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朝暮与君同
正值上元佳节,陆轻舟与林致远在江南边界上的小镇客栈宿下。
皎洁的月光撕开了层层云纱,害羞的探出头,照得湖中水漾起层层涟漪。
街边的小摊上点着各种样式的花灯,桥头的少男少女来来往往,一片的嘈杂声中偶尔还有乐坊中歌声曲调。
一袭月白色长袍的翩翩公子提着一盏精致的琉璃灯,左瞧瞧右看看,身后还跟着一个衣着不菲的玄袍青年。
陆轻舟提着两三个礼盒,步伐不紧不慢,看顾着前面新奇的少年。
林致远年幼时总是怕看顾不好一双弟妹,故而每逢佳节便只是带着他们坐在热闹的街市瞧瞧看,用厚礼弥补着。
而两个孩子也格外懂事,从来不会让林致远为难。
入朝为官后,京城遍地都是眼线,林致远更是要小心提防着,谨言慎行,不敢有半分逾矩。
也就趁着现在,他不用有身为兄长的顾虑,也不必有家国天下的重任,可以肆意的在一群陌生人中随意的欢笑。
林致远难得愿意好好的玩,陆轻舟自然无有不应。
只是两人的脸实在太招人了,一路上少不得有人打听。
特别是如今褪去病色的林致远,更是能招蜂引蝶。
姑娘的手帕都快被甩到林致远脸上了,就等着林致远捡起来叫住人,展开一段邂逅。
只是林致远就像完全没看见一般,径直避开了手帕。
且脚下就像装了雷达,完全不会踩到手帕,看得陆轻舟的唇角就没落下过。
只是没多久,陆轻舟就挑了两个款式相近的面具戴上,防止林致远被扰了兴致。
只可惜好不容易挑选出的狐狸面具,反而衬得林致远更加勾人。
一双清明的眸子光华流转,有种不谙世事的乖巧灵动,就像是刚化形的狐狸精好奇又可爱。
陆轻舟看得心尖微颤,随后又一脸心酸的取下了面具,悄悄地与摊主买下,放入了礼盒中。
做工粗糙的陆轻舟觉得配不上林致远,做工精细的陆轻舟又觉得衬得人太好看。
挑挑选选了许久,陆轻舟就直接打消了再买一个面具的念头,给林致远带上了大氅上的兜帽,也算遮挡一二了。
行至桥头,就见到桥上有一群人聚集。
林致远拉起陆轻舟的手,便直接冲了过去,走近了才知原是福灯提字的小摊。
林致远兴冲冲的买了两个福灯,与陆轻舟一同行至桌前。
桌前有个代笔的书生,见两人提灯前来,便问道,“不知两位公子要提什么字?”
林致远拱了拱手,“多谢,只要借用一下笔墨就好。”
闻言,书生便没有多言的递上了笔墨。
林致远提起笔,字迹秀骨通达,行云流逸,引得书生都微微直起了身子,暗暗瞧了林致远好几眼,随后又转而看向了陆轻舟。
陆轻舟的字不同于林致远的灵秀之气,倒是更显得苍劲刚直,就像他的人一样。
周围看热闹的人纷纷驻足观望,二人也未曾在意。
不多时,二人便一同起身,桌案上未干的字迹也就更瞩目了些。
林致远扫了一眼,忽然一笑,就像是写意的山水画倏地氤氲开来,浓淡相宜,透过昏黄的灯光,更加惹眼。
陆轻舟恍然失神,直到注意到周围人的目光,陆轻舟才拉起林致远的手,提着两盏灯,离开了人流中。
陆轻舟带着林致远一路漫步,行至镇上的一处观灯台。
观灯台下有两个府衙的官兵在看守,陆轻舟直接亮出了身上的腰牌,登上了楼台。
底下的两个官兵面面相觑,却没有胆子拦着,便派了一个去通知县衙。
而陆轻舟却全然不在意的带着林致远来到高处。
观灯台上可见百灯齐升,也可安静闲聊,对现在的二人而言,此地绝对是一个放灯的好地方。
林致远接过陆轻舟递来的福灯,疑惑道,“是不是拿错了?”
陆轻舟脸上漾开了一抹浅笑,“没错,我的愿望你可助我实现,给你是再好不过的了。”
林致远一愣,旋即勾起唇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与人依。”
陆轻舟拿起手上的福灯,开口读道,“风霜刀剑过,雨散天终晴。万千繁华至,朝暮与君同。”
话落,陆轻舟的脸上便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
片刻过后,二人就将手中的福灯放了出去。
看着福灯的颜色越来越鲜艳,慢慢的离开掌心,缓缓飘远。
陆轻舟轻轻的揽住林致远的肩,林致远抬眸靠在陆轻舟怀里,二人互相依偎着。
时间恍若定格,这一刻,一切都是这样美好。
这世间的山川河流太过壮阔,繁花似锦又太过惹眼,一人独行着实太过孤寂。
若是得一个人相伴,朝同歌,暮同酒,也是一件幸事。
或许来日暮年,闲坐庭院,观云听雨,数星赏月,我笑前尘,你话往事。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全文完)
——
话不多说,就感谢大家一路相伴吧。
(有番外)
第384章 黛玉赴宴
又是一年千秋宴,林黛玉坐在入宫的马车上,静静地看着窗外。
距离林致远离开已经一年有余了,众人就好像把惊才绝艳的两人忘了一般。
宫内宫外都不曾有人提起,林黛玉也只有偶尔路过长安侯府,才会有些许的实感。
其实林黛玉也知,众人不提,是因为林致远离开的那日太过瘦弱了。
心有挂念的人都怕,所以尽力营造着二人远游的假象。
就连她自己也在努力寻找着,两人远游的消息。
林黛玉得知了他们去过北疆,也从远赴京城的惜春口中得知了他们回过扬州。
只是从这消息便断了,林黛玉越来越心慌,却又熟练的操持着林府的事。
用林致远留下的银钱,兴办女学,施粥布善。
林致清成了秀才,明文帝特地恩准他入了国子监学习。
林如海也把自己弄得很是忙碌,长公主也在帮着陆轻韵议亲。
所有人都不曾困在原地,都在往前走,向前看。
“姑娘,宫门到了。”
林黛玉止住了思绪,平静的被人引着往后宫中去。
这条路她走了不下十几次,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因着是上皇的丧事已过,皇后娘娘的生辰可以好好操办,所以宫里的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容一点小错。
林黛玉被人引着到了皇后宫里,因着是晚辈,所以林黛玉来的比所有人都早。
自那日宫变后,皇后对于林黛玉的印象也是与日俱增。
见林黛玉来了,便拉着林黛玉多说了一会儿话。
不久,殿外边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宫人们都兴高采烈的行礼问安。
“见过太子殿下。”
林黛玉闻声一怔,自林致远走后,太子殿下便去了南疆驻守安抚呼兰遗民,故而一年也见不到两次,不曾想今日遇上了。
林黛玉连忙起身回避,却又被皇后娘娘笑着摆了摆手,让她放心坐下。
林黛玉见殿中还有执家的婉妃和一众人请安的贵人,便安心的坐了回去。
不多时,水擎便脚步匆匆的入殿行礼。
“儿臣祝寿来迟,还望母后恕罪。”
皇后娘娘连忙起身,扶起了跪在地上的水擎,“何时回来的?”
水擎扶住了略微激动的皇后,温声道,“昨个夜里入京的,时候太晚了,便没有入宫。”
皇后坐回了榻上,才缓缓过来心绪,小心的开口问道,“这次还回去吗?”
水擎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林黛玉,就收回了目光,“事情差不多了,儿臣总要回来尽孝。”
皇后微微颔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才回过神来,“你先下去吧。莫唐突了殿中的娇客。”
水擎低下头,拱了拱手,“儿臣告退。”
说着水擎便转身扫了林黛玉一眼,便又匆匆离开。
林黛玉被他看得神色不怎么自然的低下了头。
皇后淡淡的抬眸,轻叹了一声。
婉妃笑着同皇后夸了水擎几句,殿中才重新热闹起来。
不久,庆阳郡主便前来请安。
自从甄妃与三皇子后失事,明文帝也查了查庆阳公主。
只是种种证据都证明了庆阳公主就是个局外人,整个谋反过程甄妃与三皇子都不曾与庆阳公主提起。
也许是觉得庆阳公主没有作用,也许是爱护得久了不忍利用,反正庆阳公主是从当年的谋反一事脱身了。
可是庆阳公主终是要代母受过,明文帝降了庆阳公主的爵位,贬为郡主,一应待遇如常。
只是就算一应待遇如常,但没有甄妃的庇佑,庆阳郡主的日子还是没有那么好过。
皇后见到她就面色便一僵,旋即摆手让她坐下。
“多谢母后赐坐,只是待在这殿中着实是烦闷了些,不如让庆阳与一般年纪的女眷走走,等人齐了再回来。”
闻言,林黛玉眸光微闪,暗暗的握住了手中茶盏。
皇后娘娘轻咳了一声,“时辰也快到了,就算了吧。况且我这儿也许久未曾这般热闹了,让这些年轻的姑娘陪我也能舒舒心。”
庆阳郡主垂眸,轻笑了一声,“如此就依母后,庆阳也陪侍左右。”
皇后头疼的抚了抚额,嘴角勉强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
林黛玉眼神诧异,但对于庆阳郡主的用意又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小心提防着。
不久,众人纷纷到来,殿中瞬间热闹起来。
转眼到了千秋宴的时辰,众人纷纷移步。
明文帝率先举杯为皇后贺寿,说了一串“劳苦功高,年岁长安”之类的好话,给足了皇后脸面。
之后,便是皇子贺寿,与百官献礼。
水擎带来了呼兰那边的东西,又献上了一尊精美的玉观音,不算出格儿,也算不上出彩。
倒是五皇子献上了自己写的经文,又送上了一幅古画。
被众人连连称赞,其孝心有加。
随后,众人都紧跟在后面献礼。
殿中的精巧物件一个接着一个,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林黛玉淡淡的瞥了一眼,就觉得无趣的低下了头。
殿中的香料闻得久了,难免会让人有些头昏脑胀之感。
等众人献完礼后,便有人提起了水擎的婚事。
明文帝看了一眼目光闪躲的水擎,轻叹了一声,回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
而此时,林黛玉却悄悄的离开了殿中,出去喘了口气。
十月的风还是有些冷的,林黛玉抱着内侍送来的汤婆子,靠在殿外的长廊中。
微凉的风拂过,吹得人的精神都清醒了不少。
身后突然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月欣挡在林黛玉身前,挡住了缓步而来的庆阳郡主。
“林黛玉。”
闻声,林黛玉眉头微挑,行了一礼,“臣女见过庆阳郡主。不知郡主叫我所为何事?”
庆阳郡主唇角勾起了一抹浅笑,嗓音却是冷硬至极,“说来本郡主许久都未曾见过表哥,如今见到你就想问一下你哥哥可好?”
林黛玉面色微冷,她虽素来喜欢对林致远阴阳怪气,使小性子,但在外说话也是得体的,从未有过如此当面戳人痛处的时候。
不曾想庆阳郡主如此不避讳,径直冲着她来。
林黛玉深吸了一口气,勾起一抹冷笑,“兄长与嫂嫂为国为民,好不容易趁着机会游历一下黎朝的大好河山,又怎么会不好?”
庆阳郡主轻笑了一声,“原以为你是一个性子通透的,却不曾想也是如此自欺欺人。”
林黛玉似笑非笑,“郡主在说什么,臣女怎么听不懂。莫不是亡人对郡主打击的太大了,惹郡主伤心了。”
庆阳郡主眼眸微眯,“本郡主还想发发慈悲,告诉你一声你兄长的消息,不曾想所谓的兄妹和善,也不过是如此不堪一击。”
林黛玉目光如炬,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郡主说笑了,臣女又怎会不知兄长的消息,还劳动郡主告知。”
庆阳郡主脸上浮现出一抹冷意,“罢了,好心没好报。”
说着庆阳郡主便转过身,只是下一刻她身边的婢女便出手制住了月欣。
林黛玉见此连忙起身,朝着殿门跑去,只是没跑两步,便被庆阳郡主举着匕首拦下。
第385章 东施效颦
林黛玉看着径直刺过来的匕首,侧身躲过,推了庆阳郡主一把,喊着“杀人了”,转身就跑。
月欣见林黛玉离开,便也没有与那人过多纠缠,跟上了林黛玉。
去殿前的路已经被庆阳郡主主仆堵死,林黛玉只能殿后的花园跑。
庆阳郡主看着往殿后跑的林黛玉眸光微闪,勾起了一抹淬着冷意的浅笑。
林黛玉跟着月欣绕到了御花园的假山后,偷偷瞧着无人跟上,才松了口气。
林黛玉取下了头上的两支簪子,交给了月欣一支,随即旋转出了簪中刀刃藏在袖中。
“姑娘,这……”
“拿着防身吧。于情于理,我们躲在后宫都会更麻烦,被找到也是时间问题。走一旁的宫道去太医院,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当值的林初哥。”
说着林黛玉便理了衣襟,垂眸走出了假山。
主仆两人一路快步往边上的宫道上走去,眼见着就要离开御花园,却不想遇上了一个眉目精致的少年。
少年一身低调奢华的天青色锦袍,如瀑的黑发简单的用一支羊脂玉的簪子挽着,眉眼却是带着淡淡的忧愁。
那通身的打扮让月欣都恍惚了一瞬,差点没把“大爷”脱口而出。
但也仅仅是恍惚了一刻,细看之下眉眼没有半分相似,也撑不起这身清雅的装扮,反倒是有些不伦不类。
主仆二人低下头行了一礼,匆匆避开了路。
174/195 首页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