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过年这几天是雨夹雪的天气,土房里就像冰窖一样。
寒冷和潮湿让陆柚穿上所有衣服裹紧自己的薄被子也瑟瑟发抖。
除夕之夜,村户家家鞭炮齐鸣,可知青点却漆黑又寂静。
知青点的烧柴也没有了,无论是烤火取暖还是生火做饭都需要柴火,可是知青点的柴火已经用光了。
少年陆柚想去周边的树林捡一些树枝、落叶、干竹子之类的来烧火烧柴,可是拜雨夹雪的天气所赐,捡回来的柴火都湿漉漉的点不燃。
陆柚本来就因为捡柴火淋湿了,又冷又饿还穿着湿衣服,整个人很快就烧了起来。
偏偏他自己还没自觉,执念着一定要烧火才能取暖。
若不是摸黑抄近路回家的高晋年闻到了浓烟的气味以及一些忽明忽暗的火光,估计陆柚就会再次没了。
第5章 1980-5
自古以来救命之恩都重于泰山。
而若是这救命之恩发生在双方都是未嫁未娶的状态,总能增添几分粉色佳话。
正如武侠小说总少不了英雄救美的桥段——当英雄救了美人,美人就会一脸娇羞地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
不过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都是英雄长相俊美让美人满意。
如果不满意,估计美人就会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做牛做马,报此大恩。”
毕竟谁也不想同床共枕的是个辣眼睛的存在。
而恰好,高晋年的长相就长在了陆柚的心巴上。
哪怕没有前世的记忆,可一个人的xing取向和审美是很难改变的。
从很早开始,陆柚就知道比起娇媚可爱的姑娘,他的目光会更多地落在男生身上。
可能高晋年的长相不符合当下浓眉大眼、英武阳刚的主流审美,但那眉眼唇鼻,每一样恰好长到陆柚的心里去了,这完全是他的取向狙击。
而且,还有个不好意思但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因为“运动”的影响,下乡的时候身上就只有这些年攒下来的二十多块钱和两三件衣服和一床薄被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来到落霞村的这段时间,因为是知青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陆柚交完伙食费基本上就不剩什么了。
偏偏他小身板弱,干不了那些高工分的活儿,不然人倒下了多的都去了。
所以对于未来陆柚其实相当焦虑。
他知道光靠自己没办法在这种大环境下活得好好的,所以就下意识地想要找个依靠。
他想在繁重的劳动时有人帮忙减轻他的辛苦;也想在孤独的寒冬里为他带来温暖;更想在饿肚子的时候可以有热乎乎随便吃的饭菜……
无依无靠这么多年,他不是没努力过,可总是越过越差,生活没有半点起色。
长此以往,他的心态也受到了影响,或许他真的就是这么个烂泥糊不上的人,靠自己没前途,只能靠别人。
尤其是听到看到有些扛不住的知青也会选择过得轻松点而和当地农村人结婚的真实事迹后……
有这些例子在前,再加上极端阴暗的摆烂思想作祟,让陆柚生出了想要有一个让他可以“不想努力了,软饭,香香”的家的想法。
救命之恩的滤镜更是加深了这种依赖心理。
尤其是在得知高晋年在落霞村属于有本事但是难结亲的类型,这让陆柚的小心思蠢蠢欲动。
XXX
高晋年的身世在落霞村不是秘密。
高晋年的母亲和高老汉是半路夫妻,高母嫁的第一任丈夫是个地主——准确的说不是嫁过去,而是被那个地主买去的童养媳。
对方同样姓高。
高地主并不是那种少见的好地主,所以在斗地主打地主运动兴起之后,为了避免被□□,早早得到了风声的高地主一家就带着钱财马不停蹄地逃去了大陆对岸。
不过这一家人并不包括高晋年母子。
高母是童养媳,因为“年纪大”和不时髦洋气一直被自己丈夫嫌弃,借着这次逃跑,他直接就丢掉了这个土气的糟糠之妻。
至于高地主老两口对高母也没什么亲情,本来就是花钱买来的童养媳,就是看在正儿八经明媒正娶要花一大笔钱,所以提前买个童养媳,到时候办喜事的时候省钱不说,成婚前还可以当丫鬟使唤。
而高母也的确被高地主一家“人尽其用”,无论是婚前婚后都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这些都被高晋年看在眼里。
大概是歹竹出好笋,高晋年从小就因为母亲的受难对所谓的爷奶和父亲很不亲近。
于是觉得高晋年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的高地主一家自然毫无心理负担地将他抛下了。
高晋年是他们高家的长孙,也足够聪明伶俐,可就像高父说的那样,他还年轻,又有钱,能少得了女人给他生孩子?
等到了新世界,完全可以娶更优秀的LADY,给他们生更出色也讨人喜欢的孙子!
XXX
被抛弃的母子俩在清算过程中虽然遭受了一些磋磨但并不严重。
考虑到她是被高家买去的童养媳,其他高家下人也作证她进了高家也是明面上的儿媳妇实际上的丫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压榨的受苦群众,最后便放了她和儿子一条活路。
这并不代表母子俩就好过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意志坚定,没有被地主思想所侵蚀,也为了自己和孩子能好过一些表表态度,高母(只能)将这些年攒的私房钱全都主动捐了出去。
毕竟在当时那集体主义下,一般也不会饿死人——除非□□。
而高母这样的举动的确是在上面留下了好印象,可一贫如洗的高母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
然而娘家能做出把小小年纪的高母卖给地主家当童养媳的事,自然也不会多有照母子俩。
高母回到娘家后便被立即张罗着改嫁,就因为对方给的聘礼高,全然不管对方是已经娶了两个老婆都死了的情况。
当然人家只想娶老婆,不想多个拖油瓶。
那个时候的高晋年才十来岁,按道理高母不能带着他改嫁的话,那么高母的娘家人就要帮忙抚养这个外孙。
然而娘家人并不想多张嘴吃饭——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这娃儿留有一半地主的血,谁知道后面会不会被牵扯?
大概是之前卖女儿让他们觉得高母可以任由他们搓扁揉圆,所以对于高母请求等她再嫁之后帮忙抚养儿子的请求嗤之以鼻。
但他们万万低估了作为一个母亲的心。
高母当初被卖进地主家当童养媳是她年纪太小没法选择,可这次再嫁明知道对方是个家暴男并且疑似打死了两人妻子也点头答应,不过就是想着自己一个弱女子怕养不好儿子,希望让收了高聘礼的娘家人可以帮忙养活儿子。
可娘家人根本就不是人,不仅把她敲骨吸髓,连亲外孙也不顾念半点亲情。
既然他们却如此不仁不义,那她也不会再忍让了。
当下她就大闹一场,然后鼓足勇气跑到当地的妇联寻求帮助。
一是状告娘家人封建思想卖女儿赚钱,二来则是希望妇联能帮忙解决她的婚姻问题——
高地主一家被清算的那段时间,她可是听了不少新社会理念的宣传的,可别光喊口号不干事啊!
这个时候的妇联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力量,不过高母的要求很低——只要不介意她带儿子嫁过去,不管是鳏夫还是光棍都可以,并且她一点聘礼都不要!
虽然已为人母,虽然被高地主嫌弃土气不时髦,但高母其实并不丑,甚至可以说是清秀标致——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买去当童养媳,高地主也不会同意结婚并且生下高晋年——她又不要聘礼,一时还真有不少人心动。但最后高母却选择了落霞村的高老汉。
一来是高老汉也有一子一女,这样他们半路夫妻都有孩子,谁也不吃亏。
二来则是高老汉虽然是个鳏夫,可是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因为生孩子难产死的,高老汉也没什么打老婆的传言。
还有,高老汉的大儿子在外头当兵——虽然就是个大头兵,并且参军的队伍很远,而且才去一年,可是这年头对穿军装的人都有天然的敬畏感……如此,可以狐假虎威震慑她娘家的那些混不吝,也可以借着军人家庭的庇佑,减轻别人对高晋年的偏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老汉看上去对于高晋年没什么偏见。
高老汉也的确是对高晋年没什么偏见。
别人都担心高晋年毕竟生父是地主,还是跑了没受到应有惩罚的地主,万一受牵连就不好了,可高老汉觉得自己几代贫农根红苗正,还有个大儿子在当兵,怕什么牛鬼蛇神?
至于高晋年本身……高老汉觉得这孩子虽然长得有点不敦实,但言谈举止都很护着自己的亲妈——孝顺的娃儿再差都差不到哪儿去!
至于高母,高老汉那就是相当满意了。
不要聘礼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家的确是有点穷,要不然大儿子也不会因为到了年纪说不上媳妇干脆跑去当兵(那年头当兵可没什么文化要求,只要成分清白身体健康年龄合适就行);女儿萍萍也不会因为没个妈照顾,三岁多了还蓬着头发流着鼻涕,瘦巴巴跟一岁左右那点高。
而且高母还识字!
甭管这是不是在地主家学的,娘也,会识字,有这么个当妈的,往后说不定大字不识一个的高家能出个文化人呢!
XXX
高母和高老汉的结合没有感情,全是条件,但或许正是这样的各取所需,这对半路夫妻反而把日子过起来了。
然而大概是年少时在地主家被磋磨狠了,在生了小女儿之后,高母身体的暗疾就一下子爆发出来,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没两年就撒手人寰。
而高老汉年轻时也是被偏心的父母狠心压榨过,落下一身病痛,在听闻当兵的大儿子在一次行动中牺牲,大悲大痛之下,也跟着去了。
彼时高晋年才成年不久,不过十七岁的少年,未来正是无限可能的时候,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身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
高老汉去世之后,高老汉的二弟一家就跳起来了,嚷嚷着高晋年不是高老汉的孩子,高家不能落到外人手里,并且还老调重弹把高晋年的身世拿来说事,要把他赶出高家。
高晋年并没有太反驳这个,本来随着母亲二婚来到高家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如今更是已经成年,呆不呆在高家都无所谓。
他知道自己的生父是他抹不去的污点,而他的确和高老汉一家没有血缘关系,尤其随着生母逝世之后,在别人看来他也变成了一个外人。
少年人毕竟气盛,他不愿意被别人看轻,再加上考虑到高雪萍、高雪婷和两个侄儿和高老二一家才是真的血脉亲人……在农村,有时候这种血脉关系才是立足的根本。
为了让他们能够好好在落霞村生活,高晋年便没做抵抗,将自己的年纪改大了一岁直接把户口迁了出去,另立了个独户。
第6章 1980-6
可惜高晋年还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和恶,更没懂得什么叫做得寸进尺。
高老二当初能仗着父母的偏爱毫不留情地压榨亲大哥,如寄生虫一样对高老汉敲骨吸髓,那么对高老汉的孩子,也不会存有丁点血缘亲情。
高晋年的迁户分家并没有让高老二觉得高雪萍高雪婷姐妹和两个小孩儿是自己的亲人而生出怜惜之情,反而越发觉得自己一手掌控了高家,妄图为所欲为。
将高晋年赶出高老汉一家的户口之后,高老二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了贪婪的嘴脸,不仅以高家无成年男丁为由霸占高老汉的房子,还盘算着把高老汉留下的一对女儿给“安排”了。
未成年什么的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问题,反正女人都是要嫁人的,早嫁晚嫁不是一样?
而他们作为长辈,不仅可以吃一波彩礼钱,还可以少两张嘴巴吃饭。
就算高雪婷那丫头还小,也可以先留在家里洗衣做饭养两年……女娃儿嘛,也不用吃多少,不饿死就成。
至于那高家大儿子留下来的两个娃儿,那是高老汉的血脉亲孙,做事太绝了也要被戳脊梁骨……
左右还小,也吃不了多少,养养就让他们忘记小时候了。
等养大了也是家里的劳力,而且还能证明他们可没有吃绝户……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老二一家得意忘形的如意算盘被高雪萍无意间听见,只觉得全身血都冷了,连夜就跑去高晋年那里求救。
高晋年虽然被分出了高家,却并不代表他对高家就斩断所有关系不闻不问。
在将担惊受怕的高雪萍送回去之后,他踏着夜色就离开了落霞村。
却不想高老二一刻也不能等,第二天就约着媒婆和男方进行相看,并且在高雪萍试图反抗的时候以高雪婷和两个小侄儿做威胁——那媒婆和男方一家似乎对此也心知肚明,心怀鬼胎的几个人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就在这伙人带着被迫的高雪萍准备出门时,被高晋年带回来的一帮人堵在了门口。
高晋年带的那帮人不仅人数比高老二他们多一倍并且个个长得凶神恶煞看上去很不好惹,门一关,高老二一家就软了。
村里人只能听到高家时不时地传出来惊呼声、叫喊声、咒骂声、求饶声,然后就没有了声音。
就在村里人内心忐忑是不是出了人命,村里的干部和有名望的老人打算去看看情况的时候,高晋年拖着看似完好无损的高老二出了门。
正碰上赶过来的村干部,于是在众人的见证下,扬言要高老汉一家和高老二一家断亲!
XXX
对于高老二一家在高老汉才死了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赶人、占屋这些行为,村里人也有议论纷纷,各有说法。
有点良心了解高老二一家的都知道他们是在趁火打劫,对高老二一家无限鄙夷。
可考虑到毕竟是人家屋里的家事,他们做外人的也不好插手——毕竟高老二才是他们的亲伯伯,亲二爷爷,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紧接着,高老汉的头七刚过,村里人就看到媒人带着一对穿着光鲜亮丽的中年夫妇和一个走路明显一瘸一拐的青年上高家门的时候,大伙儿心里都咯噔一下,猜出了高老二一家准备不干人事了。
4/11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