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起也有些不太懂高产量农作物所达标的含义。
因为江清辞没对他科普过。
“对,邓毅所带回来的两种农作物就是高产量农作物,其中叫洋芋的农作物,亩产一千五百斤…”
他话都没说完,殿里的众人全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多少?”
反应最大的反而是傅云起。
亩产一千五百斤,这是什么神仙农作物?
要知道,就算产量高的水稻,亩产也才三百多斤,就算是最好的良田种植,顶天也才四百斤,可江清辞居然告诉他,那叫洋芋的农作物,竟然有一千五百斤。
江清辞颇为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吐槽:
【不是大哥,不就一千五百斤嘛,至于这么激动吗?我这还是保守估计,若是用肥料养出来,两千斤都有可能。】
肥料这东西,他可不是瞎说,只要牛粪、黄豆粉、熟石膏粉末,就能制作土氨肥。
若是担心浪费粮食,还可以制作土硫肥,那玩意更简单,所用的东西也很常见,所以制作难度为零。
“怎么可能,什么农作物可以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
侯安邦不相信,这世界有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
“这就高了吗?还有呢,邓毅带回来的另一种农作物,红薯,亩产两千斤。”
多少?
傅云起人都麻了。
之前他在江清辞那里吃过这两种农作物,味道虽不错,但比起山珍海味来,又稍逊一筹,所以就没放心上,更没想过,这两样会作为主食。
可是现在,江清辞竟然说,这两样农作物,亩产高达上千斤。
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他怎么放心邓毅瞎折腾?
万一被邓毅全部折腾死了,他不得心痛死?
不行,等下得让景华去把邓毅叫来,商量怎么种植洋芋和红薯。
“这世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
侯安邦不相信,这世界会有这么高产量的农作物。
若是真的,那扶水郡…不,是整个大炎王朝的百姓,都不用在饿肚子了。
第72章 被骗了?
“所以才让你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的广阔,去听听邓毅的所见所闻。”
江清辞声音还算平和回道。
侯安邦本来是非常不屑去拜访邓毅,可现在听了江清辞的话后,决定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去拜访一下邓毅。
江清辞觉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应该会去找邓毅了解那个新大陆,等他们感受到异族的威胁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炸药。
所以他轻吐出一口气,做着最后的总结,“这个广袤的世界,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我们不敢妄断,其他地方的人们是否已经创造出超越时代的武器?
因此,销毁这些炸药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相反,我们还将召集来自扶水郡的顶尖人才,齐心协力研究出更加便利、更加具有毁灭性的武器,以便有效地抵御那些威胁着我们大炎王朝的敌人。”
生在红旗下的他,是知道被八国联军打过的痛,所以他不希望这个王朝,未来也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周老夫子虽然震惊于洋芋、红薯两种作物的高产量,但见江清辞又说起炸药一事,依旧坚持己见,“难道王妃公子就不怕这炸药落到大周王朝手里吗?”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点。
若是大周王朝知道炸药的制作方法,那么野心勃勃的大周王朝绝不可能满足两朝分庭抗礼的局面,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他们王朝发动战争。
到那时候,必定又是血流成河,尸鸿遍野。
傅云起总算从两千斤亩产量里回过神来,见周老夫子质问江清辞,开口说道:“这炸药已经出现,就算现在本王下令全部销毁,也只能销毁炸药,却不能销毁接触过炸药的士兵的记忆,所以这炸药早晚有一天会被其他国家所知,既然如此,又何必浪费资源销毁炸药?
如果周老夫子如此担心这事,还不如听一下王妃的建议,多想想怎么让炸药变成更厉害的武器,震慑住隔壁大周王朝。”
周老夫子被怼的哑口无言。
傅云起也不想再说,神色疲惫道:“炸药本王是不可能销毁的,所以这事无需再议,若是周老夫子没有其他要说的,就先退下吧!”
周老夫子没有更好的理由说服傅云起,所以他不再多劝,毕竟是非对错,只有留给后世的人才能评判。
他又说着另一件事,“王爷,老朽还听闻,东街的炊烟食府,幕后东家是王爷您?”
【堂堂一个王爷,跑去经什么商?简直是把皇室一族的颜面给丢尽了。】
听着周老夫子的心声,傅云起是打死也不承认,自己在外面经商,他面色沉了下来,故作生气道:“周老夫子,你这是听谁在造谣,竟造谣到本王头上了?”
在这个重农轻商的时代,他堂堂王爷若是为了钱经商,怕是要被众多世家大族嘲笑死。
所以为了避免被人嘲笑的局面,他是绝不可能承认自己在外经商。
见傅云起矢口否认,准备了一大堆说辞的周老夫子反而不知该从何说起。
见周老夫子闭嘴,傅云起反而理直气壮起来,“周老夫子,可否告知本王是谁在外面造本王的谣。”
他佯装生气模样,一副要找“造谣者”麻烦的模样。
周老夫子当然不可能告诉傅云起是谁乱说的,慌忙说道:“王爷,老朽也只是听外人传的,具体是谁传的,老朽也不知。”
“周老夫子,古人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还望周老夫子以身作则,不可听信坊间谣言。”
傅云起面上虽然没啥表情,但字里行间都在说周老夫子没有一点是非能辩之分。
【好家伙,这睁眼说瞎话的能力,比我还厉害。】
江清辞听得直竖大拇指。
看看,把周老夫子气得脸色都变了。
被说教一顿的周老夫子气得不轻,但没有实际证据的他的确不能证明炊烟食府是王爷开的,所以只能强忍心中不快,说了句告辞,带着十几个弟子离去。
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回雪山书院,而是一同前往邓伯公家,拜访邓毅。
在自己院子里给辣椒树浇水的邓毅得知德高望重的周老夫子拜访自己,震惊不已,连忙放下水壶,整理了有些凌乱的衣裳,急冲冲跑去接见周老夫子。
虽然他不是周老夫子的弟子,但也知周老夫子的声望,所以当他见到周老夫子,连忙对周老夫子行了一个九十度弯腰大礼,“晚辈邓毅见过周老夫子。”
周老夫子曾经听过邓毅放荡不羁的名声,以为邓毅也如那些花花少爷一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少爷,可这会儿看到谦逊有礼的邓毅,还是有些意外。
他摸着胡须,一脸慈祥,“邓少爷不必多礼。”
邓毅直起身子,看向周老夫子身后,只见他身后,跟着十来个弟子。
心中狐疑,也不知道这些人忽然拜访自己所为何事?
他也不是那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的人,直言问道:“周老夫子,您今日莅临邓府不知所为何事?”
周老夫子很是喜欢邓毅的尊卑有礼,脸上的笑容越发慈祥起来,“老朽听闻邓少爷从其他地方找回两种高产量农作物,所以路过贵府,特意前来看看这两种农作物。”
邓毅没注意听高产量三个字,见周老夫子要见自己带回来的农作物,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能得到扶水郡里学问最高的人的认可,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他连忙唤来一个小厮,让小厮去取些洋芋和红薯过来。
说来这两个农作物的名字,还是王妃公子帮忙起的,好听易记,比那个大陆起的名字好记多了。
没让一行人等多久,小厮提着一个箩筐走来。
而箩筐里,装满了洋芋和红薯。
邓毅弯腰拿起一个洋芋,为周老夫子讲解道:“老夫子,这是我带回来的洋芋,可水煮、可煎炒,味道一绝,还有饱腹感。”
周老夫子一听这就是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洋芋,激动地从邓毅手中接过洋芋,仔细观赏起来。
洋芋外表光滑,造型宛如石头,因为时间放的有点儿久的缘故,微瘪,但依旧无法掩饰它独特的外表。
而侯安邦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亩产两千斤的红薯身上。
他弯腰拿起一个红薯,激动地询问邓毅,“邓少爷,这就是红薯吗?”
邓毅见他脸上的激动表情,有些无法理解,但还是点头,“嗯,是的。这就是红薯,水煮后,味道香甜,是一道不错的主食。”
“还还是甜的?”侯安邦满脸不可置信。
亩产那么恐怖就算了,居然还是甜的。
这要是扶水郡的百姓都种上红薯,不仅不愁吃的,还能尝到美味的甜食。
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农作物啊!
“嗯,甜的。”
邓毅怕他们不相信,转身对身旁的小厮说道:“林子,你去灶房看看有没有煮熟的红薯和洋芋,若是有的话,取些过来,让老夫子他们都尝尝这两种食物的味道。”
“好的,少爷。”
林子应了一声,往灶房奔去。
见邓毅这么热情,侯安邦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因为他之前十分看不起邓毅,哪知真见了邓毅后,发现邓毅为人与传言的纨绔形象不一样。
眼前的邓毅,给他一种彬彬有礼的贵族形象,一身月牙色锦衣将他的气质烘托到了极致,一看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最为重要的是,邓毅虽没有为官,可依旧心系天下,为天下百姓着想。
“邓少爷,听闻这红薯亩产两千斤,不知是否是真?”
有人更在乎江清辞说的是否是真话,所以开口询问。
“多少?”
作为带红薯回来的当事人,邓毅被两千斤这个数字吓得不轻。
???
大家见他这表情,都懵了。
因为邓毅的表情,告诉他们,他也不知道这事。
“两…两千斤。”
说话的人率先反应过来,心中懊恼。
他们这是被王妃公子耍了。
他就说嘛,这世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产量的农作物?
“谁告诉你们的?”
邓毅满脸黑线。
两千斤,造谣的人倒是真敢说。
“王妃公子。”
侯安邦也反应过来,有些咬牙切齿说道。
合着他们这么多人,都被王妃公子戏耍了一遍。
呃…
邓毅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虽然王妃公子告诉他怎么种植洋芋和红薯,但他担心王妃公子会错,所以不敢完全照着王妃公子说的去种。
所以他打算,把这两种农作物交给专业的农夫,让农夫按照他们的想法去种。
谁知现在,这群人告诉他,王妃公子说这红薯亩产两千斤,能不能别这么吓人?
他也许大概猜到王妃公子的用意,想让周老夫子帮他宣传红薯和洋芋,但是亩产两千斤太夸张了,这要是没有这么多产量,还不得被老百姓骂死。
“我们是被骗了吗?”
有人脸上难掩怒意。
合着他们是被王妃公子当成了猴耍。
别怀疑,是真的。
邓毅不敢直言,只能在心里默默吐槽。
“呵,老朽活了五十七载,还是第一次被人这般戏耍。”
周老夫子气得不轻,一拂衣袖,转身离去。
他信以为真,还以为这世界真有亩产一千多斤的农作物,哪知被人这般戏耍。
十来个学子也是气愤地跟在周老夫子身后,离去。
若江清辞不是王妃公子,不知他们会骂得多脏?
虽然他们表面不骂,但心里把江清辞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
阿嚏——
正在和傅云起商量着开书院的江清辞打了一个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暗骂是谁在背后骂他?
“受凉了?”
傅云起眼中难掩担忧,伸手拉过他的手,摸到他手上的冰凉触感,忍不住责备道:“都入冬了,也不知道穿厚一点儿。”
说着,他转头命流云去哪一件披风过来。
“不用了,我不…”
江清辞话都没说完,只见流云动作麻利的转身去拿披风。
他颇为无奈地看向傅云起,“我不冷。”
他不冷,只是一到冬天,手怎么也捂不热乎而已。
“手这么凉,怎可能不冷?”
傅云起把他的另一只手也握进自己的掌心,用自己的体温想捂热他冰凉的手。
江清辞也没多解释,因为傅云起的掌心的确很暖和,令他舍不得抽回自己的手。
继续把话题聊到正事上,“王爷,我们还是继续说书院的事吧,这想要人才,就要让自己的人去培养,不说这些学子要多爱本朝,但怎么着,也要忠于本朝,不能让外人一句话,就让本朝核心动荡。”
一个夫子,就能威胁到王爷,他觉得傅云起这个王爷当得挺憋屈的。
傅云起很是赞同地点点头。
开书院一事他其实从年初的时候,就有想法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哪知这次周老夫子的话,令他感到一丝危机感,所以开书院一事刻不容缓。
“开书院一事,本王早有想法,而且,我还打算,束脩少收一点儿,让商城里的更多孩子都能进书院学习。”
既然周老夫子敢用学子威胁他,那他就抢周老夫子的弟子。
【啊,你老还要收钱?】
江清辞吐槽。
他以为傅云起财大气粗,会让孩子们免费入书院读书。
傅云起蒙了。
他开书院收钱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算不收钱,也得给点儿拜师费不是?
江清辞面色闪过一丝为难,【这要我怎么说,开办个公立免费学院,让更多的孩子都能进入到书院读书,然后优胜劣汰,选择对扶水郡有用的人才加以培养。】
47/70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