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成夫夫(穿越重生)——杨舒予

时间:2024-01-04 10:55:36  作者:杨舒予
  李询点头答应道:“我知道了,锦绣姨的脉相很好,放心吧。”李询让开一步往客厅去,客厅里的人还都等着他的消息呢。
  韩茹和小桔子端着红糖荷包蛋进来,“来来来,大家都吃一口。”生孩子是体力活,不管是产妇还是接生婆都消耗体力。
  锦绣忍过这波阵痛,她接过韩茹手里的碗几口喝下红糖水,“姐,我还不饿,等一会儿饿了再吃。”
  “好,你想什么时候吃都成。”韩茹给锦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累了就坐着休息一会儿,省的一会儿生的时候没有劲儿。”
  锦绣点点头,她在韩茹的搀扶下坐到椅子上,“唿……这小崽子真是折腾人,李大夫说还要一个时辰才能生。”锦绣不住地深唿吸。
  “这已经算是很快了,你的羊水还没有破,距离生还得有一会儿。有的人生孩子的时候折腾几天几夜呢,那才真是要命呢。”韩茹宽慰着锦绣。
  锦绣这么一对比,她觉得自己这胎已经算是好的了。等她休息差不多以后,韩茹扶着她又开始在房间里绕圈儿,走走停停之间时间很快过去。
  就在锦绣休息够了想再走几步时,她还没站直就感觉一股水顺着腿流了下来,地面很快湿了一块。韩茹也发现了她的异常,韩茹顺着锦绣的视线往地下一看,“时辰到了,赶紧的。”
  新生命的到来和秋收的喜悦萦绕着桃源村,孙青忙里忙外的一脸的喜气。吴卫在孩子出生以后就认了孙青当爹,这让孑然一身的孙青有了家有了根,孙青像是年轻了十岁一样忙碌着。
  萧墨跟着孙青统计村里的税收,他们准备自己把税交上去,顺便还能在青安城里采购一番。村头的晒谷场上,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帮着家里晾晒粮食,学堂趁机放了秋假。
  在沈济看来,就算是学生也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样的不是学生是学习机器。就算是以后能通过科举,也成不了体恤民情的好官。
  所以,桃源村的孩子们该学习学习,该劳作的时候也劳作。他们从小就知道要付出,要负责要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管是黑脸他们还是村里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同样的待遇。正因为如此,村里的孩子们都心态平和没有什么攀比心。
  “这些数都对上了,明天咱们就出发去交税,到时候在青安城住一宿隔天再回来。”萧墨把手里的册子写上最后的总数,然后他把册子交给了孙青。
  “成,正好买些办十二天的东西。这小子真会挑时间,秋收以后什么都有,等冷的时候他也硬实了能好待了。”孙青提到小孙子就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这次亲自带队去上税也是为了给小孙子买礼物,再有就是要在村里大办一下。忙了大半年了,村民们也应该聚一聚休息一下了。
  他们两个商量好以后,萧墨出了村头孙青的办公室往家走。路过冯婶儿的杂货铺时,李进和冯言跑了出来,他们两个扑到萧墨的腿上抱着就不动了。
  冯婶儿从后面赶出来,“他们两个一直在等你,正好你过来了把他们带回去吧。”冯婶儿说完对两个小的摆了摆手,她又回铺子里去卖货了。
  萧墨低头看着两个小的坐在他脚面上,“又怎么了啊?早上不还是好好的吗?”萧墨弯下腰把两个小的抱起来往家走,他掂了掂两个小的,“又重了啊,你们这体重长得够快的啊。”
  李进翻了个白眼,“哪个小孩子在我们这个时候都长得快,你们明天要去青安城,我们两个也要跟着。”
  冯言抱着萧墨的脖子,“对,我们两个也要跟着去玩儿。还有啊,什么时候出门啊?”冯言的手被李进拉开,小言的手只能抱着我才对,李进小心眼的在心里嘀咕。
  萧墨不屑地瞥了李进一眼,小屁孩子还吃他的醋,像谁没有爱人似的。萧墨抱着他们继续往山上走,“去青安城一天就回来了,等给小宝过完十二天咱们就出门,这也没几天了。”
  “那我们就更要跟着去了,还能去青安城里多买些好吃的带着。”李进踢腾了几下磨着萧墨答应。
  “行吧,你们要是不觉得麻烦就跟着去吧。”上到半山腰以后萧墨就把李进和冯言放到了地上,他们两个欢唿一声就往家里跑。
  边关的秋收要晚一些,泽西部落的人和塔干都化装成普通的关外人混进了城里,“怪不得他们都想进关内呢,这里的东西是真的多真的便宜啊。”
  他们住在一处租来的民房里,摇曳的烛光下是他们白天买来的布匹盐巴什么的,这些东西比草原上的行商便宜了三分之一,他们越看越高兴。
  “可惜啊,我们出来一趟太麻烦了。路上耽误的时间,再加上吃住花的钱,算上买这些东西花的钱也不比从行商那里买便宜。”塔干吃着油炸花生米喝着小酒。
  这些关里人真会享受,这么小小的果子用油一炸这么好吃。还有各色的水果,那味道真是好啊。塔干越想越憋气,他们怎么就不能像人家这样生活呢。
  来到城里,他们才知道晚上可以一觉到天亮,不用担心有野兽来偷袭。就算半夜起夜也不用带着武器出门,吃水院子里的井里就有,不想做饭就有满街的小吃饭馆。
  进城以来的这段时间,是他们最为放松的日子。若说是神仙过的日子也不为过,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始终有结束的那一天。
  泽西部落出来的是头领的二儿子泽原,他二十多岁的年纪却是三个孩子的爹。这次他能来关内还是托了他妹妹的福气,要不然后面的弟弟们抢着来边关。
  泽原听着塔干的话不以为意地说道:“你想的是挺好,草原上的那几个大部落不是没打过这个主意,他们都被人辇得像丧家犬一样,更何况是咱们这样的部落了。”
  塔干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只是看过了繁华的生活,享受了丰富的物资以后,他再也不想过从前那种日子了。
  塔干扒拉着满头的辫子不满地道:“那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就算我们这次和走商的一样带回去东西,那也抵不上我们这次出门的花销。”
  他们这几天买少量的东西还成,若是想买大宗的货物就需要去衙门报备一下。塔干听手下的人说,这里的衙门可不是吃素的,若是没有门路根本弄不到想要的货物。
  这样的话,塔干他们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赚一笔的计划就泡汤了。这让塔干和泽原怎么能甘心,他们这几天就是在找机会弄一批货出关。
  他们两个喝完两壶酒也没商量出来解决的办法,最后泽西眯着眼睛摆了摆手,“明天再说吧,我实在是太困了要睡觉去了。”说完,泽西就东倒西歪的往外走。
  “真是没用,这么点儿酒就不行了。”塔干拎着酒壶对嘴里又倒了几下,直到最后一滴酒进嘴才放下酒壶,“这烧刀子真好喝,要是有一大桶就好了。”
  塔干打了个酒嗝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他像踩棉花一样晃到床边扑到被褥上,“真舒服啊。”他又嘟嚷了几句就打起唿噜来。
  小院里飘荡着劣酒的味道,夜空中的月亮仿佛都被熏得遮住了脸,晦暗的光线下两条黑色的人影在小院里窜来窜去的。
  只是这些关外人太过放松都喝醉了,根本没人发现半夜会有人摸进来搜查他们的东西。只是这些人太穷,别看他们都是部落里的高层,可手里的钱财真没有几分。
 
 
第三百八十六章 边关行
  秋高气爽的天气是最适合出行的,萧墨他们这支队伍比原来预想的人要多得多。村里去青安城送税粮的那天,萧墨和木白带着李进和冯言一起去的。
  到了城里以后,他们就和村里人分开先去了穆王府。穆王府和萧墨、沈济选的府邸都开始动工了,青安城和附近来打工的人很多,小凳子监工做得不错效率很高,府邸已经初见成型。
  李时得知他们最近就要出游,他特意和萧墨商量一下,让他们顺便带着给边关的物资一起出发。这样,既能保证萧墨他们的安全,还有人能带队作主,穆王府这边就不用安排人过去了。
  萧墨为了让李时他们安心就答应下来,所以他们出行的时候就是长长的五六十辆的车队。在这样的队伍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韩茹知道自己的小儿子是待不住的主,她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萧墨和木白,就连行李李进自己都收拾好了,韩茹真是一点儿用武之地都没有。
  “娘什么也帮不了你们,那就给你们两个多带点儿钱吧。这十万两银子你们带着,要是想买什么就让你萧哥帮你们换成现银。”韩茹把钱直接递给了冯言,她知道管钱的是谁。
  冯言直接收下,“谢谢姨姨,姨姨放心,我们不会乱花钱的。”冯言说着把钱分给李进几张,他自己放进荷包里几张,还有几张放进了钱箱里。
  “嗯,姨姨知道小言能管家,你们在外面吃好玩儿好,多注意安全就行。”韩茹叮嘱几句以后帮着他们两个把行李拿到了萧墨他们的车上。
  韩茹除了担心李进和冯言以外,最放心不下的就属小花了,她本来不想让小花跟着萧墨他们出游,可耐不住小花眨巴着黑亮的大眼睛看着你啊。
  后来还是萧墨拍板,他让穆王府的陶姑姑随行照顾小花,这样就方便许多。或许这是小花有记忆以来最远也是最有趣的一次出行,萧墨他们也不想让小花有遗憾。
  陶姑姑能在穆王府里被选出来照顾小花,她本身的能力自然不必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陶姑姑是有功夫在身的,有她跟在小花身边在安全上不用担心。
  大部队整齐待发,亲友们依依不舍地送行到山口。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萧墨举起手里的哨子吹响,大家作了最后的告别上马车,“我们出发了,你们在家多保重。”
  孙青和韩茹他们对车队挥了挥手,“快出发吧,再不走耽误打尖住店了。”留下的人群退到路边,他们看着车队缓缓启程。
  孩子们从车窗那里探出头和他们挥别,他们脸上更多的是喜悦和期待。孙青笑了起来,他转身对村子里的孩子们说道:“等你们考取功名以后,可以到外面游学。”
  村子里孩子们羡慕的神色转为惊讶,他们还能出游吗?孙青拍了拍离他最近的小竹子,“当然了,你们不会以为只有书本上的庄稼地里的知识才是知识吧?
  你们不是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只有见识的多了,你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事情。”
  东七带着队伍已经接近边关,和以往来边关的感觉不一样,这次他是作为一方主帅前来报道的。东七带着的就是这次招募和训练好的南方兵士和部分北方兵士,让他们体会一下边关的热情。
  平时宽敞的官道两边有沿途的村民们送水送吃的,还有大娘们用围裙兜着鸡蛋和水果挨个发。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官府取消了军户的限制,老百姓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为了保护他们而选择去战场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保一方平安不是说说就成的,这些道理没有人比边关的百姓更能认识到。所以,他们看到远来的兵士们都热情的欢迎,还不住地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
  东七看着这样的场景心潮澎湃,他想起出行前老国公的话,“现在的皇上不是嫉贤妒能之人,朝中安稳以后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有战功。
  若是不趁现在还有仗可打出去一趟,等关外的被收拾完了以后就没什么机会了。军事学校的那些孩子,用不上几年就能成手,那时候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了。”
  东七明白老国公的心思,他是真正地为他担心前途。所以,东七辞了皇宫里的差事,他主动要求到边关为将。
  李向和周全就把边关的安排告诉了东七,让他直接和高将军配合把边关的问题解决掉。边关一日不安,那里的生产就发展不起来。
  塔干和泽源怎么都搭不上衙门的线,他们两个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他们买好东西以后就准备回到草原上再商量办法。
  街市上人来人往的,异族人在这里不少,但汇合在关内人里就不够看了。所以,当塔干和泽源看到梅多吉的时候,梅多吉并没有发现他们两个。
  塔干和泽源让跟着的人先回去,他们两个互相看了看对方,“也许咱们应该去看看梅多吉的上司是谁。”
  “对,或许能从那个人的手里能买到咱们需要的东西呢。”泽源拽着塔干就跟了上去。
  梅多吉很熟悉城里的地方,他从闹市穿过去了一片高档的住宅区。这里警卫森严人员稀少,泽源和塔干不敢再跟着,生怕有什么意外被抓住。
  他们在附近找了个小摊子要了两碗馄饨,他们边吃边等着梅多吉。周围能来这里吃饭的人看着条件都很好,大多数人穿的不是细棉布的衣服就是绸缎的衣服。
  泽源和塔干两个人看着就土气又落后,他们两个被周围人的目光不时打量着。就算他们自许为强壮的汉子,在这样的目光下也越来越底气不足。
  他们匆匆吃完馄饨不在守候梅多吉,直到他们回到住着的小院里,他们两个才擦了擦头上的汗,“这梅多吉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呢?”
  就算是他们两个人是外来的,对于城里的某些地方还是知道的。那里可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地方,在那里不只要有钱还要有势力。
  看来,梅多吉从关外赚了不少的钱,他的钱也让他在边关有了一定的权力。这样的人要是拉拢在身边,那他们以后想要什么要不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原本有些凄凉萧瑟的塞外秋景因为边关的繁盛而不同,风景异还是异,衡阳雁却有留意。
  越靠近边关路两边的风景都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偶尔路过的村庄厚重而高大。这里的村民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哪一家都能说出和关外人拼杀的往事。
  那些身有残疾的村民,还有围墙上的刀光火影的残留都见证了村民们痛苦的往事。这让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事情的孩子们都深为动容,行万里路看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人文。
  那些他们从小经历过的事情,在生死面前都成了小事。对于卷毛、**和小花来说,他们心底那一丝丝被家人抛弃的惶恐不安,在这一路上慢慢被治愈,他们的心胸更开阔格局更大。
  李进和冯言的体验更深,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李进没想到在大唐的国土上还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为了家人能安稳的生活。
  在李进眼里,这些原本是上位者应该承担的事情,没想到却是村民们自己承担得更多。他对李天佑那个老爹生起诸多不满,李天佑在宗庙正在修炼,他一个响亮的喷嚏打了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