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嫁给农户的山居生活(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4-02-24 17:36:28  作者:山间柳
  炒好的食材放到装米的锅里,加水没过,煮熟就可以吃了。
  吃前要先拌一拌,让肉的咸香,豆的清爽和米的醇厚充分混合在一起,这样味道更好。
  吃饭的时候时乐还往另一个锅里放了两个鸡蛋煮着,等吃过饭刚好可以吃鸡蛋。
  今早的早饭吃得早,不过巳正,两人已经吃完饭收好碗筷了,想着一会儿的事情,他们也没有耽搁,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就出门往祠堂去。
 
 
第64章 
  “嫂子,你们也来了?我还说我们是来得最早的呢。”
  “这不是想着图个吉利嘛,一大早我就把那小崽子叫起来了。”
  “婶子,您瞧着今年可是丰腴了,好福气啊。”
  “哈哈,是吗?等会儿上秤称称,今年得闲,我也觉着我是胖了。”
  ……
  时乐和顾朝朗刚到祠堂门口就听到里头的笑声和说话声,打眼一看,满院子都是人,时乐有些惊讶,按理来说大家都是吃过饭才来的,怎么他们都那么早。
  时乐没来得及多想,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在叫他,“乐哥儿,快进来,你们怎么那么慢?这里都开始了。”
  时乐顺着声音望过去,是一个姓王的嫂子,前两天他出门经常遇到,一来二去也熟悉了许多。
  “嫂子,这就来,开始许久了吗?”
  “可不是嘛,都过了十来个了。”
  时乐回头望了顾朝朗一眼,两人就从人少处往前走。
  立夏自古有“验肥瘦”的习俗,传说中这一天人们称过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酷热,也不会消瘦,没有疾病灾祸缠身。
  现在这年头,平头老百姓缺衣少食的多,不说灾荒年间,就是风调雨顺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再加上田地里的活计重,还有徭役,吃得少,干得多,自然而然人就会消瘦。
  人一旦过瘦就容易生病,没有银钱就会缺医少药,许多人只能自己熬着,或者根据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法子去山里找一些草药煎水喝。
  所以立夏这日,大家都会早早吃过饭,一个村的人聚到一起,用大秤称体重,希望接下来不要瘦,也不要生病,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过一年。
  “称重”是很有讲究的,用的大秤长度比一个人还要高,一把四周用架子固定的小竹椅挂在秤钩上,秤和竹椅都缠上红绳,寓意着吉祥如意。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秤砣只可向外挪,不能往里移,报体重时逢“九”便报“十”,还有一些小的讲究,都是为了图个吉利。
  负责称重的一般是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中年人,或是口齿伶俐人缘好的,但也不固定,村里人不少,都是轮换着来。
  时乐凑过去看时正在称重的一群小孩儿,时乐看着脸熟的只有五六个,剩下的都没怎么见过,年龄也从三四岁到十几岁不等,再小一些的就是由自家大人抱着已经早早称过了。
  时乐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们刚往前凑就看到顾大伯和伯娘在前头,还有堂哥一家三口,李秋芳也看见了他们,就招手让他们过去,然后和他们一一说了刚才的事儿。
  李秋芳说完才笑着道:“你们怎么来这么晚?我方才看了一圈不见你们,要是再不来我都要让你们堂哥去叫你们了。”
  时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道:“想着还早就吃了饭慢慢来的。”
  李秋芳也笑着拍了拍他的手,“也不算晚,现在来正合适,离轮到我们还早呢,先是幼童和少年,然后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的老人,最后才是咱们。”
  时乐点了点头,就站在李秋芳身旁看着前面称人的场景。
  “玉成小子,今年有四十斤了,长胖了啊。”
  “平哥儿,怎么十岁了才五十斤,要多吃点饭才行啊。”
  “哎呦这是个小胖墩,九岁就六十斤了,真好真好,今年也要多吃点啊。”
  ……
  村里孩子不算多,没一会儿的功夫已经称完了,接下来就是老人,老人更少,五十多岁的还算多,上六十的只有五个,七十岁往上的就一个都没有了。
  称老人更麻烦一些,除了负责称重的,竹椅两旁还有两个年轻小伙子准备着,生怕老人家一个没坐稳摔了。
  “高奶奶,您这有七十斤呢,来年得再多吃些,长命百岁呢。”
  “叔爷,您今年还有八十斤嘞,指定能长命百岁。”
  还能来凑这个热闹的老人家都是身体不错的,称过也不急着走,村长见状连忙招呼几个年轻人去拿几个凳子过来给他们坐着。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村里的也如此,别的不说,一个老人家的见识能给村里帮不少忙,还有一些老人家自己的治病偏方,有的时候也是能救人活命的。
  老幼称完后,剩下的顺序就不讲究了,想快点儿称的就凑上去,想慢慢来的就在后面。
  农忙刚告一段落,村里人好不容易能聚到一起,这会儿大家都三三两两地凑着说话,这会儿大家都在,也没有不开眼的还当面说闲话的,都是夸这家的姑娘心灵手巧,那家的小子手脚麻利,还有哪个哥儿大方爽利的。
  除了夸赞,也夹杂一些其他事儿,比如哪家要娶媳嫁女了,到时候要去帮忙,还有讨论今年的税要交多少的,镇上新开的哪家铺子物美价廉各种。
  时乐就在一旁听着李秋芳和她们说话,偶尔应和一声也不多说,待了一会儿就悄悄退开几步,他看到明娘了,自从上次在集市上遇见就再也没见过,这会儿好不容易碰上,少不得要过去问一问,两个人说会儿话也是好的。
  称过体重,说几句吉祥话,大家也不在祠堂多留,携家带口的离开了,虽说这几日基本没什么紧要活计,但农家人也是舍不得闲着的,上山砍柴,挖地,摘野菜,总有活干。
  时乐和顾朝朗也没有久待,和李秋芳一家一起离开了。
  回到家已经将近申时,下地干活有些晚了,时乐想着今早做的立夏饭还剩一些,两个人晚上吃刚好,再炒一个白菜配着,都是不费时间的,还有一个多时辰才到饭点,还能做些别的活计。
  顾朝朗也想着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闲着,正准备拿上竹筐上山去,时乐想了想便决定跟着去。
  “我和你一起去吧,耙一筐松针回来烧火。”
  顾朝朗顿了一下,“也好,那今天就寻个半山腰的位置,也能早点回来。”
  时乐高兴应了,去后院拿上自己的竹筐出来,顾朝朗顺手接过放进自己的筐里,两个人就关上门往后山去。
  今日上山的人远比往常要多,一路上遇见七八个,直到走到半山腰两人换了一条路走才没再遇到其他人。
  像往常一样,时乐和顾朝朗各干各的,没过多久两人就背着竹筐下山回家了。
  吃过饭,时乐突然起身去了后院,顾朝朗正在洗碗也没注意,等他洗完就看见时乐抱着两枝桃花跑进来,粉红的花瓣,衬得时乐的脸也白皙红润,顾朝朗难得的又愣住了。
  良久,顾朝朗才缓缓开口,“怎么突然摘了桃花?”
  时乐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花,笑着道:“后院花开得正好,忙起来都没注意,我就想着折两枝插在瓶里,就放在灶房或者堂屋里,看着鲜亮。”
  说完时乐话音一转,“我也舍不得多折,还留着结桃子呢,梨花也开了,不过我觉得桃花颜色更好看一些。”
  顾朝朗没再问,把手上的水擦干,“那我去给你找一个陶罐插花,多放些水应该能活得久些。”
  时乐更是开心,连忙点头应了。
  家里空闲的陶罐不多,顾朝朗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在院子里洗干净又灌了水才拿着回屋。
  时乐把两枝桃花插进去,虽然罐子有些灰扑扑的,但是丝毫不影响花的好看,让人看着就心情好,时乐便决定不挪它了,就搁在灶房的桌上,反正两人也常待在灶房。
  两人在灶房说了会话就洗漱回屋了,闲时只有这一日,顾朝朗第二天又开始下地干活,眼看着地里的小麦快成熟了,得在收麦子前把其他零碎的活计干完。
  时乐除了忙家务活,还把年前买的棉布找出来了,这几个月都忙着,只绣了一张帕子,另给顾清绣了两张,剩下的布还够绣两张的,得抓紧绣了,到时候去镇上卖小麦顺便卖了。
  一忙就忙到黄昏,时乐才把东西收起来准备做饭,后院的豌豆正是吃的时候,上回做立夏饭放了一些味道很好,时乐今晚便想着再做一个其他的。
  他也没用竹篮,直接从灶房里拿了洗菜的木盆就去了后院摘豌豆,他摘了整整一盆,想着除了剥出来做菜,剩下的就直接连皮水煮了吃。
  水煮的豌豆甜丝丝,水润润的,连皮放进嘴里,手拿着一端,另一端用牙直接撸出来吃,煮豌豆的水也可以喝,还带着一丝甜味,甘甜解渴。
  剥皮的豌豆时乐准备做豌豆肉沫,豌豆加少许盐焯水至断生,这样等会儿才能炒软,然后就是热锅烧油,炒香肉沫,肉是家里腌过的腊肉,有些咸,时乐就没有再放盐,只放了姜蒜、花椒、酱油调味,还放了一点点辣椒,等肉炒出香味再放入豌豆继续炒,等豌豆完全变软就可以出锅了。
  时乐和顾朝朗都喜欢吃豌豆,不过时乐更喜欢煮的,顾朝朗更喜欢炒的,刚好今晚做了两种,都吃了个干净。
  豌豆能吃了,那么蚕豆也快了,时乐想着蚕豆的味道一时都有些馋,过几日就去地里瞧瞧可能吃了。
  转眼就到四月下旬,顾朝朗下地的时候顺便去看了看,麦浪金黄,麦秆还有些湿润,没有完全干枯,正是收麦子的时候,再晚麦穗完全干了就容易掉在地里,到时候捡起来麻烦。
  顾朝朗也没有急着去收麦子,当晚回到家,匆忙吃过饭就坐在院里磨镰刀,镰刀和磨刀石接触发出了“霍霍霍”的声音,时乐也坐在一旁和他说话。
 
 
第65章 
  时乐看着顾朝朗磨镰刀磨得起劲,就开口问道:“明天一早就去收小麦吗?”
  顾朝朗点点头,“趁现在天气好抓紧收了,收回来就晒在院子里。”
  顾朝朗说话的时候也没有抬头,等磨得差不多了,才突然抬头看着时乐,“割麦子麻烦,麦芒又扎人,割一天回来浑身刺挠,我一个人去就成了,你别去了。”
  时乐眉头一皱,“家里有六亩小麦,你一个人得割到什么时候,两个人一起怎么说也要快些,我以前在家也是跟着去割麦子的。”
  顾朝朗也没回话,话音一转说起别的,“家里的豌豆也可以收了,我去割麦子,你去收豌豆。”
  时乐一瞬间有些哭笑不得,“我看着是傻的吗?豌豆满打满算都没有种一亩地,一天就收完了,就算我慢一些,一天半也收完了,不耽搁去收麦子。”
  顾朝朗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想了许久才道:“那你先去收豌豆,收回来晒干了就用梿枷把豌豆打出来,到时候我割麦子回来也有地方放。”
  总归都是现在就要干的活计,时乐也没再说什么,点头同意了,“行吧,那我正午去给你送饭。”
  顾朝朗嘴角微微上扬,起身把磨刀石收起来又顺手把院子打扫了。
  明日又要开始下地干活,两人今晚早早就回屋睡下了,养足精神,才能干得动活计。
  翌日,简单吃了早饭,两人就各自拿着农具出门了,顾朝朗拿着背架,镰刀,还有一些零碎物件去了小麦地,时乐拿着竹筐麻绳去了豌豆地。
  田地里到处是正在忙活的人,顾朝朗来到地里也不休息,将东西一放就开始割麦子,弯着腰,左手拢起一束小麦,右手持镰刀,从小麦根部割断,瞧着够一捆的量就伸手拔起一股麦子,中间交错放到那一堆麦子上,反手一捆,拧成绳结,捆好的麦子就放在地里,等着最后背回家再收拾。
  另一边的时乐也在忙活着,拔豌豆本身不难,但是要注意力道,动作幅度过大会让豌豆从豆荚里脱落造成浪费。
  今日风大,时乐特意找了个石头压着拔好的豌豆,拔够一堆才拿竹筐过来装,害怕拔好的豌豆被风吹跑,时乐便打算一边拔一边背,够一筐就先背回家晒着,再来第二趟。
  豌豆已经变黄,分量也轻了许多,一筐豌豆并没有多少重量,时乐装满竹筐后又在上面放了一大捆,用麻绳固定住才背着回家。
  豌豆地离家不远,时乐花在路上的时间也不多,一早上背了三趟,最后一趟还拎着一篮子蚕豆。
  豌豆收割的时候正是蚕豆可以吃的时候,时乐看了一圈自家的蚕豆,绿油油的一片,估摸着还能吃一旬不到,收完小麦来收蚕豆正好。
  时乐第三趟到家时就急匆匆地把竹筐里的豌豆抱出来,然后放到院子里晒着,就拎着竹篮回了灶房。
  先把灶火点起来烧着水,就坐在灶房里剥蚕豆,把竹篮里的蚕豆都倒进盆里,剥好的放另一个盆,蚕豆皮就扔在竹篮里,留着喂鸡。
  农忙的时候时乐也没有时间做复杂的吃食,再加上顾朝朗还在地里干活,时乐也想早点让他吃上饭,今早就打算只做一个蚕豆焖饭。
  时乐把米淘洗干净放进锅里,又把剥好的蚕豆也洗干净放着,蚕豆焖饭用的蚕豆本来是应该把两层皮都剥了,只留里面嫩绿的芽,这样味道最好,但是剥内皮很费时间,时乐就没有剥。
  随后时乐去了侧屋,蚕豆焖饭放一些腊肠或者腊肉味道更好,而且干活的时候也需要吃一些荤腥,这样才有力气,时乐本来还在想哪个味道很好,后来又觉得算了,一样来一点最好,就切了一块腊肉和一段腊肠,用温水洗干净切成片。
  菜备齐了,时乐就开始炒菜,热锅烧油,加入腊肉煸出油,再放腊肠继续翻炒,然后放蚕豆,加盐和酱油调味,炒好后倒进装米的锅里,加的水比平时煮饭略多一些,就可以开始煮了。
  煮饭的时间时乐又去后院摘了两根青菜,洗干净切段,等饭快煮熟的时候再炒青菜,炒好的青菜也放进锅里和饭混合,一锅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的蚕豆焖饭就做好了。
  蚕豆焖饭,一葫芦槐花茶泡水,一葫芦白开水,两块湿的汗巾和碗筷,时乐把这些都放进竹篮里,出门前又把院里的竹筐也带上了,想着一会儿送饭回来的时候顺便背一筐麦子回来。
  时乐送饭已经很熟练了,毕竟每次农忙都这样,但是他到小麦地时还是坐在地头歇了许久,今早从睁眼就开始忙,再加上正午这会儿太阳很晒,他也累得够呛。
  他坐下的地方就在顾朝朗斜上方,时乐就没有再往前走,坐在原地大喊,“吃饭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