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大事,就是了解下情况,你以前在哪上班啊?”
叶枫语气轻松,他怕说了n3的事情,陶金平闭嘴不言了。
“啥情况啊?我哥有没有生命危险啊?有没有麻烦啊!他为什么会进这了啊?”
“他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头子能干啥啊?只有被人家欺负的份。”
“警察同志,你们可得查清楚啊,我哥蚂蚁都不敢踩死的性格,不会惹事的。”
陶金平着急帮着陶德全解释,强调陶德全性格懦弱,绝对不是惹是生非的人。
叶枫一看这架势,陶金平要是不知道陶德全为啥来这里,恐怕他们的询问就没办法进行。
但是不可能告诉陶金平,陶德全涉及n3的事,一旦提起了n3,陶金平可能先一步警觉,说不定会隐瞒造成侦破难度。
“陶德全啊,涉及一点纠纷,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现在呢是初步了解阶段。”
“我们通知了他弟弟,他儿子,都不太配合。”
“这转弯抹角找到了你,就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叶枫语速很慢,一边说一边想,生怕自己不小心暴露了什么,还好说完后,陶金平松了一口气。
“没事,问我,我都清楚得很,我帮他说清楚。”
“你十几年前在干啥啊?”
“我啊一直当门卫保安啊,年轻时候在一个国营厂当保安,后来这里建了催化厂,就把调过来当门卫了啊,后来拆迁他们搬了,给我提前按有害工种办了退休。”
“我说的都属实啊,我都有档案啊,国营厂子的领导班子有的还在呢,说不定他们都知道,你们可以去问的,我不说假话。”
陶金平生怕叶枫不信,东拉西扯一大堆证明自己一辈子老实工作,所以能给陶德全做信誉担保。
催化厂就是河畔小苑地址前身,将n3和其他原料融合,成为可以直接使用的科研原料。
催化这道程序并不复杂,提前催化方便集中管理n3原液,经过催化后的n3毒性降低,减轻了后续环节的泄露风险。
陶金平虽然一辈子做的都是保安门卫,但是待得都是国营厂,工作稳定轻松,比起种地的收入更是多了不少,算是他们村里少有的前途不错的人。
“陶德全来找过你吗?你上班的时候?”叶枫问。
“来啊,常来,特别是我值夜班的时候,又不能睡觉,他经常提着酒菜来找我,有时候我困极了,睡一会,他还能帮我看会大门,我们单位的都知道。”
陶金平认为,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算事。
从来没有意识他工作单位是需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的,遵循保密原则的。
不仅他安全意识淡薄,厂里的其他人也一样,否则怎么可能让陶德全一个外人三天两头在他们厂门口出入,晚上还做免费替班?
陶金平提供的信息有限,却说出了至关重要的关键信息。
陶德全完全有机会在陶金平睡着的时候,进入厂房接触到n3,虽然机会渺茫,但是并非不可能!
“我哥不会有事吧??”陶金平说完又追问。
“没事,你别着急,先休息下,一会我们接着聊。”
叶枫叫了两个同事进来顶替他和周云飞,立刻去给胡平汇报了最新的消息。
“我觉得他们库管肯定有问题,他们的库存进出账目能核对上,但是陶德全又拿到了三支n3,问题肯定出在管理人身上。”
“弄过来问话。天南海北都要抓回来。”胡平毫不犹豫下达了指示。
催化厂除了技术工种,科研岗位是从外地来的,其他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全是请的本地人。
陶金平是,仓库管理也是。
当年仓库管理才二十几岁,现在不过四十出头,催化厂搬离后,他拿了一笔赔偿金,继续在本地工作生活。
午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一辆黑色小车飞驰而过。
车上坐着四个人一脸严肃,驾驶座上的人紧握方向盘,恨不得油门踩到底,生怕慢了一步扑了一个空。
东丽区的几栋孤零零的老居民楼立在马路边,没有院墙,没有门卫,楼里的住户早已经熄灯睡觉,连个询问的人都找不到。
叶枫按照手机里的门牌号轻轻走上楼梯,叩响了一扇毫不起眼的防盗门。
良久,黑乎乎的猫眼里亮光一闪而过,门后响起了压低嗓门地询问。
“谁?”
叶枫掏出工作证在猫眼前晃了晃,门内沉默片刻又是一声询问。
“你们找我什么事?”
“问点催化厂的事。”
咔哒,防盗门开了一道缝,一个男人挤了出来站在楼道里顺手掩上门。
“我跟你们走,别惊动我家里人。”
(本章完)
第七十九章
“老公。谁啊?”屋里响起了高声的询问。
“没事,没事,你睡你的。”男人话还没说完,门开了,一个穿着睡衣的妇女伸出头看到外面好几个陌生男人,捂住了嘴。
叶枫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我们是市局的,过来找他了解点情况。”
“以前厂子里的睡,没事,你回去睡吧,我去去就回。”男人出声劝慰老婆。
女人满脸狐疑站在门口目送男人跟着警察下了楼。
坐上车,叶枫还没有来得及确认男人的身份,虽然也不太需要确认了。
他虽然年纪变化,但是脸和存档里的照片变化不大,并且刚才的反应也说明了警方没有找错人。
车子发动,黑乎乎的住宅楼很快被甩出了视野。
“你们是找到了丢失的n3吗?”男人第一句询问印证了叶枫的猜测。
叶枫说不着急,他却并不能平静下来,仿佛这些年压在心中的大石终于卸下来了。
他当时心就凉了,虽然每次送过来的数目并非都是整盒,总会有零有整,但是封条一定是好好的。
“你们知道吗?这些年,我每晚噩梦,有时候我根本不敢睡。”
其实那次不是入库数据记录错误,就是丢了。
当天晚上,他接到n3后,匆匆忙忙在交接单上签了字,然后都来不及把n3送进仓库,就赶回了家。
等到处理完家里的事,他立刻回来,清点入库时发现了其中一盒打开了,丢了两只。
他立刻跑去门卫问有没有人来过,门卫说没有。
“n3在我手里丢过三支,可能是绝无仅有的,n3管理很严格,其他地方都不会出问题,我有罪,我有罪!”
当年的仓库管理很清楚n3丢了。
第一次丢失n3,就是警方之前调查中知道的,因为库存对不上,全员上下折腾,查了很久最后查清楚是入库数据记录错误。
“总会梦到很多不认识的人拉着我,要我偿命,说我害死了他们。”
当年的年轻小伙,如今的中年男人在车上痛哭流涕,絮絮叨叨了一路。
回到市局,进入正式审讯环节,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问什么答什么。
无论他是什么样的结局,至少余生能有机会睡个安稳觉了。
午夜找上门的警察,反而让他从多年的自责,恐惧,后怕中解脱了出来。
“别人是过日子,我是一天天的熬,我希望能熬到死的那天,我没有勇气去自首。”
n3的封条撕毁了是没办法重新贴上去的,所以在他之前有人动过这个。
甚至警方还没有问出下一个计划好的问题,他已经自觉回答出来了。
因为n3的性质,所以转运入仓都选在半夜进行,尽量少暴露于人前。
那天晚上仓管接到通知,半夜有货入库,他家里有事想要回去一趟,但是他知道n3入库是大事,是不可能更改的。
“不着急,回局里我们慢慢聊。”
“当时的门卫是谁?”叶枫问。
“陶金平,那会就两个人轮班。门卫室里只有一个人,没有别人。”仓管毫不犹豫的回答。
他当时就知道完了,n3丢失是大事,他很可能失去这份在当时,当地人看来收入非常高的工作。
当年才二十来岁的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前途,他没有上报丢失,报警寻找,而是在自己的入库记录本上记录了真实的数目。
这个记录本是手工账目,而在系统里登记数据是又行政人员负责,根据和对方往来表格录入。
登记人员当时惯例询问他时,他随口一答没问题。
然后就是月末系统生成数据表,一核对发现数量不对。
n3少了两支,必然是头等大事,几个城市,无数个部门翻查记录。
谁都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催化厂领导查到仓库手工记录,认为是数据错误,不是丢失。
因为历次都是有零有整的入库,当时负责运输司机也认为责任不在自己,咬死他们交接货时封条完整不可能拆开对数。
在这中间,各方都遗漏了最关键的一个信息记录:批号。
“当时n3的批号不像现在这么精细化,每一只都一样。生产日期一样,批号就一样,每一批都是同一个编号。”
仓管说完,叹了口气。
最终事情的处理结果有些草率。
在几方都不承认,而又缺乏监控的条件下,这事就成了交接人员没点清数量录入系统有误告终。
但是那之后n3全面加强了管理,统计了现有的n3数量,生成了新的批号每支不同,重新印刷了标签,要求各单位对应贴上,并且做好记录。
各个涉及n3的相关单位增加了监控摄像头。
本以为之后的日子相安无事,没想到,催化厂销毁破损n3时再次出了岔子。
n3的密封金属管,被认定不再实用需要淘汰,而抽出里面的液体重新灌注也不符合管理规定。
于是相关单位经过调研了解:此类包装只有饶安催化厂这里有十几只存量时,拍脑门决定:以破损为由,销毁所有的淘汰包装n3。
出库,销毁自然又是晚上。
销毁手段简单除暴,拉去高温熔炉一溶了之。n3经过万度的高温炙烤,失去活性毒性,什么有害物质都灰飞烟灭。
运输交接都是由当时的仓管也就是他独立负责。
本想的是经手的人越少越好,没想到又出了问题。
仓管按要求走好出库,摄像等程序后装上了车,出发前发现忘记带销毁确认函。
他匆匆回了趟办公室拿好,回到车上扫了一眼没发现异常。
等到了销毁地下车,他打开一数,少了一只……
这次不可能是数错,刚才核对录像折腾了那么久,数量甚至每支的模样批号他都记在了心里。
肯定是又丢了!
他经历了短暂的心慌后,忽然镇定下来。
这批货即将送去销毁,无论是多是少,只要一会让操作人在表上签字认可,便是万事大吉。
至于数量只要签字人不追究,没有人知道丢了一件。
之后的流程一如他所愿,对方听说是破损的剧毒化学物,又看到他穿着隔离服,带着口罩面罩,如临大敌。
和他说话都隔着两三米,嘴里不住抱怨怨领导怎么不说清楚。
他主动打开要数给对方看,对方十分不耐烦,叫他别拿出来一会洒了怎么办,赶紧自己处理了。
清点核对完全没有,别说丢失了一只,就是丢失了十只,都不会被第三个人发现。
因为丢失的n3原液已经按照流程销毁了,而系统里曾经有过的记录也随着销毁变成了隐藏状态,除去最高层以外的普通人根本看不到……
“我会被判多久?”仓管问。
叶枫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但是肯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特别是现在还出了人命。
危险品的管控流程如此儿戏,这么多年就丢了三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天边依然黑漆漆一片,不知道哪家饲养的大公鸡发出尖锐的鸣叫。
宴笙给叶枫请的技术外援传来了大部分的分析结果。
“还有最后一些画面,我们在进行技术还原和加强,请稍等片刻。”
作为免费义务提供帮忙的技术大佬,语气如此谦和,让叶枫在感动之余,心中对宴笙面子大的认知又提高了一层。
他们自己的技侦也按要求,提过来了分析结果。
大家分工花了三个小时看完,找到了陶德全在不同的深夜,提着一大袋食物四处抛洒的画面。
找到了健身教练高俊杰,无论严寒酷暑骑着他的山地车,沿着差不多的路线,在差不多的时间从摄像头里匆匆一闪而过的身影。
找到了那些可怜的流浪猫狗,叼着以为是珍馐美味实则毒物的鸡腿,排骨,火腿肠欢快奔跑的场景。
在这些画面里,时不时出现一只黑狗四处欢快的奔跑,那是陪着陆小路一起吃饭,意外中毒死亡的流浪狗。
侦破过程中,接触过的无论是人还是狗都在画面里寻到了完整的影像。
唯独没有陆小路捡食的画面,甚至连陆小路在摄像头里出现的画面都只有不完整的一角。
提着透明塑料袋,急匆匆跛着脚一晃而过。
监控右上角显示的时间和红艳超市收银记录的时间相差一个多小时。
没人知道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陆小路是去四处寻找购买鸡腿,还是为了避开监控头绕了很多路,却依然不小心留下了踪迹。
监控画面里除了那些流浪猫狗,没有其他没有接触过的人去触碰过那些含有剧毒的食物。
这也算是一种幸运……
(本章完)
第八十章
那些在镜头下重复出现过的脸,经过外援技术专家的根据行动轨迹判定,均为附近生活的居民,行为路径日复一日如此没有疑点。
镜头里出现频率不超过三次的路人,技侦专家也单独甄选了一个组合,虽然监控视频跨越的时间长度很长,但是时间点都是夜晚,位置偏僻,加上饶安居民的活动特点,加起来居然只有不到五十人。
大家一个个看过去,确认没有形迹可疑的人,他们真的只是偶然路过或者生活于此反复路过。
58/201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