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是。”
“啷个说呢?”
“煲仔饭的确是用米做的,但做的是干饭。他们是把那个砂锅刷一层猪油,然后加淘好的米和?水先煮到?七成熟,再加入调料、菜和?肉加盖煲熟,这样?不仅好吃还方便,而且吃完到?最?后一口都是热热乎乎的,尤其是那个沾着锅底的锅巴,又香又脆,咔滋咔滋回味无穷,香惨了!”
“吸溜!宋姐你?莫说了!再说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你?这么详细,是已经?吃过了吗?”
被称呼为[宋姐]的中年女性抿嘴一笑:“昨晚上我们一家懒得煮饭,就去一品鲜吃的,就一人点了一份煲仔饭,我儿子特别喜欢那个锅巴,把他爸砂锅里的锅巴都撬起?吃了呢。”
宋姐很得意也很高兴,毕竟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儿子其实?之前一直挺挑食的,比同龄人瘦小干巴很多,但是自从一品鲜开了之后,他一改以往,胃口越来越好。
后来一品鲜开了分店这时候,正好那个分店距离宋姐家里走?路就十多分钟,所以她儿子吃的更多,体格也就更壮实?了。
如今再看宋姐家那个结实?的少年,谁还能联想到?三四年前那个感觉风一吹就到?的竹竿竿?
“那我们今天?就吃那个煲仔饭!走?走?走?,不然待会儿再耽误一下又要排队等好久了。”菜花头发型的女同志催促着办公室里的同事,临走?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探头往一直没有参与她们聊天?的那个方向问?了一句:“安主任,下班了,您和?我们一起?去吃呀?”
仿佛一直沉浸在工作之中心无旁骛的男人抬起?头来:“啊?啊,不用了,我手头上的事情还没有忙完呢,你?们先去吃吧,我待会儿家里人会给我送饭。”
他们厂子里没有自家的员工食堂,所以要吃饭要么是在外头要么是回家要么就自己拿大?搪瓷杯或不锈钢饭盒自带。
闻言大?家都露出羡慕的表情:“哇,安主任你?们夫妻感情真好,那我们先走?了,再见~”
等其他人离开之后,安胜脸上才露出不忿的表情。
他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个被同事们热议的一品鲜就是高家开的,那个高家,就是和?安斌关系特别的那个。
本来他不想迁怒的,可是眼看着安斌过得越来越好,他实?在是意难平!
尤其是安斌倒贴(?)高家的表现简直不要太明显,追着他们家的姑娘跑到?羊城去,这很难让安胜不把高家和?安胜当?成一丘之貉!
所以在得知一品鲜的背后老板是高家人之后,安胜就很有骨气地决定再也不会去一品鲜吃——他才不会给他们贡献一分钱!
要不是他现在只是个办公室主任,他都要号召全厂的员工别去吃一品鲜的饭了!
可惜他自己也知道,时代变了,哪怕他真的坐上了厂长的位置,他也不可能管住底下的员工吃什?么饭,所以只能无能狂怒。
“胜哥,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柔柔的嗓音唤回了安胜的意识,紧接着他手指一痛,才发现刚刚太生气,手上的钢笔都被他给戳到?桌子上戳弯了笔尖,结果导致墨水漏了一手……
他手忙脚乱地在身上掏手帕擦拭,一边抬头看向门口的妻子:“娇娇,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好养胎吗……”
是的,孟娇这次真的怀孕了,大?概是为了“一雪前耻”,她这才三个月还没有显怀,就直接请了假说要在家好好养胎,平日里走?路也是故意用手撑着腰,慢吞吞地走?路,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个孕妇似的。
不过这次她却没有故作姿态,她把手上的饭盒往安胜的办公桌一放,左右看了看没有其他人了,便凑近难掩喜色道:“胜哥,你?知道‘绿色金条’吗?”
安胜擦拭手上墨水的动作一顿,然后继续动作,嘴上淡淡道:“金条怎么会有绿色的?”
孟娇作为枕边人,已经?看穿了安胜在这故作淡然的表情下的真实?情绪,也不在意他这个时候的装模作样?,小声又急切地道:“你?知道之前我爸妈给我们写信说他们那儿出现了一起?闹出了人命的抢劫案件吗?那起?因当?时都遮遮掩掩的,我们都不知道,以为是抢的钱或者金银珠宝,实?则不然,那几个犯人抢的是一盆花!”
“花?”
“对!是兰花!”
似乎是觉得还不够震撼,孟娇又举出了更多的例子:“你?能想象得到?吗?一盆兰花可以换摩托车、洗衣机,甚至是国外的进口电器!”
安胜眼皮跳了跳:“那岳父岳母他们……”
孟娇:“对的,我爸妈就是给我们来消息了,问?我们要不要搭上这趟东风——趁着兰花现在还只在他们本地,如果等到?后面传到?外面大?家都知道兰花的价格了,那么我们就吃不上肉喝不上汤了!”
安胜的心怦怦直跳,捏紧了手里的钢笔,脆弱的钢笔经?不起?二次蹂躏,笔管里的墨水直接爆开染了他一手,但是他这回却没有再去擦拭:“保真?别是以讹传讹……”
“我就知道你?是很谨慎的性子!所以我爸妈给了我证据,你?看,这是什?么?”孟娇伸出手在安斌眼皮子底下晃了晃,“这可是进口手表,是我爸妈他们养了兰花再卖掉后给我买的,这次寄给我了。”
安斌的目光在那精致又时尚的手表上注视了一会儿:“原来岳父岳母他们已经?先行一步了……”
孟娇眼神一闪——呵,这还怪上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了?
不过她当?没看见也没听懂,娇笑道:“我爸妈先尝试过了行得通,所以这才喊着我们一起?发财呀!你?想想,只是养花,清新又雅致,不像是那些做生意臭烘烘还要拉下脸皮和?别人讨价还价,轻轻松松就赚到?钱了。”
虽然孟娇没有明说,但是那话?里指代对比的谁,夫妻俩都心知肚明,原本有三分心动的安胜也变成了六分动摇。
“那我们该如何做?”
第132章 1984-3
能生出?孟娇这样的?女儿, 她?的?父母自然也不说那种不知变通只会死读书的?人,他们的?学历高也善于钻营,其实在“运动”开始之前过得相当舒适。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舒适让他们在“运动”被斗得?比那些清贫的?学者教授们更?狠。
当时大环境太严苛了, 他们就算有心使劲也没地方使,蹦跶了几次不仅没落得好反而境况更糟糕了一些,甚至还影响后面平反的?结果。
但夫妻俩也没有认命,在他们努力的?运作之下, 从最开始被流放的那个荒凉偏僻的?地方重新回到了稍微热闹现代化一点的?西城,更?运气极好地碰上了这个城市的?“绿色金条”狂热。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国内人民的?财富梦想也随之点燃。
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国家总指挥方针的?扶持,成为最先一批富起来?的?人。
其他城市的?大众也不甘示弱, 纷纷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事务,希望能从中发?掘出?致富之路来?。
有已?经摸到门道迎头赶上的?, 也有茫然无措不知从哪儿下手的?, 西城便是后者的?代表之一。
但这个时候很?流行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西城市政府便以此为激励,在发?现西城种植兰花颇有优势, 又结合兰花的?市场价值,便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兰花产业, 使之成为高附加值的?园艺产业——比如市政府要求普及兰花养殖、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养三到五盆兰花, 兰花的?定价是自由的?, 只要买卖双方同?意,定多定少全凭自由, 甚至还对发?展兰花有贡献的?, 有关部门还要授予荣誉称号……
孟娇父母本来?就是读书人,对于兰花也很?是喜爱, 早些年间?家里条件好的?时候孟父也是养了些兰花陶冶情操的?,只不过后来?在“运动”中作为奢侈享受的?佐证之一全都被摔碎砸烂了。
没想到兜兜转转,又让养起兰花来?了。
孟父本来?养兰花就有点心得?,又是政府要求,很?快他就把家里的?兰花养得?亭亭玉立,并且得?到了爱兰之人的?欣赏,为了心头好给了一大笔钱让孟父忍痛割爱。
孟父都惊呆了,虽然市政府说的?是兰花交易定价自由,但也没想到会如此[自由]!
抱着试着看?的?心态他又养了几盆,虽然后面跟风养兰花的?多了,比他养得?好的?也有,但是孟父养得?那几盆兰花也是各有特色,同?样卖出?了可观的?价格。
起初,市场上只有品种好的?兰花卖得?贵,但后来?品种好的?兰花价格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带动普通兰花也快速上涨。
他们现在膝下也就孟娇一个女儿,虽然前些年因为一些事情闹了些不愉快,但夫妻俩还是疼爱这唯一的?孩子的?,因此不仅给女儿买了好东西,还催促她?赶快加入吃一波红利。
XXX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自从安胜得?知孟娇曾经对他隐瞒过假怀孕的?事情之后,他对孟娇的?信任就打了折扣,不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因此虽然孟娇拿出?自己父母的?信件以及那块亮铮铮新崭崭的?进口手表增加说服力,可安胜经过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请假一周去?他孟娇父母那里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那个地方的?兰花行情到底如何?。
之所以啊哟请假一周,也是因为孟娇父母现在工作的?地方距离澜江县太远了——固然有澜江县偏远的?原因,也有他们夫妻俩所在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发?达热闹的?大城市的?因素在,所以这一周,安胜起码来?回在路程上都要花费五天时间?。
这年头虽然没有前些年那样必须拿着相关证明?才能出?远门,但安胜作为主任,想要请一周的?假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再?加上兰花发?财这个事本来?就是闷声?发?大财,讲究个抢占先机,避免出?现更?多的?跟风竞争者,所以他请假的?理由就是用的?孟娇怀孕之后思念父母,但是岳父岳母有工作没办法请假过来?,而孟娇怀了孕之后,身体不舒服也不适合长途跋涉,今年过年也没办法和?娘家家人团聚,因此他作为丈夫个自然宁愿请假扣工资也要为心爱的?妻子跑一趟满足她?的?心愿。
如此,不仅能请到假,还能再?立一波夫妻恩爱的?深情丈夫人设。
本来?现在都讲究个人情社会,安胜这理由虽然有点儿牵强但也说得?过去?,也只有安父和?安胜妈颇有微词。
安父倒不是因为其他,而是觉得?安胜现在也不是基层员工了,作为主任,大小也是个领导,专门请半个月的?假去?办这样一件事情实在是分不清楚孰轻孰重,有点拎不清。
但从实际工作量出?发?考虑呢?其实厂子这两年销量就逐年下滑,现在每个人手头上的?事的?确也少了。
XXX
最开始一两年因为供给需求口子的?放开略上涨了一波,再?加上还接了私人外单,所以还小小扩张了一下,可惜那个合作的?[雅萍服饰]发?展得?太快,他们厂子生产的?布料已?经跟不上对方的?需求了。
虽然很?可惜,但在商言商,他们也不能强行要求对方必须买他们的?布料。
更?何?况,对方也是提前说明?情况,说的?是如果能生产出?他们需要的?布料合作也可以继续,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的?棉、麻、丝、毛、尼龙、聚酯纤维等等原材料都比不上现在已?经走在全国领头的?羊城;更?重要的?还有纺织需要的?机器,比如织布机、印花机、烫金机、植绒机、复合机等等,要么他们厂子里没有,要么就是已?经很?老旧的?型号,能用,但出?来?的?花纹、厚薄、产量不能达到标准……
像是安父这样的?厂领导不是没想过更?新换代引进新机器,可是他们作为国营厂子,要增添新机器,也还要一层层地打申请,上面同?意了他们才有资格。
但这希望很?渺茫。
因为澜江县的?纺织印染厂当时是按照计划经济建设的?,当时是为了按照计划尽可能地让最多的?国民都能买到布料,主要辐射以澜江县所在的?市及周围几个地级市,想的?是类似“大锅饭”的?思想,所以并没有考虑太多成本和?销量发?展的?问题。
说直白点,就是澜江县的?这个纺织印染厂在特殊时期满足国民的?最基本需求是没问题的?,但想要多生产点或者多卖点,无论是原料市场或者成品销售市场都不占据优势。
当然,也可以头铁胆大,各退一步——只让上头批准名额,购置原料和?机器更?新迭代的?钱和?路子都他们自己想办法,但这样一来?,不说其他的?,光是钱就是个让人头晕的?数字。
这可不是几万十几万就能解决的?,几十万上百万也说不准。
再?加上澜江县地势交通不算发?达,那些高精尖新机器光是运输也是个问题,买回来?还要专业人员的?安装,万一出?了问题因为新机器娇贵又复杂,估计只能停工等专业的?修理工程师来?……
作为一个发?展潜力有限的?偏远县城纺织厂,他们赌不起。
不像是羊城鹏城这些本来?就在经济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人才汇聚并且进出?口也十分方便,所以他们不仅能大量生产各式各样的?布料,价格还很?低廉,并且因为临近港口码头,交通也十分方便,销量市场四通八达。
性价比高又卖得?出?去?,良性循环自然让羊城那边的?面料市场和?服装业越来?越发?达。
在考察过羊城鹏城那边的?纺织厂、服装厂之后,安父等一干领导班子开会通过举手表决,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判定方法最后决定维持现状。
守旧派的?理由在当时相当铿锵有力——又不是每个家庭都买得?起新布料新衣裳,羊城鹏城那边的?布料运到他们县城也是要加上运费的?,比不得?他们县棉纺织印染厂的?本土优势,哪怕只是卖给县里、市里和?周边区域,他们厂子也不会亏本,再?加上国家的?扶补贴,大家还是能安安稳稳地生活的?。
他们想得?所以然,然而并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改革开放带来?的?浪潮带来?的?不仅是推动国家和?人民群众经济向好的?发?展机遇,也会淹没那些不思进取停留在原地的?旧事物。
XXX
天气逐渐寒冷,县棉纺织印染厂的?业务量也仿佛是进入了寒冬。
别说是安胜这样坐办公室的?了,就是那些一线的?员工也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白班夜班都排满满的?。
因为工资照发?,所以工人们虽然清闲却并不怎么慌。
101/118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