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饭的师傅见是个瘦弱的小姑娘,就只给她打了两平勺米饭。
今天,童娴虹的好心情却没有被影响。
反正够吃了。
她挽着吕茗茗的胳膊,找吃饭的位置。
在另一个窗口买菜的蔺圣锦看到这一幕皱了皱眉头。
这两个女生他认识,她们是地下工程专业少有的女生,他想要没印象都很难,蔺圣锦记得这两个女孩性格活泼跳脱,学习成绩非常好,实践课成绩也丝毫不比班里男生差。
他打了一个素菜和一个炒肉,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坐在了角落吃饭。
“哇哦,这个肉好嫩啊!”
熟悉的声音让他下意识顺着声音来源看去。
正看到刚才打饭的童娴虹和吕茗茗。
鱼香肉丝,传统使用的泡椒里面会加上鱼制作,也就是鱼泡椒,炒制的时候加入鱼泡椒,腌制过的肉便会带上鱼味。
虽说沈思勤用的是普通的泡椒,可这道菜炒得火候恰当,肉鲜嫩可口,配菜味道各异却又融合得极好,咸香微辣,回味又有点甜,简直不能更下饭了!
蔺圣锦能看到她们桌上的一次性饭盒,还有里面色泽明亮香味十足的菜。
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直觉,这菜一定是沈思勤做的!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打的饭菜。
干巴巴的芹菜炒肉,西红柿多鸡蛋少的汤,蔫巴巴的油菜。
他默默拿起筷子,夹了块肉片放入口中。
真柴……
还有股肉没有处理好的腥……
以前他怎么没发现学校第二食堂的菜这么难吃?!
第22章
砰砰砰砰!
沈思勤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扶着木板。
这些天,他重新购买的厨具、调料。定制的各种特制模具、刀具等等,就差把他的小厨房给塞满了。
有些适合放在货架上,有些则不合适。
沈思勤就想着要做一些小的置物架,他从木工那里定制了大小合适的木板,将木板拿回来自己组装,不仅好运输,还能省一笔加工费。
而且沈思勤也挺喜欢搞组装的,手有点痒,这回就自己动手了。
“小沈,你这是干什么呢?”守着报刊亭的吴春学好奇地问。
“搞点能放调料和模具的架子。”
入秋后天已经有些冷了。
但沈思勤还是只穿了短袖和长裤,刚刚跑完步的他额上还有一层细密的汗水。
因为颠锅逐渐明显的手臂线条,随着他的动作而运动。
“要不要帮忙?”
“不用,就一点活。”
不要剥夺他组装的快乐!!!
他这边一边看店,一边组装,刚慢悠悠地组装好一个调料柜和一个置物架,就听到了呜呜呜的摩托车声。
沈思勤不抬头都知道谁来了。
“哥,你怎么这么早过来?”这个时间沈思健应该去上班了才对啊。
他用手巾擦擦手站起身。
这才看到摩托车后座上有个大家伙。
“嘿,我托人给你买的东西到了,这不巴巴给你送过来了。”
沈思健解开五花大绑着包装盒的绳子。
从花花绿绿的包装盒上沈思勤知道了这是什么东西——新烤箱!
“人走外贸的,我好容易才给你买到,最大号的。”沈思健拍了拍包装盒,挺胸抬头,像是一只刚为家人打猎归来的大狼狗。
“谢了哥,多少钱,跟冰柜记在一起,等我攒够了钱就还你。”虽说他想要当咸鱼,但总靠别人并不是他的个性,他现在挣的零花钱,把本还回去还是不难的。
沈思健抱着烤箱进屋,发现根本没地方放了。
“放在这置物架上。”沈思勤将置物架贴着墙角放好,这样就能节省一点空间。
“哎呀,咱们这铺子还是太小了……”沈思健放下包装盒,感慨道。
是不是该换个更大点的铺子?
沈思勤赶紧打断大哥试图用金钱施法:“我觉得挺好,收拾收拾前头的货架还能空出不少地方来,再说了小卖部不都这样。”
反正不占他卧室的空间,其他地方挤一点,无所谓。
“成吧。”沈思健蔫蔫地说。
沈思勤见他放弃了,就安心去拆包装。
经典黑的烤箱被他从包装中拿了出来。
果然体积很大,瞧着起码有四十多升,而且竟然已经有了低温控制,也就是说可以放东西进去发酵了。
现在技术已经这么强了吗?
沈思勤难得有点感慨。
这个烤箱,起码在外观上,已经跟他以前用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你不知道,我朋友说,这是新款烤箱,添上了微波炉技术,什么更稳定,温差也小,我不是搞这一行的,听得半懂不懂的。”沈思健在一旁说道。
虽说不是同一行,但好歹都是搞技术和实业的,东拉西扯能扯上点关系,要不然沈思健还真买不到这玩意。
“谢了哥。”
沈思勤仔细地将烤箱放在,自己不需要弯腰就能轻易打开的置物架二层上。
嗯,为了适应新烤箱,他决定了,今天除了炒菜,他还要做点甜点。
“谢什么,对了,二弟你给三林的钱是不是太多了点。”
沈思健有点羡慕,这么下去,往后三林的小金库肯定比他的私房钱多。
说来自从二弟开张做生意之后,就坚决不收三林的伙食费了,这让他想要多帮二弟干点什么。
“他出了力气该得的,不过哥,你跟嫂子要教他怎么花钱。”
这一点沈思勤也有注意,不过具体还得靠父母影响。
说起这个,沈思健就笑了,想到昨晚儿子那摆着手说以后不用他们给零花钱的小模样,沈思健就忍不住骄傲!
“你放心好了,三林他自个都想好了,他准备自己攒钱买一辆自行车!”
沈思勤:“……”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送走赶着回去上班的老哥,沈思勤突然发现了两个瞧着有点眼熟的人。
而她们手中的打印纸吸引了他。
因为没有近视的他,瞬间辨别出了上面的字——《土力学》重点解析。
土力学?!
在回想起悲催的学习回忆的同时,沈思勤又想起了蔺圣锦。
抱着一丝希望,沈思勤走到文印店门口。
他装作随意地问:“章叔,你忙着呢。”
哎,这话,说得跟说了话似的。
几天没见蔺圣锦。
他承认,自己有点想他了。
沈思勤在心里给自己这个开头打了个差评。
“啊?哦,我忙着呢。”
文印店开在学校附近,虽说没在校园内,但他每复印十张比校园里便宜一分钱。
别看只是一分钱,积少成多。
很多节省的人,都爱到他这里,他基本上是不缺生意的。
这还是头一回沈思勤主动找他说话,将工作交给兼职的店员,
“章叔,我就是想跟你要个意见。”沈思勤假装苦恼地说。
百无聊赖等着复印完的吕茗茗和童娴虹,表面不看他们两个,实际上偷偷听两人的对话。
“我啊,有了个新的厨具,能做甜点那种,我想问问老顾客,你们是想要吃甜点还是中午继续炒菜。”
其实他全都要!
“当然是炒菜啊!甜点,那玩意根本不能当饭吃!”这还用选,章旗立刻就说道。
沈思勤装作纠结地模样:“来买东西的大学生也挺多,我想做个西式的甜点来着。”
他像是突然发现吕茗茗和童娴虹似的。
“哎,你俩昨儿来买过套餐吧?你们说呢,我是继续炒菜还是换个花样。”
突然被询问的童娴虹和吕茗茗吓了一跳,她们还以为偷听被发现了。
发现沈思勤是在询问意见,两人松了口气。
童娴虹犹豫着说:“不知道你要做哪种甜点,我应该没吃过,不过我挺想看看它长什么样。”
文印店老板还在这呢,她没好意思直接说她想吃甜点。
章旗着急得要说什么,沈思勤就一拍手说道:“那今天就都做吧,算是开张第二天,庆祝我买到了喜欢的厨具!”
章旗:那没事了。
吕茗茗突然有点期待,不知道这位小沈老板要做什么,本来她跟童娴虹俩人说好了,每个星期来买一次饭菜的。
毕竟每顿饭五块钱也不少了。
但是……
她跟童娴虹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目光中得到了答案。
今天中午就再来一次吧。
下个星期就不来了。
“哎,你们打印的这是什么啊?”沈思勤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童娴虹随意说道:“我们老师给我们手写的教材,让我们自己复印。”
“手写教材?哪个老师啊,你们没有教材?”这回不用沈思勤开口了,章旗就好奇地问。
他小时候,学校老师少,家里穷,他是手抄过课本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
“不是,有课本,不过学校发的课本可难了,蔺老师看我们理解上有点困难,就给我们写了这个,还出了很多练习题,让我们想要看的自己复印。”
吕茗茗怕章旗误会赶紧解释道。
章旗:“蔺老师?哦,怪不得了,小蔺可有礼貌,没想到当老师也负责。”
“嗯,就是蔺老师不爱笑,看着有点严肃。”童娴虹笑笑说,被蔺老师扫一眼她都忍不住赶紧坐直。
有种见到高中班主任的感觉。
沈思勤低头轻笑。
果然是蔺圣锦的学生。
嗯,要是自己当年学土力学的时候,有老师愿意给他写解析而不是只念PPT就好了。
说不定……他真能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呢?
沈思勤突然好骄傲。
为自己喜欢的人这么认真负责而骄傲。
当然自己找对象的眼光也不错!
“不行,时间不够了,我得去准备,章叔我先走了。”
沈思勤没久留,不然就显得太刻意了。
“去吧去吧,有啥要帮忙的你直接说啊。”
沈思勤点点头离开。
他回到小卖部,从冰箱里拿出他制作的黄油。
对于新烤箱,沈思勤不准备做太难的甜点。
而且这一次他不准备只做一两份。
这样尽量多的人能吃到,自己能挣钱,蔺圣锦看到的可能性更大,不是很好吗。
就是你了——小泡芙!
栗子大小的泡芙,可以一口一个,完全可以十个为一份,一份一块钱。
这样的话还得写个新牌子。
至于菜的话。
沈思勤笑着从冰柜里找出几大块带猪皮的猪肉。
还是卤肉饭吧。
他今天想吃。
第23章
其实比起小泡芙,他更喜欢吃酥皮泡芙,小孩手掌大小的那种。
不论是原味,还是巧克力、草莓、冰淇淋等等口味,他都喜欢。
酥脆、香甜吃起来非常满足。
如果内馅是刚从冷藏室里拿出来最好了。
冰冰凉凉的馅料会变得特别爽口。
酥皮泡芙和加了蜜豆的双皮奶,是他在甜点中的并列最爱。
自从生病之后,沈思勤就再也没吃过了。
而悲催的是,在他成为大老板前,他省吃俭用,根本不舍得买,等他成了大老板之后,要维持形象,他基本上不会主动去买,只是偶尔自己偷偷做。
后来生病了,想吃都没得吃。
果然太讲究形象,就是得自己难受。
俗称,死要面子活受罪。
沈思勤笑着摇头,他走到小卖部外,先把没有组装完的木板收到库房里,明天可以继续组装。
调料柜清洗消毒,放在外面的不锈钢桌子上晒一晒太阳。
期间他还招呼了两个来买零食的小孩。
在烹饪之前,他先摘下手腕上的黑色皮筋,绑住额前的头发。
他想着得找个机会去剪头发了,不能一直拖延。
剃个板寸好像不错,省事。
要先将烤箱预热,沈思勤仔细观察了下这个烤箱,还是选择了比较常见的预热到二百摄氏度。
用普通面粉烤出来的低筋面粉需要提前过筛。
待会烫面的时候就不会太手忙脚乱。
水、牛奶、黄油、细砂糖和一点点盐放入锅中。
水和奶的比例加起来大概是黄油的两倍,可以根据口味进行调整。
只用水或是奶也没有问题。
等到黄油融化,液体沸腾,就可以关火将筛好的面粉倒进去。
快速搅拌让面粉被充分烫熟。
沈思勤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现在用的是老式的煤气灶,要是开着火,一盆面粉刷刷倒过来。
他担心产生的不是面团,是火灾事故!!!
因此只能靠余热将面团糊化,动作一定要快。
沈思勤观察了下面团状态,糊化的程度不太够,他将锅再次放到炉灶上,开小火继续搅拌。
面糊能在锅底留下薄膜,基本就糊化好了,放到一边,鸡蛋打散,加入稍稍放凉的面糊里,少量多次,观察状态。
面糊成倒三角就差不多了。
拿出他定制的裱花嘴和大哥去市里最大商场买到的裱花袋,他在烤盘上涂了薄薄一层没多少气味的油。
铺烘焙纸更好一些,但他没找到,用油也可以代替,但要注意温度变化和涂抹的量,不然会影响口味。
在做饭的时候,沈思勤有不同平日的平静和专注。
15/106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