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穿越重生)——青竹酒

时间:2024-03-22 07:41:13  作者:青竹酒
  这个连着一个杆子的东西叫活塞,蒸汽进来之后,这个活塞会被水蒸气推动着来回运动,而来回运动的活塞就会带动它后面的那个杆子,杆子由一个轴承链接着齿轮,就可以带动齿轮转动。”
  宋离听得似懂非懂,盯着那个图看了半天,也不是很明白,但是最后总结了一句:
  “所以,就是说只要这边一直烧水,右边的轮子就能一直转是吗?”
  李崇非常赞许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我们宋督主,一语中的,没错,科学的尽头是烧开水,别看那工业革命搞得轰轰烈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烧水让轮子转。”
  当然能够带动比如蒸汽火车那样的蒸汽机他是画不出来的,他只能画出有一个气缸一个转轮的最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只要这个道理工匠们明白了,加几组转轮,加几个气缸这种事儿,他完全相信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宋离还是不是很明白:
  “这个轮子转有什么用吗?”
  烧开水只是为了轮子转动?李崇笑了:
  “这个蒸汽机本身不能做什么,他只是一个动力输出系统,它能做什么要取决于将它连接在什么上面,比如织布机,有了它,经过齿轮来带动,织布机就不需要人工脚踩了,它可以自己转,把它连在水车上,水车也不再需要人力就可以自行转动。”
  宋离此刻的目光才开始缓缓深了:
  “所以就是说,很多需要人来做的事儿,它都可以自己做?”
  “没错。”
  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本质就是劳动力的部分解放。
  宋离看着画上的东西,其实这个就相当于一个不知疲惫的人,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
  “若是如此,那必然有很多人原本从事的工作将不再需要那么多人。”
  李崇点头:
  “对,开启工业化时代就是会解放出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很多本来需要人去做的工作都会由机器来完成,比如,在不久的将来,十个人织的布只需要这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宋离的眉眼微皱,神色有些微凝:
  “这确实是个便宜的方法,但是那些因此没了活计的人要如何呢?”
  李崇重新展开了一张纸:
  “现在大梁的百姓其实还是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大部分的人还是在务农,而蒸汽机的出现必然会让很大一部分重复性很强的手工业者没了用武之地,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创造出新的岗位和行业,来容纳这一部分被替代的人。”
  这些已经在李崇的脑子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不断地假设,完善,再假设,再完善,就像是推导一个项目的进程一样,一点一点儿地完善计划。
  他知道这个图纸只要分发下去,举全国之力,那么多优秀的工匠,造出蒸汽机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儿根本不需要担忧,但是蒸汽机一旦大肆推广那么就会像是一辆急速行进的列车,很难再停下来了。
  相关发明很可能会如井喷一样涌现,可能会以极其迅速的时间在各行各业中被应用起来,到时候会产生大量被劳动力替换下来的人,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那么这部分人便会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
  宋离署理朝堂多年,对李崇的话自然是了解的:
  “这个蒸汽机应该只是能代替一些从事重复工作的人,而一些手工匠人,做精细活的人还是难以被取代的,为今之计便是让做这些的人多起来。”
  李崇一拍大腿:
  “就是这个意思,机器永远不能完全取代人,我这些日子也想了很久,现在想出了几个需要立刻着手去做的事儿。”
  宋离知道李崇必然是心中有数的,便姿态有些放松地靠在了身后的软枕上,李崇提笔,在纸上落下了一个字,宋离垂眸去看:
  “铁?”
  “没错,如今第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就是冶铁业,或者说不光是冶铁业,而是所有金属冶炼业,工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金属冶炼的,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我们那个地方有一种车,叫火车吗?”
  这些日子晚上宋离沐浴后精神差,又睡不着的时候,李崇便经常躺在榻上给宋离讲他们那个时代的东西,今天火车,明天飞机,后日轮船的,权当是睡前故事了,积攒下来宋离确实是知道不少了:
  “你是说有一个轨道铺在地面上,然后长长的能够沿着轨道走的那种车?”
  这个火车李崇还曾经给他画过图,所以宋离记得格外清晰一些,李崇眼睛都亮了起来,好像宏图霸业就在眼前了:
  “没错,就是那个车,火车只要铺设出线路来,便能沿着线路跑,长距离运输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有了火车,那么粮食,军械,武器,兵将的运送速度将会大幅度提高。”
  宋离有些想象不出那得是多大的车,不由得看了看李崇画的那个小轮子,顿了片刻指了指那个小轮子开口:
  “就是用这个就能带动火车。”
  虽然是一个陈述句,但是李崇在他的言语中听到了深切的怀疑和不解。
  他也看了看画上那个单薄的小轱辘:
  “那个,这个肯定是不行了,但是它的plus版本可以。”
  宋督主再一次满眼问号:
  “什么拉丝?”
  李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宋离很是呆萌,忽然抬手揽住了他的脖子,将人搂到了眼前,在他的唇角上就来了一个响亮的吻,没有任何预兆,就是这么自然而然。
  在宋离的视角中便是眼前忽然放大了一张脸,然后自己就被轻薄了,耳边还是这人的笑声,这些日子李崇时不时便会来这样一阵,他开始身子还有些僵硬的不知配合,但是现在也会在这种时候抬手搂住他:
  “我闹笑话了?”
  李崇低头抵在他的额头上,轻轻顶了顶:
  “没有,你很可爱,刚才的表情有一瞬间和福宝很像。”
  宋离都不禁被他这说法给弄笑了,刚想说什么,就发觉一个不老实的手探进了他的衣襟,这还青天白日的,他瞬间擒住那个手腕,轻叱道:
  “别胡闹。”
  李崇知道这人骨子里还是很有古人守礼君子的那一套东西的,此刻无奈笑道:
  “我是探探你胃上还凉不凉,前几日不是午膳后常常胃里寒凉不适吗?顾亭给你配的药吃了几天也不知好些没有。”
  宋离缓缓松了手,虽未言语,但是耳根处却有一抹绯红划过。
  “好多了,别担心,这几日天也暖,午膳后去出去走一走身上也觉得好了些。”
  李崇仔细打量了他的脸色,这人的脸色和之前在宫外相见的时候比确实要多一些血色:
  “嗯,好像脸色确实好了些,好像咳嗽也好些了。”
  宋离点头:
  “嗯,顾亭说天暖了咳嗽会比冬日好一些。”
  他身上能舒坦一些就是李崇最大的愿望了,这人遭过的罪实在是太多了,也该有两日的舒坦日子,宋离看出他的担忧,捏了捏他的手臂:
  “好了,别太担心,我会将身子放在心上的,这两日出了给你写这个,都没有动过笔。”
  从前便也罢了,但是现在,李崇还有那么多需要做的事儿,桩桩件件,都需要人去做,在这里李崇的身份不能和第三个人讲,所以有些事儿旁人去做也是不得要领,他总要现在总要尽力养好些身子,才能帮到他。
  “嗯,很乖,继续保持。”
  李崇顶着一张未及弱冠的脸,和自己这样说话,总是让宋离觉得有些好笑。
  “好了,方才说到哪了?”
  李崇笑了出来:
  “说到了plus,plus的意思就是加强版,升级版,想要做出火车靠我这个小东西肯定是不行了,不过这只是一个简易的设计图,展示原理的,在这个基础上蒸汽机还可以有很多种加强方式,可以用来带动更沉重的机器。
  不过现在肖想火车是有些远了,但是准备是需要提前做的,工业发展会极度依赖于钢铁行业的发展,否则就是有再大功率的蒸汽机,制造跟不上,也是白弹琴。”
  钢铁行业是重工业的基础,也是绕不开的一个口子,无论是后续机械的发展还是有可能爆发的战争,都需要他们在钢铁冶炼上的处于领先地位,等到造火车的时候再去发展冶铁业就来不及了,必须此刻抢跑。
  宋离听明白了:
  “如今各地铁矿的开采,锻造都是工部负责,工部的曹尚书是个实干的人,你所需什么,交给他去做,定然事半功倍。”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进去蒸汽时代
  宋督主有希望在古代就坐上火车,哈哈哈哈哈,和周副总坐着火车出行不再是梦想
 
 
第73章 督主亲自阅卷
  一下午的时间李崇一直在和宋离捋着思路,宋离间或给他提些建议:
  “冶铁事关兵械锻造不可大意,如今的铁矿归在工部下辖,但若要锻造兵器却又受兵部辖制,横跨两部,多有不便,若还要扩大规模,倒不如成立独立的冶铁司,越过工部和兵部,直属朝廷。”
  李崇眼睛微亮,很是赞同:
  “我也正有此意,这冶铁司总管天下铁矿,从开采到冶炼一切都要照章行事,下属又可将兵械的部分单独分出来,接受兵部监督。”
  工业化的进程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其实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非消耗性浪费,对于这个其实李崇的心里也在打鼓,毕竟这皇帝他也是第一次做,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他不能冒进,铁矿资源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必须要牢牢握在手中,只要勒住了铁矿,那么工业化的进程他就还能控制住。
  看着李崇兴致勃勃,宋离思虑片刻却还是要提醒他一句:
  “此事我们说来容易,但涉及两部,成立冶铁司不是个小事儿,此事需要经过廷议,冶铁司司正的定级,需受哪司衙门督查,都要议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内阁和六部的意见必要统一,否则推行怕是不易。
  其次便是这第一任的冶铁司司正人选极为重要,铁务和盐务一样,日后不知多少人要盯上,冶铁司可预见的少不得和军中还有朝廷各部打交道,此人需得信得过不说,身份也不能低,且得好好寻一寻。”
  李崇也冷静下来不少,身子向后一靠摔在椅背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纸上画一个蒸汽机容易,但是做出来不知要花多少时候,这说要成立冶铁司不过是上下嘴皮子一碰,但若放在朝中不知道又要打多久的口水官司。
  说到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掣肘的地方多着呢,想要真的开启工业化之路恐怕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而且一提到用人他就发愁:
  “哎,上朝的时候乌泱泱的一堆人,真到了用的时候竟然想不出一个来。”
  朝堂上能够绝对信任的人还是太少了,少有的那几个那也是在原来的位置上根本动不得,比如阎毅谦父子,岩月礼,陈文景那几个朝中老臣,宋离拍了拍他:
  “这不是殿试在即吗?这一次你倒是可以选几个能堪大任的慢慢培养,这样的人用着也干净,要不了几年想来也能独挡一方。”
  这是李崇亲政后亲自主持的殿试,这一批进士才是李崇真正的门生,培养得益,日后免不得是股肱之臣,说到这一次的殿试,李崇倒是托着下巴撑在扶手上笑着看身边的人:
  “我就盼着这一次殿试能多几个你弟弟那样的人。”
  宋离笑了:
  “这么看重他?”
  “嗯,他那一套说辞虽然放在朝堂上分外的得罪人,但是说的也都在点子上,日后少不得是要用到的,这皇帝说起来高高在上,其实也是没有那么自在。”
  宋离见瞧着他刚才的兴头都降了下来,人好似发了愁的大狗一样,不由得心中都软了,安慰出声:
  “慢慢来,不急,如今总是有个方向的。”
  李崇对着他笑了一下:
  “我知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我们一步一步走。”
  李崇重新燃起了斗志,坐了起来:
  “现在除了这些便要想办法让民间富起来,只有百姓的手中有了银子,税收才能上来。”
  国库空虚是个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能通过加征赋税来解决,底层的百姓穷,压榨百姓不是个长久之道,必须让底下的银子流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手中赚到银子,朝廷才能居中征税。
  宋离明了李崇心里在想什么,点了出来:
  “你是想在民间发展商贾?”
  李崇知道这个想法其实有悖于这个时代的传统思想,但是这一步终究是要迈出去的,他看向了身边的人:
  “没错,就和年前的赛龙舟一样,富人有银子,穷人需要赚银子,那么我们就还可以仿照此道,创造需求,创造岗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七月七放河灯,那么做河灯的人便有了出路,女子需要胭脂水粉,那么做胭脂水粉的人便有了出路,只要人有需求,那么就有生财之道。”
  宋离自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年前那场赛龙舟在京中办了数日,富人舒坦地花了银子,穷人也多了谋生之道,普通的民众也凑了个热闹,倒是个办法,只是他还是有个顾虑:
  “商贾生财确实是快些,但是此道也需有度,若是人都去做了生意,哪还有人愿意种地?”
  宋离的话倒是也提醒了李崇,这里不是那个不需要为粮食发愁的年代,自古以来之所以农仅在士之下,就是因为农关系到这一个国家的人能不能吃饱肚子,他抿唇低头想了想:
  “你说的有道理,现在大部分的农户都是依靠土地吃饭,因为他们只有种地,打了米上来才能果腹,种地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而朝廷也需要这些人安安分分地种地,只有他们安分种地,朝廷才能收上赋税,才能有存粮给军队。
  追根究底其实是因为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太低,只有那些农民不停地种才能保障大梁人人有饭吃,所以也得想想办法让土地粮食的产量上来一些。”
  两个人顺着这个思路聊着,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宋离一直坐着陪他说话,午后的觉也没有歇,脸上难掩倦色,李崇看着天色都有些暗了下来,这才站起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