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快穿红楼:黛玉有个内卷哥哥(红楼同人)——小笨笨

时间:2024-01-13 11:20:39  作者:小笨笨
  “胡说,乖乖刚刚还说饿了呢。”
  “你才胡说……”
  一道清晰的响声再次打断了林致远的话,让他的脸颊瞬间红了。
  “我要吃火肉白菜汤,奶油松瓤卷酥,红豆粥。”
  陆轻舟在床上摆上了桌子,笑道,“巧了不是,你要的食盒里都有。”
  “少唬人了,还能那么巧。”
  陆轻舟笑着打开了食盒,“你看看。”
  林致远看着分毫不差的食盒,挑了挑眉,“这么多。”
  “都是些清淡开胃的菜,连子爵府的排面都没有,偏偏你嫌多。”
  林致远笑呵呵的耸了耸肩,“这不是怕浪费吗?毕竟还有人吃不上饭呢。”
  “今年没有多少天灾,有灾的地方朝中还拨了不少款下去,都能过上个好年,你就别多想了。”
  林致远笑着拿起筷子,轻叹道,“或许我就是个操心的命。”
  陆轻舟给林致远夹了一个酥卷,“不用想,你想知道什么,都问我就好了。”
  林致远犹豫着问道,“贾政一家如何?”
  “你离京后没多久,贾政就革去世职,抄家充军了。其实他最多是降职,可是他夫人放印子钱的事被执黎捅出来了,直接就是升到大罪上了。以贾政的身子充军也就和死了差不多,贾宝玉被判流放。贾母诰命丢了,一时间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被王熙凤接了过去,没多久就走了。贾赦虽是到了流放的地方,但也没能撑住多久。前不久,贾琏就从外面回来了。”
  林致远默默的吃着饭,不置可否。
  用完膳后,林致远轻叹一声,“贤妻旺三代,坏妻毁三代,如今看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
  “你之前不是不喜这句话吗?”
  “没错,所以它只是有一点点道理。首先,觉得自己管不好后宅的就先不要娶妻,况且娶妻也是娶志同道合的人。若爱人观念与自己实在向背,倒不如和离,各生欢喜。其次,自己碍于面子不想和离又不教导孩子,就不要想着把过错尽数推给对方。实则父教子一样可以让家族继续兴盛不衰。反过来,母不慈,但子在外也可明是非,亦是一样的结果。仔细想想,这句话是不是有些推脱责任的意味?”
  陆轻舟无奈的撤下了桌子,点了点林致远的额头,“你呀,我看啊,什么都可以让你费脑子。”
  林致远无辜的撇了撇嘴,“明日我想去相国寺,你随我去吧。”
  陆轻舟微微颔首,任由林致远没骨头一般的倒在怀里,“怎么想去相国寺了?”
  林致远抿唇笑了笑,“许愿成功了,我去还愿。”
  陆轻舟抱着乖软的爱人,轻轻的应了一声。
  良久,林致远犹豫着开口道,“望舒,我可以吹个枕边风吗?”
  陆轻舟闻言轻笑一声,“你说说看。”
  “等你回去后,帮我照顾一下绛珠仙子吧。这倒霉孩子纯属就是无妄之灾,你就当替我还了这份情,还要让神瑛侍者离着她远些。”
  陆轻舟低垂着眉眼,无奈的抿了抿唇,“既然这么在意,为何不自己去做呢?”
  林致远沉默的低着头,笑道,“因为我有你啊。你一定凶悍的打北静尧,魂飞魄散的那一种。”
  陆轻舟合上了眼,轻叹一声,“好。”
  *
  次日一早,二人就坐上了马车,慢悠悠往相国寺而去。
  等二人到时,寺中的香客已是人来人往,陆轻舟扶着林致远登上了长长的山路。
  二人走了许久,才步入了庄严肃穆的大殿。林致远平静的跪下行了一礼,还了先前的愿。
  倏地,耳边传来了一道略微熟悉的声音,林致远循声望去,就见到了一个身着简单的女子。
  那女子匆匆瞥了林致远一眼,就回避的低下了头。
  林致远起身,淡淡的笑了笑,“薛姑娘。”
 
 
第359章 换一个
  薛宝钗见躲不过,就抬起头回了一礼,“林侯爷。”
  林致远脸上露出一抹极浅的笑容,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姑娘有此等志向,为何一定要借风呢?以姑娘之才,自立门户,岂不更好?这世间对女子确实苛刻,但南诏的第一任君王依旧成了一方霸主,为何不为自己筹谋一二呢?”
  薛宝钗沉默片刻,“侯爷为何劝我?”
  “因为之前的你八面玲珑,懂得百姓疾苦,过得清醒又糊涂。而现在的你没有兄长与薛家拖累,也可以越过薛姨妈自己做选择了。”
  闻言,薛宝钗抬头就对上了一双温润通透的眸子,那瞬间她感觉所有伪装都在这双眼睛中无所遁形。
  林致远垂眸笑了笑,“你若是有意,自立门户,就去醉香楼掌柜那里。他自然会帮你的。”
  “为何帮我?我们之间也算有旧怨,你就不怕,我背刺你吗?”
  “前尘旧怨已了,我的仇既然讨过,就不会揪着不放。况且你能说出这句话,这就证明你不会这么做了。至于我为何帮你,你就当我是一个商人吧,借你的本金,我要你事成还一成利。”
  说着林致远就转身离开。
  薛宝钗抿了抿唇,声音微颤,“我要是赔了呢。”
  林致远脚步一顿,旋即朗声笑道,“那就当我看走了眼,不用你赔。”
  薛宝钗怔愣看着少年的背影远去,他的背影总像是一竿单薄的青竹,坚韧又透着微弱的生机,好似永远都不会感到真正的绝望。
  只是如今青竹在这山间被染上了一层白霜,凝成了坚固的冰,渗着入骨的寒。
  薛宝钗轻叹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衣饰,再抬头就见有人手持着纸伞,为那人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狐裘。
  单薄的少年与那人说笑着出了大门,并行下山。
  下山的路很长很长,且只有一条,彻底走下山,也要走半个多时辰。
  可那把纸伞却一直举着,一路上有话必应,事无巨细,从不假手于人。
  薛宝钗不得不承认她是羡慕的,她可更清楚这种情看似平淡如水却又奢侈至极。
  谁都羡慕不来。
  *
  林致远走得累了,就留在了半山腰上的长亭中歇脚。
  长亭中的石凳早已被寒露打湿,但隔着厚重的狐裘倒也让人觉不出寒意。
  林致远懒懒的与陆轻舟有一搭没一搭闲话着,只是山间太过萧瑟,实在不宜他久坐。
  陆轻舟便直接背起了消瘦的少年,步伐不轻不重的下山。
  “望舒,年后我们去那个小庄子上吧。”
  “嗯。”
  “我记得那的风景不错,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只是地方太小了,做不得娶我的聘礼。”
  “那以后给你换个大的,换个足以能配你的。”
  “嗯,以后换一个吧。”
  陆轻舟充耳不闻的低着头,脚步走得很稳,神色不哀不扬。
  林致远乖顺的趴在宽厚的背上,那一句话就让他搭上了全部的力气。
  山路上人来人往,山间偶尔传来风吹树叶的声音,听着就凉凉的。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终是下了山,坐上了马车。
  林致远盖着毛茸茸的狐皮毯子,乖巧的枕在陆轻舟腿上。
  马车走得缓慢,摇动的幅度也是微乎其微,以至于不久林致远就睡着了。
  陆轻舟红着眼,温柔的掖了掖柔软的毛毯。
  往日伪装的矜贵平静一时间破碎倒塌,徒留一片带着无尽阴暗的狼藉。
  最疯狂的时候,陆轻舟甚至想着毁了林致远写好的和离书,在一同喝下毒酒回去。
  赌一把两全其美,赌一把他的爱人可以留下,可之后呢?
  万一不成,他的爱人虽然不会对他失望,但会永远陷入无尽的自责,甚至会重新殚精竭虑,让一切回到正轨。
  陆轻舟无数次后悔把灼华教养得太好了,才连累得他一生都过得清明通透,少了诸多的乐趣。
  可惜的是,年幼的小仙学会天神教导的为人处世,却忘了告诉天神在陷入两难时该如何豁达放下。
  放下太难了,他狠不下心,也学不会,以后更不可能学会了。
  陆轻舟苦笑着轻叹一声,“此生固短,无你何欢。”
  柔软下的指尖微动,旋即又悄然无声的落了下去。
  *
  时光匆匆,三司有着明文帝开的绿灯很快的就查得差不多了。
  赶在年前,明懿太子的旧案终是平反了。
  林致远乖巧的靠在陆轻舟的身上听着,陆轻舟讲着今日三司呈上的调查结果。
  二十几年前,明懿太子将所有手头上的东西都交了出去,将政事全部归还给了上皇。
  可惜其中有人对明懿太子阴奉阳违,为首的贺家更是迟迟没有归还御林军的兵权。
  可御林军乃是天子护卫,直属于皇帝管辖,而刚刚兵败上皇正是敏感的时候,因此上皇就判定了明懿太子有不臣之心。
  再加上有甄太妃从中挑拨,以及贾家的闪烁其词,上皇就给监国已久的太子判了死刑。
  随后,秦王被派去了西疆驻守历练,镇北王也因北戎来犯而北上应敌。
  明懿太子以为上皇已经平静的走出阴影,开始正视国事了,就重新对父亲敬爱如常,屡次为上皇分忧解难。
  而明懿太子干涉朝堂的敬爱却又成了他的一道催命符。
  特别是明懿太子提出的政见得到半数重臣满意时,上皇就更觉得不安。
  于是,上皇开始了逼子造反的计划,只可惜明懿太子处处退让,让上皇无从下手。
  明懿太子恪守法理伦常,守礼放权,可有人不愿如此。
  特别是贺家看不上太子懦弱无能,又受不了上皇的处处打压。
  于是贺家草拟了圣谕,假传圣旨,诱使秦王与镇北王回京,来迫使他们参与造反。
  明懿太子知道之时,信件已经传了出去,已然是追不回来了。
  无奈之下,明懿太子只好呈上奏折,上述详情,以求上皇宽宥,并愿配合削弱贺家。
  奏折呈上后的第二天,上皇才派了人来叫明懿太子过去。
  明懿太子忧心上皇因着此事气急,就匆匆往宫里去了。
  明懿太子到时,龙鸣殿中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俯看着他。
  上皇神色复杂的看着明懿太子跪在殿中,求他为贺家留一丝血脉。
 
 
第360章 宁王
  不多时,殿中就涌进了一群人,为首的贺家家主直指殿中的两人。
  明懿太子见此夺过了一把剑,拼死护在上皇面前。
  而不久,忠义王就带着大批人,赶到殿中,将贺家的众人杀了个干净。
  只是忠义王拾起地上的玉玺,就开始摆弄起来了,言辞轻佻,一点要归还的意思都没有。
  上皇言辞犀利的叱责了忠义王,却惹恼了忠义王冲着他而来。
  明懿太子用剑挡了过去,厉声训斥了忠义王。忠义王见此收了兵器,言辞凿凿的细数着上皇为君为夫为父的失职。
  明懿太子哑然,只能劝忠义王无论如何,都不能手染父君的鲜血,如此天下不服,会动摇国本。
  不料,此时殿中现身诸多暗卫,禁卫军也直接包围了整个龙鸣殿。
  一场厮杀过后,殿中便只剩下了父子三人。
  短短的一个多时辰,明懿太子就经历了两场叛乱,衣角已经完全染红,整个人狼狈至极的跪在殿中。
  忠义王冷笑一声,他就算再蠢,也知道今日的一切皆出自上皇之手。
  于是忠义王劫持了明懿太子,以求一条生路。
  可不曾想,上皇看都没看一眼,就让手边的禁卫军动手。
  慌张之下,忠义王退开了身前的皇兄,迎上了锋芒的刀光,一脚踢开了禁军。
  忠义王深深的看了一眼血脉相连的两人,就笑着拔剑自刎在殿前。
  一日之间,看着自己长大的外公与自己看着长大的弟弟都死在了自己面前,明懿太子第一次觉得有些迷茫。
  可不等他迷茫太久,就听见禁军来报,太子妃不遵皇命,香消玉殒了。
  上皇神色淡淡,丝毫不顾明懿太子,冷冷的下达清扫裴家的命令。
  明懿太子见劝不住上皇,就提起剑拦下了传令禁军。
  如此动作更让恼怒的上皇视为明目张胆的挑衅,刚刚的恻隐之心瞬间化为气恼与忌惮。
  不多时,筋疲力尽的明懿太子就被压在殿中,明懿太子本想借着凤卫假死脱身,再谋大事。
  可上皇的一道道命令下去,秦王,镇北王,长公主,明文帝,安王……所有与他交好之人无一幸免,这更让明懿心凉。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能带他们躲一时,却躲不了一世,况且谋事也要时间与金钱,他们都躲不过。
  为了保下与自己交好的一众臣下,明懿太子给凤卫留了暗痕,一半护在了年幼的明文帝跟前,一半护在了多病的安王身边。
  确保暗痕无误,明懿太子笑着让上皇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反正他如今无妻无子,孑然一身了。
  只是可惜他这一生敬父孝母,友爱兄弟,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说着明懿太子便迎上了脖间的刀刃,鲜血瞬间染红了白皙的脖颈。
  许是明懿太子的话入了上皇的心,又许是碍于可笑的帝王颜面,上皇没有对众人赶尽杀绝,而是远派的远派,贬谪的贬谪。
  一下就是十多年,明文帝争了十多年,才得以将当年的人召回。
  受害者二十多年后才得以沉冤昭雪。
  陆轻舟的声音轻缓,林致远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
  次日,明文帝明确昭告天下当年旧案详情,并指明了明懿太子是死谏国事而死。
  明文帝碍于身份不好明说,但林致远与陆轻舟可以。
  于是,京中便传出了当年之事的话本子,甚至还有说书人明目张胆的说书。
  早朝上有人提起此事,明文帝也已年关将至不宜见血,搪塞过去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