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询谢过两家人,跟着萧墨和木白回到他们家,这座青砖院子是李询去过的最舒服的人家。
第四十九章
门口石子路相联,路边还有残存的花草,在深秋的时候亦能想到盛夏的繁茂。院子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生活气息。
廊檐下的躺椅茶桌,小茶炉上的茶壶,晾衣架上的被子在阳光里蓬松厚实。这个家,不华丽很舒服踏实。
李询跟着萧墨和木白,把马车上的东西卸到院子里。木白让李询坐着休息,他和萧墨把粮食搬到厨房,顺手把炉灶点上烧洗澡水。
李询坐在躺椅上,晒着太阳仰望四周。翠微在侧飞鸟惊空,鸡犬相闻骄阳似火融秋风。李询唇边带笑心情惬意,晃着晃着不知不觉入梦去。
萧墨和木白看到李询睡着,两个人相视一笑放轻脚步。东西放好,两个人回卧室换了衣服,“今天外面天气好也不冷,把面条放在茶炉上边煮边吃,我再准备两个小菜。”
“好”萧墨答应一声,先出去把茶炉点上,陶罐放在炉子上热开就可以煮面条。
木白去厨房把仅存的肉肠切片,洗了把青菜一会儿放陶罐里,再拌了个豆皮。
李询是被食物的香气馋醒的,还没张开眼睛就说道:“你们家吃的这么香,我都不想回医馆了。唉……美食使人懒啊。”
“没事儿,你这几天尽管吃,吃好什么打包给你拿回家,还能和家人一起吃。”木白大方地说道。
“那我就和师傅分着吃,我的家人早没喽。”李询毫不在意,看到他们两个错愕地眼神,笑着说:“别这么看着我,我已经没事儿了。现在出徒有钱赚,师傅待我也很好。”
萧墨接着从陶罐里挑面条,“那是,你还有个师傅在身边,我们两个孤身回到这里,不也是一样的生活。”
木白没想到李师兄是这样的身世,对他说道:“你喜欢我们这里,以后有时间就常来,我们家地方大够你住的。”
李询从躺椅上起身走向茶几边坐下,接过萧墨递过来的面条,“那我可放心上了,以后休息就来你们这里住。”李询看着四周的景色,“你们家这里真好,让人特别放松。”
李询从小生活在镇子上,自从几年前父母相继去世,他就住在医馆里不回自己的家。只是偶尔会回去打扫一下,晒晒父母留下的东西。
第一次在医馆里看到萧墨和木白,他就知道这两个少年不一般。李询孤身一人,并不觉得和萧墨木白交往有什么顾忌。他也听到镇上的人,对这两个少年的猜测。
尤其是萧成发的只言片语,引来镇上人的无限猜想。可李询不这么看,能守着自己的家认真生活,能以委婉的方式帮助别人的人,不会是宵小之辈。
李询因父母相继过世,听过别人在背后说他命硬,师傅一家人不在意,李询自己更不在意。身为医者,没有谁比他们更知道医病医不了命。
难道这世上的生老病死都是被命硬的人克的?那也没看那些不修私德的人嘎吧儿一下死掉啊。
所以,李询对能来萧墨和木白家很是期待,来到这里果然有惊喜,吃的好睡的舒服。李询决定要在这里多住几天,也要给师傅多划拉一些好吃的带回去。
第五十章
茶炉上的热汤面被三个人分食而净,李询吃着最后一片肉肠,“越吃越香甜辣甜辣的,怪不得你们买了那么多的肉,这样的肉肠做多少都不多。”李询就着面汤结束这一餐。
木白看着李询满足地拍拍鼓起来的肚子,“询哥,吃这么多你在院子里熘达熘达,我们洗完碗帮你收拾东厢,你就住在那里。”木白指着东厢让李询看。
“那边有两个套间,屋里都是干净的,你看好哪间住哪间,我们一会儿就帮你收拾。”萧墨端着吃空的陶罐去后面的厨房,木白给李询倒了杯消食茶。
“你们忙你们的,我过去看看自己收拾就成。我是不把自己当客人,你们也不用特意照顾我。”李询拎着自己的小包裹就往东厢慢悠悠地走,“我得挑一间离你们近的。”
原本应该把李询安排在正房西套间住,可那里现在摆放着长辈的灵位,不好让人住到那里。
这个事情他们在路上已经告诉李询,李询对住在哪里很随意,只要吃的好就成。
木白看李询在这里很自在,把碗筷摞在一起擦干净茶几,就去后面的厨房。萧墨已经把陶罐洗净,正倒扣在一边晾干。
“没想到询哥有这样的身世,每次看到他都笑的那么开心,原来也是不容易。”木白边洗碗边和萧墨说。
萧墨看木白心有戚戚焉的样子,“就算皇帝老子也不能为所欲为,真要是那么做也是昏君一个,活不了几集。
询哥喜欢我们家,以后让他多来便是,你做的好吃的也多分给他一些,我看他比一般的古人活的明白。”萧墨帮着木白冲洗洗过的碗筷,两个人几下收拾好厨房。
李询挑了靠近正房的北套间,“这房子盖的真用心。”外面是小会客室,里面是住的房间。大炕上铺着干净的炕席,书桌罗汉床都有,还有衣柜和炕柜。
李询把包裹放到炕上,脱鞋上炕打开柜子,里面厚实的被褥整齐的落在里面。李询把被褥铺到炕上,拍着软硬合适的枕头,“看看人家这日子过的,什么都想到了。”
木白和萧墨过来的时候,李询已经把炕烧好,房间里面很暖和,“询哥你还没换衣服?”木白打开衣柜,从里面拿出一套在家穿的棉衣,“还是这套穿着方便舒服。”
李询接过来摸了摸,“这衣服做的真厚实。”李询来的时候就带了几件内衣足衣,就住这么两天,不好大包小包的往这带。没想到,木白和萧墨给他准备的这么全。
“柜子里还有一套薄一些的睡衣,晚上睡觉穿着舒服,就算起夜也不会冷。”木白指给李询看,“都是冯婶儿帮着做的,这可是新的哦。”木白笑着说。
“那我可得好好谢谢冯婶儿,劳她费心了。”李询也没客气,脱掉外衫换上这套和萧墨木白一样的衣服,张开两臂活动两下,“还是这样舒服一些。”
“询哥,回头你帮他们两家号下脉,就当是谢谢他们呗。”萧墨在一边说。
“成啊,你们这后面就是山,一般的草药这里都有。我看他们面色不错,就算有什么问题也是小问题。”李询作为医者,看人最先看的就是气色。
木白和萧墨交换一下眼神,高兴地说:“那可真是太好了,在这里生活什么都好,就是求医问药不方便。有个好身体啊,比什么都重要。”木白为那一点灵泉的作用而高兴。
而赵哲此时却不太高兴,今天一起吃饭的朋友中,有个素来和他不对付的人。在席面上说起萧墨和木白,说他们两个人年少有成,将来必是个人物。
那个人现在在帮家里做事,和赵哲这样还在书院的人不同。席面上的人对那人多有吹捧,弄得赵哲喝了不少闷酒。
回家下了马车进院往里走,赵哲听着身边的小斯说着听来的消息,看到一个丫鬟捧着果盘走过来。赵哲一摆手,小斯停住话退在一边,赵哲喊过来丫鬟。
丫鬟捧着果盘盈盈一礼,“见过大少爷。”起身站在一边等着赵哲问话。
第五十一章
赵哲点着丫鬟手里的果盘,“你们小姐怎么吃这么多水果?天冷容易入寒,多给她弄些好吃的点心,少吃点儿水果。”
丫鬟握紧托盘,“回大少爷,今天小姐外出回来胃口不好,吃点儿水果开胃。厨房那边已经炖了滋补汤,回头就送来。”
听到妹妹没事儿,赵哲的脸色才好一些,“行了,好好照顾你家小姐,有什么需要就来汇报。”赵哲一摆手,丫鬟才行礼告退。
赵哲带着小斯往自己的院子走,赵家只有两进的院子,两边各有两座小院,这是赵老爷的身份所限。不能是深宅大院,只能往两边扩大。
赵哲的院子不大,伺候的人却不少。看着他回来,就有丫鬟仆人上前伺候。赵哲不耐烦地把人都赶走,带着随身小斯回到自己的正房客厅。
赵哲换好衣服上了罗汉床上,自从妹妹的婚事有了波折,家里为她的事就发愁。镇上能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现在看不上妹妹的条件。可条件差的,赵哲又不甘心。
小斯跟在赵哲身后接着说,“除了这些,没有其他的情况。这两个人到底有什么背景,谁也说不清楚。”
赵哲烦躁地让小斯退下,他歪躺在罗汉床上,身边的丫鬟桃红给他端来点心茶水,“少爷,您既然舍不得小姐,不如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左了家里也不差一个人吃饭。”
桃红拿起块点心喂到赵哲嘴里,赵哲就着她的手吃下,顺手握住桃红的手捏着,“上门女婿不好当,这镇上不会有人愿意的,就算有愿意的也不是个好的,配不上我妹妹。”
桃红眼珠一转,“慢慢找总会有合适的,要是怕面子上不好看,就给他们在附近买个宅子,这样也能成全他们的脸面。”
对呀,这样谁也不能说男方是上门女婿,赵家还能照顾好妹子。赵哲一把拉过桃红,“你这个小脑袋瓜怎么想的呢?”
“当然是为了少爷想的啊,奴婢可看不得少爷发愁。”桃红眼中含情手里有意,哄得赵哲带她进房。
家家都有自己的不如意,也都有自己的小幸福。冯婶儿在阳光下给冯叔的棉裤加上毛护膝,这样多冷的天冯叔的腿也冻不着。缝了几针,冯婶儿看着针线发呆。
冯叔在一边编草帘子,准备给房子加保温层。当初两个人搬到这边匆忙,手里的钱也不多,房子盖得不厚实。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总是感觉冷像是有风往房间里灌。
冯叔放下手里的草帘,走到冯婶儿面前拍拍她的肩膀,“好好的又想什么呢?”冯叔坐到冯婶儿身边,拿走她手里的针线活放到一边的笸箩里。
冯婶儿看着冯叔红了眼眶,她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握着冯叔的手说,“我最近感觉身体不那么冷了,吃的好睡的香。要是…要是还怀不上,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冯婶儿是真想生个孩子,冯叔对她越好她越自责,自责自己生不了孩子。可她舍不得把丈夫让给别人,他们家也没钱养个小妾,就算有钱也没那个身份。
除非年过四十无子,才可续妾。可那个时候她都老了,要是小妾进门生子,那她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真是那样,还不如死了干净,也给孩子一个好的出身。
冯婶儿最近心情起伏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想一些有的没的,冯叔担心她做什么傻事。除了偶尔上山打猎,都尽量在家陪着她多和她说说话。
第五十二章
冯叔看冯婶儿的神态,知道她又想差了。冯叔握着冯婶儿的手,“就算没有孩子,我们也可以收养两个。咱们从小就对他们好,他们长大了不会不孝顺我们的。
你不要想太多,咱们就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我不会要别的女人,我就守着你好好过。”冯叔盯着冯婶儿的眼睛认真地说,“你要是不在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冯叔看着家里的小院儿洒满阳光,院子里的小鸡崽趁着阳光好跑来跑去的,“你看我们家这么好,你舍得让别人来打扰我们的生活吗?”
冯婶儿抽抽鼻子,“不舍得,我这么努力的收拾家攒家产,凭什么要分给别人。我告诉你老冯,就算我们这辈子真的没有孩子,你也得好好和我过,不能看别的妖精一眼。”
冯叔看着生龙活虎的冯婶儿,笑容慢慢变大,“这就对了,咱们两个的日子是自己过的,可不能便宜别人。”
萧墨爷爷当初设计这座院子的时候,都是从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而定。北方的冬天长冷的早,尤其他们家是在山脚下四邻不靠,所以墙壁砌的厚还加上了火墙能热一整晚。
天色刚蒙蒙亮,木白就被渴醒。房间里太暖和,搭在书桌上的湿布巾早就被烘干,不再起加湿的作用。
木白半起身,从身旁的茶盘上拿茶壶倒水喝,顺手往茶壶里加了一缕灵泉水,萧墨听到动静哑着嗓子也要一杯。
木白干脆坐起来先倒了一杯给萧墨,“上午我炖点儿梨水喝,要不然总这么干会上火。灵泉水也不敢多加,以免询哥察觉出什么。”木白想着李询是大夫,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
木白喝完自己那杯水才缓过来,接过萧墨递回来的杯子问他,“再喝一杯水吗?”
萧墨摇摇头,“不喝了,你快躺下别冷着。”萧墨一伸手拽了下木白的袖子。
木白把茶杯放到茶盘上,借着萧墨的劲儿又躺回被窝里,“房间里不算冷,就是干的厉害。今晚给询哥那屋多加一盆水,省的太干再上火。”木白把被子往上提了提遮住肩膀。
萧墨把头靠向木白这边,小声说着:“过几天询哥回去时,我们一起去镇上多买些东西。眼看着下雪了,东西买全一些就不用再去镇子上,最多年前再去一趟。”
木白看着窗户仔细听着萧墨的安排,“行,去之前问问曾爷爷家和冯叔家,他们有段时间没去镇上了,看他们去不去或者需要买什么。”木白两手拿出被子外,掰着手指算账。
萧墨看他这样,就知道木白在算家里的开销,“你把手放回被子里,我给你算这段时间的入账和开销。”萧墨伸手把木白被子一角掀开,看着他把手放回去,顺手拍了拍木白。
木白抿嘴一乐,催促萧墨算算家里的账目,萧墨小声说道:“最近买肉是大头,其他的花销不大。可镖局的叔叔们给了一共一百两银子,包括年礼在内。
最多的是那个贵人给的,不算礼物还有五百两的礼金。你当时只看了两眼礼物,其他的你没细看。
所以,我们家现在压箱底的银子就有两千两,那一百两和家里还有的散碎银子,足够花到明年开春以后还用不了。”
木白听的越来越高兴,萧墨有空间,家里的重要财物都放在萧墨那里,木白根本不操心。
“钱越多越好,等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就能在别的地方买地买山。到时候盖得坚固舒适,地方大些还能多种粮食。”现在粮食都需要去镇上买,木白很是舍不得,他想自己种田。
14/204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