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管家系统的皇后之道(穿越重生)——一寸星火

时间:2024-03-22 07:44:49  作者:一寸星火
  在这个世界里,他只和谢琚熟,也想粘着谢琚,什么都是为了谢琚,不是报恩,也不是忠君,但凡把谢琚换成唐峰,他都不会有半分热情。
  谢琚下了旨,册封关宁一为贵君,享贵妃待遇,掌凤印处理后宫一切事务,位同副后。
  除此之外,关宁一还与皇帝同吃同住,不再另择宫殿,谢琚的龙床都要分他一半。
  此令一出,朝堂震动,天下各国虽然都有南风馆,但那只是消遣玩乐的地方,正经的谁会把男人给带回家?别说做正室夫人,就是为妾也不可。谢琚却纳了一个男子入后宫,还给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自古以来从未有男子入后宫的先例啊!”
  “陛下三思啊!”
  “作为秦国国君,陛下怎么能如此儿戏!”
  ……
  谢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端坐在龙椅上听着座下一片的鬼哭狼嚎,这阵仗,又不是把他们家的祖坟给掘了,至于么?
  “各位拿着俸禄,就是来操心朕喜欢谁的?”谢琚说,“各位该关心的是秦国的国计民生,别成天关心朕的身边是什么人,朕也没关心各位每晚宿在哪个妾室的房里。”
  谢琚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直白,当场一些文官就拉下了脸,急得脑门冒汗,想跟谢琚论战个八百回合。
  谢琚鸟都不鸟他们。
  而一些武将对谢琚纳关宁一为贵君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反应,特别是跟了谢琚多年的,想着谢琚身边能有个贴心的人也是不易,管他男的还是女的?再说了,关宁一那本事,要入朝为官,不得封侯拜相?给他一个贵君的位置都是委屈人家了呢。
  一个朝堂,引经据典地劝着谢琚的文官,骂着劝说谢琚的文官的武将,还有一些劝架的,真是吵得不可开交。
  谢琚也不管,就让他们吵,这些人大概是早膳用得多了,精力才那么充沛。
  宣布了退朝,谢琚扭头就走,根本不给大臣们机会,哼着小调回了紫宸殿。
  新上任的贵君还没有上手后宫事务,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帮谢琚批折子。
  “陛下,朝臣们对您的意见很大,上书请您不要任性。”关宁一指了指书案上摞了一尺高的奏折,“这些都是。”
  谢琚张着手臂让安和给他宽衣,闻言便道:“不用管,今天回家后他们可没有时间写折子了。”
  关宁一想到谢琚的那个主意,默默地把这堆折子给扔进了下面的筐里。
  多损呀,给写了折子的大臣每人送两个美娇娘,还特意当着他们夫人的面送,可没有哪个人会高高兴兴地给自己的丈夫纳妾。
  这些夫人有几个不是家世上好的?高嫁的比低嫁的少多了,而低嫁的女子,背后有强硬的娘家,他们敢跟自己的丈夫拍桌子瞪眼,从来都不带怕的。
  谢琚这损招,能坑到的大臣还真的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
  无情存稿箱又上线了
 
 
第19章 春日
  那些臣子疲于应付家里的夫人,在朝堂之上倒是安静了不少,一改之前的骂骂咧咧,把朝堂重臣的脸面又给捡了起来,谢琚那么一折腾,他们要是还如往日那样不知分寸,那就不是家里面多几个美人的事情了。
  先帝残暴不仁,谢琚和先帝全然不同,久而久之的,有人便忘记了谢琚靠的是什么坐上那张龙椅,开始找事,这次的风波过去,他们才又想了起来,谢琚,手里握着的可是秦国的军权。
  俗话说得好,军权在手,天下我有。
  脑袋清醒了,不闹了,朝堂之上一片祥和。
  加之近日已经开始批改举子们的试卷了,那些嘴里满是道德仁义的大臣们,全扣在宫里改试卷,连家都不能随意回,直接就在宫中住下,得等到所有考生的试卷全部改完才能离宫回家。
  待试卷改完,负责科举事宜的主考官就会把精心挑选出来的答卷呈给谢琚,由谢琚看过之后再行定夺。
  谢琚以前从未系统地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习过,都是母妃看着书,指着上面的字教谢琚一个个地记、一个个地学,后来谢琚识得字了,大多都是自己拿着书瞎琢磨,学习本就非易事,谢琚的天赋也不在舞文弄墨一道上,当真是浮光掠影。
  后来进了军队,钻研更多的那便是军事谋略,也亏得谢琚聪慧,以军事一道来举一反三,不然还真不好应付这些大臣。
  考生们的答卷谢琚直接扔给了关宁一,请关宁一帮忙斟酌一二。
  关宁一已经很是熟练了,拿起答卷便阅览了起来。
  “这考生关于问政的题目答得不错。”关宁一看见一份很有意思的答卷,捧着去了谢琚那边,直接大剌剌地占据了谢琚的桌案。
  “这篇问政考的是问帝王之政,一个帝王要如何执政,敢在这道题上说真话,不写套话的人,都挺有几分本事的。”关宁一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间有几人敢议论帝王,更何况要议论的还是帝王的执政问题,这要是答得不好惹怒了帝王,说不定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谢琚也觉得有点意思:“他怎么答的?”
  关宁一将这考生的答案精简了一下:“他第一点说了帝王执政必须是实政,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得干事儿,他还拿先帝来举反例,当真是胆大包天。”
  谢琚很赞同:“先帝都已经入土为安了,说说也无妨,反正也不能从地底下爬出来。”
  “第二点他提到了治国思想,帝王不能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而把百姓当成奴隶,要关爱百姓,引用了不少的典故来说明君舟民水的道理。”
  谢琚:“朕看他说得对,不光是帝王,每一个官员也应如此,绝对不能视百姓为草芥。”
  关宁一又道第三点:“他说身为帝王要敢于听取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可相信小人。”
  虽说整篇答卷只有三点,却是写了满满当当的好长一页,有两千多个字。
  “那朕倒是好奇他想给朕提什么意见。”谢琚亲自提了朱笔,批下了“第一甲”的字样。
  若是后面的答卷还有更精彩的另说,若是没有,这一篇《问政》,足以担起第一甲第一名。
  试卷的数量不少,既要阅览又要斟酌,关宁一和谢琚细细地磨了好几天才把最终的名单给磨了出来。
  第一甲第一名,就是写《问政》什么都敢说的那一位。
  “这人的名字有点意思。”谢琚指着考生落款的地方,“姚舜宇,名字真嚣张。”
  关宁一也是第一次见敢直接和三皇同音取名字的,这个姚舜宇的名字,也不知是那个艺高人胆大的给取的,这么嚣张的名字,若是遇到了讲究些的皇帝,指不定当场就要责令他改名字了。
  “那便让吏部准备放榜?”关宁一笑问道。
  “那便放榜吧。”
  放榜那日,众多的举子围着布告栏,今日便是决定他们能否进入官场的重要时刻了。
  人头熙攘,往日里再注意行为分寸的人在这时页不免乱了手脚。
  不知是谁挤到了前面,高喊了一声:“第一甲第一名姚舜宇!”
  姚舜宇虽然紧张,也想上前去查看自己的名次,但是他身形较小,挤不进去,只能站在外围等待。
  他的答卷他清楚,指不定就惹怒了皇帝,撤了他的试卷都还好,要是判他一个大不敬之罪,他也只能含泪忍下。
  只是这结果属实是出人意料,他竟然是第一甲第一名。
  “姚兄果真是大才,年纪轻轻就能夺得第一名第一甲的好成绩!”
  “是啊是啊,姚兄弟不可小觑啊!”
  不过才刚得知这名次,就已经有人开始夸赞起了姚舜宇,好似姚舜宇得了头名,比他们自己上了榜更值得高兴。
  姚舜宇虽喜出望外,但是也懂得处世为人,并没有应下这些人的奉承。
  “大家说笑了,姚某不过是运气好上几分罢了,都是上了榜的人,谁都不容易。”姚舜宇推脱道。
  姚舜宇并未因为自己是头名便自骄自傲,这倒是令众人对他好感颇涨了几分。
  放榜之后还要参与殿试,这些会试的中选者将会由皇帝亲自进行考核,以进行区分,好选拔官员。
  殿试会在太极宫举行,只考策问一门,应试者早早地便要进入皇宫,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程序繁复。
  谢琚不想那么冷的天气还在殿内坐着,于是找司空悬看了看天象,挑了比较温暖的一天来举行殿试。
  反正他是皇帝,又不用第一个前去,便在紫宸殿磨蹭了半天才踏出殿门,坐上他的龙撵。
  “关卿,你当真不与朕同去么?”谢琚眼巴巴地瞅着关宁一。
  关宁一毅然决然地浇灭了谢琚的期待:“臣去不合适。”
  他和谢琚演戏,让谢琚招了一个男人入后宫已经把一些文臣给气得吹胡子瞪眼了,他这个罪魁祸首要是还敢去殿试这种场合,第二天后宫不得干政的折子都能淹了紫宸殿的暖阁,说不定还有一堆人进宫来,就搁紫宸殿外跪着请命,让谢琚废了他这个贵君。
  矫枉过正不可取,关宁一说什么也不能去刺激那些大臣了。
  “那你这副要出门的样子是要去哪里?”谢琚可是看着关宁一裹上了披风。
  关宁一:“臣去一下京郊的农庄,春耕在即,臣要去实地考察一下才放心。”
  谢琚再不舍得也不可能真的不让关宁一出宫去,关宁一是去办正事的,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瞎胡闹。
  “那你早点回来,朕等着你一块用晚膳。”谢琚道。
  关宁一无奈:“是,臣知晓了。”
  说完了话,关宁一就朝着宫外去了,谢琚朝着太极宫去。
  春耕那日,谢琚是要出宫的,还要下田,田地的选择也不能随便,必须要有代表性。
  经过商议,关宁一和谢琚一致决定借用百姓的农田来举行春耕的仪式,还要让百姓在一旁观看仪式的举行过程。
  先帝失信于民已久,秦国百姓对皇帝的信任没有那么容易建立起来,谢琚需要让这些百姓看见他、认识他,之前诛贪官污吏,虽已告知了全国,可普通百姓的直观感受还是太少。
  春耕这项活动就不一样了。
  在百姓的眼里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皇帝脱掉鞋子走进田里,挽起裤腿推着犁,一下就接地气了,能够很好地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加之秦国乃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之根本,春耕旨在祈求上天,保佑秦国风调雨顺,能有一个好的收成,而百姓们最在意的也是这一点,因而谢琚这个皇帝亲自下田,是在向百姓们证明,他这个的皇帝的心里是有秦国百姓的。
  关宁一到了京郊已经临近中午了,他带着几个侍卫观察着百姓耕地。
  “农家,我瞧着您这头牛都老了,耕不动地了。”关宁一走到田边,弯着腰和田里的老农打招呼。
  老农停下,捶了捶腰:“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你不晓得我们穷人的难处哦!有钱人喜欢吃牛肉,这牛就少了嘛!”
  “那你们自己家里没有再喂一头牛了吗?”关宁一追问道。
  老农听得连连摆手:“养了,只是家里穷,又有好几个孩子要养,去年我那小孙子生病了没钱抓药,便把那头黄牛卖掉了,换了药钱。”
  “老人家,您那小孙子生的是什么病啊?”
  若是一般的病症,看病也花不了太多的钱,一头黄牛的钱怎么着也有剩余,足以买一头黄牛崽了,要是生了大病,那别说是卖一头黄牛了,就算是再卖一头,那也不够用的。
  “嗐,大夫诊治了就是风寒,只是小娃娃身体弱,恢复得慢,吃药吃了快半个月才好。”
  说起这个,这老农的脸上全是心疼之色。
  风寒的药是药铺常备的,价格并不高,再怎么着也不会把一头黄牛的钱给花光。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黄牛卖的钱相当少。
  关宁一想了想,便清楚个中缘由了。
  大富大贵之家喜食牛肉,却也不会直接到村里去买未宰杀的活牛,只会买经过宰杀处理的牛肉,而宰杀后的价格本就要比活牛高出一些,否则屠夫如何赚钱?只是那些负责采买的人,没哪个是不抹点儿油水的,他们报于主人家的牛肉价格,那又会比真正的价格高出多少,谁也不得而知。
  加上这农家卖牛是突然的,价格肯定也比专门卖牛的低上很多。
  关宁一以前帮着宿主做任务还没有直观的体验,自己在这封建王朝待了几个月,倒是见识了不少。
  古代的百姓苦,太苦了,生活本就不容易,还摊上徭役赋税,那便是雪上加霜。
  作者有话要说:
  看在存稿箱菌这么努力的份上,可以来点营养液吗?摩多摩多
 
 
第20章 取不出来章节名了
  关宁一在田间问了那位农家许多事,对于秦国的农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那农家也是个好心肠的人,中午饭点了还邀请关宁一他们去家里吃顿便饭。
  只是关宁一还有要事在身,不便再去打扰,往那农家的手里塞了一块碎银子便骑上马带着侍卫扬长而去。
  他倒是有带更大额的银子,只是他拿大额的银子给那农家反倒不是什么好事,这才给了一块碎银子。
  这块碎银子,却是他们家卖掉的那头黄牛的数目。
  “属下们日日在宫里当值还不曾发觉,底层的百姓日子也太不好过了。”有侍卫感叹道。
  这个侍卫从前是跟着谢琚从军的,军队是谢琚自己掏了银子补贴的,所以即使朝廷的军饷总是少很多,也没有到把军士们逼到绝地的地步。
  “朱凌,秦国会变好的,你信吗?”关宁一问他。
  朱凌毫不犹豫地点头:“属下当然信!”
  “你们呢?”关宁一又问其他人。
  侍卫们都应和着:“当然是信的!”
  “不瞒公子,陛下还是王爷时,属下们便觉得陛下是一位好将军,现在做了皇帝,属下们也相信陛下会是一位很好的皇帝。”朱凌道。
  关宁一掰了一块饼递给朱凌:“陛下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