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偏向雪山行(近代现代)——许湖

时间:2024-02-03 09:29:20  作者:许湖
  对于上限比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哪一个不是天赋与努力兼具呢?”
  解说员大概也认为这场比赛的冠军已经提前锁定了,他对杞无忧报以了最温柔的鼓励:“无忧,放轻松,尽情地享受今天的最后一场比赛吧,经历过北京冬奥这场旅途,相信你今后的职业道路会更加广阔自由……”
  杞无忧站在了加高的高台之上,又最后检查了一遍固定器。
  “哦?无忧站上了加高台,这会让他有更快的出发速度。看来他也要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了,”解说员兴奋起来,“会跳2160吗?”
  迄今为止,杞无忧在赛场上只成功完成过一次2160,日常训练中,他这个动作的成功率并不算高,与早已对2160驾轻就熟的思文相比,他胜算渺茫。
  不过这些问题杞无忧都没有考虑。
  此时此刻,世界喧嚣,他只看着徐槐的眼睛,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
  爱人在身侧,梦想在前方,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时刻。
  “小杞,你尽管去尝试,不要有压力,不管结果如何都有我接着。”徐槐抱了抱他,这个拥抱的时间格外久。
  杞无忧出发了。
  高速滑行中,赛道两边彩虹色的围挡飞速从他身边掠过。
  在现场观看比赛,运动员从出发台滑下时,中间有几秒钟观众是看不到运动员的身影的,如果看转播大屏幕的话就会错过运动员从大跳台上飞出来的那一幕。
  观众席上的所有人都恨不得生出两个脑袋四双眼睛。
  万丈高空之中,杞无忧从跳台冲出来,阳光普照,他的身姿像鹰隼般矫健,冲破云霄,挣脱一切束缚。
  彩色的奥运五环与冬奥会徽在他右侧的冷却塔上,相得益彰。
  暖金色的日光洒满赛道,他的身影却如同高不可攀的山峰,遮住身后耀眼的太阳。这一刹那,他是比太阳更璀璨而夺目的存在。
  这道极有压迫感的身影在空中翻转,360、720、1080、1260……2160!
  不,比2160还多了半圈!
  足足六周半,2340,速度快到摄像头都难以捕捉。
  “2340!!!”解说员忍不住失声尖叫,“我看到了什么?!最后一跳,杞无忧顶住了压力,他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现场观众还处于震撼之中,大屏幕上已经出现了慢动作回放。
  “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空中的抓板动作是前手抓板前刃,后手抓板后刃,weddle抓板与stalefish抓板相结合,换手抓板,难度飙升,腾空高度将近10米,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么复杂的抓板,落地也很干净……总之,完美,震撼,无可挑剔!”
  分数公布,98.50分。
  举世瞩目的一跳,杞无忧实现惊天逆转。
  思文和其他几个比完赛的运动员一拥而上,跑过来祝贺他,合力把他抱起来抛到半空。
  解说员感慨道:“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在赛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永远有人在拼尽全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后面还有其他选手的比赛,他们没有在终点区逗留,接着来到赛道外接受混采区的采访。杞无忧的脑子都是懵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采访完还要去候场,等待最后的排名公布。
  杞无忧全程被Sven拉着走,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小杞!”
  前方一道身影出现,杞无忧脚步顿住,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人。
  徐槐气喘吁吁地从赛道的另一端跑过来,朝他露出灿烂的笑容。
  霎那间,周围的喧嚣远去,天地失色,冰雪消融。
  有时候看到徐槐,就仿佛在下坠的过程中被一双温柔的手托住。杞无忧只需要从大跳台上飞驰而下,而徐槐负责接住他。
  千千万万次。
  作者有话说:
  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对小杞和槐哥而言,冬奥会是非常圆满的结局,对我来说也是。下章赛后收个尾,这篇文就正式完结了。
 
 
第198章 人生中所有的雪季
  北京赛区的颁奖广场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晚上八点,冬奥会男子单板大跳台的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
  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国旗、奏响国歌,这同样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每一位运动员的终极梦想。
  给杞无忧颁奖的是国际雪联主席,这位年近五旬的美国男人热情地拥抱了杞无忧,祝贺他夺得冠军。
  颁奖舞台呈半开放式,上方笼罩着一座弧形屋顶。这天刚好是元宵节,在满月的见证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杞无忧站在最中间,仰起头,表情肃穆地注视着国旗。
  徐槐在台下望着杞无忧,舞台四周漫天的灯光照进他眼睛,眼底似乎有隐隐的泪光闪动。
  四面八方都是闪光灯与快门声,有镜头恰好捕捉到了这一幕。
  “啧,你看槐哥,又哭了,”坐在观众席的田斯吴笑起来,“看不出来他还是泪失禁体质。”
  “他这还算克制的,要换成我,早在上午的时候就抱着无忧嗷嗷哭了。”王飞跃表示很理解。
  最后,三位运动员在摄影师的指挥下站在一起,将金墩墩与颁奖花束举在手里合照,定格下这一刻。
  走下台,杞无忧把金墩墩和花束递给徐槐,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包纸巾,从中抽出两张给徐槐擦眼泪。
  其实脸上已经没有眼泪了,只是眼眶还有些发红。
  “我亲爱的Ryan,你今天哭三次了。”思文走过来,勾住徐槐的脖子放肆嘲笑。
  “哪有这么多次!”徐槐矢口否认。
  一次是上午杞无忧最后一跳成功落地的时候,一次是下午召开媒体会答记者问,还有一次就是现在。
  杞无忧瞥见思文通红的眼眶,心说你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俩人不愧是师兄弟。
  他把Sven的胳膊从徐槐脖子上拿了下来。
  徐槐见他一脸冷静的样子,忍不住上手捏捏他的脸:“都怪你。”
  杞无忧笑了一下,坦然接受他堪称莫名其妙的指责:“嗯,怪我。”
  徐槐今天的确流了太多眼泪。
  首钢大跳台赛场的镜头也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幕,通过转播屏幕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只有杞无忧没看到。
  “此刻我们看到,出发台之上的徐槐教练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想他是最为无忧高兴的人,”解说员笑着调侃,“他们的师徒感情很深,徐槐教练这是真情流露啊!”
  听到解说员的话,杞无忧第一时间摘下雪镜去看大屏幕上的徐槐,可惜镜头已经切换成了他自己。
  他只看到一双锐利而专注的眼睛。
  比赛结束后,先在媒体室召开了一场小型媒体会,所有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到场参加。
  记者采访昆腾时,提到了他的好朋友徐槐,问昆腾日后有没有从事教练员这一工作的想法,像徐槐那样。
  今天的决赛,他排名第九,竞技状态每况愈下,大家心里都清楚,也许他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
  而昆腾说:“暂时没有想法,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滑到米兰冬奥会。”
  面对在场人或惊讶或了然的反应,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平静地说:“还是热爱单板滑雪,不想放弃。”
  这位参加过四届冬奥会的老将不需要多么辉煌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仅仅是用那双坚毅的眼睛注视着镜头,便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媒体们通过各种途径还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徐槐和国家队的合约到期之后,不再续约,于是便在现场求证。
  徐槐对此给了肯定的回答。
  “那你之后的打算是……”
  “想早点退休。”徐槐玩笑道。
  单板大跳台领域,所有的奖牌他几乎都拿过,唯一还差的就是一枚冬奥会金牌,现在杞无忧帮他拿到了,他不再有遗憾。
  媒体会即将结束时,记者又提问杞无忧:“你有什么话想对在场的运动员们说?”
  杞无忧看向昆腾,口吻认真:“我和徐槐教练都希望大家能够远离伤病,快乐滑雪,”他顿了顿,又说,“米兰见。”米兰是2026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
  听到这句话,他的徐槐教练又忍不住泪洒现场。
  运动员夺冠之后的几天是热度最高的时候,有大量媒体闻声而动,争相采访报道,也有很多商家重金向他抛出代言的橄榄枝。
  适当的曝光有利于提高商业价值,争取到更好的赞助,徐槐知道杞无忧不喜欢面对镜头,和队里商议过后,出于对杞无忧的保护,拒绝了大部分邀约,但还有一部分是不太好拒绝的。因此,夺冠后的一周,杞无忧几乎每天都要面对镜头,从起初的不适应到日渐麻木,脸色也越来越臭。
  媒体早就习惯了他的冷脸,毕竟他对外的人设就是一个冷酷话少、又有点神秘的运动员,如同江湖上不世出的武林高手。
  “槐哥,下午还要拍什么?”
  今天上午,杞无忧拍了一个户外运动品牌的广告,还录了一条家乡媒体的宣传视频。
  他觉得拍摄比滑雪累多了,中午吃了顿大餐也没缓过来。
  “有一个独家专访。”徐槐说了那家体育视频网的名字。
  “在哪儿访?”
  “南山滑雪场,他们说想要拍一些你滑雪的照片。”
  “好!”杞无忧一口答应。
  比起令人不自在的室内影棚,他当然更喜欢滑雪场。
  心情好了一些,杞无忧看着徐槐笑意盈盈的眼睛,故意问,“槐哥,这次采访还会哭吗?”
  徐槐瞪他:“……怎么可能,绝对不会!”
  下午三点,南山滑雪场的阳光分外刺眼。
  “恭喜你呀,冬奥冠军!”面前的女生朝杞无忧笑道。
  体育视频网派来采访的记者是应筠,这次她后面不止跟着一个摄像,还有专门负责拍照的摄影师和助理。
  如果不是徐槐提醒,杞无忧还真想不起来应筠的工作单位就是这家视频网。
  他还想起来另一件事:“你之前说比赛结束后采访我……”
  “对啊,我给你发消息你一直没有回我,所以我只能联系徐教练了。”应筠又朝徐槐投去感激的目光。
  杞无忧沉默了下,“不好意思,这几天的消息太多了,我没有留意。”
  应筠忙道:“没关系,理解理解。”
  例行的雪场拍摄工作告一段落后,杞无忧在露台上接受采访,徐槐就坐在里面的咖啡厅静静地喝咖啡吃冰淇淋,没有打扰他们。
  时间缓慢流逝,不知道过了多久。
  “那你忙完回洛阳吗?”
  通往露台的玻璃门被推开,几人走了进来。
  “回。”杞无忧说。
  等所有事情忙完,他要放一个长假,回家好好休息。
  “哎,真好,我之后还有好多工作呢,短时间内是回不去了……”应筠惆怅地回忆,“我记得你家那条巷子里有好多非遗店铺,还有个酒馆。”
  “对。”杞无忧走到徐槐桌前,自然地拿起他的杯子,喝了一口他喝过的咖啡。
  “酒馆的酒好喝吗?”徐槐有些好奇。
  去年他去洛阳的时候,并未注意到杞无忧的家门口还有酒馆。
  “不知道,我没喝过。”杞无忧如实道。
  “回来可以试试。”他又补充。
  “那徐教练之后有什么安排呀,不会真的提前退休了吧?”应筠问。
  徐槐摇了摇头,“我会陪小杞一起回洛阳。”
  说话间,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屏幕亮起,有人给他发了消息。
  应筠无意中扫到他的锁屏,表情讶然:“诶?徐教练,你的锁屏……”
  是杞无忧的照片。
  “嗯?”徐槐拿起手机,方便应筠看得更清楚一点。
  杞无忧身穿黑色雪服,戴着黑色头盔,眼神凛然,如利剑出鞘。
  他的身后是首钢大跳台。
  “哇,这是决赛那天的照片吧?”
  “对,是比赛结束的时候,我拍的大屏幕上的小杞,他当时刚摘掉雪镜。”
  “抓拍得真好啊,这个眼神好……”望着屏幕上的那双眼睛,应筠忽然有点词穷。
  徐槐扬起唇角:“对吧,非常迷人。”
  应筠:“……嗯。”
  “这张照片……”杞无忧张了张嘴,“我当时是想看徐槐的,但是只看到了屏幕上的我自己。”
  徐槐微笑地看着他,杞无忧回望过去。
  两人并没有肢体接触,也没有什么亲密的举动,甚至连交流都很少,毕竟杞无忧说话通常是几个字几个字地往外蹦,但应筠就是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那种谁都无法融入进去的氛围。
  相当微妙。
  她不敢再深想,“对了,无忧,能给我写个to签吗?我想拥有冬奥冠军的to签。”
  杞无忧:“写什么?”
  “我想想啊……”应筠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不想要通俗大众化的祝福,但也不能太特殊。
  “要不写句诗吧。”她最后说。
  两天后,杞无忧夺冠后的又一个专访在某平台发布,标题起得很长。
  【杞无忧:白日放歌,青春作伴,他从洛城三月与刀光剑影的梦里来】
  只看标题就能得知,这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稿子,遣词造句十分有感染力。
  这些天,关于滑雪、冬奥、夺冠的心路历程这些内容大家都已经看得很多了,低调话少是杞无忧身上最显著的的标签,采访过他的记者深有体会。问及训练、比赛和小时候的习武经历,他还算有话可讲,但是其他的内容挖掘不出更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