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快穿红楼:黛玉有个内卷哥哥(红楼同人)——小笨笨

时间:2024-01-13 11:20:39  作者:小笨笨
第383章 朝暮与君同
  正值上元佳节,陆轻舟与林致远在江南边界上的小镇客栈宿下。
  皎洁的月光撕开了层层云纱,害羞的探出头,照得湖中水漾起层层涟漪。
  街边的小摊上点着各种样式的花灯,桥头的少男少女来来往往,一片的嘈杂声中偶尔还有乐坊中歌声曲调。
  一袭月白色长袍的翩翩公子提着一盏精致的琉璃灯,左瞧瞧右看看,身后还跟着一个衣着不菲的玄袍青年。
  陆轻舟提着两三个礼盒,步伐不紧不慢,看顾着前面新奇的少年。
  林致远年幼时总是怕看顾不好一双弟妹,故而每逢佳节便只是带着他们坐在热闹的街市瞧瞧看,用厚礼弥补着。
  而两个孩子也格外懂事,从来不会让林致远为难。
  入朝为官后,京城遍地都是眼线,林致远更是要小心提防着,谨言慎行,不敢有半分逾矩。
  也就趁着现在,他不用有身为兄长的顾虑,也不必有家国天下的重任,可以肆意的在一群陌生人中随意的欢笑。
  林致远难得愿意好好的玩,陆轻舟自然无有不应。
  只是两人的脸实在太招人了,一路上少不得有人打听。
  特别是如今褪去病色的林致远,更是能招蜂引蝶。
  姑娘的手帕都快被甩到林致远脸上了,就等着林致远捡起来叫住人,展开一段邂逅。
  只是林致远就像完全没看见一般,径直避开了手帕。
  且脚下就像装了雷达,完全不会踩到手帕,看得陆轻舟的唇角就没落下过。
  只是没多久,陆轻舟就挑了两个款式相近的面具戴上,防止林致远被扰了兴致。
  只可惜好不容易挑选出的狐狸面具,反而衬得林致远更加勾人。
  一双清明的眸子光华流转,有种不谙世事的乖巧灵动,就像是刚化形的狐狸精好奇又可爱。
  陆轻舟看得心尖微颤,随后又一脸心酸的取下了面具,悄悄地与摊主买下,放入了礼盒中。
  做工粗糙的陆轻舟觉得配不上林致远,做工精细的陆轻舟又觉得衬得人太好看。
  挑挑选选了许久,陆轻舟就直接打消了再买一个面具的念头,给林致远带上了大氅上的兜帽,也算遮挡一二了。
  行至桥头,就见到桥上有一群人聚集。
  林致远拉起陆轻舟的手,便直接冲了过去,走近了才知原是福灯提字的小摊。
  林致远兴冲冲的买了两个福灯,与陆轻舟一同行至桌前。
  桌前有个代笔的书生,见两人提灯前来,便问道,“不知两位公子要提什么字?”
  林致远拱了拱手,“多谢,只要借用一下笔墨就好。”
  闻言,书生便没有多言的递上了笔墨。
  林致远提起笔,字迹秀骨通达,行云流逸,引得书生都微微直起了身子,暗暗瞧了林致远好几眼,随后又转而看向了陆轻舟。
  陆轻舟的字不同于林致远的灵秀之气,倒是更显得苍劲刚直,就像他的人一样。
  周围看热闹的人纷纷驻足观望,二人也未曾在意。
  不多时,二人便一同起身,桌案上未干的字迹也就更瞩目了些。
  林致远扫了一眼,忽然一笑,就像是写意的山水画倏地氤氲开来,浓淡相宜,透过昏黄的灯光,更加惹眼。
  陆轻舟恍然失神,直到注意到周围人的目光,陆轻舟才拉起林致远的手,提着两盏灯,离开了人流中。
  陆轻舟带着林致远一路漫步,行至镇上的一处观灯台。
  观灯台下有两个府衙的官兵在看守,陆轻舟直接亮出了身上的腰牌,登上了楼台。
  底下的两个官兵面面相觑,却没有胆子拦着,便派了一个去通知县衙。
  而陆轻舟却全然不在意的带着林致远来到高处。
  观灯台上可见百灯齐升,也可安静闲聊,对现在的二人而言,此地绝对是一个放灯的好地方。
  林致远接过陆轻舟递来的福灯,疑惑道,“是不是拿错了?”
  陆轻舟脸上漾开了一抹浅笑,“没错,我的愿望你可助我实现,给你是再好不过的了。”
  林致远一愣,旋即勾起唇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与人依。”
  陆轻舟拿起手上的福灯,开口读道,“风霜刀剑过,雨散天终晴。万千繁华至,朝暮与君同。”
  话落,陆轻舟的脸上便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
  片刻过后,二人就将手中的福灯放了出去。
  看着福灯的颜色越来越鲜艳,慢慢的离开掌心,缓缓飘远。
  陆轻舟轻轻的揽住林致远的肩,林致远抬眸靠在陆轻舟怀里,二人互相依偎着。
  时间恍若定格,这一刻,一切都是这样美好。
  这世间的山川河流太过壮阔,繁花似锦又太过惹眼,一人独行着实太过孤寂。
  若是得一个人相伴,朝同歌,暮同酒,也是一件幸事。
  或许来日暮年,闲坐庭院,观云听雨,数星赏月,我笑前尘,你话往事。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全文完)
  ——
  话不多说,就感谢大家一路相伴吧。
  (有番外)
 
 
第384章 黛玉赴宴
  又是一年千秋宴,林黛玉坐在入宫的马车上,静静地看着窗外。
  距离林致远离开已经一年有余了,众人就好像把惊才绝艳的两人忘了一般。
  宫内宫外都不曾有人提起,林黛玉也只有偶尔路过长安侯府,才会有些许的实感。
  其实林黛玉也知,众人不提,是因为林致远离开的那日太过瘦弱了。
  心有挂念的人都怕,所以尽力营造着二人远游的假象。
  就连她自己也在努力寻找着,两人远游的消息。
  林黛玉得知了他们去过北疆,也从远赴京城的惜春口中得知了他们回过扬州。
  只是从这消息便断了,林黛玉越来越心慌,却又熟练的操持着林府的事。
  用林致远留下的银钱,兴办女学,施粥布善。
  林致清成了秀才,明文帝特地恩准他入了国子监学习。
  林如海也把自己弄得很是忙碌,长公主也在帮着陆轻韵议亲。
  所有人都不曾困在原地,都在往前走,向前看。
  “姑娘,宫门到了。”
  林黛玉止住了思绪,平静的被人引着往后宫中去。
  这条路她走了不下十几次,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因着是上皇的丧事已过,皇后娘娘的生辰可以好好操办,所以宫里的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容一点小错。
  林黛玉被人引着到了皇后宫里,因着是晚辈,所以林黛玉来的比所有人都早。
  自那日宫变后,皇后对于林黛玉的印象也是与日俱增。
  见林黛玉来了,便拉着林黛玉多说了一会儿话。
  不久,殿外边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宫人们都兴高采烈的行礼问安。
  “见过太子殿下。”
  林黛玉闻声一怔,自林致远走后,太子殿下便去了南疆驻守安抚呼兰遗民,故而一年也见不到两次,不曾想今日遇上了。
  林黛玉连忙起身回避,却又被皇后娘娘笑着摆了摆手,让她放心坐下。
  林黛玉见殿中还有执家的婉妃和一众人请安的贵人,便安心的坐了回去。
  不多时,水擎便脚步匆匆的入殿行礼。
  “儿臣祝寿来迟,还望母后恕罪。”
  皇后娘娘连忙起身,扶起了跪在地上的水擎,“何时回来的?”
  水擎扶住了略微激动的皇后,温声道,“昨个夜里入京的,时候太晚了,便没有入宫。”
  皇后坐回了榻上,才缓缓过来心绪,小心的开口问道,“这次还回去吗?”
  水擎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林黛玉,就收回了目光,“事情差不多了,儿臣总要回来尽孝。”
  皇后微微颔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才回过神来,“你先下去吧。莫唐突了殿中的娇客。”
  水擎低下头,拱了拱手,“儿臣告退。”
  说着水擎便转身扫了林黛玉一眼,便又匆匆离开。
  林黛玉被他看得神色不怎么自然的低下了头。
  皇后淡淡的抬眸,轻叹了一声。
  婉妃笑着同皇后夸了水擎几句,殿中才重新热闹起来。
  不久,庆阳郡主便前来请安。
  自从甄妃与三皇子后失事,明文帝也查了查庆阳公主。
  只是种种证据都证明了庆阳公主就是个局外人,整个谋反过程甄妃与三皇子都不曾与庆阳公主提起。
  也许是觉得庆阳公主没有作用,也许是爱护得久了不忍利用,反正庆阳公主是从当年的谋反一事脱身了。
  可是庆阳公主终是要代母受过,明文帝降了庆阳公主的爵位,贬为郡主,一应待遇如常。
  只是就算一应待遇如常,但没有甄妃的庇佑,庆阳郡主的日子还是没有那么好过。
  皇后见到她就面色便一僵,旋即摆手让她坐下。
  “多谢母后赐坐,只是待在这殿中着实是烦闷了些,不如让庆阳与一般年纪的女眷走走,等人齐了再回来。”
  闻言,林黛玉眸光微闪,暗暗的握住了手中茶盏。
  皇后娘娘轻咳了一声,“时辰也快到了,就算了吧。况且我这儿也许久未曾这般热闹了,让这些年轻的姑娘陪我也能舒舒心。”
  庆阳郡主垂眸,轻笑了一声,“如此就依母后,庆阳也陪侍左右。”
  皇后头疼的抚了抚额,嘴角勉强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
  林黛玉眼神诧异,但对于庆阳郡主的用意又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小心提防着。
  不久,众人纷纷到来,殿中瞬间热闹起来。
  转眼到了千秋宴的时辰,众人纷纷移步。
  明文帝率先举杯为皇后贺寿,说了一串“劳苦功高,年岁长安”之类的好话,给足了皇后脸面。
  之后,便是皇子贺寿,与百官献礼。
  水擎带来了呼兰那边的东西,又献上了一尊精美的玉观音,不算出格儿,也算不上出彩。
  倒是五皇子献上了自己写的经文,又送上了一幅古画。
  被众人连连称赞,其孝心有加。
  随后,众人都紧跟在后面献礼。
  殿中的精巧物件一个接着一个,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林黛玉淡淡的瞥了一眼,就觉得无趣的低下了头。
  殿中的香料闻得久了,难免会让人有些头昏脑胀之感。
  等众人献完礼后,便有人提起了水擎的婚事。
  明文帝看了一眼目光闪躲的水擎,轻叹了一声,回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
  而此时,林黛玉却悄悄的离开了殿中,出去喘了口气。
  十月的风还是有些冷的,林黛玉抱着内侍送来的汤婆子,靠在殿外的长廊中。
  微凉的风拂过,吹得人的精神都清醒了不少。
  身后突然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月欣挡在林黛玉身前,挡住了缓步而来的庆阳郡主。
  “林黛玉。”
  闻声,林黛玉眉头微挑,行了一礼,“臣女见过庆阳郡主。不知郡主叫我所为何事?”
  庆阳郡主唇角勾起了一抹浅笑,嗓音却是冷硬至极,“说来本郡主许久都未曾见过表哥,如今见到你就想问一下你哥哥可好?”
  林黛玉面色微冷,她虽素来喜欢对林致远阴阳怪气,使小性子,但在外说话也是得体的,从未有过如此当面戳人痛处的时候。
  不曾想庆阳郡主如此不避讳,径直冲着她来。
  林黛玉深吸了一口气,勾起一抹冷笑,“兄长与嫂嫂为国为民,好不容易趁着机会游历一下黎朝的大好河山,又怎么会不好?”
  庆阳郡主轻笑了一声,“原以为你是一个性子通透的,却不曾想也是如此自欺欺人。”
  林黛玉似笑非笑,“郡主在说什么,臣女怎么听不懂。莫不是亡人对郡主打击的太大了,惹郡主伤心了。”
  庆阳郡主眼眸微眯,“本郡主还想发发慈悲,告诉你一声你兄长的消息,不曾想所谓的兄妹和善,也不过是如此不堪一击。”
  林黛玉目光如炬,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郡主说笑了,臣女又怎会不知兄长的消息,还劳动郡主告知。”
  庆阳郡主脸上浮现出一抹冷意,“罢了,好心没好报。”
  说着庆阳郡主便转过身,只是下一刻她身边的婢女便出手制住了月欣。
  林黛玉见此连忙起身,朝着殿门跑去,只是没跑两步,便被庆阳郡主举着匕首拦下。
 
 
第385章 东施效颦
  林黛玉看着径直刺过来的匕首,侧身躲过,推了庆阳郡主一把,喊着“杀人了”,转身就跑。
  月欣见林黛玉离开,便也没有与那人过多纠缠,跟上了林黛玉。
  去殿前的路已经被庆阳郡主主仆堵死,林黛玉只能殿后的花园跑。
  庆阳郡主看着往殿后跑的林黛玉眸光微闪,勾起了一抹淬着冷意的浅笑。
  林黛玉跟着月欣绕到了御花园的假山后,偷偷瞧着无人跟上,才松了口气。
  林黛玉取下了头上的两支簪子,交给了月欣一支,随即旋转出了簪中刀刃藏在袖中。
  “姑娘,这……”
  “拿着防身吧。于情于理,我们躲在后宫都会更麻烦,被找到也是时间问题。走一旁的宫道去太医院,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当值的林初哥。”
  说着林黛玉便理了衣襟,垂眸走出了假山。
  主仆两人一路快步往边上的宫道上走去,眼见着就要离开御花园,却不想遇上了一个眉目精致的少年。
  少年一身低调奢华的天青色锦袍,如瀑的黑发简单的用一支羊脂玉的簪子挽着,眉眼却是带着淡淡的忧愁。
  那通身的打扮让月欣都恍惚了一瞬,差点没把“大爷”脱口而出。
  但也仅仅是恍惚了一刻,细看之下眉眼没有半分相似,也撑不起这身清雅的装扮,反倒是有些不伦不类。
  主仆二人低下头行了一礼,匆匆避开了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