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乐一口喝了,才接话道:“这不是以前没有这么做过嘛,我先尝尝好不好吃。”
顾朝朗接过时乐手里的碗放回去,轻笑一声夸赞道:“你做的都好吃。”
时乐抿嘴笑了一下,低下头继续吃起来。
吃完饭,顾朝朗起身收拾碗筷,时乐走到门口往外看了看,偏过头对顾朝朗道:“雪好像没有变大,屋顶都没有积雪。”
顾朝朗闻言抬头看过去,应声道:“才下没多久,不过天上云很厚,估摸着会越下越大的。”
时乐点点头,把灶房门关上,只留着一条缝隙,让烟气能飘出去,转身回火塘边坐下。
顾朝朗收拾好碗筷也走过来坐下,两人坐在火塘边闲话。
时乐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火钳扒拉柴火,慢慢打起哈欠,用力睁大眼睛,清了清嗓子道:“我们吃柿饼吧,再烤两个土豆蘸酱吃,这样干坐着好无聊。”
顾朝朗闻言起身,颔首道:“那你坐着,我去拿柿饼。”
时乐仰头笑了,声音里带着愉悦,“那我去拿土豆和酱。”
不过片刻,顾朝朗已经一手拿着三个柿饼进来,放在火塘边温着,不然吃着冻嘴。
时乐略等了等,就伸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柿饼挂满了白霜,味道比新鲜的柿子更浓郁,甜而不腻,口感比较有嚼劲,一口下去满嘴都是甘甜。
顾朝朗也拿起一个开始吃,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柿饼了,柿子倒是每年上山都会摘了吃。
时乐晃了晃头,期待地问道:“好吃吗?”见顾朝朗点头又接着道:“那明年接着做,我觉得柿饼比柿子好吃。”
顾朝朗倒觉得都好,不过时乐说了他也不会反对,又点点头。
外头的雪果然越下越大,等晚上两人准备入睡时,村子里各处的房顶都覆上一层薄薄的雪。
翌日,除了屋顶积雪,后山的树枝上也裹上一层雪粒,院里各处都挂上了白。
顾朝朗披着衣裳起身瞧了瞧,又回屋躺下,揽着时乐继续睡觉,冬日难得的闲暇,再多睡一个时辰吧。
……
这场雪一连下了几天,雪停时已经进入腊月初,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雪停这日果然比以往更冷,两人又窝在灶房里烤了一整天火。
翌日,腊月初六。
时乐起床时瞧见天上的太阳,笑着喊顾朝朗出来看,下雪这几日,两人都憋坏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晴天,时乐便打算去一趟镇上。
余光看到顾朝朗过来,他扬声道:“我们今日去镇上吧,腊八快到了,得买些食材回来煮腊八粥。”
顾朝朗顿了顿,轻声道:“今日还是冷,不然我一个人去买,你告诉我要买什么。”
时乐摇摇头,拒绝道:“在家待久了闷得慌,出去逛逛。”
顾朝朗这才点头,“那你多穿一些,我们吃了早饭就去。”
时乐笑着应了,然后叹了一口气接着道:“顺便把这些日子绣好的帕子也带去卖了,不知道这几天价钱有没有涨回去。”
顾朝朗也不知道,拍了拍时乐的肩膀,干巴巴地安慰道:“快过年了,应该会的。”
时乐微微一怔,笑着应了。
两人抓紧时间吃了早饭,就拿上竹篮和麻袋往镇上去。
第38章 捉虫
来到镇上,两人先去了布庄,今日布庄里人不少,时乐定睛一看,侧方还有两个年轻女子正在挑帕子,当下心宽不少,有人买那他卖帕子应该也会好卖一些,这些时日闲着他绣了不少。
时乐穿过人群往柜台去,顾朝朗就跟在他身后。
今日那掌柜的有些忙,时乐站在一旁等了等,见掌柜的面前的人群散了,才走过去道:“掌柜的,不知今日可收帕子,价钱几何?”
掌柜的记性很好,一下就认出时乐是之前常来卖帕子的小哥儿,手指拨了一下面前的算盘,热情洋溢地道:“小哥儿今日要卖多少帕子?自然是收的,价钱也涨回去了,花样好看的还是十六文一张。”
时乐下意识上前一步,嘴角是掩饰不住的笑意,语调也上扬着,“那可真是太好了,这些日子我绣了不少呢。”话音还没落,手就往怀里一掏,拿出布包放在柜台上。
随后两下把布包打开,露出里面的帕子,距离上一次卖帕子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乐绣得不算勤,也绣了六张帕子,后来细棉布用完了,时乐又裁了家里剩的棉布绣了两张帕子。
细棉布绣了四张花样繁复的,是牡丹花和荷花的,时乐没有见过这两种花,只是有家里传下来的花样子,剩下的四张是两张绣梅花的,两张绣果子的。
掌柜的伸手一一拿起来瞧了,笑着夸赞道:“小哥儿手艺越发精湛了,价钱依旧是十六文,简单的十三文,棉布的这两张十文。”
时乐眉角眼梢都是笑意,连忙点头应了。
双方都是爽快人,掌柜的捋了捋胡子,含笑道:“小哥儿稍等,我这就算价钱,若是小哥儿还有什么要买的,我让伙计给您端过来。”
时乐思索片刻,颔首道:“那劳烦店里的伙计给我拿些针线瞧瞧,再给我裁五尺细棉布。”
掌柜的点头应了,手上打着算盘,对着伙计扬了下头,那伙计就往后头去了。
“小哥儿,您的帕子一共一百一十文钱,先给您结了账,您点一下,买针线的再另算。”掌柜的利索算完,从身前的抽屉里数了钱递给时乐。
时乐也觉得这样更好,接过钱数清,揣了五十文在怀里,剩下的就拿在手上。
此时店里的伙计已经端着托盘过来,时乐先拿起布瞧了瞧,方才伙计裁布时他也看着,没什么问题,就把布放下,随后开始挑选线团,各色品类都选了些,选好后递给掌柜算价钱。
掌柜的方才也一直看着时乐挑选的过程,这会儿几乎没有停顿就开口道:“五尺布五十文,针线一共八文,小哥儿您是常客,再给您绕去一文,一共五十七文钱。”
时乐把手里的钱数了三文放进怀里,剩下的递给掌柜,等掌柜的数完点头,时乐才把布和针线放进布包里才放进篮子里,和掌柜的道别离开。
一出铺子,顾朝朗就伸手接过篮子,低头对时乐道:“我拿着吧,你再想想我们还要买些什么。”
时乐也没拒绝,仰头笑了笑,才和顾朝朗一起并肩往前走。
今日来主要是为了买食材煮腊八粥,两人一出布庄就往米面铺子去。
腊八节将近,米面铺子远比布庄热闹,都是附近来买食材的妇人夫郎。
平日里米面铺子只常备大米,小米,麦面和糯米,腊月将近才会备上黄米,小豆、芸豆等,其中糯米价钱最高,七文一斤,小米和黄米六文一斤,各色豆类价钱相近,铺子的老板就将这几种豆子混合在一起,统一四文一斤,由店里的伙计统一称量。
时乐和顾朝朗都喜欢吃糯米,家里虽说还有一些,今日又买了两斤,小米和黄米各半斤,豆子半斤,花去二十二文钱,家里只有两个人,虽说还要赠送一些给邻里亲戚,但也足够了。
糯米先装到麻袋一角,用麻绳绑紧,再把剩下的小米,黄米分别放进去,豆子就直接装到篮子里。
煮腊八粥还可以加一些红枣、栗子、核桃仁等,家里还有干栗子,时乐不太喜欢吃核桃便不打算买这个,只买些红枣就行。
镇上卖红枣的不多,时乐和顾朝朗一路走一路瞧也没看到,直到路过卖糖的铺子才听到里头的伙计在吆喝铺子里有红枣卖。
两人站在门口看了看,见里头买红枣的人不少,估摸着价钱不会高太多,这才迈步进去。
时乐凑过去问价钱,一听就顿住了,一斤红枣五十五文钱,都快赶上糖价了。
时乐想了许久,才让店里的伙计捡了二十来个红枣,一称有一两多,六文钱,时乐有些肉痛,从怀里一枚一枚地掏出钱,数齐了递给柜台后的掌柜的。
付完钱,时乐接过红枣就想往外走,被顾朝朗拉住了,“买些糖回去吧。”
时乐疑惑地看着顾朝朗,家里还剩一小块糖,要买也应该是腊月二十后再来。
顾朝朗低下头,看着时乐道:“刚下过雪,这几日也闲着,正好可以陪你回趟家,还能住上一日,年后拜年不好留宿。”
时乐惊讶地张大嘴,半晌才回过神,重重地点了点头,又朝顾朝朗笑了笑才转身回去买糖。
糖价很贵,一斤六十文,时乐只买了半斤,今日卖帕子的钱已经全花完了,还花了从家里带的五文。
回家还应该再买些肉和鸡蛋,不过后日才是腊八,得三天后才能回家,现在买肉放到那个时候就不新鲜了。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回家那日再来买,今日先买五个鸡蛋,家里虽说还有十来个,但是有一半都比较小,只适合自家吃,到时候从家里挑出五个大的,并上今日买的一起凑成十个。
买鸡蛋一会儿回家路过集市顺便买就成,两人想着先去买些油,家里猪油和芝麻油都不多了,得备上一些,不过今日来得有些晚了,也不知还能不能买到猪板油。
时乐拉了一下顾朝朗的手臂,轻声道:“我们快些走,先去肉摊子瞧瞧可有板油。”说完就把一下放开手,街道上人很多,时乐有些不好意思挨顾朝朗太近。
时乐说话声音有些小,顾朝朗发觉他在说话时就低头凑过去,这会儿点了点头,顺着时乐的话加快了脚步。
两人走到肉摊子前一瞧,板油果然已经卖完了,那老板见了还笑着说他们来晚了一步,板油刚被买走。
时乐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他真不希望老板这么积极,难道不知道刚好错过比来迟了许久要更让人难受嘛,最后硬是挤出一个笑和老板告别,去寻其他的摊子。
两人在周围转了许久,最后在一个小摊子上买到了最后一斤板油,那个老板瞧着很是面生,估摸着是刚到镇上摆摊的,生意也不是很好,不过时乐倒觉得老板人不错,大方爽朗,肉也新鲜,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两人又去卖芝麻油的铺子里买了一斤油,今日忘记带装油的罐子,又多付了一文钱,两种油一共花去三十文钱。
买完东西,两人便动身往镇外去,时乐抱着罐子,顾朝朗拎着篮子,路过集市时又买了鸡蛋,最后才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已经是正午,时乐随意做了两个菜,两人吃了饭就各自忙活起来。
昨日雪停,今日积雪还没有化完,也不适合去外面做什么,时乐就坐在火塘边绣帕子,顾朝朗则收拾了家里的农具,也坐在一旁检查、修补。
*
腊八前一夜,时乐把豆子淘洗干净,放在木盆里浸泡,这样明天煮粥时才能煮得软烂。
翌日,巳正。
时乐起来洗漱完便准备煮腊八粥,各色食材淘洗干净放到锅里,泡过的豆子也加进去,放到火塘上煮着。
煮粥一开始不能加太多水,不然沸腾的时候会溢出来,得一边煮一边加水,足足煮上一个时辰,再加入糖块继续煮,将近午时才煮好。
顾朝朗背对着时乐正在门口劈柴,院子里还有些湿不方便,劈柴又难免有些木屑,在灶房门口正好。
午时刚到,院外就传来了敲门声,时乐出去一看果然是顾清。
顾清端着一大碗腊八粥站在门口,见时乐出来忙递过去,笑着道:“时乐哥哥,这是我家煮的腊八粥,送来给你们尝尝,快拿着。”
时乐也笑着应了,接过碗就要拉顾清进来。
顾清往后退了一步,摇摇头,“我不进去了,回去还有事儿呢,过两日再来。”
时乐这才点头,脸上带着浅笑,“那你一定要来,可不要骗我。”
顾清嘿嘿一笑,摆摆手转身走了。
时乐端着粥回了灶房,把碗放在桌上,招呼顾朝朗过来,“这是顾清送来的粥,等会儿我们也该送过去了。”
顾朝朗点点头,问道:“我们谁送过去?还是一起去?”
时乐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我送过去吧,再盛一碗,你送去你们之前帮忙那个赵大伯家。”
顾朝朗微微一怔笑道:“那好,是该送些过去。”半晌才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我都没想起来这回事儿。”
时乐正忙着盛粥,也没注意到他,要出门时才道:“碗就不用带回来了。”
顾朝朗应了一声,也端上碗跟在时乐身后出门。
顾大伯家要近一些,不过时乐送粥去时和大伯娘、顾清说了会话,回家时顾朝朗也到家了。
两人围坐在火塘边喝粥,先喝的是顾清送过来的,里头的食材和家里的略有不同,不过滋味也十分不错,随后喝的是自家的,味道也十分浓郁,比普通的白米粥好喝许多,这钱也算花得值了。
傍晚,两人的晚饭依旧是腊八粥,饭后,时乐坐在火塘边烤火,突然站起来对顾朝朗道:“我想做些桂花米糕明日带着回家。”
顾朝朗点点头,也站起来,“是要磨糯米面吗?你先坐着烤火,等我磨好你再过来。”
时乐眯起眼睛笑了,又清了清嗓子道:“还要磨一些粘米粉,你先洗一下石磨搬进来,等我拿米过来。”
顾朝朗又点点头,转身走出灶房。
做米糕最麻烦的一步就是磨面,不过顾朝朗在家时都是他做,不用时乐动手。
时乐从米缸里舀了三碗米,又舀了一碗半的糯米,放在桌上等顾朝朗回来。
两人成婚后,因为时乐空闲时经常做糕点,顾朝朗已经成为一个磨面的熟练工了,再加上他力气大,磨出来的面也很细腻,这会儿很快就磨好了。
顾朝朗刚开始磨面时乐就搬着凳子凑过来了,等面一一磨好,时乐就用大海碗装了,加入糖粉和水搅拌均匀,下一步就是过筛。
第39章
细腻的米粉直接放入铺有细棉布的模具中,模具也是之前顾朝朗用小木板拼接的。
放进去的米粉不用按压,轻轻铺平即可后盖上另一块湿棉布,最后放入锅中大火蒸小半个时辰,再把锅端下来焖上片刻,蒸好的米糕淋上桂花蜜。
时乐把菜刀洗干净,又凑过去闻了闻,确认刀上没有异味才开始切米糕,他切的大,只切了六块。
时乐拿了边角的一块尝了尝,口感软糯细腻,味道也香甜,他两口吃完,又拿起一块递给顾朝朗。
26/51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