书法写了份诏书,玉玺落下,大手一挥,让福安拿给王文柏先过过眼。
  陛下突然写诏书,王文柏大概也知道是春闱的事,但真看到时,瞬时惊愕呆在原地。
  诏书上内容不多,却足以震动古今。因为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允许女子也能参加科考的诏书。
  看出他面上震惊,赵献笑道:“这招揽英才只限男人算得什么,古人有言‘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一样可以有才学出众的,同样可为天下民生效力。”
  王文柏久久方从震惊中回过神,他自圈椅上站起身,掀起衣摆慢慢行了跪拜礼,“陛下圣明!”
  这次的称赞乃是心诚所致,没掺得半分虚假。
  私铸币的案子半个月左右就被谢长松结了案,然而随着结案奏折一同进京的,还有贺牗的死讯和棺木。
  彼时正是常朝,大臣们因为顾宣武如何定罪和赵献允许女子科考的诏书正在吵吵嚷嚷没个主意。
  边境正是战火纷飞,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将士快要无粮可食,更有流通于民间的私铸币隐患未消,赵献愁的一个脑袋两个大,被那些文臣吵的当即发火摔了个雕花砚台,才止的住。正逢大殿银针落地都清晰可闻的时候,忽有京城守将战战兢兢来报。
  “陛下!谢大人有奏折呈上。另外,贺大人……贺大人……”
  那守将支支吾吾竟是不敢再言。赵献烦躁呵斥,“有话便说,支支吾吾成何体统!”
  盛鸿祯心跳忽然有些慌乱,他立即自文臣队伍中转身紧紧盯着守将,手中的笏板几近被他捏断。
  被当众呵斥,守将头上冒汗,硬着头皮道:“谢大人与贺大人搜寻私铸币时,遭顾党残余势力暗算,炸毁山洞……,贺大人……未来得及逃生,身亡……”
  “胡说!”
  赵献惊的站起身下了台阶,掀起遮面用的竹帘,对守将怒道:“你可知胡言乱语的后果!”
  守将惊惧不已,两股战战跪倒在地,“末将所言句句属实,且贺大人的棺椁已被谢大人吩咐运至京城!”
  “这……”
  福安骇然,怎么都没想到贺大人这一去当真没回得来。
  赵献忽的沉默不语,他瞪着眸子,想不通好端端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他不禁看向站在队伍里的老师。
  “盛相……”
  仅仅一个称呼,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他想起前段时日,老师还为贺牗请命,以后一同归隐。贺牗死了,那老师……
  “陛下。”
  如石像般站立的盛鸿祯似才听到这满殿的动静般,握着象牙笏板慢慢对着赵献拱手,说的却是不相干的事,“当务之急是要去除流通于百姓之间的私铸币,至于国库空虚,顾宣武贪污的银两当足以填补……”
  其他官员惊讶于盛鸿祯这个反应,互相窃窃私语。按道理说,共事多年的同僚没了,怎么着也会有些情绪,或叹惋,或震惊,而这人像是没听到般。
  “盛相,贺大人他……”
  赵献心中没由来的恐慌,老师表现的太冷静了,冷静到有些反常。他刚开口,又被盛鸿祯打断。
  “至于戍边将士的粮草,可从勾栏购得。勾栏难产五谷,却不缺肉食。可与勾栏开通互市,各取所得。而私铸币一事……”
  盛鸿祯像停不下来,把那些另赵献头疼的政事应对之法一股脑儿的全部在朝堂上倒出来。他语速较平时快上些许,似乎有意让自己不停思考。
  赵献彻底下了木阶,距离老师近了些,这下他看得清了,盛鸿祯握着笏板的手在轻轻颤抖,他虽然嘴上在条理清晰的说着政事,实则双目失神,看着笏板又似乎在透过笏板看别的。
  “老师!”
  这次,赵献强硬打断他的话,挥挥衣袖,“老师累了,回府歇息罢。今日常朝便散了!”
  
 
 
第63章 相思
  跟随贺牗棺椁而来的,还有服侍他的六出,盛鸿祯原本还能保留一丝冷静,他不信守将的话,也不信谢长松的消息,唯独见到六出时,终于彻底死心。
  赵献带着文武百官去接贺牗的棺椁,六出的红着眼睛出现时,盛鸿祯身形轻晃,差点摔倒。他只觉得脑袋嗡鸣一片,再听不进其他的,头晕目眩,站立不稳。那些个别人的叹息和谁的哭嚎再也听不到,他浑浑噩噩般操办着贺牗的事。
  听闻贺牗被洞中石头砸中,又被火药炸的面目全非,仅凭那身衣冠谢长松才敢确定。他奏折中除了私铸币一事,更是大篇幅叹息了贺牗之死,称赞其为人两袖清风,品行皆佳,实乃忠臣。
  往日同贺牗有些过节的,被贺牗弹劾过的同僚,也一改了旧恩怨,纷纷称赞几句,权当不和死人计较。
  赵献追封贺牗为太傅,诰命文本要交给老师亲自书写,可老师竟推辞不就,直言礼部拟定便可。
  “福安,你说老师与贺牗当真曾为知己么?怎会连贺牗的诰命文都不愿写。”
  赵献想不通,干脆自暴自弃问起福安。
  福安是老人了,宫中过了大半辈子,什么风浪都见过。他叹息一声道:“盛相这是伤心狠了。”
  而他口中伤心至极的盛相并未因为贺牗落一滴泪,以至于六出当面骂他薄情寡义。盛鸿祯不仅没有落泪,甚至难过的情绪似乎也没有,他终日堆满了政务,连饭都用的极其不规律。若说变化,倒也有,比以往更严肃了些。
  玉喜看在眼中,端着饭食带着哭腔劝道:“家主且停一停,用些饭罢。”
  盛鸿祯处理政务的笔尖一顿,头也没抬,“政务繁多,处理完再用。”
  其实他以前也是这么多政务,但不至于这般废寝忘食。而现在明明也是那些分量的政务,却忙的饭都来不及用。
  玉喜温声劝说:“家主若难过,哭出来便好了。”
  他是把这些时日的家主看在眼里的,以前他总看不惯贺牗,觉得那人没个正形,可又不得不承认,在贺牗面前的家主是脱离了朝堂,彻底放松的。而如今贺牗去了,家主就像把紧绷的弓弦,说不定哪日便断了。
  盛鸿祯终于从那堆政务里抬起头,一眼便瞧见门外灰毛鸭舒展羽翅,神态悠闲。它已经褪去灰色绒毛,慢慢露出优雅姿态,哪里还是当初的灰毛鸭。
  “我怎会为一个薄情寡义之人难过?”盛鸿祯喃喃自语。
  同样的话,他在第二年开春后,同僚的生辰上也说过,那同僚提及当年他与贺牗交情匪浅,甚是投缘。而盛鸿祯端着酒杯,只淡淡评价道:“只不过是个薄情寡义之人罢了。”
  其他同样来庆生的同僚没想到他评价这般不留情面,当即有些尴尬地喝酒缓解。
  是时,生辰宴在进士楼内,临近春闱,又因着陛下圣恩,允女子也能科考,进士楼里比往年更加热闹,进出皆是学子文人,二楼便是一群文人在开诗会,很是热闹。
  盛鸿祯不由得端了杯酒走过去观看,年轻人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好诗词和好文章层出不穷。只是有个衣着稍显穷酸的有些格格不入,他诗词却作的不俗,或许因为家中拮据,性格又内敛,是以被冷落之余,还被身世较好的一个学子冷嘲热讽了一番。
  诗会来的人又杂又多,盛鸿祯穿的日常,霜白道袍罩着靛青褡护,脚上也是最普通的云头鞋。他站在那处,倒也没人理他,只当是来围观诗会的老者。
  被嘲讽的学子更加拘谨,正要告辞时,未曾想竟有人替他把那些嘲讽一一辩驳了回去。
  那厢同僚久等不到人,干脆也前来围观,见盛鸿祯看的入神,不由得问:“盛相喜欢诗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