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穿越重生)——青竹酒

时间:2024-03-22 07:41:13  作者:青竹酒
  “王首辅就是王首辅,懂得体恤老臣啊,看,这一年光是三公和六部的虚衔尚书的年俸,户部就要多拨出去近十万两。”
  韩维署理户部多年,这些人一年发多少的俸禄没人比他更清楚了,他盯着那张纸愣了一下,这,陛下竟然如此快的时间便算的清楚了?看着少年皇帝看不清眼底的眸光,他定了心神,站起身,直接便跪了下去:
  “陛下,有些话老臣不得不说,还请陛下恕臣不敬之语。”
  李崇也起身握着他的手臂将人拉起来:
  “韩大人有话直说就好,在这里卿可畅所欲言。”
  有些话韩维憋了快十年了,原以为或许没有机会说出来了,但是如今他愿意对这位羽翼还并未丰满的皇帝吐露心声:
  “陛下,臣有一民谣要说与陛下听。”
  李崇重新坐回桌案后面,微微抬手:
  “大人请讲。”
  “这民谣传与光帝年间,到如今算起来也有快十年的时间了。
  一部五尚书,
  三公六十余。
  侍郎都御史,
  多似景山猪。
  陛下,您如今看到的三公,尚书不过是冗杂官吏中的冰山一角,六部九卿上上下下,这样位为虚衔的人不知凡几。
  有些人臣是连见都没见过,但是到了发俸的时候,在人就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啊。”
  这话说的实在是再实在都没有了,李崇干了多年的审计,自然知道只领工资不干活的人到哪都少不了。
  不过现代他审计的是公司,公司养的起,愿意养他也没有话说,不过此刻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人,很显然已经快拖垮大梁原本就要耗竭的财政了。
  “此事有多久了?是从王和保开始的?”
  “王和保之前每一任的首辅,总会惠及些官吏,不过从前多是为一些被贬谪的官员说话,挑些能干的入京,从王和保做首辅后才开始惠及那些资格老的朝臣。”
  李崇明白这是王和保拉拢人心的招数罢了,用国库的银子做人情,美名都落在了他头上,日后他若是遇到什么,这些身处高位的三公六部又如何能不为他说话?这朝中王和保的势力确实非同小可。
  李崇想起了什么开口:
  “这些被王和保提携的老臣都为官如何?”
  若是真的有为官清廉的干吏,迫于时局和运气未能高升他倒是不会说什么,若是那些庸庸碌碌,乃至官场的油条子,那便不要怪他了。
  韩维终于从怀中拿出了藏了一路的折子:
  “陛下,这是臣自己理的一些冗沉官吏的履历,还请陛下过目。”
  李崇看了看他,接过了折子:
  “韩大人这折子已经捂了多年了吧?”
  韩维立刻拱手:
  “陛下明鉴,臣确实捂了多年了,没想到这折子还有能得见天颜的时候。”
  李崇翻开这本厚度不薄的折子,上面都是刚才那些熟悉的名字,内容让他舒畅了不少,详细到,此官员是哪年的进士,历任官职,在职期间的主要政绩或受到的贬谪,字句虽然不多,但是切中要害。
  韩维应该是大梁中最想要裁撤这些官员的人了,所以这些履历也难免会夹杂一些他个人的主观意愿,李崇也并未全信,但是他也知道,按着韩维的为人,这上面的履历也至少有八分可信。
  韩维看着李崇看折子的脸色越发沉,终究也怕这年轻的天子沉不住气,所以还是劝了一句:
  “陛下,官吏冗杂一事已经历经三朝,冰深非一日之寒,朝中官吏大多连有姻亲,关系盘根错节,陛下毕竟年轻尚未亲政,这老臣不能轻动,还是要慢慢图之为好。”
  今日他冒险进言本也不是指望这位年少的天子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动作,只是天子终会长大,他看的出如今他眼前的天子,终有一日会哮鸣九天。
  李崇抬起头,这些他自然心中有数:
  “韩卿放心,顽疾缓治的道理朕懂。”
  韩维心中慰为安慰:
  “陛下,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筹措出银两来赈灾,灾民不安,则京畿难安,不过赈灾虽重,但是臣还是不赞同葛大人提议的先挪用工部的河工款。
  工部为运河清淤的工程不能停,江南到北方的粮食,布匹等都要依靠运河,若是运河不通,后面的损失只会更大。
  挪用工部工程款用于赈灾,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实在是目光短浅之举啊。”
  李崇也知道当务之急是筹措银子,他心里倒是有了些想法:
  “此事,朕会召工部再了解,银子不日会有的,韩卿此次回去朕有两件事交给你。”
  “陛下请讲。”
  “第一,给朕找出十个精于计算的人过来。
  第二,给朕列出江南的富户米商。”
  韩维出去的时候也没有弄清楚李崇第二个要求是为什么。
  他刚出了华清宫,去宋府传旨的小太监便回来了,带了两份折子:
  “陛下,这是宋督主命奴才送来的折子,宋督主命奴才每一个半时辰去取折子,说恐陛下熬夜看折子。”
  小太监这话刚刚落下,李崇的目光便立刻一阵收紧,熬夜?他昨夜熬了一夜的事儿这才多久便传到了宋离的府上:
  “朕这华清宫还真是四处透风啊,朕还是提醒你们记住,宋离能打罚你们,朕也可以。”
  张冲的心底一个哆嗦,只垂着头道不敢。
  李崇接过了折子还未看便拿出了一张纸,将韩维最后那份折子上的一些人名誊抄下来,交给了那个小太监:
  “去将这信交给宋督主,着他查清这些官员的履历,在任期间的政绩过错,报于朕。”
  他不会单方面只相信韩维一家之言,而和韩维并非一条队伍的宋离,自然也是一个消息的来源,那小太监立刻接了信重新出宫。
  李崇这才翻开了宋离呈上来的折子,这第一个折子便是礼部为太后千秋节请拨两万两银子的折子,内阁拟票,详奏明细,宋离的批复,照准。
  第二个折子是司粮属奏京城米价飞涨,从每一石一两涨到了一石二两半,向户部请粮款。
  内阁拟票拨款两万两买粮。
  宋离的批复为刁民撼市,不可助长其气焰,压为一万两。
  这两个折子看的李崇一个比一个来气,尤其那个礼部,这TM还真是颐和园又搭天棚,老佛爷万寿无疆啊。
  灾民食不果腹,礼部也要在这节骨眼上为太后用两万两过生日。
  气的李崇险些直接扔了奏折,他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宋离的那封信,纵使他的心情很差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宋离确实是写的一手好字,锋芒内敛,只是笔锋处略有些虚浮,只是此时他只当是美玉微瑕,倒是并未深究。
  “陛下,先帝提倡以孝治天下,不过值此灾荒之年,臣私以为,大庆千秋恐伤黎民之心,有损皇家威严,酌情稍减千秋之支,而辅以灾民,安流民之心,为大孝。”
  先不论宋离这折子是真的为灾民着想,还是因为与太后王和保一党不和,这封信都算是写在了他的心上,这两万两银子他自然是不愿意给的。
  不过他也深知这个时代将孝道看的异常重要,若是不拨太后的千秋款,这个事儿也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去。
  而朝中的大臣,站在王和保那一派的便不用说了,而其他的朝臣碍于所学的那些礼仪教条,自然也不会上书驳斥这笔批款。
  这也是内阁并没有拒绝拨款,而是叫礼部详细报来的原因,谁也不愿意为此事开罪太后。
  想来下一次等礼部将详细的花费报上来,内阁拟票必然是照准。
  这笔银子李崇真的是一毛都不想拔,不过不能他开口,他再三看宋离的信,虽然有些不太厚道,但是宋离确实是够资格反对为太后祝寿的最好的人选,他恐怕也不在意开罪太后,况且他的名声本来也不好,也不在乎多一条。
  此刻宋府中,外面的天下已经黑了下来,屋内点了不少盏灯,宋离还是靠在床头听着小厮念折子,精神好些的时候会自己看。
  宫内回话的人很快便回来了,带来了李崇手写的那张纸。
  “督主,陛下着您查清这些官员的履历,在任期间的政绩和过错。”
  他撑起些身子,接过了那张纸,在看到那上面名字的时候,便大概猜到了韩维下午和李崇说什么了,宋才再一次端了面进来:
  “督主,多少吃一点儿吧,这鸡汤面不腻的,用了膳才好用药啊,您看,陛下这不是有事儿找您?您总得有力气做才是啊。”
  宋离看了看那碗面,面色难得有些抗拒,不过犹豫片刻还是点了头。
  宋才赶紧在床上放了一个小炕桌,将鸡汤面放了上去,还摆了两个爽口的小咸菜解腻,宋离其实并不是很喜欢一个人吃饭,看向了宋才:
  “宋叔吃了?”
  宋才看着他长大,也算是了解他的脾气,知道他这是病中不爱吃饭,要人陪,立刻冲门外的小厮招了招手。
  一碗一样的鸡汤面被端了上来,他就势坐在了床边小桌案的对面,宋离难得神色松散了两分。
  宋才看到了李崇纸上的名字,这么多年,他作为宋府的管家,对于朝中的局势,还有各部官员自然是了若指掌:
  “这些人都是些闲职啊,陛下怎么忽然想起来查他们了?”
  宋离病中其实并没有多少胃口,鸡汤面也是吃的慢条斯理:
  “今日下午韩维入宫了。”
  宋才自然是一点就通,他恍悟出声:
  “韩维对户部的银子一贯是看的紧,平素他最是不喜这些王和保卖好提上来的闲职官员,今天下午必然是和陛下说了些什么。”
  他顿了一下还是开口:
  “督主,陛下同太后一贯亲近,您直接写那封信,恐怕陛下会不喜。”
  宋离微微抬头:
  “我们这位陛下不一样了,他想查的恐怕不只是这些官员,五大仓他一直盯着呢,如今不查只是差一个理由罢了。”
  宋离吃的少,喝了些鸡汤便撂下了筷子不用了,宋才怕他胃脘不适也不敢多劝,只示意一旁的小厮伺候他漱口,用茶。
  宋才这才开口:
  “督主,五大仓那边您已经有主意了吧?”
  宋离用了茶,实在是躺的身上不舒服,这才让人扶他起来在屋内走了走,想到五大仓他脸上便没有什么好脸色:
  “五大仓若是按着府库上的存量存储,赈济灾民哪有这许多是非?焰亲王已经派人催了多次粮,那吴大用此刻怕是火都要上房了。”
  “这焰亲王也应该心中清楚那五大仓中存粮不对吧?他为何不请旨直接开仓验粮?”
  宋离扶着桌案缓缓坐下,叹了口气:
  “焰亲王有他的难处,五大仓不光存粮,还存不少江南来的名贵货物,这府库中不少都是各大族塞进来的人,关系错综复杂。
  焰亲王为异姓王,又尚了大长公主,这些年来除了驻守北境,为了避险都甚少插手京城诸事。”
  宋离毒发时格外的畏寒怕冷,宋才为他披上了一件锦缎披风,这才开口:
  “岩月礼推荐焰亲王主理赈灾一事,恐怕打的也是想要让焰亲王出这个头,去查五大仓吧?”
  宋离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忽然他随手将一旁灯盏的罩子摘了下去,直视精致灯台上的火光,摇曳的火光映的他的脸色明明灭灭,他抬手随手拿了一旁的玉簪,用玉簪的一头去挑弄那烛火:
  “岩月礼是先帝留给陛下的一把好刀,如今朝中能顶替王和保继任首辅辅佐陛下稳住河山的人也唯有他了。
  既然如此那本座便送他和焰亲王一个清查的借口,你说若是五大仓其中的一仓走了水,督卫军赶到救火却发现粮仓中空空如也,这五大仓是不是要彻查啊?”
  他只是看向了门口,甚至不等有人出来应答便直接开口:
  “去做吧。”
  外面立刻有脚步声渐渐远去。
  当晚刚刚敲过了三更天的梆子,街上便响起了叫喊声:
  “走水了,粮库走水了,快来人。”
  城西的方向火光大盛,五大仓的人,城防的人,还有督卫军几乎是立刻赶往现场,水被一桶一桶地提过去,叫喊声一片。
  连着住在附近的大人都派了家丁前去救火了,宋离也并未睡下,虽然眉眼倦色深浓却还是撑着等着那边的消息,毕竟此刻正值天灾,粮库走水这要算是天大的事儿了,一会儿各路的消息都会往他这里报。
  此事牵连甚广,得知消息的焰亲王阎毅谦,葛林生,岩月礼立刻赶往了现场,火已经被扑灭了不好,看着来势汹汹的火灾,其实也只是着了一个仓门,后面已经被及时扑灭了,但就是这一个门泄露了大问题:
  “王爷,我怎么瞧着那粮仓里面是空的啊。”
  阎毅谦打了一个火把上前,脸色已经铁青一片了,因为那已经被烧掉的半扇门内空空如也,哪里有什么粮食?
  岩月礼的神色也是严肃,只是也觉得此事来的蹊跷,这么及时的一把火,又烧的这么精准,这行事作风确实很像那个人。
  “两位阁老,此事非同小可,本王建议先行扣押所有五大仓的官吏,待清晨进宫觐见陛下再行定夺。”
  已经有了这个由头,阎毅谦行事铁腕,这一次无论是谁做下这样的事儿,他都不会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
  那首民谣是查的明朝期间的民谣
  王爷多有掣肘,朝臣没一个能打的,还得靠我督主放火
  预告,明天督主下狱
  下下章入v
  安利一下隔壁《废帝》,片段
  前面——————
  “传旨,着李翊在华清宫为奴。”
  当晚秦炎将人按在桌上:
  “宫中只能有一个男人,你说朕是不是应该把你送去宫刑?大梁废帝成了一个太监你说史书会如何记载?”
  ————————————
  小剧场:
  秦炎小心扶着那个刚刚病好些就要出宫隐居的人,一步一控诉:
  “你不能这样丢下我,是你忽悠我做了皇帝的,不许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