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勋贵一脉也分成了几个阵营,皇子们都还没有长成,就已经开始顶牛了。
待朝阳门大开,文武官员进了奉天殿,皇帝升座,大朝会这才算开始了。
圣人自然知道今天官员来的如此齐整,为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圣人也不着急,先把几件重要的和加急的事情都办完,一一吩咐下去。
等到巳时过半,主要的政事都处理晚了,众臣公的耐心也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圣人示意,祁顺的一个徒弟就用略微带点女气的声音高唱“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右佥都御史首先出列,“日前,臣听闻京中发生骇人听闻之案件,行凶者竟为当朝皇子。臣携御史六人联名弹劾六皇子徒述斐,望陛下严惩六皇子,以安臣民之心!”
第65章
“臣公附议或有异议者, 可前往五台阁。无事退朝。”圣人说完,就先走了。
五台阁也是议政之地,只是面积稍小罢了。其余手中有事的朝臣都离开做事,其余相关的人员都跟着圣人一起去了五台阁。
进了五台阁, 圣人升座之后开口:“先不急, 卿既弹劾皇六子, 朕已经着人前去传唤他了。届时再行分辨不迟。”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而且还是很得自己心意的儿子,圣人自然是怎么对徒述斐有利怎么安排了。
之前在奉天殿里圣人不处理这件事, 就有大事化小的意思。而移驾五台阁之后, 没有立刻下令该如何处理徒述斐,而是找他自己来自辩, 这也是爱护的意思。
右佥都御史心里有点打鼓了:看圣人这意思,是要保六皇子啊!
要是徒述斐知道右佥都御史的想法,估计一定会冷笑出声来吐槽这人的智商的:自己的儿子不护着,难道还要听从外人的话来处罚儿子不成?
当然,右佥都御史弹劾的目的也不是指望圣人能真的重罚徒述斐, 只是希望借此打击徒述斐的名誉和太子一脉力量的威望罢了!
徒述斐是吃过间食之后才进了五台阁的。这里虽然不是奉天殿那样的大殿, 可却和御前殿一样, 是圣人经常处理政务的处所。摆设比起奉天殿也更舒适一些。
“父皇安好!”徒述斐进了五台阁之后,就向圣人请安,然后又分别对朝中重臣分别见礼。众臣也纷纷对徒述斐这个身量也就比他们腰身高上一些的皇子还礼。
“斐儿,右佥都御史弹劾你京内行凶, 你可有要辩解的?”
“没有辩解, 事情实是儿臣所为。”徒述斐老老实实的说, 一点都没有抵赖的意思。
右佥都御史这下眼中闪过精光,立刻就接口:“请陛下严惩!皇六子不罚罪, 不足以平息京中不安!”
“我做的是好事,为什么要挨罚?”徒述斐一听右佥都御史的话,立刻就委屈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带着水汽,还带着婴儿肥的脸上全是委屈,很是不解的看向右佥都御史。
太子没说话,只是转开了头。他怕自己再看下去会忍不住笑了,会坏了徒述斐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气氛。
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在场所有朝臣的心理活动,在这一刻微妙的不约而同了!
按理来说,徒述斐应该要么抵赖到底,要么认罪认罚,无论哪一种,都于名声有碍。可是人家承认了,却觉得委屈!而且还是小孩子那种不明白自己闯了祸,被长辈训斥时候的委屈!
几个离徒述斐近的朝臣被徒述斐还带着水光的眼睛闪到,心里升起了一种欺负小孩子的愧疚感来。与之相对的,就是对欺负小孩子的罪魁祸首右佥都御史的厌恶,也都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那小六你就说说吧!”圣人的称呼立刻就变了。注意到这一点的朝臣心里就都有了谱了。
徒述斐一听这话,委屈的心情因为自己父亲的和颜悦色还有语气里的支持消失不见了,立刻就露出一个笑容来,只是睫毛上还带着点细小的泪水珠子,更让人心疼了。
“那些红毛夷人欺负京城的民女,鸿胪寺官员竟然视而不见!儿臣仗义出手,是为了百姓!孟子也说,民贵君轻,更何况官员乎?轻于君,自然轻于民。可鸿胪寺少卿却对身份贵重于自己的民女所受戕害视而不见,不光是尸位素餐,还是以下犯上!”
牙疼!头疼!心疼!佥都御史跪在地上,只觉得听徒述斐这一番话之后,所有的病痛就都来了。
和他同样感受的,还有五台阁内的其他文官大臣们。能混到参加大朝会、出入五台阁的臣子,可以说都是朝中重臣了。可以说,在这里的文官全是熟读四书五经,经历过科举厮杀之后出仕的!而到了如今的位置,都是人精,又怎么会不清楚那些曾经奉为经典的话,不过是愚民用的手段呢?
真要是民贵君轻,为什么民不可告官?为什么见官要下跪或者回避?现在你拿这些根本就只是为了好看而说的理论来作为行事依据,真的不是在玩我们吗?
徒述斐还真就不是在玩他们,而是在认认真真的为自己辩解。
右佥都御史心里虽然像是被羊驼狂奔过一般,可还是迅速整理好了心情,找了另一个观点来让徒述斐受到罪罚:“六殿下此言差矣!鸿胪寺少卿乃是国之机构,其中官员代表了我朝威仪,怎能让人轻辱?此实为大不敬也!”
“我没轻辱他!”徒述斐生气了,握着小拳头挥了挥,“他伤好了之后,愿意继续当鸿胪寺少卿就继续当呗!”
我和你讲道理,你却胡搅蛮缠?右佥都御史傻眼了。看了一眼周围臣公有的丧气,有的忍俊不禁的表情,忽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笑话了!他只是想要立个功劳当作投名状,为什么这么难?难道是他无能吗?说的每句话都不顺畅!
其实不是他无能,而是徒述斐真的没有按照套路出牌而已。官场上有自己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互相攻讦的时候,两派敌对的官员也都默契的守着这份潜规则。
可徒述斐不同啊!他才八岁,手中无人,自然没有途径了解这些不再纸面上的规矩。不知道,自然也就不会按照他们的套路来了!自然就让文官集团一时之间有些手忙脚乱的。
看见从对官员不敬这方面没可能攻击到徒述斐了,鸿胪寺卿,也就是鸿胪寺少卿的顶头上司,鸿胪寺的一把手出列了:“六皇子殿下一心为民,当无大错。只是如今却并非只是我朝门内之事了!事涉两国邦交。六皇子殿下施宫刑于鸿胪寺少卿也就罢了,还连同佛郎机使节也一起……”说着,就长叹了一口气,眉间全是忧愁,“于我朝海域安定不利啊!”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徒述斐钉在有罪的柱子上了,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要是佛郎机出兵骚扰庆朝海域,但凡有渔民或者沿海居民受难,就都是徒述斐的过错!
徒述斐眼睛里闪过了冷光,随后就低头不说话了。
圣人的眉间也紧了一些,只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如此,就不是旁人能猜得透的了!
徒述斐低着头不说话,还揣起了手。就算是不抬头,也能看出来这就是一个在生闷气的小孩子的形象。
朝臣们看出来了,太子也看出来了,圣人自然也不会看不出来。这样一来,圣人稍微放心,开了口:“鸿胪寺卿说的可对?你对佛郎机使臣不敬恐会酿成大祸,罚你你认不认?”
圣人的前半句话还让一些盼着徒述斐不好的人心里有了点大功告成的希翼。可等圣人的最后一句话出来,就差点骂娘了:这可不是打碎了自家花瓶这样的小事!还“罚你你认不认”!这是打算罚上几篇大字就翻篇的节奏吗?
不过转念一想,不管六皇子徒述斐受罚的轻重如何,只要这件事徒述斐认罚了,就意味这他有错。既然有错,那么在今天之后,他们就有一百种方法让徒述斐的名声彻底臭大街去!
“不认!儿臣不认!”
“你为何不认?”
太子默默的看着自己的父皇和自己的皇弟两人打套路,还是不说话,心里头却开始合计起自己撒出去的人手有没有买到煤山这件事了。
徒述斐抬起脸来,脸上全是不服气:“其人无礼,为夷狄。夷狄者,不受华夏诗书礼仪教诲,为贱。我国之民,虽女亦贵于其贱。以贱犯贵,该杀!”
鸿胪寺卿的脸都青了:合着自己就是个接待贱民的人不成?
不待他说话,就听徒述斐继续说道:“既然是使节,可有国书?我早就打听过了,佛郎机万国林立,有的国家还没有咱们一个县大呢,管着几千人就敢自称国主,这样的国主要是真的来到我朝,难道还要我父皇以国君之礼相待吗?而且我骟了的这些,不过是些普通的商人罢了!难道我堂堂大庆,还要对几个商人奴颜婢膝吗?”
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航海技术也算是发达,可也还是处于上升时期,还不是海上的无冕之王呢!所以,还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鸿胪寺卿的脸色就变了。他是没料到,徒述斐这个居于深宫的皇子,竟然对万里之外的事情也知之一二!要知道,就算是太子,也不是很清楚佛郎机此刻的事情的。他也是在能听懂了一些佛郎机语之后,日积月累的套话,才得到类似的情报的!
圣人的眉毛就挑起来了:“是这样吗?”
“臣万死!”鸿胪寺卿没有说话,知道自己“影响两国邦交”的这张牌打不出去了,还被徒述斐揭出这根本不是佛郎机使节的事实来,只能跪下谢罪。
“可不是罪该万死嘛!”徒述斐还是一幅小孩子的倔强表情,“我父皇真要是用国君之礼接待一个里正,那才是有损我朝威仪呢!”
太子计算完手里的人力财力,回过神来正好听见徒述斐的这句话,觉得也差不多该吃午饭了,就出列行礼:“父皇,如此看来,六皇弟不光无罪,反倒是有功呢!反倒是鸿胪寺一干人等,玩忽职守,当罪!御史台不分青红皂白,不明始末原委便弹劾皇子,当罚!”
第66章
鸿胪寺卿脸色青白青白的, 立刻就把头抵在奉天殿的地砖上,不敢再抬起来了。而右佥都御史却不愿意自己就这么成为一次不成功的试探的牺牲品,立刻就拱手:“陛下,自古也不曾听说言官因言获罪!臣忠心为国而已啊!”
不以言获罪。好吧, 徒述斐心里虽然对右佥都御史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可还是忍了下来。虽然他只要继续装作胡搅蛮缠的样子, 右佥都御史少不得就会被罢官或者下狱, 可代价是他的形象——他树立起来的聪慧形象,恐怕就要变成“顽童”这样不堪大用的印象了。不值得。
所以最后, 当鸿胪寺卿被罢官免职, 以“玩忽职守”的罪名被收监,而右佥都御史罚俸一年之后, 徒述斐只能谢恩。
圣人又勉励了徒述斐几句“虽手段幼稚激烈,然赤子之心诚恳、为国公心可嘉”之类的话之后,五台阁的廷议也没有徒述斐什么事情了。
徒述斐出了五台阁,只是才走出台阁十几步远,就有小内监从台阁的侧殿出来:“六殿下, 太子殿下让您直接回弘文馆即可, 不必枯等。”
徒述斐仔细看了看眼前还算眼熟的小内监:“你是哪里当差的来着?”
“奴婢小伞, 是年节时候分到清华殿的洒扫,如今奴婢稍微升了半级,今日跟辇听令了。”这内监因为和徒述斐不很熟悉,所以并不清楚徒述斐不喜欢听人、尤其是内监自称“奴婢”。
徒述斐稍微放下心来。跟辇, 听上去还不错, 其实也就是跟在太子身边的低等跑腿小太监, 出来传句话也正常。更何况也不是要他去某处云云,徒述斐也就安心下来。
“本殿知了, 你回吧!”徒述斐见这个叫小伞的内监没什么可疑的,就挥手打发了他,而后带着自己在宫内的时候永远不少于十人的宫人跟班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五台阁。
“奴婢恭送殿下。”小伞态度恭敬又带着点畏惧的送走了徒述斐,可眼睛却一直看着徒述斐离开的背影。
----------
弹劾的事情就这样在徒述斐的剑走偏锋、圣人的有心偏颇下,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鸿胪寺卿最终被判抄家流放;鸿胪寺少卿那里,也是没有脸见人的样子,可又不敢死,每日里借酒消愁,很快就不成人样了。
隔天清华殿里太子又送来了一个小匣子,里面是这几日先后购进的一些煤山。来传话的不是石榴,而是梨香和一位老嬷嬷:“我们殿下无论做些什么,都因为身份原因多有掣肘,且很多人都眼巴巴看着,等着揪殿下的把柄呢!这东西还是暂且交托给六殿下,我们殿下信您。”
屋子里只有徒述斐自己,青莲不在,冯唐和贾赦也不在。石光珠似乎也猜到很少不离开清华殿的梨香出来,恐怕是有事情的,所以自觉的站在了门外的廊檐下,看上去是在出神发愣,其实心神紧绷着,正注意着所有要靠近屋子的人呢!
徒述斐也不矫情:“这不值什么。终归父皇也知道我是个貔貅,最爱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攒起来。”
等梨香走了,徒述斐把石光珠叫了进来:“石大哥,我也不和你见外了。太子哥哥让你跟在我身边,是委屈了你。只是如今我真的要做事,也真的缺人手。我不能总让太子哥哥把人借给我,他手里也不宽裕。”
“殿下您有话直说。”石光珠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带着点温吞和最近半年来都抹不掉的低沉抑郁。
“太子哥哥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能做的也很有限。”徒述斐斟酌着用辞,“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做成什么事情,必须要有钱、有人!”
石光珠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同意徒述斐的观点,然后静待下文。
“之前有几艘可以入海行驶万里的佛郎机商船被运往江南,这事并不急。但眼下有件事情却是有点急的。我应了烧瓷作坊的林师傅,把能烧出高温的东西给他找来。他也应了我只要找来能烧出高温的烧料,就把玻璃的配方给我试验出来。我想请石大哥坐镇作坊。”
以前看点家的小说,穿越的男主哪个不是虎躯一震,立刻就水泥玻璃香皂香水的立刻从升斗小民进化为豪富?然而到了徒述斐这里,他不是不想虎躯一震、天下折服,而是他实在没这个能耐。
练个武,骑射方面,虽然半石弓能开三百次也不累了,可一石弓开上不到一百回,整个人就脱力了;至于和石光珠学的枪,如今一个多月了,也不过是学会了中平刺而已,唯一的进步就是从包金属的三斤枪换到了五斤枪而已,比起石光珠把十五斤的枪玩的和竹竿一样轻飘飘又顺手听话,还差得远呢!
42/192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