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成夫夫(穿越重生)——杨舒予

时间:2024-01-04 10:55:36  作者:杨舒予
  有志向的可不只是多宝一个,而志向这东西,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谦郡王的书房里,他的嫡长子躬身给他点烟,谦郡王舒服地抽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烟圈儿。
  “父亲,咱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呢?”景远坐在谦郡王身边问道,他本应是世子,可先皇在世的时候性情多变喜怒无常,他爹谦郡王也讨不了好。所以,他的身份一直很尴尬。
  现在新皇登基在即,他们这些宗亲也许能得到一些好处。至于好处的大小,就凭个人的本事了。景远的话问完,谦郡王摆了摆手,“别心急,咱们再看看。”
  谦郡王目前是宗亲里辈分最大的人,按理说李向应该给他几分颜面。不过,有李天佑那个在前,李向在外又怎么多年,他们谁都说不好李向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你呀,还是太年轻。”谦郡王看着嫡长子搓着一颗杏子都要挤出水来,“他刚回来就办先皇的后事,然后就是登基,他就带回来那么几个人够干嘛的?”
  谦郡王老神在在地抽着烟,他在躺椅上轻松的晃着,“咱们得等,得等他来求咱们。”那些朝臣就不用想了,估计李向能亲近的只有镇国公,那个老兵痞子有什么用?
  论办事,还得他们这些宗亲出面。而且啊,没听说李向成亲了,他的亲事上也可以做文章。还有他身边的人,哪个不是李向的漏洞啊。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各家的事儿
  他这个儿子好是好,就是太心急了。有什么可急的,先皇再厉害不也成了先皇了吗?他们这些人等的起,实在不行就换个人当皇上呗,又不是没换过。
  谦郡王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儿,事以密成他不能和儿子说。他只能让儿子少安毋躁,等待时机。而他,已经派人去青安城打听穆王这几年的事情。
  宫里自然也有投靠过来的人帮忙盯着,就算是近不了永寿宫里面,在外面盯着也成啊。谦郡王叹惜一声,李向这个人还挺贼的,知道把多宝选定为他的大总管。
  如果不是有多宝在,那他想安排几个人进永寿宫还不是小菜一碟。现在可不成了,不只是他,永寿宫那边已经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就算是侥幸留下的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谦郡王在躺椅上轻轻晃着,手里的核桃盘得越来越快,他得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李向主动对他低头。只有占据了主动权,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他才能利用身份夺取更大的利益。
  房间里的蜡烛又滴下滴泪,景远看他爹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他不由得也相信了他爹的话。总归家里他是嫡子老大,作为皇家后裔,他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现在这个时候,他爹才是最担心的那一个。如果这次错过了和穆王交好的机会,那他们家或者说他们这些宗亲们,可就真的成了摆设了。以后啊,可没人会把他们当回事儿。
  想通了的景远走到谦郡王面前,“父王,我扶您回房间休息吧。”此时的他们,看着真是父慈子孝。
  谦郡王搭着儿子的手站了起来,他看着面前高大的儿子,“放心吧,家里的一切都是你的。”他拍了拍景远的胳膊,“你也早点儿休息吧。”
  然后,谦郡王背着手慢步离开,只留下景远在书房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燕过留影,水过留痕。镖局里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好手,他们这段时间混迹于京城内打听到不少消息。萧墨和木白回来的时候,他们也刚回来,看到他们两个拎了满手的饭菜都上前接过来。
  “下次不要这么麻烦了,还是我们自己煮饭的好。”都是老百姓出身,吃饭花钱这事儿偶尔一次还行,总这样的话他们很心疼。
  “没事儿,这不是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嘛,咱们吃过饭能早点儿休息。”萧墨主要是不想木白太辛苦,而且这些钱也不是白花的,他们还能知道京城的人喜欢什么口味儿,以后开店有方向。
  都说看别人吃饭香,自己都能多吃一碗饭。可见,大家在一起吃饭会有多热闹。尤其都是大老爷们的时候,那个顶个的能吃。你要是下筷子慢一点儿,连盘底儿的汤你都抢不到。
  萧墨深知这个道理,馒头、米饭、包子和几样炒菜、咸菜摆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萧墨也不和他们客气,“都吃都吃,咱们吃完了再说。”萧墨边说边飞快地给木白和自己夹菜。
  “我们这些就足够了,你们放开了吃,不够家里还有点心呢。”都在一块儿训练过,谁还不知道谁啊,萧墨夹够他们两个的菜,就让那几个人别客气。
  木白还给他们舀紫菜汤喝,“这个爽口,省的太干。”木白对他们真诚以待没有丝毫嫌弃,这些人放在前世,那都是保家卫国的人才。就算是现在,他们那也是在发挥余热。
  这么斯文的小公子,他们可不常接触,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几句话下来,他们又看到木白是真照顾他们,他们也就放开了,“谢过木公子。”他们齐声说道。
  “别别别,你们年龄都比我大,还是叫我木白好了。”木白接过萧墨递给他的馒头咬了一口,边吃边听他们聊天。
  这五个人赵老大、王老二、乔老三、何老四还有田小五,他们当兵的时候就在一起,现在不想再进军队,就想当个自在有用的人。
  赵老大、王老二和乔老三他们三个四十左右岁,或许他们看着面相老,实际上没有这么大的年龄。何老四和田小五年轻一些,能有二十四五岁。
  他们在战场上都伤了身体,回到原籍的时候被家人嫌弃。好在他们住的地方都不远,当得知高将军能安排受伤退役的人有去处,他们就和家里断了亲一起投奔到屏南山。
  他们在屏南山得到医治,吃的好心情好,自然身体也恢复好了。为了报答上面的恩情,他们才加入训练。在训练基地,他们见识到了牛人萧墨,正因如此他们才努力训练完成任务。
  现在他们跟着大家来到京城,煳里煳涂的就成了穆王的嫡系。虽说他们不想再披战袍,可不代表他们不想做别的事。这五个人各有所长,他们这几天可是收集到不少的消息。
  萧墨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抬头看着赵老大问道,“赵叔,你们听没听过金满楼?”他和木白听围观的人说的这个赌妨。
  “那不是个赌妨吗?你还年轻,可不能学坏了啊。”赵老大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他虽然粗犷不修边幅,但心思细腻又灵活。
  “嗨,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今天和木白看到赌妨的人去别人家要账,就想知道这家赌妨背后之人是什么情况。”萧墨解释道。
  其他人松了口气,“不是你好奇想去那里就行,那个赌妨啊,东家好像姓金,至于是不是他本人的,那就不好说了。”赵老大继续扒拉饭碗。
  这也很正常,在京里的生意很少挂在主家名下的,要是被查还能保住一份产业。真是这样的话,那查起来就要费劲儿了。
  “那好查吗?”萧墨看着他们,“他们这次上门要账的人家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如果那个赌场很有名,按理来说看不上这样的人家的。”
  “你怀疑……”王老二人长的普通,属于扔人堆里都注意不到的那类。就是这样的人才方便打听消息,而且王老二的记忆力特别好,他能把听到的事情一字不漏地重复下来。
  萧墨点点头,“这两家人都要查一查,就怕后面牵扯到什么事儿。咱们初来乍到,还是得防着点儿。”
  赵老大一拍胸脯,“这件事交给我们吧。”
  “成,那就麻烦几位叔叔哥哥了。”萧墨笑着一拱手,他拿出五百两银票交给赵老大,“活动经费。”要想探听消息,少不了花钱。
  “用不上,王侍卫已经给我们留钱了,真需要花钱的时候不会跟你客气的。”赵老大摆手拒绝,他们都可以报销的,上面已经说过不能随便接萧公子的钱。
  “真不用,我们手里的钱还有不少呢,有时候花小钱才能办大事。”乔老四也在旁边说。
  既然这样,萧墨就把钱收回来,“需要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说啊。”看来外面也得有个账房了,要不然时间长了麻烦事儿多。
  钱不收没事儿,他和木白回头帮他们置办些东西就好。他们来得匆忙,连衣服都没带几件。都是大老爷们,他们也想不起来去买衣服什么的。
  这些事,萧墨和木白查看店铺的时候,顺手就能帮他们买了。仔细看看这里,还真有不少东西需要他们置办的。
  家大业大事儿就多,镇国公范无余在家里就是一言堂。有他在家镇着,家里各房都比较安稳。连着休息两天以后,范无余吃过晚饭以后没让人走。
  仆人们赶紧把桌子撤下,又把茶水端上来。然后,他们全都退下,独留范家人在场。
  范无余听到房间里安静下来,他才缓缓张开眼睛看了一圈儿,他把每个人的小心思都看在眼里。他的嫡长子也就是世子,他早早就给请封下来,他们那一家算是稳妥的。
  老二是文人作派,虽然酸了些还能拎得清。老三被他的老妻宠坏了,当个纨绔也挺好,前提是别给家里惹祸。范无余可是不惯孩子,抓到犯错的先打一顿再说。
  女儿一家也是武将出身,没那么多事儿,算是过得好的。其他的什么亲戚,在他回来以后就被请走,非常时期家里还是不要有外人在的好。
  在场的人也不敢吱声,他们看着范无余的神态像是要发火,这个时候谁都不想当出头的椽子,省的烂掉也没人管。
  “你们这段时间少出门,也别在外面给我应下什么事儿。新皇登基在即,你们要是惹了什么麻烦,我是不会为了某一个人搭上家族的。”范无余一字一句地说道。
  “尤其是老三,平时不管你,现在不行。从现在开始到年前,你就先别出门了。”范无余扭头看着身边的老妻,“不许你给他弄些乱七八糟的人放到他的院子里,若是被我知道,你就回老家念经祈福吧。”岁数大了不好休妻,却也能有办法收拾宠孩子的老妻。
  “你放心吧,我肯定会看好他。”老妻拼命给老三打眼色,让他别呛呛。
  范无余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外面求上来的人很多,你们有些飘飘然。”范无余站起身背着手站在那里,“谁应下的事自己去退了,别把自己弄个没脸。
  我还告诉你们了,穆王和原来那几个不一样,别以为他好煳弄。”
 
 
第二百三十九章 桃源村的反应
  桃源村还是那个桃源村,不管外面如何,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男主外女主内,端的一个和谐与安宁的生活。
  不管是谁到了这里,都会心神放松笑容满面,再大的事儿在这里都会被化解掉。也许,这就是萧墨和木白所希望的吧。
  李时带着一个手下正装前来,吴卫最近一直守在入口处,就怕有什么消息过来不能及时通知到里面。有他在这里,谁来他都能辩认一下。
  久等的马蹄声响起,吴卫站在高处手搭在额头上挡着阳光,远远看到穆王府的装束,“把门打开,有人过来了。”吴卫一声令下,入口处的人把遮挡物挪开。
  吴卫随后也从上面跳下来,他站在入口处看着远处的两个黑点跑过来,离近了他才看清是李时,吴卫对李时挥了挥手,“你们怎么过来了,有什么好消息吗?”
  李时慢慢降下速度,马儿踢踏着来到吴卫近前,“王爷让陈总镖头送信回来,一切都顺利,咱们进去再说。”李时伸手把吴卫拉上马,两个人同骑一匹马往里走。
  “你们把门口守好,别让陌生人摸进来。”吴卫抱着李时的腰,他回头交待到守卫。
  “知道了,放心吧。”守卫们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好事,但他们看着吴卫和李时的表情就能猜到,如果是好事的话,肯定是大好事。
  河边的工程几乎完工,浅滩上盖着的办公楼和学校、医院都在装修当中,孙青在山脚下护卫们的房子里找了一间当办公室。这样的话,大家有什么事儿都知道去哪儿找他。
  孙青一个孤家寡人的,他实在是不想回那个空荡荡的家。他和吴卫分到了一个院子,两个光棍要那么的房子也没用。平时各睡一间,三餐都是和护卫一起吃,所谓的家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外面一有动静,孙青就放下账本从房间里走出来,他抬头看到李时带着吴卫往这边来,后面还跟着李时的手下。孙青慢慢露出笑脸,他握拳向天空挥了一下子。
  林荫大道的两边都是成片绿油油的农田,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坠在枝头上,压得树枝不住地颤动着,像是在和人们招手。
  山脚下的人家里,不时传来鸡鸣狗吠,还有隐约传来的孩童的读书声。现在加上清脆的马蹄声,更是让人心生欢喜。
  孙青往山脚下的马厩那边走,他和李时前后脚到了地方。孙青往旁边让了让,李时他们从马上跳下来,“孙叔,您最近怎么样啊?有什么消息需要送到京里吗?过几天就有人回京。”
  “我一看你小子的打扮,就知道这事儿成了。”衙门那边虽然有消息过来,可没有李向的信,谁都不敢相信京城那边安好。孙青上前拍了拍李时的肩膀,“好小子,真好啊。”
  他们系好马拎着东西一起往山上走,“是,昨晚才收到的消息,这不我一早就过来送信了。”他们简单交流一下最近的消息,四个人很快走到了萧墨他们的院子。
  李询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沈济在打扫院子里的落叶和石子,以免孩子们玩儿的时候摔倒。沈济看到他们进来一喜,“可是有好消息了?”
  李时举起带来的草药,“萧墨和木白给李大夫带回来的草药,还有给你们的信。这下你们能放心了吧?过几天有人上京,你们想带什么消息或东西的都成。”
  不等沈济去接信,李询看到院子里的动静带头跑出来,“他们真送信回来啦,回来的人怎么说的,他们都还好吗?”李询最后一声有些哽咽,沈济扔了扫帚跃到李询身边扶住他。
  李时明白李询的担心,“信是陈总镖头亲自送回来的,萧墨和木白在那边很好,他们还特意给你买了京城那边的药材。”李时举起手里一大包药材给李询看。
  李询这才放下心来,“这两个臭小子干嘛还操心我的事,他们把自己照顾好就得了。”说是这么说,李询把药村抱在怀里特别小心。
  小花他们看大人都问完了,他们几个小的围着李时问,“哥哥们什么时候回来,他们都不想家吗?我们都可想他了。”小孩子们说的眼泪叭差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