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放心,我们的东西带的全着呢,肯定不会让侯爷累着。”小凳子笑兮兮地说道,他们现在都是一身短打方便干活。
萧墨捏了下木白的肩膀,“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秋收过后我们就回家,你想想给家里人带些什么好东西。”
木白仰头看着萧墨笑得眉眼弯弯,“放心吧,我心里都有数,你别自己亲自下地,要是累了就多休息一下。”
萧墨看着木白可爱的样子没忍住捏了捏他的耳朵,“那我去忙了。”
木白对萧墨眨了眨眼,送上个无声的飞吻把萧墨弄得差点儿亲下来。木白捂着脸和萧墨摆摆手让他赶快去忙,直到萧墨带着人离开,木白才拍了拍发热的脸颊,“走吧,咱们也干活去。”
这次的收成要分成几份,留种的是一大部分,还有的就是要送到宫里给李向周全吃,还有就是给镇国公和镖局一部分。最后少量的,就是要在他们开的酒楼和范老三的娱乐场所推出。
有了这些宣传,明天开春以后在京郊开始推广种植就不成问题。到时候不用萧墨和木白说道,就会有人上门求购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萧墨带着于九和几个人来到田间地头上,佃户们已经在收割各种粮食。萧墨带着人把收上来的东西运送到大晒场那里摊开晾晒,有庄子里的老人家在晒场负责翻晒。
各个环节都有人,秋收形成了流水线式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木白则在称重那边做记录,他要统计好庄子里所有农作物的产量。
尤其是本地农作物和桃源村农作物产量的对比,只有最直观的数据才能让人信服。
丹珠带着嘎拉和嘎勐押送着牛羊和草原上的特产第一次来到边关,熙熙攘攘的关口查看十分严密,丹珠让族人把他们的东西看管好排队检查。
守将见是个女人带队也没为难他们,他接过丹珠的文书打开一看,“你前段时间来过关内?”文书上的担保方是穆王府,守将上下打量几眼丹珠。
“是,通商,出了点儿意外,穆王府的人看我和婢女两个孤身女子不易,就送我们回来了。我们部落采集了些草原的特产,想进关卖掉换些物资。”丹珠大大方方地回答道。
“哦,那你还挺厉害的,一个女人能带队走商。”守将把丹珠的文书还给了她,“你们在衙门附近找个大车店住下吧,有什么事也能找我们帮忙。”有穆王府的印迹,守将提点丹珠一句。
“多谢……”丹珠点头道谢,后面还有长长的队伍等待入关,他们的车马正常检查过后就放他们入关。不同于城外的安静,城里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沿街的摊贩叫卖着他们的货物。
对于初次进城的丹唐部落的人来说,这里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他们的眼睛都不够看了。原本以为能听懂的关内话,现在什么都听不清了,他们只觉得这里真的是太好了。
丹珠他们带着货物和牛羊按守将说的,找了个靠近衙门的大车店租下了一个院子,“你们在这里收拾好就休息一下,我带他们两个出去问问,看哪里有集市能把我们的东西卖掉。”
族人们纷纷点头答应,初来乍到的他们看哪里都稀奇,只不过他们懂的汉语有限还不敢乱走。丹珠和族人简单交待一下店里东西怎么使用,然后她就拿着东西带着嘎拉和嘎勐离开。
丹珠此次出行没有带着拉姆,她把拉姆留给了唐念,有拉姆代替丹珠守在部落里。就算哪个有点儿小心思也翻不起大浪。
唐念带着人抓紧时间盖房子准备过冬需要的物资,丹珠此次出行就是和边关搭上关系。以后有什么事儿,也好有人能帮忙。
丹珠从大车店出来走到大街上,她随意拦下一个看着面善的大娘,“大娘,将军府怎么走啊?”丹珠此时是一身男装的打扮。
“哦,就在前面的路口右转再走两个路口就到了。”被这么漂亮的异族小伙子拦下,大娘也没拒绝帮忙。
“谢谢大娘。”丹珠说完,她带着嘎拉和嘎勐按着大娘的指示往前走,街上各色行人川流不息,他们三个汇入其中很快就隐去了身影。
嘎拉和嘎勐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们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怪不得总听人说关内好。这里没有大漠黄沙也没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但这里有温暖的阳光,还有稳定的生活。
对于汉子们来说,草原上纵马狂奔是热血男儿。可对于女人和老人孩子来说,这样坚固的房子和规律的生活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怪不得丹珠和唐念要把部落迁到边关附近,原来她们就是为了族人更好的生活。嘎拉和嘎勐跟着丹珠左拐右拐的,来到了一座气派的房子面前。
大门上的匾额好像写的高什么,他们两个的字认得还不全,能认出高字来就不错了。丹珠上前出示了马大个留给她的牌子,“劳烦通报一声,丹珠前来拜访。”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丹珠拜访高将军
丹珠拿出唐念帮她写好的贴子递给门口的士兵,士兵扫了眼丹珠手里的牌子,他接过拜贴让门房的人拿去给高将军。
“你们在门房里等着就好。”士兵看着丹珠他们三个人说道,他随手指了下大门旁边的门房位置。丹珠他们道过谢以后,抬脚往门房那边走去。
高将军早就知道丹珠他们一行人进了城,对于丹珠的动向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他给李向的奏章上也写清了边关的动态,李向让他和丹珠的部落搞好关系,以便互惠互利。
他没想到丹珠这么快就来拜访他,“他们来了几个人?”
“回将军,三个人一女两男,那两个男的看着像护卫。”门房的人清楚地回答,高门大户的门房相当于主家的另一双眼睛,来客是什么样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辨别。
“带丹珠去外书房,让管家招待好她那两个护卫。”高将军看着贴子上的写很意外,明明是女子的字却有着不输男人的锐利。看来,丹珠的变化不小啊。
高将军拿着贴子往书房走,他很想看看当初那个艳丽的姑娘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她究竟值不值得他们的付出。毕竟,这个协议达成以后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了。
外书房周围也有兵士把守,高将军先到书房就有人送上茶水点心。高将军端着茶盏看着书房外的高大的杨树已经隐隐变成金色,再过不久树叶就变成金灿灿的随风而舞啦。
远处游廊尽头出现了一个挺拔纤细的身影,虽然对方穿的是男装,但高将军还是看出来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丹珠。相比较于曾经的美丽姑娘,现在的丹珠更增加了一份英气。
老管家在前面带路,丹珠那身宝蓝色的男装像天空的颜色,她淡定地跟老管家在后面。高将军目光微闪,或许这个丹珠成长的要比他们预想的要好。
两边目光远远对上,丹珠向高将军点头致意,高将军面戴微笑欢迎丹珠的到来。丹珠紧张的心情在高将军的笑容里恢复平静,她在心里给自己暗暗鼓劲儿,“丹珠你一定可以的。”
桃源村的秋收要比京城的晚一些,村里人在李询的带领下进山采药采山珍,大山里的馈赠要比人们想像的多。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每天都能满载而归,李询会当场付钱收购。
韩茹和锦绣没有进山,她们让小桔子跟着大家进山玩儿,“也不知道京城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不管谁写信回来都说挺好的,可是那里的人那么坏,他们过的能好吗?”
“姐,你想的就是太多了,皇上他们带了那么多人过去,科举在即又有新人可用。你想啊,他们过的能不好吗?再说了,萧墨和木白都种出了新的作物,只要有粮在手就没事儿。”锦绣边说边绣着吴卫的新郎服,两个孩子睡在旁边的小床里。
韩茹用捋了捋耳边的碎发,“也是,与其说我担心他们,不如说我想他们几个了。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也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赶回来。
向儿和小全我是不指望了,他们两个去哪儿都引人注目的。可萧墨和木白总得回来吧,也不知道他们两个是胖了还是瘦了。没有大人在旁边看着,他们能好好吃饭?”韩茹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被困在宫里还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开始愁家里人在京过得好不好了。
“你呀,就是被这秋天闹得想太多,赶明儿啊,还是让李询给你找点事做的好。”锦绣抬头看了看太阳,她起身去给孩子们弄点儿热水和米油喝。
这两个小的嘴太壮,只喝奶总觉得差点儿什么。但他们太小也不敢给别的吃的啊,所以李询就让锦绣给他们熬浓稠的米油喝,两个孩子果然喝的很香甜。
小茶炉上的沙锅咕嘟咕嘟冒着气,香甜的米香味儿飘得满院子都是,就连虫鸣鸟叫声都被刺激得更响亮了。锦绣拿着一个木勺儿不断搅动着粥底,就怕时间长了粥底会煳。
黏稠油亮的小米粥被不断地推开又合上,米粒由整到散提供着更多的营养。小茶炉微弱的炭火让小米粥保持着热度,只等两个小宝贝儿醒来就有好吃的供应上。
吴卫背着两袋刚收上来的杂粮推门进院,“夫人好,老远就闻到这院子里的香味儿。”
韩茹看吴卫来了,她赶忙让锦绣过去帮忙,“你这伤刚好了没多久,还得多养养才好。”
锦绣放下手里的木勺,快步迎向吴卫,“不是说了黑脸他们会去取吗,你怎么自己送过来了。”锦绣上手要去帮忙拿,却被吴卫躲开了,“就这点东西不打紧的。”
吴卫脸上还残留着上次战后的伤痕,右脸上寸长的伤口已经愈合,只是伤口较深新长出来的皮肤颜色还浅。
锦绣也没和吴卫急,她在后面托着袋子减轻吴卫的负担。他们两个把两袋杂粮直接送到了厨房收好,锦绣用干净的布巾帮吴卫扫干净衣服上的灰尘,“怎么有时间过来?”
吴卫嘿嘿一笑,“往边关送的东西都发走了,余下的东西是给穆王府的,李时这两天会来取,所以我就有时间过来了。”吴卫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交给锦绣,“我的月银。”
锦绣收了布巾转身去给吴卫倒了杯水,“你的月银先自己留着,我这里的够花。”还没成亲呢,怎么能收对方的月银呢。
脚步声响在身后,“山下的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大件的东西都摆了进去。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就列个单子出来,到时候我们去青安城的时候一起采买回来。我们的家,当然要花我们两个的钱了。”吴卫把锦绣手里的水杯放到台面上,然后他把荷包塞到锦绣手里。
明明不是多重的荷包却压得锦绣心里特别踏实,她不由得攥紧手里的荷包,“你喜欢家里怎样布置,到时候我一起弄好。”家是两个人的,锦绣也想让吴卫高兴。
吴卫没想到锦绣这么细心,他看着锦绣嘿嘿傻笑起来,“分给咱们的这个院子大,还有两个小跨院,我想留下一个给村长。村长一辈子没结婚,要是他以后没人养老……”
从京城到桃源村,吴卫接触最多的就是孙青,日积月累的感情里,他早已经把孙青当成了自家的长辈。现在孙青还不算老,可他总有老的那一天啊。
“这不用你说我就想到了,等村长卸任的时候就让他搬到我们家去住,那个时候他可以带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感觉到自己说了什么的锦绣脸一红背过身去。
“锦绣你真好……”吴卫挠着头笑得傻傻的,锦绣在他的笑声里回头拍了他一下,“不许对别人说啊,这也太难为情了。”还没结婚就说起以后孩子的事了,让人知道了得笑掉大牙。
“不会不会,咱们两个说的话我谁都没告诉过。”吴卫抓住锦绣的手表白着。
“粮食的数量统计出来了,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木白从书房出来,他拿着账册给萧墨看,“我看明年一年就能留出全国的种子出来。”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什么时候能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才是重要的。
萧墨接过木白手里的账册放到桌上,他拉着木白坐到他的身边,“快喝口水,你这忙得嘴唇都起皮儿了,是不是一直没喝水啊?”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关心你好不好。
木白这个时候才觉得嗓子冒烟了,他接过萧墨手里的杯子咕嘟咕嘟一口喝干,还是觉得不解渴,木白扫了眼桌上的水果,他拿起一个梨子啃了起来。
“小凳子”萧墨边翻看账册边喊了一声,小凳子从厨房那边飞快地走过来,“主子,有什么吩咐?”
“弄点儿蔬菜水果汁给木木喝,他有点儿上火了。”那个去火最快还不难喝,只不过这里没有榨汁机,比较浪费原材料。
小凳子领命去厨房给木白准备蔬菜水果汁,还得有用还得好喝,他们得多做出来几杯。试出来的效果好,还能放在外面的酒楼里卖。
“你调理好身体,咱们就可以早点儿回家。要不然你这一路可有的受了,如果到家的时候瘦得太多,你看师父和询哥他们怎么给你补?”萧墨吓唬木白道。
木白立马老实了,他一想到药补食补天天上,他的头都大了。在李询和师父面前,他是没有拒绝的权力的,什么时候把自己喂成小猪什么时候算完,他可不想遭这罪。
“也不知道京城周边和其他地方的收成怎么样?”木白殷勤地给萧墨拿了一个苹果,萧墨接过去边吃边看账册,“有刘大人在,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刘田在山庄住了一周跟着学了不少实用的技能,他回去以后不但推广李向颁布的农业知识,他还着手开办了农业班,给京城周边基层小吏普及农业知识。
周全专门给刘大人拔了一笔款项,让他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为了防止他再把薪水花光,刘大人的薪水直接交给了刘夫人。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刘大人,成天的忙于田间实验,有成就的男人充满了自信。他在农业方面,越发的得心应手安排得当。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
萧墨和木白打算离开京城,就要把庄子里和侯府里的事安排好。庄子上留下一个管事的,让他把握好大局,冯老庄头带着庄子里的人执行就成。
“把你们找来就是说说冬天庄子上的安排,秋收过后庄子上就开始盖新房子,原来的老房子重建成暖房种些青菜什么的,这样冬天也能有个进项。”萧墨说着接下来的安排。
除了他们庄子上自己吃着方便,还能把多余的菜送到老常和范老三的店里面。冬天的青菜和肉类可都是不愁卖的,都是熟人还不怕对方赖账。
萧墨和木白想好了,他们就算不在京城里,也得给手下找条赚钱的路子。这人啊,就怕闲着,闲着就容易生事。都有自己的营生干,都有自己的家要养,他们也就能安分的过日子。
162/204 首页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