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夫子边擦桌子边说:“谁说不是呢,当年还想着能再拼几年,可后来的事儿……不提也罢。”钱夫子如常地把抹布折好放到一边,他转身之时长叹一声。
这一声叹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这么多年过去,没想到他们还能有发挥价值的时候。曾经的过往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再不甘心,也得向前看,这次是穆王给了他们机会。
其他几人感同身受地笑了笑,“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也可以去京里做事。不管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要把事情做好,才不辜负穆王的信任,也不枉沈济帮我们一次。”
“好了,大家还是把各自遇到的问题,还有成功的经验都写下来吧。这一次,咱们到了京城,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黄夫子一撸袖子,他拿着炭笔开始写。
其他人见状也不再耽误时间,大家各自书写着,遇到问题就一起讨论。
他们这边忙活的特别充实,而谦郡王和其他世家派出去的人却没这么好运。这些人到了青安城,就发现了这里的不同。或许这里没有京城繁华,可这里的人生活的安逸。
他们买东西消费都成,若是聊点儿这里的风俗也可,但是呢,只要他们流露出想打听穆王的黑料,不管是青安城的哪个百姓都会冷冷地看着他们。
有那脾气爆的,立马就喊街上的衙役,大家对穆王的维护出乎他们这些人的意料。而这些消息很快就会传到穆王府李时那里。
“别说,你猜的还真准,真有人来打听我们王爷的事。”李时下班以后提着猪头肉和腊肠来找曹峰喝酒,“这是我特意让人做的,外面可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曹峰坐在树荫下的躺椅里,他手里拿着本小说在看,躺椅旁边有护卫给他准备的吃喝,曹峰这小日子过的可滋润了。
他看到李时过来就慢慢坐起来,“那我可得好好尝尝,我发现你们这里的吃的特别好吃。”在这里一个多月了,曹峰的腹肌都快变成一块了。
陈总镖头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信儿回来,可以解除对曹峰的控制,他喜欢去哪里都成。李向还让李时给曹峰准备了一千两银子当安家钱,如果他暂时没有去处就先在王府里待着。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曹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银钱,“我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先在这里住够了再说吧。”所以啊,曹峰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
“那是,也不看看这些吃的是谁弄的,你要是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以后还能吃到更好的东西。”李时把菜交给仆人,“再多准备几个小菜,我们要好好喝一杯。”
曹峰把书签夹在书里,然后他坐起来把书收好,“这才哪到哪儿啊,现在他们只是来打听一些消息的,等穆王继位以后颁布什么妨碍他们的政令,那个时候才危险呢。”
李时一拍大腿,“还是你老哥明白,不愧是从京城来的。”李时给曹峰倒了杯茶,“要不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我训练一下人,也好防范一下那些京城过来的探子。”
曹峰一口茶喷出来,李时呲着大牙的笑容被凝固在那里,“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曹峰手忙脚乱地要帮李时擦脸。
李时抬起胳膊一抹脸,“你是成心的,只要你答应我帮我们训练人手,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阳光在李时脸上的水珠上反射出的点点光亮,像他的八百个心眼。
曹峰一挠后脑勺,“这事儿不像别的,你能做得了主吗?”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曹峰从宫里出来就没想过再效忠谁。
现在让他为新皇的府邸训练人手,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他是很看好穆王,可为穆王做事又是另一回事儿。
李时听明白曹峰的意思,他直接翻了个白眼,“你当我们王爷和别人一样啊,你还是别总在小院子里待着了,没事儿的时候在府里帮帮忙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要不是王爷有令,你以为我敢找你帮忙吗?对于我们王爷来说,只要是人心正有能力,出自哪里不重要。”李时一脸你不明白事儿的表情看着曹峰。
“还有啊,你看你才多大岁数就成天的看书喝茶,好歹也得对得起你的一身功夫啊。”李时看着曹峰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你看看厨房里的人,再看看王府里的管家,啧啧啧。”
曹峰举起手投降,“别说了,我帮你还不成吗?”再听下去,曹峰觉得自己就是个好吃懒做之人了,这样的认知让他直接答应下来李时的要求。
“这就对了呗,你放心,训练的事全由你做主,我们谁都不插手干预。”李时明确表态,“你这边有什么需要就直接和我或者管家大伯说,我们都全力支持。”
他们这边还没聊几句,仆人端着酒菜送上来,李时和曹峰就在这院子里边喝边聊。曹峰那颗无所归依的心慢慢变得不同,好像和别人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真的会让人热血沸腾。
李时微熏的表情里有着满足,他举着筷子向远方一划拉,“你是不知道啊,当年我们是怎么暗中支持边关的。”李时拍着自己的胸脯,“都是大唐的百姓和大唐的兵将,我们不能眼看着……所以,我们王爷才暗中支持边关的,不为别的,就为了保家园。”
曹峰听到了穆王府的往事,他像是看到了穆王当年是怎样忍辱负重的在这里扎根。还有这些年他们是怎样一点点成长的,相比于宫里的那些阴谋诡计,这里才是大好男儿应该奋斗的地方。
曹峰一口干了杯子里的酒,他握紧酒杯,“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对,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李时迷煳着又给曹峰倒了杯酒,他把自己的酒杯也往前一碰,“咱们都会好好的。”咱们这两个词把曹峰拉到了李向这边。
第二百四十八章 准备
在忙碌的人眼里,这时间一点儿都不禁过,还没干完手头的工作呢,这一天就过去了。对于等待的人来说,这时间怎么这么长呢,长的一天都等成两天了。
对于常老板他们即将到来,萧墨和木白期待又忙碌,他们不知道这次会来多少人,为了准成他们的东西照着五十人份准备的。赵老大他们也没出门,接收这些东西还需要人手。
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洗漱用品,还有衣服鞋帽都是批发着买。为了让他们生活方便,就连卫生间都扩建成一排十坑的大卫生间。
总之,有萧墨和木白在,生活上能想到的事都帮将要到来的人准备好了。他们来了真就是拎包入住,还包食宿的那种。
后院两间正房间能各睡四个人,后院的东西厢房都是大火炕,四间屋子睡个三四十人的不成问题。前院还能住几个人,剩下的就是会客的房间和办公的房间,现在看来院子还有些小。
“怎么样?东西这回准备齐了吗?”萧墨和赵老大他们站在树荫下的石桌边喝水,木白拿着单子一样一样核对,“嗯,差不多了。就是还得找几个帮手,要不然打扫卫生和做饭没人。”
萧墨接过木白手里的单子确认一下,“趁着人没来,咱们还是招几个人吧。”萧墨的提议被赵老大否掉,“萧公子啊,如果是想让人帮忙,咱们最好还是买人。”
赵老大的话不无道理,他们都是外来的在这里没有根基。那些雇来的如果被有心人收买,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就算有李向在背后撑腰,可有些事防不胜防不能给别人算计的机会。
“是我想差了,那这件事就劳烦赵叔你们去办了。”萧墨相信他们看人的眼光,而且,赵老大他们一直在城里转悠,对这类事要比他精通得多。
赵老大敲了敲烟袋锅,“这算不得什么事,咱们也不是虐待人的主家,买来的人好好干活,以后还能自己赎身当个自由人,咱们这么做也算是在帮人。”赵老大把烟杆别在后腰上,他带着王老二慢悠悠地出门去人伢子那里寻摸人。
“得,咱们休息一下去买菜,把马牵上好驼东西。”萧墨拿了块小酥饼两口就吃完,木白看他这么着急担心他噎着,“快喝几口水。”田小五他们在旁边偷着笑。
“小五哥不带你这样的啊,还在旁边看笑话。”木白瞥了眼田小五,“小心我中午给你们做苦瓜吃。”这次他们回来以后,木白就和萧墨去附近买菜做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哥错了哥道歉。”田小五最怕吃苦瓜,真想不通木白怎么会喜欢吃苦了吧唧的味道。
留下何小四看家,他们四个出门去买菜,萧墨原想牵着马去,后来觉得太显眼,还是让菜农送货上门吧。反正他们以后菜都买的多,有送菜的上门还能省点儿事。
他们这边一切以实用为主,皇宫里可不一样。越临近登基的日子,来永寿宫请示汇报的人越多。多宝和小圆子带着人严守第一道关,绝不让闲杂人等去打扰李向和周全。
不过今天这个他们有些拦不住,谦郡王他们看如嫔迟迟没有回来,他们按捺不住又找了过来。这次谦郡王没带那几个老亲,有些事还是他单独和李向商量的好。
李向和周全正按照地图上的标识商量未来的规划呢,他们听到多宝进来请示说谦郡王来了,李向把桌上的地图几下折好交给周全。
周全顺手把地图塞到一堆资料里,再压上几本奏折在上面,“没想到他还能坚持这么多天,想来他是想和你一个人聊,我正好要去如厕,你自己应付他吧。”
“行吧,你去熘达熘达透透气,把他打发走了我就去找你。”李向站起来和周全一起往外走,“我带他去小厅聊,多宝你看差不多了就来喊我。”李向路过多宝时交待一句。
“好的,王爷。”多宝最近这事儿干的顺手,如果是李向特不待见的人,多宝连一盏茶的时间都用不上就能去找李向,好让李向有借口把人打发走。
他们三个走出书房,周全对谦郡王抱拳拱手,“失陪失陪,人有三急。”
“哪里哪里,你随意。”谦郡王回了半礼,这个人还挺明白事儿,知道他有话要和穆王单独说避开了。对于外间的传闻,谦郡王是不怎么信的,这个周全充其量就是李向身边陪读的角色。
李向看着谦郡王不以为意的神态,他挑了下眉,“咱们去小厅那边坐下说,省的在房间里面闷。”李向迈步走在游廊里,谦郡王转身跟上。
多宝他们在后面安排茶水点心送过去,这个谦郡王以老卖老,还不知道自己得罪了李向。这样的人啊,真是老眼昏花看不清形势。
临近六月的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花开叶长的时候,小厅的窗户四下都打开,房间洒满了阳光。李向率先进门坐到了主位上,他让谦郡王坐在了他的下首处,只有周全能坐在他的身边。
谦郡王道谢以后坐下,多宝带人上了茶水点心,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多宝站在李向身后。谦郡王看了看多宝,终究他也没说什么。
毕竟,多宝以后是李向的大总管,很多事也避不开多宝,还不如卖他一个人情呢。
李向先喝了口茶,“这是今年的新茶吧?这个味道好。”
“刚送过来的,您房间里的茶也刚换成新的。”多宝躬身回答。
“好,这个周先生爱喝。也给萧墨和木白他们两个留一些,还有什么新茶都分他们一部分让他们尝尝。只不过要叮嘱多福一声,不要让他们晚上喝茶,省的耽误休息。”李向说的仔细。
“是,已经让人送过去了,也交待过了。”多宝认真回答,对于萧墨和木白的起居,他们这些人还是很上心的。
谦郡王听的心里不是滋味儿,他这么个大活人在这里,穆王愣是没看到。好东西都给别人了,也不说分一些给他,他可是正经的皇亲。谦郡王坐在那里气得直喘粗气,不过谁在乎他。
李向的余光看出谦郡王的不甘心,他也不惯着人,“不知道你前来有什么事啊?”
谦郡王敛了些心神,“我是来问问如嫔娘娘在大典上应该由谁陪伴?”
“陪什么陪啊,这两个臭小子只要有对方在身边,根本就看不到别人好不好。”韩茹和冯婶儿可算是出了月子,她们两个没事儿的时候就抱着孩子在阳光里晒太阳。
这还是木白以前和她们说过的,小孩子嘛,多晒太阳长得壮。也不知道木白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或许是以前在青安城住的时候听说的吧。
连晋拉不着许言的小手急得在韩茹怀里直窜,许言也张着小肉手往连晋那边够。韩茹和冯婶儿看两个孩子这样,就把他们放到小床上趴着,头上有布巾挂在床围上遮阳只能晒后背。
锦绣端来水果和茶点放在小桌子上,小桔子在里面打扫房间。她们正好边看孩子边聊天,“这也出月子了,我想着这两天就搬回山下去住。”冯婶儿提出来。
“这样也好,老冯总是一个人在家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曾奶奶在你旁边还能搭把手。”韩茹看着小床里的小儿子,“这样,孩子白天在我这玩儿,晚上都去你那里睡。
隔几天再换过来,白天在你那里玩儿,晚上在我这里睡。这样,咱们都能看到孩子,孩子们也不用分开。”这是韩茹和锦绣早就商量好的,现在让这两个小的分开是不可能的。
连晋拉住许言的小手往嘴里送,边送边啊啊啊地叫着,“听到没,我娘多聪明,这样咱们两个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许言抽回小手啃了一下连晋的手指,“是啊,她们不这么安排也受不了你作啊。”许言看着连晋笑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他感觉自己也是一样的造型。
没办法,刚满月的孩子还控制不住面部表情。别人只听到他们两个啊来啊去的,还有就是时不时呵呵笑的声音。谁能想到他们两个能用意念交流想法啊,这已经超出旁人的认知了。
“哎呀,韩姐姐啊真是谢谢你了,得亏你想的周到。”冯婶儿拉着韩茹的手道谢,“我家那口子这么大年纪才有了儿子,他稀罕得不得了,可他也知道你们对孩子好。
你们放心,家里什么都有,你家小儿子在我家的时候保管照顾得好。”冯婶儿也是没想到韩茹能这么相信他们家,毕竟现在李家的身份不一样了,那可是新皇啊。
韩茹拍了拍冯婶儿的手,“说这些就远了,咱们之间不用客气。”韩茹既然决定留下来,她就没打算把孩子往什么高贵了养,他哥当年怎么养的他就怎么养,一视同仁。
除了一点,小儿子以后的学习上有沈济亲自教授,在这方面小儿子是占了大便宜。
113/204 首页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