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芷和陈雅站在厅堂里福了一福,“有劳几位官差,几位请坐。”
柳桐去后面泡茶准备点心,那四位坐在一旁边,“方夫人,方小姐,不用客气。我们是受上面的指派前来为你们办理户籍和路引的,有些手续还需要你们自己填写一下。”
那两位女子从怀里掏出户籍和路引,她们走上前交给陈雅和方芷。而那两个男官差纯粹就是来压阵的,他们打量着房间里的布局。
陈雅和方芷在对方的指导下把户籍和路引写好,女官差拿出印章盖了上去,然后她们拿着扇了几下,等印泥和墨迹干了以后交给了陈雅和方芷。
柳桐端着托盘给大家上好茶水和点心,陈雅把她们娘三个那份收好,这下她可放心了再也不用躲来躲去的了。
其中一个梳着妇人髻的女官对方芷说道:“若是家中有事需要帮忙,可去衙门找陈庆家的,到时候我们就会过来。”
“多谢几位……”方芷点头记下,“若是我们两个想出门?”方芷试探着问道。
陈庆家的温和一笑,“和其他人一样,去办路引就好。”上面有令,这家人的待遇和青安城其他人家一样,只是她们家里没有个男人顶门立户的要多关照几分,其他的不用管。
方芷听到这话,心里那一丝担忧才消散,看来上面的人没有把她们当人质。也是,她们不是女人就是孩子,就算想跑又能跑到哪儿去呢。大冷天的,还是安心先过冬吧。
几位官差也没多留,他们拒绝了方芷给的荷包回到穆王府,李时和曹峰一直在等他们的回信,“怎么样?”
“那个方芷和柳桐是个练家子,她们那个家收拾的很简单,看得出来她们没有长住的心思。真要是有点儿风吹草动的,她们跑得比兔子都快。”
“对,她们选得地方也好,离衙门近离城门也不远,安全还方便。”他们四个把各自观察到的情况说了说。
李时和曹峰对视一眼,“难怪这个丫头敢和两位侯爷叫板,人家是真有几手啊。这样的人要是不为我们这方用,那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对手。”他们小声聊了两句。
世家之所以有底气和皇上讨价还价,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人才和资源。几代传承下来的世家,不管在哪个朝代来说,都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如果是在以前,李向或许和李家祖宗一样,面对这样的世家只能犬牙交错般你来我往的斗。可现在不一样了,有萧墨和木白的存在,大唐的几个世家在李向眼里已经不算什么事儿。
放开格局的李向,现在看问题和世家的家主不在一个层次上。那几个家主在厉害,他们看的也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而李向现在看的,是整个国家还有海外的广阔天地。这些世家再厉害不也是一家一家组成的吗?现在他们不也是慌了吗?
慌可以,但想影响朝廷的政策坚决不可以。李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大唐可以没有任何一个世家的存在。想要让他们的家族传递下去,那么就好好当大唐的百姓。
茶楼外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京城百姓的采购热情,李向和周全并肩而立,他们两个推开窗户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街道两边的店铺里行人进进出出的。
行人的脸上大多带着笑意,有那年长的大娘领着孙辈的孩子。她大手一挥,孩子要什么都给买,看她的样子也是家里做工存下了钱,舍得在年底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李向的大手覆盖在周全的手上握紧,“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治理的天下,以后这里还会变得更好,百姓生活得还会更安逸。”或许这就是上位者的成就感,担天下之大任。
周全反握住李向的手,“你还能做得更好,我知道你能做到的。”周全放眼京城,“这里只是一个起点,以后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李向退后一步躲到窗户旁边,他把周全抵到墙上,两个人额头相碰唿吸相闻,“幸好有你在我身边,要不然我也坚持不了这么久。这大唐的江山,是我的更是你的。”
周全亲了下李向的嘴角,“我期待我们退休走遍大唐的那一天。”两个人浓情蜜意之时,楼下陆续来了几顶桥子,周全听到动静又亲了亲李向,“先把正事儿办了吧。”
李向眉毛一挑,“这些人真是……”李向放开周全帮他整理了下衣服,“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不用李向多等,那几个家主就前后来到茶楼。
这几个人边上楼边互相打探着消息,可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刘孔方和杨春行互相看了看,“没想到皇上会在这个时候出宫。”
“不管什么时候出宫看到什么,那都是我们的麻烦。孩子多了,需要操心的事儿就多。还真不如给分出去算了,给点钱也能落个好。”杨春行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一猜。
刘孔方在心里暗骂杨春行是老狐狸,不过他们这么多家都来了,也不怕皇上给他们穿小鞋。有个词儿不是那么说的吗?法不责众。
这五六个大大小小的家族族长一到,茶楼上下得到消息的都在盯着呢,都想看看是谁面子这么大,能把这些人请到茶楼来。
李向和周全并排坐在椅子上,这几个家主倒头便拜,李向也没拦着他们。等这几个人起身以后,李向直接点名刘孔方,“我今天遇到一件事,原来我颁布的法例竟然没有各位族长的话好用。若是这样,不如几位给我说说你们想要怎样?”
刘孔方没想到是自己这边惹出的事,他上前一步一躬到地,“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若是族人做错了什么,自当以大唐律为准。”不管怎么样,先把自己摘出来再说。
李向不语晾了刘孔方一会儿,“你先退下吧。”李向扫了他们几个人一眼,“钱流通起来才叫钱,地扩大以后才叫赚。我不管你们打的是什么主意,该遵守的法例要遵守好。
不要等以后有机会赚钱了,却失去了资格才后悔。世家当为百姓的楷模,以后读书识字的越来越多了,就算新出现几个世家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读书明理能少让人犯傻。若是有人故意装傻,我也不介意让他真傻。”李向轻描淡写地说完,他就带着人离开了。
而那几个世家的族长却一个都没走,他们围坐在一起,“皇上是什么意思啊?”
还不等他们猜呢,茶楼老板亲自送上来一盘点心,“刚才有位大人给您几位点了我们这里新增的点心,这个点心叫甜蜜黄金豆。”
其实就是玉米烙上面撒的白糖,不过现在的人吃过玉米的少,看到这样漂亮的点心还很吃惊。
“这东西这么好看能吃吗?”“这糖可真白啊。”“这可真是黄金豆。”
这几个平均年龄超过四十五的老男人,他们像小孩子一样用手揪了点儿玉米烙和白糖放进嘴里,“别说,这东西好看更好吃。”
直到盘子里的玉米烙快被吃光,他们才停下手尴尬地掏出手绢擦手擦嘴,“这家店的东西和外面的不一样。”刘孔方先开口说道。
“是啊,没见过。”
“听说,两位侯爷的庄子里也有不少的好东西。你们说,这些东西会不会就是出自侯爷的庄子啊?”
“要真是这样的话,仅凭这些东西就能让百姓死心塌地的跟着皇上。”杨春行捋着胡子说。
“现在说这些还早,看来想在以后分一杯羹,现在就得听人家的,你们怎么说?”刘孔方吧嗒着嘴问其他人,这东西吃着可真香,要是不能分一杯羹可惜了了。
最后这几个人纷纷表示要回去商量一下,可有的人转身就进宫去表决心。最可笑的是,他们以为自己是悄悄去的,孰不知是多宝让禁卫军把他们分别带进来,让他们没碰到面。
以至于他们都以为自己独得皇上李向的另眼相看,他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贡献出不同的诚意。李向很满意于他们的识趣,也表示了春节过后有什么好事儿一定会带上他们。
等这些人走后,李向拿着那几张单子给周全看,“这些老家伙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第三百七十章 边关
不管是青砖白墙的高门大户,还是土墙茅草的贫苦人家,到了年关岁尾的时候都会把家打扫干净装饰一新。那红红的春联和大红的灯笼一挂上,都有了新年新气象。
桃源村四面环山寒风不入,萧墨和木白从京城里带回来的玉烛灯挂在小楼门口照亮一片天地,这两盏灯笼随着风轻轻晃动,隐隐有清脆的曲调传出来。
黑脸他们好奇地看着玉烛灯,小凳子给他们讲解着这两盏灯的来历,就连院子里的大人们也听个新奇,“还是得多出去才知道的多啊,要不然咱们哪知道一盏灯还这么多事儿呢。”
冯叔在厨房那边砍骨头准备炖汤用,厨房的窗户开着正好听外面的动静,“可不是嘛,要不说这人得上学呢,咱们村这些孩子可有福了,学什么都有人教。”
从宫里出来的小凳子,除了平时和大家一样上课以外,他还会兼职教其他学生礼仪方面的知识。毕竟,没有人能比小凳子这样从宫里出来的人更懂这方面的知识。
沈济和萧墨的意思一样,他们村出去的孩子不求高人一等,但在礼仪方面也不能让人小看了去。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长大以后就是融入在生活中的习惯。
只要教的好,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一派大家风范。至于有人担心孩子们会被束缚了天性,木白却不担心。在桃源村这个人人都要做事的地方,孩子们只会在勤劳的基础上更规范,而不会抛弃血脉传承下来的质朴变得虚华。
小凳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自信开朗,他来到桃源村以后才知道外面的生活这么精彩。再精彩的生活,小凳子也没忘了他的身份,每天他都要把需要做的事完成以后再去做自己的事。
萧墨和木白探讨过小凳子以后的出路,就让他跟在他们身边,要是有机会能有个家更好。就算是没有家,小凳子在他们身边也不会受委屈。
他们两个当家长当习惯了,不管是身边哪个小孩子,他们两个都想把这些人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比如小花只要她喜欢做什么都成,以后结婚也有他们这些哥哥撑腰,这辈子都有人保护。
曾奶奶和冯婶儿准备过年吃的馒头,木白在收拾要吃的红烧鱼,萧墨和李询在准备羊肉锅。大家把收获的新作物都变成了春节的美食,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儿馋得孩子们直探头看。
距离过年没几天,几家人凑在一起准备过年的东西,和去年一样要在一起过年。所以啊,除了早饭以外,等忙活完就都在一起吃晚饭。
羊肉锅还要再炖一会儿,木白做的鱼在灶上温着。萧墨和木白拿了些丸子什么的给孩子们。然后,他们两个趁现在还有时间上楼。
萧墨和木白在楼上给家里人准备过年的红包,“孩子们现在都大了,今年给他们装小金锭子,让他们现在就攒点儿钱。”木白手边五两一个的小金锭子开了一箱。
萧墨把红色的荷包打开,“行啊,每个月的零花钱再给他们涨一点儿,他们想买什么也方便。”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就多,在家怎么都好说,出门的时候还是得有点儿钱的好。
他们两个搭配着很快就把红包装好,沉沉的荷包都放在了一个竹蓝里。木白把没用完的金元宝合上盖子随手收到空间里,空间里还有他给萧墨准备的礼物。
“走吧,咱们洗完手就下楼去看看,也不知道曾奶奶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萧墨拉着木白的手去洗漱间洗手,“真快呀,这已经是我们在这里过的第二个年了。
好像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一样,我已经很少想起前世的事情了。”木白由着萧墨帮他洗手,他看着萧墨的侧脸一阵甜蜜。
萧墨给两个人洗干净手,他拿过布巾把两个人的手包在一起,“那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啊,以前的一切都抵不过现在的幸福,我们过的好当然没空回想过去了。”萧墨亲了亲木白。
若是木白不说,萧墨根本都想不起前世的生活。这段时间木白养得好,整个人不再单薄,他的脸都丰盈了一些。萧墨抱着木白掂了掂,还得再喂胖一些才好。
楼下饭菜摆上桌,小花在楼梯那边大声地喊他们两个下楼吃饭。萧墨和木白牵着手下楼,大圆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就像这红红火火的日子一样。
同样的场景在皇宫里的宴席上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冷菜,今年的宴席上有暖盘,所有的菜都一直热乎乎的。就因为是热菜,那菜香味儿把这些皇亲和大臣们馋得够呛。
“没想到皇上手里有这么多的好东西,看来明年会是个丰收年了。”刘孔方吃得高兴也不忘说话。
“那是啊,你没看现在这朝上有多少是皇上的人。咱们再不识趣,那以后就真没咱们什么事了。”杨春行既感叹又心焦,他担心杨家搭不上皇家的船。
这宴席上几乎都是新出来的食物,这些东西好吃又好看。听说出了正月,这些食物也会在京城里推广。可以想像,那些百姓们到了春耕的时候不用人催就会愿意种新作物。
等到那个时候,皇上的威信将达到一个高度。而他们这些世家,不论以后怎么和皇上作对都不会有好结果。
正因为知道,他们这些世家最近消停不少。李向和周全提前办宴会,就是想给自己放几天假,两个人想要好好的休息几天。就算不能回桃源村那边,也要和知近的人过个自在年。
对眼下情况最满意的就是镇国公了,他家二小子不出两天就能回京,家里的孩子现在都有事做。就连这几家亲家也安分不少,再有几年他就能把担子都交给老大了。
这样的好日子,他可得好好保养一下多过几年。他可得给皇上站脚立威,省的那几个世家再起别的心思。
刘孔方和杨春行他们几家人对上老国公的视线,这几人后背无端的发凉,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得罪了老国公,怎么总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呢。
担心没有好结果的不只是他们这几个世家,远在边关的方明宗守着不算精细的食物吃着。或许在别人眼里这已经是很好的食物了,可在方明宗眼里这些东西再普通不过。
以他现在的身份来说,这样的有鱼有肉的生活已经算是很好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他也不可能再摆什么少爷的谱。那样,只能招来别人的怀疑和窥探,对他以后的任务没有好处。
再怎么怀念过去,他还是要坚持活下来。毕竟,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就一了百了了。想想留在青安城里的家人,他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189/204 首页 上一页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