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瞧不起女性的男子,难不成他们是亲爹生出来的吗?
他只是这个时代的过客,能做的不多,想要直接挑战男权时代,这是一件长久的战争,他能做的,只是在此刻撕开一个口子,让女性们看到希望,自己站起来。
而这个时代的女性,也不乏有优秀能干的,待在后宅,太浪费人才了。
凌秋桑给出了解释,不管朝臣们是否信服,不管百姓是否信服,反正通知是发出去了。
就看女孩子们这次能不能支棱起来,走出后宅。
十天之后就要考试,京城周边都热闹起来了,无数学子小官都蠢蠢欲动。
又有消息传出,其他六部之后也有考试,所以来商部报名的人不算多,如凌秋桑想的那样,报名的女子是一个都没有。
凌秋桑也不急,还有好几天呢,他和施懿带着厚礼去拜访前右相了。
就他们俩单独去的,连个伺候的太监小厮都没带。
右相瞿墨,辞官之后不喜欢被打扰,儿子有本事赚钱,就在京郊给他建了一座大宅,不像左相府那么繁华,多了几分雅致。
宅子外面还连着湖泊,风景也好,凌秋桑去的时候,瞿墨正在湖边钓鱼。
见皇帝和摄政王来了,瞿墨也没起身,权当做不认识,“两位小友,这片湖泊已经被我家承包了,小友要是想钓鱼,去另外一边吧。”
凌秋桑笑嘻嘻,今天准备齐全,转身就从笼厢里掏出与当代完全不符的一条鱼竿和饵料。
瞿墨的眼睛亮了亮,这是什么鱼竿?他儿子瞿书棠知道他喜欢钓鱼打发时间,给他搜罗了不少好鱼竿。
但是从没见过这样的。
不过他稳住了,转头继续盯着自己的鱼漂。
不动声色。
“老师,学生来陪您钓鱼。”
瞿墨也没搭理,更是没应下老师这个称呼,只是也没撵两人离开,凌秋桑和施懿也不急,自顾自地在一旁坐下了。
两人在养老世界的时候,就时常约着一起去钓鱼,河钓海钓都有经验,而且他们还有自带的鱼竿。
钓鱼的饵料是施懿特意调制的,刚撒下去,周边的鱼儿都争先恐后游过来抢食。
凌秋桑顺势下竿,须臾之间,那鱼竿尾端的鱼漂就急速下坠,他迅速收杆,一条四五斤重的鲤鱼上岸,在草地上活蹦乱跳。
“嘻~哥哥,你看,今天运气不错诶。”凌秋桑招呼施懿,“你快把笼箱拿出来吊岸边水里,别让鱼死了。”
施懿任劳任怨,帮他取下鲤鱼,放进笼厢,又给他重新挂上饵料。
瞿墨看着自己一下午了依旧空空如也的鱼篓,张了张嘴,然后又闭上了。
凌秋桑和施懿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又旁若无人地聊起了钓鱼经验,旁边的瞿墨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但凌秋桑这个促狭鬼却只说一半,然后又专心致志地钓鱼了。
一连几杆,没有一杆落空,只看是落杆的时间长短和渔获的大小了。
这才不到半个时辰,笼厢都快满了。
瞿墨脸都绿了,这片湖泊,他几乎日日都在这里钓鱼,三五天能钓上来一两条就不错了。
凌秋桑适可而止,“老师,今晚能不能你去你家吃鱼呀?我想尝尝您府上厨子的手艺。”
瞿墨叹息一声,终是放下了鱼竿,“陛下来找草民,仅是为了钓鱼吃鱼?”
凌秋桑正色,“今天不是陛下找您,是学生探望老师。”
这称谓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了。
瞿墨的脸色软和了不少,他虽远离了朝堂,但朝堂上近日以来的风云他也早就知晓了。
心中也难免感慨,当年烂泥扶不上墙的小皇帝,终于长大了。
这段时间他也在想,当年的小皇帝或许并不是烂泥扶不上墙,他是在藏拙,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如今才算是找到时机,一举反杀,夺回政权。
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甚至也大笑三声,称赞了一声干得漂亮。
而最近,商部考试的事情,他自然也知晓了,毕竟瞿书棠是他亲儿子,父子俩感情好,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儿子都是愿意回家跟他交流一番的。
他是支持儿子的。
当年他怒而挂印辞官,儿子也跟着弃文从商,到底是他性子太倔强,不懂得圆滑,从而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啊。
如今儿子有这个机会,直任商部侍郎一职。
只是,这小皇帝还来找他这个老头子,意欲何为?
他猜到几分,如今朝堂缺人,前几天有好几个已经致仕的老头儿都被请了回去,但是他却没这份想法了。
如今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钓鱼养老,多潇洒,何故还去蹚朝堂上这一摊浑水?
一行三人回了府邸,凌秋桑从始至终也没说请瞿墨出山的话,反而像个真正的后辈,陪师娘逗乐,一点皇帝的架子都没有。
施懿在一旁,话不多,细节处却也周到。
师娘十多年前见过几次小皇帝,但他都长大了,师娘现在只瞧他眼熟,只当是自家夫君以前的学生过来拜访,起初客客气气,却也被凌秋桑逗得笑得合不拢嘴。
瞿墨的脸色再次柔和几分。
凌秋桑和施懿吃过鱼,陪师娘逗乐了一会儿,然后就离开了。
这些瞿墨反而摸不准他们的想法了。
但是凌秋桑第二天又来了,还是故技重施。
不只是如此,第三天,第四天,他每天下午都和施懿准时到湖边报道,偶尔能碰到瞿书棠,也没聊关于考试的问题,反而问了问生意经,以及各地的民俗风情。
瞿墨一头雾水,这两人该不会真的只是来钓鱼的吧?
凌秋桑心中乐得不行。
这天,凌秋桑没再说什么钓鱼经,反而跟施懿讨论起了内阁的组建问题。
撤掉丞相的职位,把丞相手中的决策权,议政权,行政权分散开来,决策权抓在他们自己手里,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交给六部,不,现在是七部了。
此后,内阁和七部各司其职,也不会造成从前左相一家独大的现象了。
凌秋桑和施懿有来有往,分析各种利弊,以及首批内阁官员的选拔,首辅,次辅由谁担任才镇得住场子,还有各种细节问题。
丝毫没避着瞿墨老头儿。
瞿墨老头儿听着听着,总算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既是叹息,又是无奈和好笑。
一个没忍住,在凌秋桑脑袋上敲了个脑瓜嘣儿,“拐弯抹角的。”
尽显亲昵。
显然是凌秋桑和施懿这几天的怀柔政策起效了。
凌秋桑脸皮厚,“我这不是怕老师不愿意出山嘛,只能三顾四顾五顾茅庐,诶,不对,是五顾老师您的豪宅。”
瞿墨老脸微红,豪宅什么的,都是儿子的心意。
至于出山的问题,瞿墨原本想着皇帝或许是请他回去继续担任丞相的职位,他是不愿考虑的,丞相的责任太大太广泛了。
他年纪也不轻了,精力有限呐。
但是这个内阁……着实勾起了他的兴趣。
第38章 王爷不可以
凌秋桑和施懿对视一眼,站起身,对瞿墨恭恭敬敬行了个学生礼。
“老师,学生真心想请您出山担任内阁首辅一职,前些年太后党蚕食大晋根基,如今百废待兴,学生能力有限,学生恳请老师出山帮我。”
施懿也帮腔,“瞿老,内阁首次组建,内阁首辅一职,这朝堂上,除了您,再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请您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出山建业。”
瞿墨叹息一声,到底是心软了,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也看在这小皇帝屈辱蛰伏多年的份上。
“再与我细说一下这内阁。”
凌秋桑眼前一亮,成了。
终于请到了瞿墨老爷子出山,朝堂上这边,商部的考试时间也到了。
报名的人数比预先想的要客观一些,总共有一百多人,更让人意外的是其中有十二个都是女子。
他们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官宦家族,还有两个是曾经放出宫的女官,最让人意外的是有一位公主。
这位公主不是先皇的姐妹,是凌秋桑的姐妹,而这位公主的经历又确实曲折。
前几年,这位公主就出嫁了,是太后指婚的。
运气不好,嫁的是左相一党的,官员不能尚公主,嫁的是个无实权但家底丰厚的世袭伯爵,夫妻二人成婚之后,生了一对双生儿女,还算恩爱。
说是无实权,但是家中旁支在朝中当官的不少,太后当初指婚,何尝不是看上了伯爵的家底,拉拢伯爵家的旁支官员,而伯爵府这些年在左相一党的权势漩涡中也有些牵扯。
好在问题不算严重。
这次肃清朝堂,这位伯爵没有被砍头,看在公主的面子上,只撤了爵位,收回伯爵府邸,罚银三百万两,贬为庶民,三代不可入朝为官。
公主毕竟是皇室,爵爷也是锦衣玉食身份尊贵,一朝从权贵成为平民,打击必然很大。
但是这位公主是有成见的,三代不可入朝为官,她转身就跟驸马和离,带着儿女自立门户,然后报名考试。
明眼人都知道和离书是个幌子,公主对驸马还是有感情的,和离之后,两人的宅子还是邻居。
知道那驸马也是被亲戚牵连的,凌秋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更何况,他们现在就是需要有一位有身份地位的女子站出来给天下女子做表率。
这位公主就很好。
只是希望公主在考场上不要掉链子。
一切准备就绪,考生们逐一进场,一人一桌,每桌相距一米多远,没有科举那么严苛,凌秋桑和施懿根本不担心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作弊。
或者说,他们就没可能作弊。
考试分两场,一场笔试,一场面试。
今天是笔试,考题是施懿出的,商部现在需要的官员,除了商部侍郎,基本内定了瞿书棠,其余的还有好几个官位。
除了传统的左右丞,参议等,还有新岗位,工厂的厂长,副厂长,财务出纳,采购等等。
这其实有些套用某个世界六七十年代的国营工厂的模式。
只是把这些职位变成了小官位。
以后商部必然还会扩张,还会有新的产品面市,最好全国各地都有国营厂房,也好给百姓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如今,先把京城的国营厂盘活了再说。
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几乎没有多少占比,算学,实策,经商之道的占比较大。
还有些是施懿从后世公务员考题里扒拉出来,改了改,改成了适合这个时代的题目。
还有些是蓝御提供的,蓝御这傻子,凌秋桑和施懿都快猜到他原本的职业了。
大概是军警这一类的。
他们两人和蓝御相处得一直很愉快,配合也很默契。
没忍住还是提点了几句,“如果以后再在任务世界碰到了别的宿主,先把自己原本的身份捂严实了。”
蓝御有些不明白,都是不同时空的人,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凌秋桑不得不再解释,“你看我们,我们这种完成任务的宿主,没有回到原本的世界,去了退休宿主养老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还想去其他世界,基本上只需要跟主系统申请一下就行。”
蓝御像是明白了什么,正色跟两人道了谢。
确实,能成为宿主的,基础人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各种任务,各种世界的设定和浮华里,人人都能保持初心吗?
考场上。
考生们看着这些题目是一头雾水。
来应考的底层官员少,多是举人,本想着这次朝堂缺人,题目不会太难,拿到考卷之后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大部分的题看起来不难,难的是有些题目根本摸不着头脑。
比如说这一题:一头公牛九百斤,木桥的承重只有八百斤,请问牛怎么过河?
这算什么问题?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施懿坐在上堂,颇为惬意地品着香茶,单手轻敲了一下桌面。
“不可交头接耳,考场保持安静,考试时间是两个时辰,中途要去如厕的请举手,考试开始,祝你们好运。”
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时间有些紧张,众考生也不再耽搁了。
除了那十二个小姐姐,其他的都是至少举人功名了,大部分人基础心理素质还是关过的。
只有少部分人一脸不怠,觉得这样的考题如同儿戏,嗤之以鼻,根本不打算动笔,甚至都后悔来这一趟了,就等着时间到了,然后甩袖离去。
施懿也不搭理,安排了侍卫去巡查监考,自己绕到后方去找凌秋桑了。
凌秋桑正在和瞿墨探讨关于内阁组建的事情,凌秋桑有经验,却也要结合大晋当下的国情,进行一定的修改。
瞿墨说是老爷子,其实也就五十岁出头,只能说在古代算是老人家了,但身子骨还是很硬朗的。
特别是重新回到朝堂,这小老头又燃起了年轻时的那一股冲劲儿,甚至比当初考上状元还多了几分意气风发。
他越是跟凌秋桑聊,越是了解到这位皇帝并不简单,心中也更是钦佩。
施懿进来了,也没打扰两人的交谈,在一旁坐下,温了一壶茶,时不时给两人添上一杯。
时间过得很快,内阁组建的细节已然成型,不出意外的话,明后天就会在朝堂上公布这件事情了。
至于首批内阁成员,除了首辅是瞿墨之外,其他的几位,凌秋桑和瞿墨都一致认为把几个保皇党提了上来,还有几个摄政王党的。
帝王之术,朝堂上还是需要制衡的。
考场上这边,时间到了,该交卷了,其中有几个交白卷的,脸色异常愤慨。
凌秋桑可没有施懿这么好的耐心,直接就问了,“你是智商有问题?为什么一个字没写?”
他没暴露身份,在场考生只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是皇帝。
显然这个交白卷的不在此列,只认为他是什么官宦子弟。
白卷书生怒而甩袖,“在下熟读四书五经,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可你们竟然用如此低劣的考题来侮辱我。”
“低劣?”凌秋桑拿起他的白卷,“你指给看,哪道题低劣?还是说...你不会做,就只能用出题低劣来为自己挽尊?”
38/86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