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顺带把头发也洗一下子,汉子很是热心肠的上前帮忙,把人从上到下摸了个遍。
穿着新衣服,坐在院子里晾头发,田竹川拿出帕子给他擦,沈夏的头发不是很黑,还有些黄,长期的营养不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回来的。
洗完澡的夫郎,总是看起来软软糯糯的,还有种香味,不是皂荚的味道,是他自已的味道,听说镇上有一种能让人洗澡洗头的香胰子,小姐小哥儿们都喜欢用,下次去看看。
躺椅是汉子抽空做的,为了夫郎能轻松嗮头发,可以睡着,把头放在上面,头发掉在外面,沈夏很喜欢这个椅子,还能让人舒舒服服休息一会儿。
夕阳准备西沉,山林里开始寂静下来,田间地头的人也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明天不进山,准备去把地翻一下,是该下种的时候了,对于种子夫郎有什么想法。”汉子在他耳边说道,还加强了想法两个字,惹得夫郎一阵惊颤。
坐起身,这倒是个问题,要不明天去镇上看看,应该有卖的吧!
田竹川说让他带着大嫂或者二嫂去,他要在家翻地,没有时间陪他,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去。
第二天,沈夏让二嫂陪他一起去,二嫂和二哥反正也要去镇上,就一起。
找了一大圈,居然没有找到有粮种的地方,他正觉得好奇,遇见了掌柜,那家卖蘑菇的掌柜,两人又是寒暄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居然也姓刘,二人越说越有缘,掌柜请他们到店里一叙,二哥还有事情要做,就让他们自已去,说一会儿来接他们。
回到饭店,几人上楼坐,还让小二上了茶,看到是熟悉的人,沈夏招呼一声,小二笑着回应,说下面还有事情要忙,便走了。
“沈夏是哪里人土?”掌柜问。
“现居住在桂花村。”
听沈夏说完,掌柜端茶的手一顿,叹了一口气。
“我以前也是那里的人。”
“啊~”沈夏和二嫂皆是一惊。
掌柜的继续说,“真的,房子也不知道垮掉没有,就在村尾,当时爹死娘跑,实在是过不下了,便到外面来求个生路,运气好,现在多少混了个掌柜当。”
又是一阵叹息,三人都没有说话。
“我刚刚听你们在说什么粮种,你们的粮种不够吗?”掌柜的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家家户户的粮种都是自已挑选自已种的。
沈夏解释,“我们是新搬来的,没有粮种,而且,桂花村的粮种不出粮,我就想着来镇上买点儿别人的好种子,但是逛了许久都没有一家卖的。”
掌柜的听懂了,这是个大问题,关于生计的。
沈夏又说,“我就是很好奇,为什么在镇上买不到种子,而在其他村子就能买到种子。”
刘掌柜笑了一声,小声在他们耳边说道,“你们知道现在的镇长是谁吗?”
两人皆是摇头,他们这种小人物最多就见过里正,什么镇长之类的,人家都是住在镇上的,哪有机会见。
“不知道没关系,反正就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混蛋,但是他有个县令舅舅,所以没人敢惹他,镇上这些,还有村里,都是他负责的。”说完看了看两人,接着又说,“他在镇上的花销可不小,我听说很多村子每年交的税钱可不少,去年他都已经在镇上买了一个大院子,还娶了两个妾。”
沈夏和二嫂像是听话本一样,可入迷,掌柜的看着他们一脸无害的样子,便知道人没听懂,还得用更直白的语言。
思考片刻,“这样说吧!我听说有些村子给他给了不少好处,可以给他们行一点儿权利,比如说卖种子。”
这么一说,沈夏便懂了,他在的村子,一到这个季节好多其他村子的人都会来买种子,而种子是全部放在里正家统一卖,他一手做主,想卖给谁,就卖给谁,想卖谁好的就卖谁好的。
“这不就是做恶吗?”二嫂愤愤。
刘掌柜淡然喝了一口茶,“正常得很哦,没有一个好官,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虽然生气,但是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平头老百姓,好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已,更不能和官斗。
沈夏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办法,要不然他要回那个村子里去,但是他不想回去。
二哥很快就来接人,顺便谢过掌柜的,掌柜的摆摆手,说与沈夏有缘,让他以后没事儿多来坐坐。
回去的路上,沈夏也没想个所以然出来,二哥说明天就把准备摆摊,请他与田竹川明天帮帮忙。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回到小院,田竹川还没有回来,便生火做饭,汉子在田间劳作,会用大量体力,今日便蒸了白米饭,炒一个白菜,再煎一个土豆,今天该买肉的,忘了。
饭做好,汉子还没有回来,沈夏先把鸡鸭喂了,用河塘边的嫩草剁碎与麸子搅拌,这就是鸡鸭最喜欢吃的。
放草地方冒了一个小堆,估计又是小四小五两人拿来的,他们说出要照顾鸡鸭,就真的天天扯草背过来。
把放了吃食的盆子放在地上,一群小崽子便涌过来,吃的一个欢,看着他们能吃能喝还有精神,沈夏很开心,外面有动静,是田竹川回来了。
小跑着探出脑袋,果然是他,把锄头靠墙放着,沈夏放轻脚步想吓人,谁知田竹川转身特快,一下子撞在他的胸肌上。
汉子把人扶着,“夫郎这么着急啊!这可是白天。”
小夫郎一把推开人,跑了。
第23章 里正媳妇儿被欺负
吃饭期间,沈夏把掌柜说的话给田竹川说了一遍,汉子说吃完一起去找找里正。
田竹川以前也没有注意过这些事情,他只管做事情,后面长大了会赚钱,就一心只在赚钱上,这些事情真没听说过。
里正家,见他们来,端出板凳让人坐。
沈夏今日没有见着嫂子和两个孩子,也没多问,就只把事情说了一遍。
“哦,那掌柜的姓刘?还住在村尾?那肯定就是那家,房子去年下大雨就倒了,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就一直荒废在那边。”里正说。
沈夏继续说种子的事情,里正沉思。
过后又开口,“你们也知道我们村子穷,很多村子都会另眼相待,前些年我爹在位时就知道,大家都是把不要的不好的东西卖给我们,认为我们穷,拿不出钱,只配用最差的。”
以前他会还嘴,说不应该这样,但是谁会听他一个黄口小儿说,村子里的泼妇可不是他这种人能搞定的,听多了,便有些麻木,改变不了,又放不下,心中像是在拔河一样,让人难受得很。
沈夏便知道去他们村买粮种这条路不可行,该想个什么办法呢?
院门声响起,里正媳妇儿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两个孩子哭唧唧的,嫂子眼睛也有点肿,还是招呼了二人,里正见不对劲把人牵在凳子上坐着。
两小娃娃一见到爹,再也忍不住,扑在他身上又哭又说。
沈夏他们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听了个全,原来今天是嫂子娘的生辰,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去给他娘过生辰,里正今日有事情就没有去,一回到娘家,嫂子见她没有拿什么东西回来,就沈夏送的鸡蛋,嫂子就一顿阴阳怪气。
她带着孩子不理她,去喊了爹娘,大家见到她们回来,都没什么好脸色。
她娘说话更是难听,“都是赔钱货,知道今天是老娘的生辰,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还带着两个赔钱货回来蹭吃蹭喝。”
“娘,他们是我的孩子,是你的孙子,你们怎么能当着孩子们这么说。”里正媳妇儿即使脾气再好,这么说她孩子也是不干的。
“怎么?还说不得了?多金贵,以前让你嫁给官老爷当妾,你还觉得委屈你了,偏偏要嫁到那个穷沟沟里头,即使是个里正又怎么样,还不是穷的舔灰,这都几年了,苦日子没过够?敢跟老娘没大没小的,果然是乡卡卡里待久了。”她娘说话越来越难听,孩子听见她外婆这么说爹娘,自然是不干的,上前理论。
“外婆,你不能这么说爹娘。”
老太婆看到小的都敢上前反抗她,更是生气,指着她的鼻子就大骂,“老娘看你们不是回来给我过生辰的,是专门回来气我,大的小的都是这个样,看看你大哥的孩子,人家上学有教养的很,再看看你的杂种,不知礼数,既然你教不好,老娘今天就帮着你教。”
于是,在没有防备下,两孩子被大扫把打了两下,最后还是里正媳妇儿上前挡住了孩子,自已身上挨了不少。
于是,三人饭都没吃一口,还挨了打骂,孩子怎么能不哭回来。
看着孩子身上的红印子,里正握紧拳头,都是他,都怪他,是他太穷,是他让她们回去没有面子,都怪他。
里正媳妇儿抹了抹眼泪,对他说没关系,她说了她从今以后再也不回去了,但是没说后半句,她娘,骂她死在外面也和他们没关系。
沈夏和田竹川两人握着手,手上稍微用了一点劲儿,汉子和他也是一样,也有这种奇葩的家人,但是能怎么办,只能把日子过好。
里正收拾好心情,对他们说抱歉,两人摇摇头。
“里正,我不是村里的人,但是我也知道嫂子的那种感受,我家人也是这样,还是用钱把我给卖给他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就不要想方设法,先赚钱。”沈夏一直想说这句话了。
里正怎么不想赚钱,但是有什么办法?他们村里的汉子出去做工,饭都没吃饱,做活自然是跟不上吃饱的那群人,于是做工都没人要他们村的。
其他村子的女人可以绣绣帕子卖,他们村里的女人常年做事,手粗糙得很,也不给他们做。
最难最累的活,他们都捡不到,更何况是其他,所以出去做工的人越来越少,年纪轻轻的汉子都在家守着那两亩地。
孩童们更加不用说,上学自然没有机会,所以一直这样下来,汉子收不了亲,女子嫁不出去,即使嫁出去也会被人欺负,小哥儿更不用说。
沈夏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一直知道钱的重要性,也知道人善被人欺,但是一个人没有金钱来维系中间的利益,被人骂多了自已也跟着麻木,自尊心会被打击到地上,要想捡起来,只有多赚钱。
“我前段时间在上山捡了不少蘑菇和菌子卖,价格还不低,但是,我才嫁过来,就没有说。”
里正心中满是感慨,要知道这个时候,就是有一文钱的活,都是抢着干的,谁也不会这么大方的说出来。
“夏哥儿,你这么说出来,是?”里正心里有那个想法,但是怕人家不是那个想法,那就罪孽。
里正媳妇儿眼泪都擦干,满脸无措看着他。
“我觉得嫂子可以去试试,大家都可以去试试,但是有些品相不好的,或者颜色特别艳丽的就别采了,前者不好卖,后者有毒。”沈夏可不希望伤天害人,又继续说道,“你们可以去酒楼试试,看能不能卖掉,如果不行,可以拿到我这里来,我给钱,但是我的价格可没有镇上收的高。”
沈夏觉得有些话还是提前说好,毕竟人心这个东西不好说。
里正和媳妇儿一而再再而三谢过,特别是里正媳妇儿,说完立刻背上背篓上山去了,里正拉都拉;拉不住。
二人也起身告别,回去的路上田竹川说,里正媳妇儿如果不早一步去看看,里正就会把这个消息散布全村,先下手为强。
第24章 二哥猪肉摊开业
果然,下午田竹川二人在田间翻地,就看见大群大群的人往山上走去。
两人继续犁地,他们得赶在下秧苗之前把地整理出来,关于种子,两人商量着,从外面带回来,而这件事情有一个人就很合适。
刘掌柜一听他们的请求,没有拒绝,毕竟,对于他来说就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他更喜欢沈夏的感谢。
两背篓蘑菇,上面的泥巴还是新鲜的。
收好钱,两人没有多做停留,便回去了,毕竟家里还有一群人在等着。
今天直接坐牛车到里正家,大家都在那儿等着。
“回来了,回来了。”
小娃娃们见着人,立刻高呼起来。
大家都踮着脚,往墙外看。
因为要给乡亲们发钱,所以叫掌柜全是拿的文钱,大家看着一口袋钱,眼睛都亮了。
不过他们并未争吵,只是很安静的站在一旁,有些村民还有些胆怯。
“回来了。”里正上前迎着。
“回来了,现在就根据大家的多少来给大家发钱。”沈夏连休息都没有,就开始给钱,因为天黑了,里正媳妇儿点了一盏灯出来。
“谢谢嫂子。”沈夏谢过,里正媳妇儿笑着摇摇头。
她是最早上山的,摘得是最多的。
“想来里正也给你们说过了,我就不再重复,只是我再说一下价格,在我这里蘑菇分成两种,一种是最好的,一种是一般的,这两种价格不一样,最好的按照稀有和好的按照个数给,而剩下的都是按照一百文的价格收,你们可有异议?可以说出来。”
沈夏说得不卑不亢,他也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多的话,虽然还是脸红心跳。
人群中,大家先是震惊,都在互相说着小话。
有人说话,“那你卖给镇上是多少钱?我们都不知道其中的价格?”沈夏看了一眼说话的女人。
牙尖嘴利,沈夏不怎么喜欢这种长相,就像他后娘一样。
“这个就和你们没什么关系,要是你们觉得我的价格给的不够公正,你们也可以自已去找其他人卖,我不强求,但是我就是这个价格收购你们,即使我在外面卖出三两银子也和你们没关系,因为这是我自已靠本事赚来的。”
沈夏说完,又是一阵嘈杂,沈夏知道他们纠结了。
“好了,我说完了,把钱给大家。”
田竹川一个个叫着人名,当他们手中真的拿着钱,是高兴的,一个劲儿的感谢他们两口子和里正两口子。
除了极少数人。
最后才给里正媳妇儿,一共三斤,三百文,其中有两朵品相特别好的,给了五百文,一共就是八百文。
沈夏让她点点钱,抬头就看见一张泪脸。
“夏哥儿,谢谢你,真的谢谢,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就是谢谢。”
里正也走过来,对他说,“夏哥儿,竹川,从今以后也别里正里正喊,要是二位不嫌弃便叫一声刘哥,刘嫂,也算我们占便宜。”
10/95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