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穿越重生)——青竹酒

时间:2024-03-22 07:41:13  作者:青竹酒
  “你知道朕在那里看到谁了吗?朕看到了慈宁宫的掌事进去了,等你有时间陪朕也进去瞧瞧呗。”
  李崇一巴掌直接拍在了自己的脑门上,不是周炔你有病吧...
  他让宋离陪着他去青楼?那人本来就在意自己的身体,他竟然贴脸开大?张冲站在一旁瞧着李崇的脸色也不敢多嘴,李崇这才抬头:
  “昨晚是宋离送朕回来的?”
  “是,督主亲自看着您躺下才回去。”
  “朕昨天可有失态?”
  张冲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
  “您拉着宋督主不让他走,让,让宋督主陪,陪您去朱雀街上...”
  李崇再一次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督主可生气了?”
  “奴,奴才看不出来。”
  也是宋离的心思有几个人猜的透,就算是心中不喜,也不会叫张冲看出来。
  这一天李崇都跟心里有事儿似的不安生,不过现在要是再派人和宋离传个话提昨天的事儿,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哎,这事儿办的。
  他上午传了巡城司的人进宫,提了在难民中挑选年轻力壮的人去扫雪的事宜,经过上次的清洗,巡城司如今当差总算是打起了精神来,天子亲自吩咐,自然是不敢怠慢。
  宫中还瞧不出什么来,但是京中早已经因为飞涨的米价而人心惶惶了,别说是普通的百姓,就是一些清水衙门的小官都开始有些慌了,仅仅是三天的时间,米价已经从三两一石,涨到了八两一石。
  五大仓存粮被侵吞一案朝中不少的官员都知道,眼看着朝中便已经发不出存粮了,就连一些衙门中都开始传朝廷要买粮赈灾的消息。
  王和保是首辅,这京城的米价眼看着就失控了,他着急朝臣商议,不少人提议抓住几个米商处以典刑,不过这法子却被岩月礼给驳了回去:
  “京中米价飞涨是因为米少人多,京外的难民在张着嘴等着,就算是将京城中的米商杀了干净,那些米的价格也一样降不下来,为今之计只能调粮,只要粮多起来,这米价自然就下来了。”
  韩维昨天便已经得到了滨州,朔州,淮州等地的大米商早已经在三天前便已经带了大量的米粮赶往京城,可是这米虽然会到,但是国库中又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去买?哪怕是如今这米价降下一半,又能买多少?
  “京外倒是有不少富商赶着送米进京,可是那些个商人无利不起早,如今到京中哪是送粮啊,那是宰肥羊来了。”
  “哼,这□□商。”
  “但是朝廷也不能从这些人手中抢粮,不然就不是京城乱了。”
  王和保一直眯着眼睛坐在上首听着:
  “首辅,此事还是要您拿个主意。”
  王和保这才睁开了眼睛:
  “陛下如今已经十六岁了,此事诸位朝臣也要和陛下秉明,看圣意裁决。”
  岩月礼和葛林生对视了一眼,此事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这位首辅大人这是不想担这个名头,却将这么棘手的事儿推给了小皇帝。
  李崇在看到跟着王和保呜呜泱泱进来的朝臣时心中便已经明白了大半,推火盆子的来了,但是他却不能将所有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米商顺利抵京,若是此刻他他透露了底牌,难保这一屋子的人会不会泄露出去,所以他表现的就如同一个不知柴米油盐贵的皇帝一样开口:
  “太后大德,将千秋节所用粮款都用于赈灾,此次张朝理一案中抄家官员所有的银两都随太后的五万两一样用于买粮赈灾,同时再从各府道台中抽调粮食进京。”
  他一张口就做实了朝廷要按着公价买粮的意思,这就意味着那些米商将赚取暴利,官员中未尝没有来往密切的商人,这个消息一从华清宫中传出,便以光速传播,甚至有些豪门都打起了屯粮卖给朝廷的心思。
  此刻宋府中,宋离坐在书房的桌案后,看着一件一件报上来的事件:
  “督主,王和保今日带着朝臣入宫,将京城米价上涨一事禀报圣上...”
  “还有京中因近两日米价上涨甚至出现了一些人前去抢粮,属下按着督主的吩咐将所有闹事者悉数关押。”
  宋离头也未抬地问了一句:
  “关了多少人。”
  “百余人。”
  宋离这才又问了一句:
  “巡城司的人可有动手?”
  “不曾,今早巡城司副使的人正巧路过,却远远避了过去,不曾与我们照面。”
  桌案后的人听了此言讥讽一笑,他自然知道巡城司的人为何远远避开,寻常的时候就算了,如今京中米价飞涨,一些百姓迫于无奈而去抢粮,此事说起来那些百姓虽然犯了法,却情有可原。
  且数量如此多,一个不甚就会引发民变,这种时候巡城司也好,那些官员也好,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这骂名自然会留给直廷司来背。
  “不去管他们,京城中你严加布控,若有闹事者一律收押,不得用刑,此事一过这些百姓必须一个不少地放出来。”
  “属下遵命。”
  “去吧。”
  此刻京郊,因张朝理一事被判流放的十位官员及其家眷便从今日开始上路了,这十位官员放在从前也算是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京城中也是姻亲众多,不过此刻朝野上下却无任何一位官员敢来相送。
  就在这些官员要从第一个驿站分头出发的时候,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只和那负责押送的官吏说了一句话,便有一个队伍中的一人被扣押了下来。
  随后,城门方向才缓缓驶过了一辆玄顶车架,那马车并不奢华,但是做工考究,雕工精湛,一看便不是普通官员能坐的。
  被留下的那人正是这一次被流放官员中官职最高的一位,吏部左侍郎刘庆元,吏部乃是六部之首,这位曾经官居三品掌握无数官吏调任之权的大人,此刻也不过是个穿着囚服,战战兢兢的犯人。
  那马车很快便渐渐走的近了,整个驿站中的人都被遣了出去,那玄顶轿门这才被打开,下来的人一身深靛色锦袍,手中拢了一个精致的炭炉,眉眼深静让人瞧不出任何多余的情绪,正是直廷司督主宋离。
  “守着门外,无召不得入内。”
  “是。”
  宋离进了最里间的那个屋子,刘庆元在看到他的时候眼皮都是一跳,心下既怒又怕,他落的这步田地自然都是宋离害的,宋离缓步坐在了上首的位子上,这才抬眼瞧了瞧刘庆元。
  黑沉沉的目光犹如潮水一样有那么一瞬间压的刘庆元喘不过气来,刘庆元已经不记得他了,但是他记得刘庆元,眼前的这位王和保的门生,吏部左侍郎曾经是他父亲的学生。
  当年他父亲曾经屡次上书规劝沉迷丹道,方士的光帝,以至于被光帝不喜,但是碍于周家世代清流光帝一路贬谪不曾真的降罪。
  而那时内阁出缺,朝中有不少朝臣上书希望召他父亲入京进内阁,而那事同样有希望入内阁的便是王和保,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爆出了几篇他父亲的手书。
  那手书的内容皆是他父亲于光帝的不敬言论,甚至有和叛臣安和王幼子的书信,一顶意图谋反的帽子便这样扣在了整个周家的头上。
  他还记得圣旨降下的极快,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留给周家,便按照谋反罪处置了。
  那一年也是一个冬天,他们一家被押解入狱,而那时他和幼弟并不曾在家中,而负责审理的官员是他父亲多年同僚,皇命难为,却也还是搭救了一把他们兄弟二人,在死囚中找出了两个和他和弟弟身形相似的关在了周家的牢房。
  京中前来监斩的宦官并不认识他们兄弟二人,只确定了他父亲的身份,他周家一共四十八口性命便因为那几封书信葬送在了屠刀之下。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暗中追查当年的案子,他父亲是绝不可能写下那些手书的,那些手书不过是给了光帝一个处死父亲的理由。
  但是那几乎能以假乱真不露破绽的手书若不是父亲写的,那必定是父亲亲近之人或是能拿到他手稿之人所写。
  而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眼前这个随着王和保一路扶摇而上的刘庆元。
  “宋离,本官被你陷害至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刘庆元还是梗着脖子开口,他不信宋离敢在这个时候对他做什么。
  宋离的眼中似有冰刺:
  “陷害?要论陷害本座哪有刘大人精通此道,刘大人做过什么是不是忘了?”
  刘庆元有一瞬间的慌乱,他看着宋离的目光骤然防备了起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宋离起身,一身森寒,一把匕首从袖口而出,刘庆元吓得连连后退:
  “你要做什么?来人,快来人。”
  宋离就像是盯着在案板上蹦跶的鱼一样看着眼前的人,人都是这样,害别人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怕的,当刀子落到了自己的身上,没人是不知道怕的,他一步一步走进:
  “看来你做了什么你还是记得的,是不是还寄希望于王和保会救你一命啊?嗯?”
  他轻轻凑到了刘庆元的身边,声音就像是来自地域的催命符一样:
  “你猜如果王和保知道了有人盯住了当年的事,他会不会是第一个想要你命的人?”
  刘庆元的脸色早已经吓的惨白,他骤然跪了下来:
  “我什么都答应你,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求你饶我一家老小一命。”
  他不知道宋离和周家是什么关系,但是他知道宋离若是只想要给周家报仇,此刻他一家被判的就不是流放了,所以宋离一定是意在翻案,那他就一定还有利用价值,他不断给宋离磕头求饶。
  宋离只觉得心中好笑,饶了他一家,那谁来还他一家的性命?匕首抵在了宋庆元的脖颈间,一道血痕从他的脖子上流下,手下的人已经抖成了一个筛糠:
  “说,除了王和保还有谁。”
  刘庆元立刻摇头:
  “没了,没了,当年是王和保让我偷来老师的手稿,我是迷了心窍才会答应他啊。”
  “去将当年的信写下来,一个字不准少,一个字迹不准差。”
  刘庆元抖着手走到了桌案边上,半天却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宋离闭着眼睛声音沉了下来:
  “来人,给刘大人上礼。”
  外面立刻传来了一声惨叫,刘庆元认出那是他儿子的声音:
  “你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
  很快,一个亲兵端了一个盘子进来,那盘子上赫然是一截手指,刘庆元看着那手指已经吓破了胆子,宋离却已经没了耐心:
  “本座给过你机会,不说,很好,那便和你一家老小等死吧。”
  说着他抬步便要出去,刘庆元却再不敢赌:
  “是一个和尚,我真的只知道这么多,王和保说只要我拿到老师的手稿就能调我进吏部,我真的不知道最后会变成那样,我真的不知道。
  我也是很久才知道那封信是王和保找一个和尚仿照老师字体写的,我真的不知道那和尚是谁,真的,真的。”
  刘庆元抱着儿子的一截手指,哭的跪倒在地上,宋离却没有再停留,直接出了屋子,风一吹才散了几分鼻腔中的血腥气。
  宫中李崇靠在桌案后的椅子上,他还是有些闹心,这人真是不能随便喝酒。
  他有些坐不住,但是此刻肯定是不能因为这个事儿去见宋离,算了,还是等他好些入宫的时候再说吧。
  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个事儿,挪到正事儿上来,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各地的米商已经都在来京的路上了,再有十天怎么都会抵京,眼看着就是年节了,这些富商既然来了,总要对GDP做些贡献才是。
  这些人到京中,首先食宿是必须的,客栈,旅馆必然会多一些,但是这些能有多少钱?他们来京中还有什么花钱的大头呢?
  李崇手中转着笔杆,再一次想到了昨天路过的那几家青楼,那地方可是个销金窟,也是朝臣和富商绝不会错过的地方。
  他忽然想起明朝仿照唐朝制度设立教坊司,只不过唐朝的教坊司归宦官辖制,而到了明朝这教坊司便成为了礼部下设的一个机构。
  甚至教坊司的老鸨都有个官方“吏”的身份,美其名曰教坊司不过是官方开设的妓院罢了,不过那地方也不光是做皮.肉生意,也有弹唱,歌舞,有卖艺不卖身的艺伎。
  就如大名鼎鼎的秦淮河一样,而这地方也需要向朝廷缴纳税收,就是不知道这大梁的妓院是个什么情况?
  “张冲,你可去过昨夜路过那地方?”
  猛然一问张冲一哆嗦:
  “陛下,奴才没有去过。”
  “你紧张什么?朕问你那地方可归朝廷管辖?”
  这一句问出来张冲也摸不准小皇帝是不是因为昨天看到了好奇:
  “回陛下,京城之中四牌楼中的粉房子都归属教坊司管辖,教坊司一直都是隶属礼部,不过,不过自从光帝时便在粉房子中加了红房子,这红房子下的人不归教坊司,而归直廷司管辖。”
  这红房子粉房子的听的李崇云里雾里的整不明白,直廷司?怎么还有归直廷司管的?那地方的人还有归宋离管的?
  “粉房子和红房子是什么意思?”
  张冲的脸都要憋红了,李崇不耐:
  “说啊,朕不怪罪。”
  “这粉房子便是姑娘的房子,因帷幔多为粉色而得名,红房子是,是些小倌儿的房子,为区分,这窗帘,帷幔便挂上红色的帷幔,所以得名红房子。”
  李崇清了一下嗓子,我靠,这古人是玩的花啊,男女不忌啊这是。
  他再一次想到了宋离,所以这整个京城中的小倌儿都归宋离管?那红色的窗纱和昨天月下素衣宛若谪仙的身影同时映入了他的脑海中,所以,宋离难道也会去那样的地方吗?这...
  “按你说的,这些地方便是朝廷的地方,那银子呢?可会给朝廷上缴税银?”
  张冲点头:
  “是要的,礼部会抽三成的税银。”
  李崇暗道果然如此。
  虽然现代扫黄打非的十分严格,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妓.院这等地方几乎伴随了中.国整个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历程,所以很多朝代都有官方的妓院,来收税款。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