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小哥儿种田忙,糙汉宠夫郎/糙汉的乖仔小夫郎(古代架空)——乐不知乐

时间:2024-02-07 08:27:09  作者:乐不知乐
  听到说是收蘑菇的小哥儿,奶奶继续低头搓着麻绳。
  秀儿让夏哥儿一起进了房间,在箱子里翻翻找找,找出几本书,两本是他爹亲手写的,其余几本是他爹的藏书。
  秀儿在书中寻找着,在其中一页找到了这个茶,名为凤栖茶,茶的生存条件,茶叶的制作工艺和保存,以及泡法,完完整整记录着。
  沈夏惊奇说道,“秀儿你识字?”
  秀儿有些不好意思,“我爹以前都会教我一些知识,识字写字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奶奶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大丫鬟也会,后来爹出了事情,奶奶也会教我一些 。”
  这一家子简直就是宝藏,沈夏想着她们要是男人,就是在外面做掌柜也能谋一条出路,只是这个时代对她们太不友好,以后他要是做成了大事,就请她们来,让他们也看看,女人小哥儿一样能创造出奇迹,不过,这都是后话。
  看完书,秀儿就带他去厨房炒茶,秀儿他们的厨房更加简陋,不知道下雨的时候会不会打湿。
  秀儿在忙的时候,沈夏发现她完全没有避着他,沈夏觉得这不好,毕竟这种手艺都是背着人的。
  “秀儿,我先回去,你炒好了,给我送过来就行。”
  “不用,我不用背着你,毕竟这手艺你能学去更好,要不然就失传了。”秀儿淡然说道。
  沈夏想了想,与她说,“我直接给你说了吧!我相公现在在研究种茶,我们打算找一座山,种茶。”
  秀儿手中一顿,直直看着沈夏,眼含泪花,颤抖着声音说道,“真的吗?你们真的准备种茶?”
  沈夏点头,不知为何她如此激动。
  “我能给你们炒茶吗?可以少给一点工钱就行,或者,不用工钱。”
  她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说话也有些不归路,沈夏却听懂了她话语中的意思。
  “行啊!你手艺这么好,以后就让你当大师傅。”沈夏说道。
  秀儿被他逗乐,擦了擦眼泪,“你就别打趣我了,哪里有女人当大师傅的,我能帮你们一点儿小忙就行了,当初我与奶奶留在这里的原因,就是这山上有不少茶叶,很适合茶叶的生长,毕竟一辈子与茶打交道,也舍不得。”
  沈夏听她这么一说,心中更有底气,回去一定要与汉子说。
  秀儿的手很快,只见新鲜的叶子在她的手中变换,最后变成一堆干枯的茶叶。
  沈夏谢过,给她们留了一些,告别院子里的奶奶,老奶奶头也没抬,真是个不好相处的奶奶,他心想。
  回去就把茶叶泡上,清香扑鼻,就是不懂茶叶,也能闻见这个香儿好闻。
  田竹川立刻泡上他买回来的其他茶叶,仔细分辨香味,口味,形态,以及下水后的状态。
  他奢侈的买了一两最贵的茶叶,发现还是他们这种茶叶最香。
  “夏夏,我要种茶树。”田竹川认真的看着沈夏坚定说道。
  沈夏什么也没说,拉着人直接回了房间,挖出钱罐子,把里面所有的钱交给他。
  “这里有差不多八百两,我们随便用,你种茶,我种蘑菇,成功了,我们就发财,失败了,我们就等明年采蘑菇再赚钱,反正总不会比之前更难过。”
  沈夏话还没说完,就被大力拉入怀里。
  “谢谢媳妇儿,谢谢。”田竹川埋在他脖子里说道。
  沈夏拍拍他的背,“谢谢你,要不是你带我回家,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受罪。”
  田竹川手中更紧了紧,他也不敢想象要是没有了夏夏,他会遇见一个什么人,也许比夏夏难看或好看,也许比他温柔或野蛮,但是那都不是眼前人,感谢老天赐予他一个如此契合的小夫郎。
 
 
第44章 装饰蘑菇屋
  第二天,田竹川今日不忙,帮着沈夏去里正说的那个房子周围看了看,没想到被大家整理出来还有模有样的,房子翻新了,前院后院得草都扯了干净,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沈夏把工钱给了里正,让他给他们,这样一来,虽然很多人好奇他们要做什么,也不会多嘴。
  田竹川问他要怎么做?
  沈夏说要先弄大的架子,用木头做,这么一排排摆上就行,于是汉子当天就叫了几个汉子来帮忙,当然是给钱的那种。
  其中就有苏万,他现在就是田竹川的小弟,他说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没有丝毫的迟疑。
  其他的汉子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一个叫刘一手,一个叫刘鹏还有 一个叫刘野。
  都是村里的汉子,这个房子的翻修就是三个汉子做的,看起来不错,所以这次又找了他们,汉子们做事情很是卖力,中午为了赶时间就没有回去吃饭,沈夏回去做饭,雪哥儿来帮忙,秀儿听说了也来帮忙。
  家里肉和蛋都没有了,于是问雪哥儿村里能不能买到蛋,雪哥儿说琴奶奶那里可以,沈夏让他带他去。
  琴奶奶养了很多鸡鸭,专门卖蛋,沈夏运气好,奶奶正打算明天去镇上卖蛋,本来已经凑了好几十个,早该去卖,谁知道刘伯的牛车坏了。
  他们去买蛋,琴奶奶还是第一次见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小哥儿,清秀又有礼貌,是个让人喜欢的孩子。
  于是乎给他们算一文钱两个,沈夏看老人家一把年纪,还是一文钱一个给买了,一共五十个,给了奶奶五十文钱,说以后再有需要还在她这儿买,奶奶笑着说好。
  提着蛋回去,家里也没有其他的,就蒸了干饭,让他们两个也在这里吃饭,两人都不干,沈夏说不吃饭就走,两人只好妥协。
  用油渣炒了一个大白菜,再炒一个番茄炒蛋,一口气用了十个蛋,雪哥儿和秀儿眼睛都快看直了,这也太奢侈了吧!还用了重油炒,番茄炒出汁,鸡蛋金黄,再撒上绿葱花,最后撒上盐,几人都吞口水。
  做好饭才想起他们家好像没有大碗,雪哥儿说他家有,一溜烟就跑回去拿了。
  沈夏说下次一定要买一个大锅,和大碗。
  他们先吃,吃完再给那边送去。
  秀儿说沈夏炒菜的手艺真好,她自已炒茶比炒菜好,这也很无奈啊。
  雪哥儿赞同,他还是第一次在外面和别人吃饭,这种感觉真神奇,并说以后赚了钱,也请大家这么吃饭。
  沈夏给汉子那边送饭,雪哥儿秀儿跟着一起去,怕他一个人拿不走。
  汉子们一下子见到两个哥儿,一个姑娘都有些拘谨,还好他们放下饭就走了,沈夏留下,也没看着他们吃饭,只进房间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几人看见油汪汪的菜,眼睛都直了,每个大碗饭上菜都垒的老高,还有鸡蛋?都不敢动。
  田竹川随意端了一碗,说;“吃啊!你们还不饿?”自已大口吃起来,一尝味道就知道是夫郎的手艺。
  几人才端起来吃,上面是油菜,下面居然是大米饭,白白的大米饭,几人不免吃的热泪盈眶,恨不得把碗都舔了。
  沈夏在他们吃完了时走出来,说背篓里有茶水,让他们倒着喝。
  几人说好,谢谢夏哥儿。
  “你回去睡一会儿,我们今天应该能做好。”田竹川在沈夏头上摸了摸,羡煞旁人啊!
  “好,你们也休息一会儿别太拼了。”沈夏交代道。
  回去的路上,路过雪哥儿家,进去看了看安叔编织的篮子,差不多就是这么大。
  “安叔,我要很多,你一天能做出多少?”沈夏问。
  “一天差不多能做十多个。”安叔说道。
  “那价格我还是按照十文钱给,你看怎么样?就是我需要很多,怕你一个人吗,忙不过来,要是你知道谁会做可以一起来,我们还是一样的价格。”
  沈夏说完,刘安急忙推脱说,这个并不是什么多难的活,两人讲价,讲到最后砍了一半,他只收五文钱一个。
  小哥儿说就是需要抓紧些时间,他们能要几百个,刘安先想着自已晚上加点班也能做出来,现在是不行了,只好去叫了其他人一起来做,不能耽搁孩子们做事情。
  村里一下子像是活过来了,有了生机,这是里正在回家路上看到的场景,好像他们村子真的不一样了。
  沈夏现在要真的开始种蘑菇了,又急忙拿出书来翻翻,本以为他应该认真看着,结果睡得比谁都睡得香。
  一觉醒来,有些懵,捡起地上的书,什么时候才能遇见那个货郎?再在他手上淘一淘有没有更稀奇的东西。
  晚上只需要做两人的饭,想了好半天吃什么,小院里的菜已经长得老多,就是长得很乱,分不清是什么,没关系,长大了就知道了。
  时间还早先去田边转了一圈,田大牛看见他来了有些兴奋的给他介绍他种的粮食,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沈夏说让他自已悠着点,慢慢种,注意身体。
  老头说,自已身体好着呢,沈夏看出来了,自已的旱田他也给种上了,她和田竹川没想好种什么,他就帮着给种上了油菜,说到时候可以去油坊榨油,吃上菜籽油,小哥儿觉得这个不错。
  又看了看稻田,秧苗都长了三十公分左右,长势喜人,田里的水也多,他们田里的水都是山上的水,也不知道往哪儿流下来的多的流到了河里。
  在书上好像说有些地方会在田里养鱼,这种鱼可以帮着田里减少病虫害,还可以给田里增加营养,并把这件事情与田大牛说起。
  田大牛不信,说这么浅的水怎么可能养的活鱼,但是沈夏的话又让他犹豫,最后妥协一般说,要不抓两条鱼进来试试,反正也没有危害。
  当晚老头就在河边放了鱼篓,只是这些沈夏不知道,只有王秀英问他疑神疑鬼的干什么,他说捕鱼,但是又不见他拿鱼回去,又天天会带着鱼篓出去。
 
 
第45章 田家买了牛车
  沈夏晚上给做了面条,加了鸡蛋的面条,吃起来嚼劲十足,田竹川吃了两碗。
  说今天把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做完,让他明天去看看可不可以,还说今天给他们结账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收他钱,就说以后有事情还能不能叫上他们,说他家的饭菜太好吃了。
  汉子说肯定的,但是钱也必须拿着,哪里有做事情不拿钱的,几人谢过,兴高采烈德回去给家里人说,家里人都赞叹不已,没想到这两口子这么会来事,是好人。
  在他们看来给主家做事情,主家能给他们丰富一点儿的餐食,就是能看得起他们的劳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认可。
  家里人都说着,以后再帮着做事情也要卖力一点。
  小哥儿跟他说今天遇到他爹了,还把他们地给种上了,田竹川没发表什么意见。
  就是觉得小哥儿说在田里养鱼的事情,挺好玩的,想着明早上也去下一鱼篓,抓几条放进去。
  今天太累了,两人倒头就睡。
  后院的鸡鸭都长大了些,吃的更加多了,麸子也快见底,看来是时候去镇上一次,只是没有牛车,询问沈夏去不去,沈夏说去。
  出发前,田竹川把鱼篓下到河里,把沈夏的小背篓放进他的大背篓里。
  村里人去镇上都是背了一个背篓,这样要是买上一点什么东西就能直接背回去,轻松一些。
  去了粮食店,问有没有麸子,店家问他们要多少,要了五十斤,麸子便宜,大多数都是喂鸡鸭或者猪,没有车就只有先买着一些喂。
  出来时没想到遇到大哥二哥一家人,他们说着去看看牛车,二哥说这样耽搁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一大家人都跟着去牛市。
  牛市也是所有大型动物交付的地方,有马,有驴,还有羊等。
  一家老板看见一行人热情的不得了,问道几人需要什么样的牛,大哥说拉货用的,老板就给他们介绍说,这头怎么怎么样,那头怎么怎么样,说的天花乱坠。
  几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大哥问了个价格,这种拉货的牛都是最贵的,因为需要大量的体力,所以也是牛中最健壮的。
  一头牛大概的价格在二十两到三十两之间,他们四处逛了逛才到这个摊位,因为他们的牛不仅壮还很多,可以随便挑选,老板说要是他们要得话可以给最优惠的价格,而且现在有现成的板车可以套上。
  最后说他们要买两头牛,老板直接给了说五十两,两头五十两,再一头牛加五两,就把板车给他们换成车厢,这样下雨天也不怕。
  都很心动,但是还是在后面商量了一会儿,毕竟三十两银子,可是很心疼的。
  意见出奇同统一,买了,他们各自挑选了一头牛,田竹川在一旁看着圈里关着的马匹,老板上前说这些马都是顶好的,只是价格贵了些,加上车厢也要上百两了。
  田竹川问他一旁的驴怎么卖?老板说这个就便宜了,十几两就行,就是不能犁地,力气小些,拉的东西也不多。
  他觉得不划算,家里现在好像也不需要特别的需要车,那边已经在给牛车套车厢,大哥二哥都很高兴,沈夏转身向汉子走去。
  问他想买吗?汉子摇摇头说,家里现在有两辆牛车了,他不想买牛车,将来买马车。
  沈夏看向那些马匹,强健,壮硕,想着拥有这样一匹马车一定很威风,但是他们现在要捂住钱袋子,不知道后面还要用多少钱。
  那边大哥喊他们可以走了,坐上新的牛车,大哥和田竹川坐在前面驾车,二哥二嫂驾着后面的车,一行人放慢步子回村去了。
  大家一路上聊个不停,就是经过桃花村的时候,别人看见他们两兄弟都驾着牛车,大嫂还专门把帘子掀开,让以前看不起他们的人好好看看。
  那些人议论纷纷,田氏生气的往家里走去,家里的赔钱货把鸡没看住,飞到外面来了,她手上提着鸡,正气冲冲的准备回去收拾人。
  有人把她叫住,“你们家田大牛两个儿子都买了牛车了?”
  田氏怎么知道?自从上次她再也不想和那家人有什么关系。
  “怎么可能?就他们穷的那个样,能把饭吃饱了,就谢天谢地,还买牛车?做梦呢?”被吼的人有些生气,说就说话,吼她干什么?又不是她的错,自已当初做的孽,这是在发什么火?
  她当然要发火,她将人赶出去的,就不想让他们过得比她好。
  沈夏一行人回到桂花村可惹了眼,大家都过来看稀奇,对田大牛和王秀英说着好话,老两口眼睛都笑咪了,牛棚早就起好了,当初说要买牛的时候,就断断续续在做,把车棚停在院子里,将牛牵去牛棚休息,放上干草。
  二哥二嫂也牵着牛回去。
  今天是个好日子,就是没有肉,田大牛说有鱼,今晚上吃鱼。
  用最大的鱼炖铁锅鱼,大嫂揉了些玉米面,说一会儿做锅贴,又杀了小一点儿的鱼做烤鱼,就在院子里架火烤,小孩子们可高兴了,围着玩游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