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俩腻歪的那个劲儿,谈恋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谈恋爱才奇怪。
但是……
周自远这么一说,他们才想起来,他们都是男的啊!
男的……男的……
一群人的世界观又一次受到了冲击。
林眠坐在后座上,抱着傅铮的腰,晃了晃脚:“怎么了?”
傅铮皱起眉头,也问:“你们有意见?”
“没有!”朋友们连连摆手,“没有,只是有点震惊。”
“男的就男的,反正大家都是好哥们,而且炸串都吃了,也不能抠嗓子眼吐出来。”
“就是,周自远别大惊小怪的,走了。”
“我大惊小怪?你们都没反应过来好吧?”
“走了走了,明天还要早起练车。”
两拨人又一次各回各家。
黄毛他们就震惊了一小会儿,马上又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去了,嘻嘻哈哈地跟傅铮和林眠道别:“早恋小情侣,明天见。”
只有周自远翻来覆去,想了一晚上:“男的……男的……”
*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马上就要开始报志愿了。
这几天,林眠和傅铮除了去练车,其他时间,都挤在一起,翻阅学校发的那本厚厚的志愿填报指南。
两个人成绩差不多,是一定要报同一所大学的。如果能去大城市看看,那就更好了。
林眠捧着脸:“沈学霸读的是物理系,可是物理系肯定很难吧?”
“嗯。”傅铮拿着手机,搜索一下各个专业的大概情况,“物理系,是大学学习物理学及其相关内容的部分。眠眠,金融系怎么样?”
林眠想了想,摇摇头:“我们家的两室一厅应该不用怎么金融。”
家长们都不太懂这些,但也尽力帮他们联系懂行的老师或长辈,帮他们做参考。
一个在海外做大生意的华侨亲戚给他们提供了意见——
计算机系。
据这位华侨亲戚说,海外科技迅猛发展,这阵风已经刮到了国内,计算机行业是朝阳专业,以后很有前景。
他们在电话里聊了很久,林眠和傅铮都有点心动。
不过,学这个专业的成本可能有点高,要自己买电脑,配置不能低。
挂了电话,两个人还在考虑,傅铮的父亲直接掏出了钱包:“想读就去读,多少钱?给你俩一人买一台最好的笔记本电脑。”
林眠张大嘴巴:“傅叔叔?”
傅铮也震惊了:“爸,我们家怎么有这么多钱?”
“这些年爸跑货赚了不少,我们家也不怎么花钱,爸大概攒了一点,打算以后在你工作的地方买房子,五万块够不够?”
“五万!”
“那一人五万?”
“一人五万!”
“下午就去看电脑。”
林眠家长连忙阻止:“老傅,你给小铮买就好了,我们家也给小眠存了一笔教育资金,肯定够的。”
既然家里人都同意,那就选定这个专业了。
林眠端端正正地把“京华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后面又加了几个保底的学校和专业。
七月份,两个人就收到了京华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回学校领通知书那天,他们顺便拍了高中毕业照。
周自远把家里的相机带来了,一群朋友站在学校门口,拍了无数张照片。
紧跟着,两家人特意带着两个小孩,去新城区买了电脑,还买了各种东西。
八月底,林眠和傅铮收拾好行李,家长们也都请了假,一行人坐上前往京华的火车——火车比飞机票便宜很多很多。
原本傅铮还有点不好意思,十八岁少年人的自尊,让他原本打算和眠眠两个人去学校报道。
但是林眠认真地对他说:“我们要读四年大学耶,爸爸妈妈看见学校长什么样子,这样以后我们跟他们说,我们在上课、在吃饭,他们就可以想象出那个画面了。”
好吧,傅铮对上父亲期待的目光,最后没有拒绝父亲帮自己提行李箱,送自己去学校。
夜晚的火车车厢一片安静,只有火车哐哧哐哧的声音,睡不着的林眠和傅铮挤在硬卧下铺,在家长们的眼皮子底下,小声说着悄悄话。
第32章 创业
32
一天一夜的火车, 林眠和傅铮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京华科技大学报到。
两个人同校又同系,还是一个地方来的, 也就理所应当地被安排在了同一间宿舍。
四人宿舍, 另外两个舍友都是京华本地人,行李不多, 可能打算时不时回家去住。
宿舍里还没有无线网络覆盖, 所以他们刚到, 就有人来推销有线网络套餐。
有电脑没网络肯定不行, 所以家长们直接掏钱给他们宿舍办了一年的。
傅铮看着工作人员忙上忙下,一会儿接网络,一会儿给他们讲解怎么连接网线,忽然嗅到了商机。
带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他们对网络和电脑维修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帮他们安装网络的这家店, 开在学校北门外面,离宿舍很远。
所以……
傅铮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把自己的电脑拆开又装上,反复研究。
大一下学期, 刚开学, 傅铮就印了一百张名片,放在十五栋宿舍楼楼下, 在学校里开启了电脑咨询与维修店铺,咨询费一次五元, 上门维修一次十元,更换零件原价自费。
名片一经发出, 傅铮的电话就被打爆了,还有——
林眠午睡起来,握着自己的手机,质问傅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我要被打了!”
傅铮一脸无辜:“眠眠,印刷店的老板说,名片上多放两个电话,顾客比较容易找到,我没有两个电话,旁边的客人就说,把老板娘的电话放上去。”
老板娘,指老板的老婆,也指老板的男朋友——林眠。
林眠照着他的胸膛,使劲给了他两拳,在傅铮承诺,承包他这个学期的零食费之后,才点头同意,和他一起。
从今天起,两个人除了上课,就是提着工具箱,上门去修电脑。
不到一个月时间,林眠就实现了零食自由,林眠生日那天,两个人还去大火的西餐厅吃了一顿好的。
两个人端着装着可乐的红酒杯,微笑示意,相互碰杯。
优雅,高贵。
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火,甚至扩大到了隔壁京大,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终于有一天,林眠受不了了,提出抗议:“每天在宿舍里跑来跑去,我腿都跑细了,每天吃的那点零食根本补不回来,我不干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想新的出路。
傅铮想起自己初中时,在学校里搞代理的事情:“眠眠,我们可以搞电脑维修培训班,学费三百。每栋宿舍楼里找一个代理店长,代理店长免费听课,免费拿零件,不过赚了钱要和我们二八分。”
林眠捧着脸,认真思索:“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本来就是计算机系的?虽然我们系不教修电脑,但是简单的电脑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多学几次就会了。我们现在好像很忙,也赚了很多钱,但是这个风潮很快就会过去的。”
“那你觉得呢?”
“我觉得……”林眠正色道,“我们应该急流勇退,换个方向。”
果然,又过了一个月,学校里有人模仿他们,干起了一模一样的生意。
各色电脑维修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林眠和傅铮作为第一家维修店,虽然还保持着不错的生意,但两个人也商量好了,把手头剩下的零件消耗完,就不再去批发市场买新的。
紧跟着,学校出面招商,北门那家电脑店入驻校园,开起了专门的电脑维修店。
经过半个月激烈的角逐,校园电脑维修的市场彻底稳定下来,毫无悬念的,实体店铺胜出。
林眠和傅铮手上的零件正好用完,他们的小店也宣布停业。
这天晚上,另外两个舍友回家去了,宿舍里只有林眠和傅铮两个人。
台灯前,林眠戴着眼镜,坐在桌前,傅铮抱着手,站在旁边,两个人一起算算,这半个学期他们到底赚了多少。
“除去零件成本和零食成本,这两个月来,我们一共赚了五千七百二十三块。”
“和我的预期差不多。”傅铮还算满意。
要不是因为有人抢生意,他还打算做久一点的。
可是现在,继续做是不可能的了。
两个人又开始思考,接下来该做点什么呢?
第二天,林眠和傅铮来到学校的电脑维修店。
老板早就听说过林眠和傅铮两个人,听见店员说他们来了,赶紧出来见见。
“两位同学,久仰大名,很有商业头脑噢。”
老板本来以为他们是来找事的,但好像不是。
林眠扬起一个笑脸:“老板,要不要合作?”
电脑店虽然入驻学校,但还是固定在某个地方,比之前离宿舍更近一些而已,还是没有上门维修服务,就算他们想办,他们的店员也不可能随便出入宿舍。
但是,林眠和傅铮可以提供□□啊。
打不过就加入!
老板都惊呆了。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林眠和傅铮宣布加入电脑维修店,继续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熟悉的同学依旧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而电脑店为他们提供零件供应,和他们三七分成。
背靠店铺,林眠和傅铮就不用再大清早跑去批发市场买电脑零件,还可以以最低价格拿到货源。
比之前更轻松,赚的钱也没变少。
在电脑店干了一阵子,课程也跟上了,两个人就在老板的介绍下,开始接一些编程活儿,开始卖程序。
他们给其他老板搭程序,应林眠的要求,免费给学校食堂里的各个店铺做了点单和外送程序。
他们还给电脑店搭了个程序,让学生们不用再打电话,而是直接登录网站预约服务。
后来他们不在电脑店干了,这个程序被老板以五千的高价收购。
而他们提出的“电脑店固定店面+学生上门”的服务模式,被老板继续沿用,老板招其他学生做员工,给宿舍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从大二开始,两个人就不再向家里要生活费。
*
到了大三这年,寒假放假,林眠和傅铮不再去火车站,而是打车来到京华机场。
他们今年要坐飞机回家!
出租车开走,傅铮拖着行李箱,林眠戴着酷酷的小黄鸭墨镜,拿着手机:“你们在哪儿呢?”
“就在T1啊……”周自远的声音忽然变大,“我看见你了!你戴着个大墨镜看个屁?站着别动,我和我同桌过去。”
“噢。”
“这里!林眠,别转了!你能不能把你脸上的墨镜扯下来?现在是冬天。”
傅铮按住林眠乱转的脑袋,让他看向前方:“眠眠,这边。”
林眠拽下小黄鸭墨镜,朝他们挥了挥手:“哈喽!”
沈行舟在京大读物理系,现在正在准备保送。
周自远在隔壁的财经大学读金融,他家里打算再送他出国读两年,然后让他继承家业。
学校离得很近,他们每个月都出来吃顿饭,交流一下近况。
今年周自远爸妈在国外,周自远和沈行舟便想着和他们一起回去过年,顺便见见黄毛他们。
好久没见了。
林眠上前,和沈行舟黏在一起:“学霸你放心,我打电话问过我妈了,你爸好几年没消息了,估计不会回来了。”
沈行舟笑了笑:“他回来我也不怕。”
林眠摘下自己的小黄鸭墨镜:“学霸你看,我在网上买的,可爱吧?”
“可爱。”
“我还给你和周自远也买了。”
“大可不必。”
这还是林眠和傅铮第一次坐飞机,林眠坐在靠窗的位置,好奇地望着窗外的景色。
37/44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