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用偶像系统在古代登基了(Bl同人)——胖大葱

时间:2024-02-21 09:18:37  作者:胖大葱
  宋宴清表示——“对对对,都是演戏。”
  系统又道:【但你们的太子选秀还在继续,真是奇怪。】
  ——“也许是新式选秀?考量各方面的能力。”
  【系统尝试处理新信息……】
  宋宴清:!
  【信息无法分析,系统无法处理。】
  虚惊一场,宋宴清擦擦额头上的汗,关闭他的嘴和心,翻身小憩一阵。
  待他睡醒,运送第一批粮草的手续处理妥当,可以随着回去的船带回去。
  段海等人都不劳府衙的人动手,自己带上人搬运起来。展勇要加入他们,也带着人去干活。
  一旁的陶灿看着这场景,想起出兵拉纤那回,目光望向宋宴清。
  陶灿:“将军今日不去帮忙?”
  “有外人在。”
  宋宴清笑着扫他一眼,猜到他在想什么,便凑近一些,小声跟他讲悄悄话:“待回去卸粮时,我带你一块帮忙。”
  陶灿瞳孔一震。
  “属下,只是个文人。”
  宋宴清抬手拍拍他的肩:“那往后在军中,你就负责文人的事了,都叫你一声先生。”
  陶灿不敢想工作量有多大,硬着头皮道:“任凭将军差遣。”
  光洋州军的船并不够送人加运粮,故而还调遣了一些府衙署下的船只。
  府衙的船更好些,但归程时宋宴清带着展勇、陶灿,与段海同乘一艘洋州军的船。
  光这一个举动,就挺慰藉洋州军兵士的心。
  有好船不乘,反而要坐自家的,新将军能处!
  那些因为宋宴清皇子、高官身份而本能生出些畏惧隔阂的,也对他产生不少好感。
  又听到粉丝值+++的宋宴清只淡淡一笑,目前一切尽在掌握中。
  沿路上船时,有在河面讨生活的人好奇地盯着洋州军看,便有人认出段海。
  宋宴清也吸人眼球,不过此时普通百姓尚且不能将他与传说中的“虎威将军”对上号。所谓只闻其名,不识其人也。
  不多时,船只出行,又于河面上飘荡,将洋州府的城与码头、和那许多船与人都抛在身后。
  船行出一段路后,段海看看船上的新将军、再看看陶灿与展勇,很快下定决心,主动开口问道:“将军,陶先生,往后洋州军还叫洋州军吗?”
  展勇看这位同行一眼,心中警惕起来。
  这洋州老兵绝对心眼贼多!
  瞧瞧段海问的那话,分明是借着“改名”送上整支洋州军的真正权利,也代表着他可以代表洋州军行此事。
  宋宴清摸摸下巴:“这么早提这个吗?”
  “不早,一点都不早。”陶灿表示支持,“如今军中百废待兴,正适合从头开始。”
  “只是有一点,改名后便有私军之嫌疑,将军是否要考虑这点?”
  “怕什么,又不是我要改的。”宋宴清道,“分明是前面那位不得人心,段海等人见我甚喜之,主动更改军队之名。你说是吧,段海?”
  段海点头:“是。”
  “那便无甚可忧了。”陶灿心想,自己脸皮还是不够厚,得向将军看齐。
  展勇提议:“不若叫虎威军?”
  宋宴清摇头:“那就真的太容易遭人弹劾了,不如叫——海定军。”
  宋宴清抬头,望向流淌不息的河面:“洋州河通向海,洋州也临海,我等来时便听闻百姓受海寇之苦久矣,何时海边得以安定,便是海定军扬名之时。”
  段海是当地人,听得心潮彭拜,当下屈膝谢道:“海定!好名字,多谢将军为我洋州军更名。”
  当时河水一急,船上晃荡。段海身体却相对平稳,好似不受影响。
  四人围坐,宋宴清正在段海对面,展勇与陶灿相对。陶先生是个孱弱文人,展勇强站起来,扶段海起身。
  “将军待兵平易近人,你日后便知道了。”
  展勇也悄然展示:自己跟将军很熟。
  可惜这心眼子没什么用,大家全当他在说大实话。
  给洋州军改名海定后,宋宴清对即将抵达的军营更为好奇。
  往后整支海定军可都是他的兵马了!
  揣着这份激动的心情,宋宴清回到船舱,翻出信纸来准备在河上写几封信。
  头一个是耶瀚行,洋州也在南方,离着太傅老家不远。宋宴清图那强大的物料,也确是想起来耶老师,想要跟他分享此时心情。
  信的开头,宋宴清就很嘚瑟地点明——这是他在海定军的船上写的信,想到即将要抵达的军营,他心情十分激动……
  摆平段海、搞定粮草等事自然也少不得,得叫老师知道学生有多厉害,说出去才有面儿。
  磨墨的李福瞅了两眼,好笑地叫小马出去给陶灿几人添茶去,免得这干弟弟对殿下的种种“幻想”过早破碎。
  写完了耶老师的,宋宴清再给阿娘写了一封,思及路上分别的五哥、六哥,也各自写上一封。
  不平稳中写字虽有坐船的“真实感”,但更累眼,宋宴清提笔写了几封便停了笔。
  船只抵达终点。
  简陋的小港口有一小队人守着,见着归来的人和船松口气。
  可算是回来了,船队出门许久不见人影,叫等着的人担心得很,误以为出了什么事。
  待船靠岸,听到“有粮”等字眼,欢呼声简单地传开,引来更多的人。
  宋宴清明眼瞧着,营地里的人要比段海带出去的人更瘦些。
  多数都是瘦巴巴的男人,胖乎些的也是看着偏肿,男人堆里混杂着少数的老人、妇女孩童,站在一旁尽量不挡着人。
  人越来越多,下头的奇怪,问为什么还不搬粮。
  段海让他们再等等,等人来得够多了,再开口宣布今日最重要的事。
  “今日我们出船,在河上遇上新督军!”
  “督军便是那虎威将军,封号全称为虎威海定将军。路上将军得知我们短缺粮食,特意带我们去府衙,找知府大人和本地员外们要来了粮。”
  “有了这些粮食,大家就能挨过这段时日,等到有新粮。将军救了大家的命啊!”
  “将军素有仁善之名,且勇武过人。再想想前头的老怂……,我们今日更名——海定军!”
  拉着前头的怂将作对比,愈发突出宋宴清的好,段海趁势在此时直接宣布改名的事,此举能将宋宴清与改名的关联淡化。
  而想到前一个将军,如今的海定军众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忍饥挨饿的穷苦日子,当下跟着段海呼嚎“海定军、吃饱饭!、“将军好!”,开开心心地开始搬粮回去做饭。
  宋宴清就在某位瘦弱兄弟搬着粮食走路晃荡时,伸出他的援手,帮着搬了那袋子粮食。
  李福大声喊道:“将军!”
  那人方反应过来:“是将军?”
  “怎可让将军干这粗活。”
  宋宴清分出一只手拦他:“你走路都不稳,就别抢了。等你日后有了力气,必让你干这活。”
  一旁的陶灿看得在心中连连点头,这一帮忙刷足了海定军众人的好感,又没有完全忘却“上下”之分,说定了日后之事。
  领数十人的兵,与上千人的兵完全不同,“威严”是宋宴清需要学习的新课。
  他不打算威严到吓死人,但也不能像待展勇等人在叛军中那般随意亲近,其中尺度需要慢慢摸索。
  随着搬运粮食的队伍往前,宋宴清就看到了——一个大村子。
  这个村子最特别的是一座十分显眼的华丽督军府,与营地整体的朴素作风格格不入。
  宋宴清:……
  前头的怂将可真是狗啊,也不怕夜里有兵翻墙做了他。
  正好放多余粮食的库房就在督军府中,宋宴清皱眉走进去。
  随后少年将军望着徒有四壁,空荡荡得仿佛蝗虫过了境的空荡府邸愣住。
  走在他身后的段海小声:“这个、那个,属下等实在饥困,将督军府里的东西卖了不少。”
  宋宴清:……“不用担心夜里有人翻墙了。”
  段海:?
 
 
第112章 
  段海面色疑惑里还带了古怪,一路进得屋内,他方才犹疑开口:“将军怎知前头那位在时,我们翻墙进来过?”
  宋宴清:好家伙。
  原来方才那疑惑又古怪的表情,不是因为没听懂他的话,反而是因为听得太懂。
  “我刚才并不知。”宋宴清道,“但现在已知晓。”
  段海后悔起来,果然不该多嘴。他就说,难不成这位殿下神异到什么事儿都猜得出来么。
  “小的们只干过一次。”
  段海将那段经历交待出来,是前面那位要走之前,当时粮食已有短缺之迹。
  宋宴清看他满脸小心,一摆手:“无妨,过去之事,皆过去了。我不管从前之事,只管往后的。”
  说完这话,宋宴清让段海带着众人在督军府中转一圈。
  听段海说,从前这督军府被私用得多,不过此地往后便是海定军的“办公楼”。
  督军府本就有办公场所的功能,当下恢复功能,可以直接划分出各个办公区,好比何处待客、何处议会、哪处让宋宴清当私人场所,都颇有章法。
  一路看完,众人在督军府最高处时,正好见到下面好几处飘起炊烟来,已是点了火在造饭。
  说是造饭,实则是在煮粥,且再往粥里加些野菜。
  此时春回大地,洋州气候温暖,草木早就从地下冒腾出来。
  眼下吃饭的人在下面等着,站在高处,肉眼瞧着,那伸长的脖子亦与那生长的草木无差。
  宋宴清心想:南地的春天来得真早啊。
  底下的海定军众人却不在意身边的春天,都想着宋宴清这群远来之人,尤其是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宋宴清。
  “虎威将军我知道的,听说是个大好人。”
  “以后我们是不是就有好日子过了?拿得到粮食和银子。”
  “那当然!虎威将军可是皇子,是皇帝的儿子,如何还能短缺了他的兵。”
  “将军还帮我们搬粮食,我刚刚一回头看到人,差点吓傻了。现在一想呐,想不起来将军的脸了。”
  也有那想得更多的,忧心将来要做的事,同样也有人升起想法,打算好好表现,趁此良机博个前程。
  但无疑,所有人都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撞见了大好事。对于改名变成海定军,都抱着积极认同的情绪,感觉生活从此焕然一新。
  菜粥开始分发时,宋宴清等人则在除了桌椅别无他物的议事堂中,开始简单分工。
  人手少,分工也简单。
  往后的后勤工作,诸如粮草、库银、武器等,都归陶灿管理。简单来说,除了打仗练兵,别的都宋宴清“放心”让他来,并且准备好了多请几个账房作为辅助。
  除了职责外,宋宴清还要给陶灿请封一个六品官职,回头送折子去洋州府衙、再送去京城走个流程就能定下来。
  军队方面,展勇主管陆训、段海主管水训,但具体怎么练还得仔细协商。
  李福主管督军府的杂事、以及协管伙头营。
  宋宴清自己嘛,有事都能找他,但他的主要心力会放在训练海定军上。
  洋州不太安定,想要做出事业以及获取粉丝值,都需要足够强大的兵力来支撑宋宴清的想法。
  初步划分了领域后,各人再领了一份计划书的任务,一切得慢慢来,这个过程就好比重新填满空掉的督军府,需要时间。
  ***
  琐碎的事东忙西忙,三五日后,海定军营地中的人马还开始正式训练,倒是下面的人跑来督军府拜见宋宴清这个督军——洋州武将的老大。
  除开督军府的这处主要驻地外,在各处亦有分兵驻扎,但都有各自的小头领负责。听闻宋宴清到了,下面的小弟赶忙互通个消息,过来拜山头。
  宋宴清见了这些人,发现这群分驻地的人挺有意思。
  有的穿着绸衣,有的却看着简陋朴素许多,看来在下面的县、镇中也是各靠本事吃饭。
  殊不知底下的“小弟”也觉得他这位督军有意思,居然能住内里那样空荡的督军府,也不见不满。
  宋宴清作为洋州府督军,可集结调遣所有兵马,统兵同练、共度危情,也有考察、任免之责权。但眼下得先收拾了手下一摊子,先给府衙去函,让下方各地官员辅助考察,同时挑选了些精干下去巡查。
  小弟们来过后,便是越过河送来的邀约和不少登门的拜访者。
  宋宴清会见些愿意自荐来干活的,同陶灿一起选人。其他无事或是小事的,都到不了他面前。
  其他时候,宋宴清不是在了解海定军及收集敌军信息,就是跟段海等老将商议往后如何训练的事。
  主要敌人是沿海的倭寇,就得将水战、陆战两手抓。可实际情况却是海定军军力虚弱,士兵久饥,更疏于练兵,离高强战斗力远着呢。
  一通琢磨后,筛选出一批“精兵”,当做试验组,其他兵士则先抓基础,增强体能和纪律性。
  挑选一番后,直隶督军府的兵士真正处于青壮年岁的也就千余人,剩下的没有太多培养价值。又从中择优,挑出二百“精兵”。
  训练的日子苦闷,宋宴清又给刚招揽了两名手下的陶灿派送新差事——扫盲。
  陶灿听完宋宴清的扫盲规划后,看他的目光惊奇。
  “将军可知一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宋宴清如何没听说过,却道:“只是简单识些字,便于军中号令。识些许字,便称得上智了吗?真知也无妨,如先生也是民。”
  怕陶灿这个有前科的像系统似的瞎琢磨,宋宴清又给他补个原由:“再说了,此举还有些别的用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