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哪怕通过熟悉的气味和周遭的陈设,已经确定自己身处医院,黎棠也没有像从前一样紧张到浑身绷紧,反而很轻地呼出一口气。
为“死而复生”,为还没看到故事的结局。
刚坐起来喝水,深夜本该寂静的医院走廊里传来几分喧哗的的动静。
是参加完婚礼的朋友们浩浩荡荡赶来,着急进来看病人,却被值班护士以“病人需要静养”为由拦在门外。
等测过温度和脉搏,确认各项体征已经稳定,才放了两个人作为代表进病房探视。
李子初火急火燎:“快让我看看!”
黎棠身上没力气,被他正过来反过去烙饼似的翻看,犹自局促着。好在蒋楼并无打扰之意,先行退到病房门外,苏沁晗几分犹豫地上前,满脸歉意道:“早知道我就不说了,没想到你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黎棠摇摇头,说没事。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发展到进医院的地步。
他问李子初:“之前为什么瞒着我?”
“因为你太容易心软了。”李子初叹气道,“谁知道他现在这样子,是不是又在设什么局玩什么苦肉计?”
黎棠说:“他不会的。”
李子初哼一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除非他像写合同一样立个字据。”
黎棠明白他的担心,领会他的好意,可自己和蒋楼之间的事实在复杂,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
于是黎棠想了想:“那等下我问问他能不能写。”
李子初震惊了一下,似是没法想象蒋楼写这种东西时的情景。
立场和态度不能丢,李子初绷着脸:“那也不能随便写,得让我像审合同那样逐字逐句抠过去。”
听说连新郎新娘都来了,黎棠要撑着下床,去向两位表示歉意,被李子初摁回床上。
苏沁晗干脆给外面的孙宇翔打了个视频,黎棠向手机里的二位送上新婚祝福,新娘李媛媛笑着地说:“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新郎孙宇翔红光满面道:“这次没吃完的饭,下回来叙城单独请你。”
黎棠应道:“好。”
人来了又走,护士来拔完针,病房恢复安静。
李子初原本打算留下照顾,被黎棠以“病房里有监控,没人敢把我怎么样”给劝走了。
也劝蒋楼回去,他仿佛没听见,出去一趟不到五分钟就回来了,买了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
黎棠便随他去了,合上眼睛继续休息。
虽然根本就睡不着。
头一回恼自己耳朵这么灵,连那人脱下外套放在座椅上,给床头的水杯换上热水,再到刻意放轻的脚步声,都听得分明。
还有手机的振动。
黎棠刚想坐起来,蒋楼示意他躺着别动,转身他的大衣拎起来掂了掂,从口袋里摸出在持续振动的手机。
从蒋楼手里过手机时,黎棠看见来电显示的名字,怔了一下。
不知道蒋楼看见没有,也许又是装作没看见,手机被拿走后,蒋楼便转身走向外面,把空间留给黎棠。
舔了下微干的嘴唇,黎棠按下接听键。
他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面的人,七年来都不知道,所以接通后一时无言。
好在对面的人先开口:“听说你住院了,怎么回事,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黎棠撒了个无伤大雅的谎,“可能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听他声音虽然虚弱,但意识清晰,张昭月松了口气:“工作不要太拼,什么都没有身体重要。”
张昭月平时只发短信,不打电话,黎棠猜测她是从李子初那里得知自己住院的消息,说不定又是让李子初帮忙带汤,交流的过程中李子初提了一嘴。
不是不感念张昭月这些年的付出,当年他出国读书,是张昭月陪伴他度过最开始的半年,也只有张昭月作为长辈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哪怕二十年的约定之期早已过去,她也一直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填补黎棠成长过程中这一重要位置的空缺。
所以就算那些年她故意冷落,认为黎棠和她一样有罪,不配获得幸福,黎棠也念着她的好,从未恨过她一分一毫。
可是现在,黎棠却有些怨她了。
“您应该给他打电话。”黎棠说,“他比我更需要关心。”
张昭月知道他在说谁:“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孩子,我都——”
“那时候,我拜托您以后对他好一点,您为什么没有做到?”
黎棠鼻子发酸,为自己那句没有下落的“遗言” 为自己先前一厢情愿地以为蒋楼过得很好。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连他受过多少非人的苦难,都全然不知?
蒋楼回到病房的时候,黎棠已经放下手机。
看一眼时间,差不多该吃药了,他再给杯子添了点热水。
黎棠从蒋楼手里接过药时,发现那药片已经被掰开成两半。思绪猝不及防地飘回那年运动会之后,他发烧了,话都说不清楚,哭丧着脸说药太大了吃不下,蒋楼面无表情,似是嫌麻烦,却还是耐着性子,用湿巾擦了手,把药掰成两半。
还有许多次为他处理伤口,甚至是在两人刚冷战过,或者闹过“分手”之后,动作都那么轻,那么温柔。
行动比言语多,他向来如此。
吃过药,蒋楼问饿不饿,黎棠说有点,蒋楼转身,从超市购物袋里拿出一包零食:“外面小吃摊都收摊了,先凑合垫一垫。”
黎棠低头看着包装袋上的“猫耳朵”三个字,有种不确定今夕何年的恍惚。
难怪会觉得他像哥哥。
黎棠胃口不佳,只是觉得必须吃点东西来维持生命,所以只吃几片就饱了。
再度躺下之前,黎棠想了想,问:“你困吗?”
蒋楼说:“有点。”
黎棠怀疑他在学自己,但没有证据,只好说:“那你要回去睡一会儿吗?”
蒋楼说:“不回去。”
黎棠点点头,意思是你自便。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蒋楼更独立,更有主见,他从不受制于任何人,只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于是黎棠看着蒋楼,把床头的折叠床搬到病床旁,展开,然后和衣而卧。
姑且能理解他为什么不和自己睡一张床,因为这病床实在太窄,黎棠一个人躺着都不敢翻身。
可这是一间双人病房,旁边还有一张空着的病床。
黎棠侧过脸,眨了眨眼睛。
和他并肩的蒋楼,便也很慢地眨了一下眼睛。
睫毛浓似羽翼,瞳孔深得像海,让黎棠想起梦里的蝴蝶,还有哭泣的少年。
稍一出神,就让蒋楼占了先机。
“睡吧。”
说着,蒋楼把左耳的助听器摘下,放在床头的柜子上,和黎棠的眼镜挨在一起。
这下,黎棠更睡不着了。
哪怕刚才吃下的药里含有镇定成分,和大部分安眠药的功效相差无几。
他猜身旁的人也没睡着,于是发出一声干咳。身边的人果然醒着,手伸过来轻碰他的手背,探查他身体的温度。
“你应该知道了吧?”这时候,黎棠开口道,“我不是你的弟弟。”
这个问题或许不合时宜,但黎棠思来想去,好像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恰当时机。
他猜测这么多年过去,张昭月应该向蒋楼提起过。如果不幸没有,那就由他在今天挑明。
黎棠接着说:“所以不用对我愧疚,更不用对我抱有未尽的责任心。”
他开始体会到蒋楼当时纠结的心情,恨也好,不舍也罢,谁会毫无心理负担地那样对自己的亲弟弟?
可是蒋楼说:“我宁愿你是我的弟弟。”
都说人的思想观念会随着年龄更迭而变化,比如说十岁的时候贪玩,做梦都想不用努力就能考到一百分,二十岁的时候荷尔蒙萌动,追求一份理想中的浪漫爱情,三十岁则性情趋于成熟,想要一份能够维持生计的工作,和每天回家时窗户里亮起的一盏灯火。
蒋楼不同,十九岁之前他只想活着,想走出这片黑暗荒芜的废墟,经常思考的是下学期的学费从何而来,以及没钱吃饭该怎么办。
十九岁到二十岁之间,他短暂地离开糟糕的现实世界,在无数次向他展开的笑颜里,为他而流的眼泪中,尝到了被爱的滋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不是他的弟弟,希望他们之间不要隔着那么多无法逾越的崇山峻岭。
后来他的期待实现了,海市蜃楼却一夜之间坍塌,原来是梦幻泡影。
二十岁之后一直到现在,他回到那片废墟,也再次印证了真理——这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会失去。
世界过早地让他学会适应失去,却没有教过他,该怎样面对失而复得的人。
只好像现在这样,小心试探,一点一点地靠近。
连听到他昏厥时的胡言乱语,听见他说:“这里是地狱,你不该在这里。”
还有,“让我偿命……这样我才不欠你。”
都没有反驳的余地。
所以——
“我宁愿,你是我的亲弟弟。”蒋楼侧过脸看着黎棠,在昏暗光线下描绘他的脸庞,“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打断骨头连着筋,就算不想见我,也改变不了血缘关系的既定事实。”
“这样,无论你去哪里,我都能找到你,都能理所当然地守着你。”
“有人问起来,就说,我们相依为命,本来就该在一起。”
第56章 这章全是父母辈的破事谨慎订阅!
黎棠出国后没多久,蒋楼收到了张昭月寄来的信。
实体信,寄到县高,由班主任转交给蒋楼。
也是那时候,蒋楼才知道,虽然他成绩足够优异,但广播事件的影响过于恶劣,他被叙城一中开除后,本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是张昭月多方努力从中协调,才让县高勉为其难将他招收进去。
信里,张昭月向他说起过往,即便用最简洁的语言,也写了整整五页信纸。
原来张昭月并非出生在贫苦人家,她的父亲,也就是蒋楼的外公,曾经是叙城当地有名的茶商,张昭月从小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
直到她大三那年,某日突然接到家中电话,说家中出事,让她速归。张昭月回到家时,父亲和母亲的棺椁已经被抬到殡仪馆,家中亲戚说他们是意外出车祸身亡,肇事司机已被抓获。
张昭月悲痛之余,敏锐地察觉到不合常理之处。
父亲生意做大之后,时常接济家中的兄弟,并且安排他们在公司里做事。可是他的兄弟们好吃懒做,仅有的一点小聪明也不放在正道上,不是今天挪用公款,就是明天借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早有人提醒张昭月的父亲警惕他的两个兄弟,然而他善良宽宏,觉得他们只是贪一时之利,小惩大戒即可,不必弄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可他的处理方式却让他的兄弟颇有微词,觉得他不顾念从贫贱时期一直走到现在的情谊,更罔顾手足之情,让他们在公司上下丢尽脸面。
梁子就这样结下了。虽然对个中曲折了解有限,但张昭月记得很清楚,她上大学离家之前,父亲和叔伯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很僵,动辄因为意见不合在公司里吵架,后来甚至发展到碰面都互不搭理的地步。
而除了张昭月的父亲,两位叔伯便是公司最大的股东,父亲死后谁会成为公司掌权人,毋庸置疑。
再者,这场车祸来得实在蹊跷。据父亲的助理说,他那天是接到一个电话之后,带着母亲一起开车出门,那条路他们平时很少走,怎么这么巧半路冲出来一辆大货车,正好撞上他们的车?
并且肇事司机在撞人之后不踩刹车,也不逃跑,像是早就知道今天会撞人,被警察抓的时候一脸镇定,只问:“死了没有?”
摆明了是雇来的杀手。
处理完父母的后事,张昭月意欲彻查此事,却屡屡碰壁,连之前愿意站出来作证的助理都三缄其口,不愿再就此事提供任何线索。
无奈之下,张昭月只好从她能下手的地方查起。她去到肇事司机所在的车队打听,可是大车司机们都各自忙碌,没有人与肇事司机相熟,也没人愿意花时间帮一个小姑娘“翻案”。
也是在那里,张昭月认识了蒋楼的父亲,蒋方遒。
与名字的书生气不同,蒋方遒是个敦厚壮实的男青年,小时候不爱读书,家里也懒得管,由着他念完技校去考驾照,从轻型微载货车开起,两年内就考到B照,开上了重型货车。
张昭月第一次来车队,他就注意到这个穿着裙子,高挑美丽的女孩了。他知道自己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不敢贸然接近,只敢在远处偷偷地看。
两人产生交集,是因为某天张昭月又来车队打听与肇事者有关的事情,走的时候她在门口坑洼的路上摔了一跤,恰逢一辆车失控向她撞来,蒋方遒想也没想地冲过去,用尽全力一把将她推至安全地带。
这次意外导致蒋方遒腿伤住院,张昭月去医院看他,哭着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蒋方遒一点都不怪她,只觉得这个女孩怎么连哭起来都那么好看。
张昭月把自己差点被“灭口”的事上报公安,结果警方以证据不足为由并未追查后续,几次三番去叔伯家里讨说法,也被粗暴地轰出门。
那段时间她低落至极,终日抱着和父母一起拍的全家福以泪洗面,想为父母讨回公道却无能为力的痛苦让她一蹶不振,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念。
在给蒋楼的信里,她称这段时间为“浑浑噩噩的迷茫期”。
她开始逃避,不回学校继续念书,对未来的规划全部推翻,手握被叔伯侵占后所剩无多的遗产,成天混迹于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喝得烂醉如泥,昼夜不分。
有一次她喝到胃痛,蹲在酒吧门口大吐特吐,有路过的社会青年骚扰她,是蒋方遒从天而降般地出现,将她解救。
被问到怎么会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穿一身朴素工作服的蒋方遒笑得腼腆:“同事送了两张电影票,想问你有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
57/67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