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天灾降临后(近代现代)——蜀江春水

时间:2024-03-04 09:57:39  作者:蜀江春水
  嗯~果然不出他所料,是抗日剧呢!
  他们蜀省,抗日剧是一轮接一轮,家里的老人还特别爱看,刷了一次又一次还不厌烦。
  好的,这很蜀省。
  赵然坐在沙发上,靠在沙发背上,把两个侄儿搂在怀里。
  “幺爸,以前的人真的这么惨吗?”
  好歹也是小学生了,爱国教育也学了两年,自然不会一点也不看懂电视里播的剧。
  “嗯,比这个还惨。”
  赵然跟两个侄子说起十四年对矮子的抗争,那时的人惨,人命在矮子的面前一点也不值钱。
  提到矮子,赵然就气得牙痒痒。
  到现在都不认错,还编造假的历史,拒不承认自己犯下的错。
  赵然每天一个愿望,让矮子那些坏蛋遭受天谴。
  “呜~幺爸,我和弟弟可以把压岁钱捐给他们吗?”
  看到那些穿着破破烂烂,又瘦又脏的小孩子,赵小华抱住幺爸的手臂哭了起来。
  “乖啊大娃,不哭了,里面是演的。真正的他们,应该已经在后世投胎,不再吃苦了。”
  赵然欣慰两个侄儿的善良,却还是跟他们讲清楚,电视是电视,真实的历史上他们都走了,捐再多钱也用不上了。
  “哇~”
  赵小夏大声地哭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但是他知道自己很伤心、很难过。
  “二娃也乖,幺爸在呢!”
  赵然拥着两个侄儿,哄完大的哄小的。
  而赵爸爸和赵妈妈全程围观,没有一个人出面帮他。
  当然,在赵然教导两个孙儿那段永远要铭记的历史时,他们也同样安静地看着。
  有些历史不该也不能忘记,有些人也要永远记得他们。
  赵大嫂和赵自听到儿子们的哭声,从厨房里探出了两个脑袋。
  见赵然抱着哄,立即缩了回去。
  弟弟在家帮助带娃,这是什么天选弟弟,这个时候就不要管娃哭不哭了,洗完碗他们就上楼,能跑多快就快多快。
  “好啦好啦~别哭了,乖啊~”
  赵然哄了十几分钟,才把两娃哄好。
  “小华和小夏睡着了?”
  又过了一会儿赵爸爸过来,看着两个趴在幺儿腿上的孙子,主动抱起了大孙孙。
  “嗯,哭睡着的。”
  赵然觉得小孩子真可爱,哭着也睡着,而且还会说梦话。
  “唉~”
  想到两个孙儿是为什么而哭,赵爸爸的心情也跟着低落起来。
  他的爷爷就死在矮子的手上,那时他爸才十来岁,奶奶孤儿寡母带着孩子生活,日子比电视剧里演的要难多了。
  可惜他奶奶80年代都没活过就逝世了,死亡原因是劳累生病。
  当时他才结婚没多久,还没有娃呢!现在父母和大哥住,偶尔住烦了才会过来在小儿子家住两天。
  这个时候,赵爸爸和赵妈妈就要去二楼的房间睡觉。好在家里有六间房,够住了。
  “好了。”把两兄弟放在儿童床上,是上下床,就在一楼赵爸爸和赵妈妈的隔壁。
  一楼有两个房间,正好老人和小孩分了。二楼四个房间,其中有一个是赵然的书房。
  他们不住二楼,也是想给儿子儿媳一点私人空间,有老人在儿媳会不自在。
  这么好的公婆,赵大嫂将心比心,因此对赵爸爸和赵妈妈很孝顺,平时有啥好吃的好用的,都先让公婆挑。
  “爸,别想这么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后会更好的。”
  赵然直接忽略掉自己心中的那点不安,安慰失落的父亲。
  “幺儿说得对,我不想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干活,家里也要开始收拾了,不然年前事多,到时腾不出手来,又得忙翻天。”
  赵爸爸被小儿子一安慰,顿时就好多了。年前还要杀年猪,离他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个猪圈,里面装了四头猪,其中两头已经杀了做成腊肉香肠,还有腊骨头这些。
  剩下的两头年前杀,到时就不用去买肉了不说,还能卖给村子里一些。
  “好的,爸爸。”
  赵然向来听话,平时十点就睡觉了,别说在家里,就算是在学校也从不过夜生活。
  像他这样乖的学生,整栋楼都找不出第二个,大家还进行了一次围观。
  好在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思想开放,世上的人多种多样,赵然这样的虽然看起来不太合群,但是和他相处过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很好。
  因此在班上,赵然的人缘还挺好的。
  躺在床上,不超过五分钟,赵然就陷入了沉睡。
  第二天七点不到就醒了,这是冬天时间,要是夏天他六点半前就醒了。
  一醒来赵然就换好衣服,最外面的是一件旧外套,今天要打扫屋檐这些地方,新衣服容易弄脏,旧的脏了也不可惜,不想洗就直接扔了。
  “然然起来了?”赵大嫂在厨房里面忙着早餐,就看到赵然走进来帮她烧火。
  “嫂嫂,我帮你烧火嘛!”
  赵然不用赵大嫂说,把大火转为了小火。现在稀饭已经开了,要用小火慢慢熬,这样才会出米油,熬出来的稀饭才香。
  “弟娃,我拿了两根红苕出来放在灶边的,你把它们埋在里面。”
  赵大嫂可太了解赵然了,知道他爱吃烤苕,不用赵然说就准备好了。
  “谢谢嫂嫂。”
  赵然果然很开心,一边盯着火,一边拿起两根红苕埋进灶里。现在是小火,不怕烤焦。
  等下饭好了,烤红苕也好了,再用余火焖一下,吃完饭扒拉出来,撕开皮后那香味能把整个屋子染上。
 
 
第3章 
  “咦,弟娃又是这么早起来啊!”
  七点半,赵自走进来。
  “滚,你以为你弟娃像你,睡到这个时候才起来?”
  赵妈妈跟在他身后进来,对着大儿子就是一巴掌。
  “妈,现在才七点半,我又没有睡懒觉,你犯得着把我当犯人一样看吗?”
  赵自一脸的委屈,在家里他是团欺,连儿子们都能欺负他。
  “犯人?犯人都比你老实,哪个犯人敢睡到七点半才起来。”
  赵妈妈看着大儿子一脸邋遢,连裤子都没穿好,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从柴上扯出一根桑条,对着大儿子就是顿抽。
  “嗷~”
  赵自被打得嗷嗷叫。
  一大早就挨打,不得不说赵自还真是赵家的团欺了。
  “这是咋了?她咋又打你哥?”
  赵爸爸也进来了,看到大儿子挨打没先救人,而是向小儿子询问原因。至于为什么不问大儿媳妇,没看到自家婆娘在这里?
  这个时候只有小儿子出声才不会被赵妈妈迁怒。
  “大哥没洗脸没漱口,衣服也穿得不整齐,妈妈看了心里头烦。”
  赵然不愧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一下子就看出了赵妈妈为啥看大儿子不顺眼的原因。
  这个儿子真的是太懒了,又不爱整洁。在家里的时候,有多邋遢要多邋遢。虽然在外人看来赵妈妈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了。但是赵家人都晓得,她是有点洁癖的人。
  所以赵自明知老妈的雷点,偏偏每次都踩雷,不得不说这也是个人才。
  “那他活该。”赵爸爸一点也不心疼大儿子,见过作死的,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赵然一听,就知道赵爸爸这是不想管了。
  赵然扭头看向大嫂,发现她比老爸还淡定,老公被婆婆打,她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啊!
  别说婆婆看不过眼,她看了也烦。
  但是不管她怎么说,赵自都我行我素,久了赵大嫂也不说了。自然在看到他挨打的时候,也不会主动过去给他说情。
  打得好,打得妙,老公呱呱叫。婆婆谢谢你,下手再重点。
  赵大嫂的心情肉眼可见地转好了,赵然低下头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
  赵自的坏习惯他清楚,也知道大嫂看不惯,可是他大哥就不改。
  只有工作的时候,他大哥才会一本正经,平时懒散得很。
  当初要不是被他工作的身影迷住,赵大嫂根本不会嫁给大哥。至于脸,也就比普通好点,勉强能说一声帅。
  赵然早就听大嫂说了,她就是上了赵自工作时背影的当。早晓得工作结束后是这么个性格,当时就跑了。
  而赵自最得意的就是靠着工作,把媳妇娶到手了。对外人他还含蓄一点,但是对自家弟弟那可是一点也不懂什么叫含蓄。
  那样子用赵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欠揍。
  “弟娃,快救我。”
  被打疼了,逃又不敢逃,赵妈妈一只手拉着他的手,赵自不想被赶出家门,只能硬挺。
  被打了好多下,实在扛不住了,开始找外援。
  “妈,我饿了。”
  赵然一开口,赵妈妈立即抛下大儿子。
  “赵自,赶紧去给我收拾好,不然老娘还要打你。”
  被亲妈威胁了几句,赵自赶紧跑去收拾自己的形象,他知道赵妈妈是认真的。
  “然然,千万不要学你哥。”
  赵妈妈怕大儿子带坏小儿子,急忙叮嘱道。
  “妈妈,儿子知道的。”
  赵然乖乖地回答。
  “对了,老头子你去把孙儿们叫起来,该吃饭了。”
  两个孩子已经考完试,学校虽然还没正式放假,但他们也不用上课了,所以家长们决定让他们多睡一会儿,直到饭点才把他们叫起来。周一才去学校拿成绩单,顺便开家长会。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幺爸,早上好。”
  两个孩子揉着眼睛从厕所里走出来,看样子哪怕洗了脸也还没完全清醒呢!
  “早上好。”
  “小华、小夏,早上好。”
  大家纷纷回应。
  “妈,早上吃什么?”
  赵小华和弟弟坐在自己专属的儿童椅上,看着大人把饭菜从厨房里端出来。
  “还能吃啥,肯定又是稀饭、咸菜。”
  赵小夏人小鬼大的说道,他们蜀省的早餐很少变样,基本上都是那几样。
  “……我想喝米粉。”
  赵小华撇了下嘴说道,不过他也知道要喝米粉得提前说,因为要熬骨头汤,还要泡米粉。
  “小华乖,今天晚上奶奶就把骨头汤熬上,明天早上咱们喝米粉要得不?”
  赵妈妈是个开明的奶奶,孙儿既然想吃,当然要满足了。
  现在又不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只是想吃米粉,这又有什么难的呢?家里的骨头有,米粉也有,再弄点臊子并不难。
  “好~”
  两个小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臭小子,就知道吃。”
  赵大嫂瞪着两个儿子,这米粉他们平时又不是没吃,有时候早上不想煮饭,送他们去学校的时候,直接在学校外面的粉馆上吃了。她记得这个星期还吃过一次,现在居然闹着要吃,摆明了就是看公婆在,故意说的呢!
  “嫂嫂,又不是什么龙肉凤肉,不过是碗米粉。”
  赵然劝她,他母亲都答应了,这个时候不要说些扫兴的话,不然回头赵妈妈该骂儿媳了。
  又不是花她的钱,而且在家里吃也浪费不了几个钱,怎么大儿媳还抠上了呢?
  “也是啊!那就麻烦妈了。”
  见赵然给她使眼色,赵大嫂终于反应过来,家里当家的是婆婆,她当的只有他们在城里的那个小家。
  放假带孩子回家看老人时,还是不要和公婆对着干了。
  “哼。”
  赵妈妈冷哼了一声,决定今天放过大儿媳妇,看在小儿子和大孙子们的面上。
  赵自见警报解除,这才从厕所里摸出来。
  “吃饭吧!”
  赵爸爸懒得看大儿子一眼,拿起筷子给自己夹了一个小笼包,配着稀饭吃了起来。
  小笼包是赵妈妈提前包好的,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就好了。
  赵妈妈别的菜做得一般,只有这包子做得最好,家里人都爱吃。
  “好吃。”
  赵自见父母动筷,急急忙忙夹了个小笼包塞吐里,他平时老想这一口了。可惜城里的那些包子店,包的包子都不如赵妈妈做得好吃。
  “……”
  赵妈妈和赵大嫂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心又一梗,把眼睛移到赵然的脸上。
  算了,眼不见为净,还是看看然然洗眼吧!
  正端着碗喝稀饭的赵然突然手一顿,顺着视线看去。
  “妈,嫂嫂,有事吗?”
  你们这样眼直直地盯着我,我真吃不下去饭啊!
  “没事,你吃吧!”
  两人摇头,低头吃自己的早餐。
  终于二人没再盯了,赵然心里松了口气。
  饭后大家都忙了起来,两个小男孩都被安排了扫地。
  在赵家,谁都要干活,包括两个没有成年的孩子。赵妈妈可不会惯着孩子,把他们养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习惯。
  赵然小时候也是一样,家务总是要做点,人小就少做点,像扫地这些活小孩子也能干的。
  这一忙,就忙到了除夕。
  因为家里人多,早早的就把小别墅收拾好了,除夕当天也就拖个地抹个桌子。
  中午是赵家男人做的团圆饭,在蜀省,团圆饭是中午吃的。下午包饺子或是汤圆。
  不过赵家向来是两种都准备,想吃汤圆的吃汤圆,想吃饺子的吃饺子。
  馅是蜀省最常见的腊肉豆干和蒜叶,一口咬上去,那香味能把人的口水馋下来。
  “然然让开点,我点火了。”
  赵自看弟弟停得比较近,赶紧对他说道。
  “好。”
  赵然跑回屋里,看他大哥放鞭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