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睡醒的小熊猫正在打着哈欠揉眼睛,那两只大的熊猫正坐在那里啃竹子。突然明亮的光线让它们眯了眯眼,它们看到萧墨和木白咩咩叫了几声。
现场一片安静,“大哥,它们看起来比小花胖多了啊。小花都抱不动它们,它们会喜欢小花吗?”小花迟疑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黑脸他们几个小的就想挤上前,小凳子可不敢让他们吓着熊猫,他还记得两位侯爷说熊猫的另一个名字叫食铁兽呢。就黑脸他们几个上去,都不够熊猫咬一口的。
“对对对,在你们和它们熟悉前别靠得太近。”木白拦着大家围到马车旁边,“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咱们先把它们安顿好。”木白看向萧墨,安排在哪里好啊?
小凳子在后面紧紧拉住黑脸的衣服,“你们不能上前,它会咬人的。”黑脸听到小凳子的话,他赶紧把卷毛和**给拉住。
萧墨抱着小花一挥手,“让它们住在我们院子里的东厢房,这样也方便我们照顾它们。”这个冬天就先这么着吧,开春以后再给它们打造一个乐园。
李向和周全下朝回来,他们两个边换下朝服边算着日子,“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到家了吧?我们还没看到过秋天和冬天的桃源村呢,也不知道那里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肯定是越来越好呗,可惜啊……”李向几下换好衣服,他对收拾衣服的多宝说道,“多宝啊,中午给小全和我烤几根玉米吃吃,再弄点儿烤茄子和腊肠。”
“甭可惜了,有的吃就不错了。”周全拍了一下李向,“多宝,再给我们弄点瓜菜汤。”
多宝答应一声,他收拾好朝服挂时柜子里,然后他就让人去御厨房那边传话。
李向和周全一个看奏章一个看账册,老常把这个月外面的生意账册送进来,“生意赚得不少,照这样看,有个三五年的咱们的私库就能填满。至于国库嘛,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李向把手里的奏章递给周全,“你看看吧,范二公子发现不少问题,该杀的杀了,该收没的东西也收没了。看这情况,国库也能充盈一二了。”
周全看完以后把奏章还给李向,“后边的人选要怎么安排?”
李向接过奏章放到一边,他又拿起一本打开,“这些新进进士派出去几个看看,你回头问问老常,他们那些人的培训结束了没。要是结束了马上就把人派出去。”
“嗯,得亏有这个岗前培训,我看这些人最近几年都能好好办差。你现在给的月薪和奖励都高,他们要是再不好好办差也不用再当官了。”周全翻了页账册,“说起来还是弟弟们有办法,你也是个好皇上,能听进去建议。”
李向低着头看奏章,他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带出来的,是吧,周大才子。”
周全用账册挡着脸无声地大笑,他就喜欢李向这样坦坦荡荡地胸怀。听得进意见,受得住表扬,担得了责任也能享受生活。
京城里一片欣欣向荣,各处都在有序的发展之中。百姓有了营生就有存款,再加上朝廷陆续推出的福利政策,让百姓的生活越发的安逸。
大唐向着新的繁荣稳步迈进,那些陈规陋习不知不觉被取消,百姓也不再迷信。对他们来说,看得到摸得到的才是真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事儿跟他们毫无关系。
宗庙的香火越来越旺,没有了沾光的人来分享,李家的老祖宗们一个接一个的去投胎。若是那前世有功德的,投胎指标还是很不错的。
唯有几个守在这里不投胎的,在地府里的工作也干得很好。李赵氏守在宗庙里,她看着李氏皇族的功德之光越发浑厚,她对李家皇朝的未来越发的期待。
李天佑看到这样的情况躲到一边画圈圈,他可不想来世投到普通人家,下辈子都要为生活汲汲营营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处的变化
萧墨和木白当初划定新家时就是往大了盖,主院连着几个的几个院子占地都不小。主院里的东厢房自然宽敞,卧室里有炕有家具不好倒腾,他们直接把客厅里几件家具送进卧室锁好。
整个客厅有干净的地砖还有地热,熊猫在这里可以舒服的过一冬。到时候每天去温泉山那边砍些竹子,再给它们弄些蔬菜水果的,也不怕熊猫过不好。
小凳子和黑脸还把稻草弄过来一些铺在地上,以免熊猫拉的便便不好收拾。好在他们人手多,没用多一会儿就把东厢房的客厅收拾好了。
萧墨和木白拍了拍手上沾的灰尘,“咱们都退出去,你们走开一些看着就好,千万别叫出声吓着它们。”
“好好好,你快让它们下来活动活动吧,总在马车里困着也不舒服。”李询拉着小花走到一边,其他人也跟着李询退到十多米外。
小凳子跟在萧墨和木白身边,他们三个走到马车旁边把车门打开,小凳子拉下折叠阶梯。等在车厢里的熊猫们听到动静往外一起看过来,还好外面都是熟悉的人。
萧墨拍了拍手引起它们的注意,“咱们准备下车了,你们跟着我们走。”说完,萧墨和木白上前抱起小熊猫,然后他们看着大熊猫慢慢的从车厢里下来。
李询他们刚才还没看清楚熊猫的样子,这个时候他们站在不远处,看着胖乎乎的熊猫一步一晃的跟在萧墨和木白身后,那可爱的样子瞬间迷倒了现场的众人。
尤其是萧墨和木白怀里的小熊猫,像个可爱的大娃娃一样歪着头看着他们,李询他们真想跑过去抢着抱过来。好在,他们管住了腿怕吓到熊猫们。
小凳子在后面从车厢里拿出熊猫们的水盆和竹子,这些都是熊猫马上要用的东西,他紧跑几步跟上去。
“好啦,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以后常住的地方。等你们适应以后还可以带你们去后面的温泉山,那里有新鲜的竹子还有很多小动物。”萧墨边走边说道。
两只大熊猫晃头晃脑的跟着萧墨和木白进了东厢客厅,它们两个四下看了看闻了闻,到处都是这两个两脚兽的味道,这里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它们满意的到稻草堆上打滚。
车厢里的空间有限,它们可算是不被拘束了,两只大熊猫把自己摊成了一张饼。萧墨和木白看到它们这样,也知道这一路让他们辛苦了。
他们把小熊猫放到地上,两只小熊猫在地上跑来跑去的玩耍。小凳子把竹子放到熊猫身边,大小熊猫各自拿起竹子咔咔吃起来。
“我去给它们打些水。”萧墨看了眼木白,木白知道萧墨是要给熊猫准备灵泉水,“行,你去吧。”
小凳子还想说他去打水呢,却被木白拦下让他去把熊猫的水盆洗干净。等小凳子来到客厅后面的厨房时,萧墨已经打好水了。
就这样,李询他们站在门口眼馋的看着大小熊猫吃竹子喝水。而熊猫们早就习惯了被围观,这些两脚兽真是没见识,总是喜欢围观他们。
“以后天天都能看到他们,咱们先回去收拾一下。”萧墨和木白安抚好大家,他们一起回到萧墨和木白住的主楼,他们两个上楼洗漱休息一下,其他人准备饭菜。
“总算是回来了。”木白上楼的时候拍了拍楼梯扶手,没想到一走大半年才回来。萧墨搂着木白的肩膀,“是啊,总算是回来了,还是在家好啊。”
两个人相视一笑,那些旅途中的疲倦好像都消失不见。回到自己的家里,从心里往外的轻松起来。
草原深处的雪一场接一场的,牧民们不得不在风雪中打扫帐篷上的积雪,以免在夜晚的时候发生雪灾。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烧更多的柴和牛粪用来取暖,就连饭量也比以前大。
泽西部落的头领带着他的族人们把帐篷连在一起围成一个又一个圆,这样还能抵御一下狂风和暴雪的摧残。那些马牛羊也被他们关在了空置的帐篷里,要不然这样的天气动物们也受不了。
他们拍着身上落着的雪进了大帐里,泽西往矮床上一坐,“看来,明年咱们得多换一些茶叶,要不然碰上这样的天气,咱们都不好消化啊。”
泽西的族人们围在火炉边,他们看着女人们把茶和野菜一起扔进水里煮。没一会儿,淡淡的茶香里混合着一丝苦苦的香气飘出来。女人们舀出一碗一碗的茶水端到男人们面前。
泽西头领端起茶碗吹了吹喝了一大口,滚烫的茶水让他暖和起来,“要是有机会和丹唐部落一起去边关换东西就好了,那样的话,我们能换出更多的好东西来。”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头领,他们走的时候我们看到过,那东西和人老多了,真是没少赚啊。”他们越说越羡慕,“要是我们也有了那些东西,这个冬天我们也不至于这样啊。”
“对啊,还是应该和边关打好关系。汉人那边的好东西太多,咱们应该亲自去挑挑看。”族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明年的打算,泽西头领满意地听着大家议论着。
早在丹珠走了以后,泽西头领就有些后悔,他后悔没有把价钱抬高。怎么看都是他在这场交易中吃了亏,他就没想过丹珠为这些奴隶们付出了多少,如果他知道了肯定不会后悔。
因为他做不到丹珠那样,就算那些奴隶留下来,也不过是早死还是晚死的问题,根本不会给他创造其他的价值。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丹珠的三个舅舅,他们的部落在风雪里被掀翻几个,族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在这个时候,他们想的不是怎么渡过难关,而是在怨恨老次仁的偏心和丹珠的不近人情。
不管这些人有什么打算,他们都得渡过这个冬天才行。同样的,丹唐部落在风雪的边缘,他们每天的训练都在进行,学习是隔一天一上课,毕竟族人们需要消化学过的知识。
而不学习的日子里,不是休息就是趁着天气好去外面采摘草原雪地下的特产,还有就是女人们要织出漂亮的毯子留着去卖。
在丹唐部落里,看不到冬日的艰难,他们都在积蓄着力量,想要在明年开春的时候扩大部落。唐念和丹珠甚至把新房子的位置都选好了,只要天气转暖,他们就会开始动工。
青安城的冬天依然热闹,方芷不相信萧墨和木白就这样窝在了桃源村里,她也不相信这个青安城会一点变化没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李时把这里的情况汇集成册送到京城,他在等着皇上的批复。人口普查一时半会儿的不能开展,可军伍里的思想教育必有要尽快开始。
青安城里有黄夫子和钱夫子留下的学生,他们根据李时的要求迅速做好计划,李时看过以后皱了皱眉,“我知道你们是有学问的人,可军伍上的人多数是农家子,你们这之乎者也的……
我觉得你们有句话特别的好,叫什么因材施教。要不然,你们去百姓中间看一看走一走,回来再重写一份?”
在这个时代能读起书的人家条件都不会太差,而读书的人接触俗事的时候少,他们更多的是在学堂里和同窗交流。他们的血是热的,心是向上的,只是目下无尘没落到实处。
这几个夫子互相看了看,他们离开王府以后商量了一下,然后各自选了地方去实际体验百姓的生活。半个多月以后,他们再次来找李时,这一次他们送上来的东西通过了。
于是,这几个夫子就被李时派到不同的军营去给兵士们培训。当然了,上面的命令明面上没人反对,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培训。
就这样,培训的事慢慢在青安城里传开。柳桐在外面听到消息以后回家和方芷聊起了这件事。方芷听了半晌没有说话,看来这里是待不下去了,后面还不知道跟着什么样的事呢。
“这样,你趁着天还不算太冷往南边走一走,不用走的太远,只要看一看大一些的城池有什么变动就好。”方芷迫切地想知道外面到底有什么变化,她们好做防备。
“行,我明早就动身。你们在家里也别怕,现在只是军伍上的事牵扯不到咱们身上。要是有什么变化,你们扔下这里的东西就走。我就不信了,还没有我们生存的地方了。”柳桐劝道。
“嗯,你在外也多注意安全,就算什么都打听不到也没事儿,你安全回来就好。咱们家就我们几个人了,一个也丢不得啊。”方芷说完转身去帮柳桐收拾出门用的东西。
单身女人独自出门总是会招来非议,再说也不安全。所以,柳桐出门的时候是化妆成男人。她的路引什么的也是另一个身份,就是不知道这个路引还能用多久。
吃过晚饭以后,陈雅把孩子们送回房间给他们洗漱好哄睡着了。她回到厅堂和方芷、柳桐一起做些家务活,柳桐这个时候才把明天她要出门的事说出来。
陈雅停下手里的活,她抬头看着柳桐和方芷,“是出了什么事情吗?还是我们需要搬家?”陈雅喜欢青安城的生活,不过她总觉得不安,她不知道会在这里停留多久。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管她们手里的户籍和路引多么的真,只要官府有心查就能查出是假的。这一点就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刀,让陈雅每当习惯喜欢这里的生活时都有一些不安。
这种不安让陈雅很少和左邻右舍打交道,她怕自己的一个疏漏引起别人的怀疑,从而给这个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家带来麻烦。
所以,家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陈雅就心里一哆嗦以为她们要换地方了。她不怕搬家,她怕的是要永远这么搬家下去。
“大嫂你别多想,柳桐只是出去看看外面的消息。咱们在北边,这里的消息有限。”方芷看陈雅神色不对安慰她道。
她大嫂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没消息了就把儿女当成自己的全部生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陈雅,她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学着打理家。
方芷对陈雅很是敬佩,她能够抛弃原有的身份去适应现在的生活。所以,方芷在一定范围内会和陈雅说明发生的事情,好让她有个心里准备。
陈雅放下手里的活,她站起身来往厨房那边走,“上车饺子下车面,怎么也得让柳桐吃顿饺子才好。”原来只会做点心的大少奶奶,现在也变成厨房高手了。
柳桐也跟着往厨房走,“我也来帮忙,这样还能准备得快一些,咱们也好早点儿休息。”
回家忙活了几天,不管是萧墨木白,还是那四只大熊猫和小凳子都适应了桃源村的生活。而萧墨和木白的婚礼也提上了日程,这个冬天要办三场婚礼。
最先办的就是锦绣和吴卫,然后就是沈济和李询,最后就是萧墨和木白。他们婚礼的日子相差不多,连着要办三场婚礼还是有些忙活人。
180/204 首页 上一页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