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西游]与猫猫二凤陛下一起搞基建/与猫猫二凤陛下的奇幻漂流(西游同人)——三傻二疯

时间:2024-03-23 10:23:40  作者:三傻二疯
  林貌面无表情:
  “愚钝到尔等这个样子,也是天下少有。既然知道树皮编网不行,为什么不换一种?”
  族老小心翼翼:
  “求大王赐教。”
  魔王冷冷道:
  “软的不行就用硬的,你们没见过竹子吗?”
  几个老头面面相觑,不敢说话:五行村内外到处都有竹子,但生平捕鱼,只见过竹筐竹罾养鱼,听也从听没过用竹子编网的呀!
  这编织的渔网,不就是得轻柔坚韧才行么?
  魔王自然没有解释的义务,他伸手向后一摸,不知怎么的取出来一块书本大小、精光闪耀的平板,只是随意一点后——乖乖,那平板上的图像竟然动了起来……
  族老们畏惧邪魔的法宝,却又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细看。平板上几个小人彼此合作,正在展示一种换做“流刺网”的古怪大网——这张硬质的渔网由大小竹片穿插织成,上方系有浮标,下方栓着石头,竹板底部又磨成尖状,与其说是投入水中的渔网,倒更像扎入河床的一面竹墙。
  当然,这种“流刺网”的原理本来也与寻常的捕捞大相径庭。它利用的是海水或河流奔涌的潮汐。只要在河床底部放网横截潮水,随潮水而游动的鱼类就会一头撞在这密布的竹网上,被竹片毛刺扎住不能动弹。
  这种巧妙而高明的技术,不但大大节省人力,更能空前提高产量——天工开物便曾百般赞叹,称扬此物“精巧未有”、其利更在旧法百倍以上。林貌为此曾特意留心检索,不料今日竟派上了用场。
  隋唐时捕鱼的技术还相当落后,基本局限于一杆数钩、单人抛网,或者竹筐养鱼;像这样扎根河床利用暗流与洄游捕鱼的技术,恐怕最老辣的渔民也闻所未闻。族老们瞪大双眼,更觉不明所以。
  魔王漠然开口:
  “这上面的东西,尔等能仿制吗?”
  虽然看不懂原理,但这种简单的仿制还是不难的,族老们慌忙点头。
  “那就好。”恶魔毫不留情的开始压榨:“立刻叫人来劈竹子、做竹网,做成竹网之后,照着这视频——这平板上的示范,仔细下网。”
  说着,他划动平板,又调出了一张五行河的高清俯拍图。而五行河上游支流与主干的交界处,赫然画着一个红圈。
  “入夜之前,在这个红圈的位置下好网,明日再收。下网后拴好浮标,在岸边点一把火,明白吗?”
  洄游捕捞的办法一般多用于海滩或河流入海口,潮水汹涌的地方,但林貌仔细查看地形,恰好发现支流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正适用于新的捕捞法。再用火焰吸引趋光性的鱼种,效果应该不差。
  眼见族老们喂喂称是,魔王拍一拍衣袖,终于从平板上站了起来,昂首蔑视所有人。
  “也是恰巧老爷口淡了想吃鱼,否则才懒得理会你们这群货色。”他傲然道:“——明日记得把最大的鱼给老爷我带来,滚吧!”
  --------------------
  开了一个新预收文,求大家收藏~《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在与狗比系统签下了一份无良合同后,穆祺被送到了古代。
  好消息是,系统为他预备的壳子是当朝国公的世子,金尊玉贵,生在架空王朝的顶点。
  坏消息是,此时皇帝痴迷炼丹,清流浊流彼此缠斗,上昏下贪国势巅微,王朝也混不了几十年了。
  更坏的消息是,根据狗比系统拟定的合同,穆祺必须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否则便不能返回。
  面对领导给予的小小重任,仅仅只是普通嘴炮水平的穆祺终于麻了:
  ……毁灭吧,赶紧的。
  在反复抗争无果后,完全躺平的穆祺终于彻底摆烂,不但拒绝与系统合作,还在上交的工作日志中疯狂吐槽垃圾话:
  【今天又是进宫哐哐磕大头,爷真是麻了——老壁灯炼了这么多年丹,怎么还不驾崩爆金币啊?】
  【早上五点居然就要上朝,妈的晦气。而且清流党许阁老您是怎么有脸攻击政敌侵占民田的呀?您老家里那几万亩水灌良田是天上掉的吗?恶心心。】
  【奶奶的昨天刚吐槽了清流,今天必须打浊流的脸!巡一年盐居然只巡回一百万两银子,也就是老道士炼丹炼得脑子都瓦特了,不然好歹也得效法祖宗剥他几百张皮呀!】
  【听说老壁灯皇帝修了几十年不近女色,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么说起来,后代同人把他和他奶兄弟凑cp,倒也正常……】
  穆祺每晚酣畅淋漓一通臭骂,将垃圾倾倒给系统后倒头便睡,再不顾及其他。
  不过,穆祺似乎忘了,他分配的这个狗比系统,在信息隐私上可是从来都不能保证的……
  ·
  皇帝潜心方术,闭关于密室,清修多日之后,终于感动上苍。某日室内光焰万丈,自半空掉下了一本册子,上书四个大字《工作日记》
  皇帝如获至宝,洗沐焚香后恭敬翻开,仔细阅读上天的启示:
  【六月十一日晚,照例每日一问:都磕了这么多重金属了,龙座上的老壁灯怎么还能活?】
  皇帝的笑容僵住了。
  ·
  六月十二日,宫中骤然生出惊变。据传,皇帝于此日驱逐宫中所有道士,重惩巡盐使者,抄没一切家产,剥皮实草,以警后人。
  当日,躺平于家中的穆祺百无聊赖,却忽然听到了久违的提示音:
  “咦,任务进度条怎么自己动了?”
  ·
  本文又名《躺平写日记也能强国吗》
  本文背景架空。
 
 
第13章 流刺网
  “流刺网?”
  辛苦卖萌回归的猫猫甚至都顾不得疲惫,吃完饭后便跳下长椅听林貌一日的总结。听见此物,它立刻昂起头来,神色专注:
  “此物效用如何?”
  “没有实验过。”林貌承认:“但以现在的水平,大概一网两百来斤鱼,总该是有的吧?”
  他向猫猫详细解释了流刺网的原理,指出此物必须设置在潮汐明显,且鱼类有周期洄流习惯的领域,才有最明显的效果。但尽管大有局限,这种原本诞生于南宋的捕获技术却是极大的发明,号称“鱼利十倍于前”,就算实验品较为拙劣,鱼获也不应该太差吧?
  猫猫陛下大吃一惊,几乎忍不住竖起尾巴:他早年游历南北,熟知民情,知道江南最好的渔夫,一网也不过两百斤收成顶天;要能日日都有这个水准,那收获之大,真就无可计算了!
  ——要知道,按林貌的讲解,这种流刺网除了编制稍微麻烦一点以外,之后布网收网,可都不怎么费什么功夫。民不劳苦而所得倍之,这岂非是大大的利器?
  至于流刺网应用的种种局限,则更不成问题。大唐地大物博,最不缺的便是各色地势。无论淮河南北、长江黄河入海口,乃至于各支流汇入主干的交界,都有架设这流刺网的条件。
  猫猫陛下稍一思索,只觉此事真是大有可为,前景无限光明。他熟知自家铲屎官的习惯,知道所谓“一网两百斤”不过是最保守的说法,只要稍稍改进一点,恐怕翻上几倍都不稀奇。
  一网再翻上几倍,那至少江左数十万渔民的生计,便不必忧虑了。
  皇帝大觉心动:“真神器也!先生大才!”
  他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仰头看向林貌:“先生可愿传授此术?重礼厚谢,朕不敢有所吝惜。”
  林貌笑了笑:
  “惭愧,这并非在下的发明,又哪里敢说谢这一个字……”
  他话没说完,狸花猫伸手往毛茸茸的脖颈一扒拉,啪一声掉出来一颗晶莹闪亮的红色宝石。
  这是西域上贡的珍宝,原本是赏赐给长乐公主的玩物。自然是宝光闪耀摄人心魄,比单纯的金瓜子更好。
  果然,林貌的眼睛不自觉的瞪大了:
  “……陛下,陛下,这就实在是过了,在下真是愧不敢当——对了,流刺网的资料正保存在电脑里,陛下要不要看一看?”
  不过,在殷勤奉上电脑前,他依旧小心叮嘱了一句:
  “河中渔获毕竟是固定的,就算散播了技术,陛下也还是要规划好捕鱼的时节,切莫竭泽而渔。”
  ——以历史而论,这种流刺网的效果的确是好,在引入现代工艺(尼龙、药物等)完全发展成熟后,捕获量一度大到危及生态,以至于被部分禁止。以古时的技术当然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一步,但提前做好预防,才算是对未来负责。
  想来,大圣之所以要专门提醒他“不把鱼捞绝户”,也是体察到了这个心思吧?
  ·
  遵照魔王的吩咐,第二日卯时天色刚蒙蒙发亮,村中老小便打着火把跋涉到了五行河的上游,检查前一日晚上放置的竹网。
  说实话,村中有捕鱼经验的老者不少,但没有一个信任那奇特法宝中展示的什么“流刺网”,只是慑于威严,如今又有拴柱拴花贴身监视,不敢不唯唯奉命而已。
  两个短打的汉子踏入浅滩,浇灭了岸边犹自燃烧的火堆,而后趟入水中,去拉竹网的浮标。这些浮标是以极粗的麻绳捆绑住,系在竹网板片上。两个汉子用力一扯,双脚登时陷入淤泥,渔网却依旧纹丝不动。
  竹片编成的渔网不过三十余斤,就算被河水浸泡泥沙拖拽,也不过七八十斤有余,怎么两个壮汉都拖不起来?下河拉网的青壮们彼此看了一眼,扎稳马步气沉丹田,嘿一声同时发力,硬生生将渔网拔出半截,再也动摇不得。
  但这半截已经足够了,火把下只见鱼网鳞光闪闪、水波翻涌,大大小小的竹片网目之中,居然都卡着左右扑腾的河鱼!
  原来不是竹网太重,而是渔获太多,拖拽才这般吃力!
  五行村里的村民哪见过这个阵仗,盯着网目中密密麻麻少说三斤起步的大鱼活蹦乱跳,一时居然只能发愣。还是族老有见识,回过神来后赶紧叫人下河取鱼,乘在带来的木盆中方便计数。
  村民们虽然在五行河边活了几年,但做梦也没见过如此多如此肥大的河鱼。岸上远远望着还不如何,真下到河滩看见水底渔网里数不胜数的大鱼,那真是欣喜又惶恐,连人都懵了半截,几个青壮只是下意识从渔网上摘鱼扔鱼,哪里还顾得上数数?
  所幸拴花一直跟在后面,眼见大人们都直勾勾望着河里,便独自默默蹲下,搬着指头数丢进木盆木桶里的鱼:
  “一、二、三……七、八。”
  木盆很快就装满了,换成了木桶。
  “九、十……”
  手指头不够用了,拴花脱下了鞋,开始数脚趾头。
  “十五、十六……”
  现在连脚趾头也数完了,拴花就去数她哥哥拴柱的手指头。
  等到木桶快要装满时,就连哥哥的手指头也不够用了。拴柱不肯脱下鞋让妹妹数脚趾头,于是拴花只有撅了一根草棍,模仿着小册子中数字的记法,仔细写在河滩上。
  村民们带了十个木盆九个木桶,居然不到半个时辰,就都装得满满当当,而拉起的那一小截渔网,鱼都还没有摘完。
  还是族老反应快,见此情形后立刻叫人回村取木盆木桶,顺便通传消息。人逢喜事精神爽,被点到的小伙跑得飞快,不过片刻功夫便扛了几个极大的木盆回来——有个木盆上还雕着“寿”字,怕不是把自己亲爹过寿时用的澡盆弄来了。
  不过,就算是半人长的澡盆,不过片刻功夫也盛满了上下乱蹦的活鱼,河水飞溅打湿了众人大半的衣服。但此时河中的壮汉们一起用力,也不过提上来一半的渔网而已。
  不用族老再吩咐,机灵的年轻人们已经拔腿跑向了村中。这一次带来的并非只有木盆,还有乌泱泱的男女老少——方才回村子时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即使有魔王的话做威慑,也挡不住村里兴奋的人群涌来吃瓜,端着自家洗脸盆也要来看一看这前所未有的渔获。
  即使早有预料,等真看到十几盆一字排开满地乱滚的河鱼之后,村民依旧是大吃一惊,忍不住的纷纷议论:
  “这么大的鱼,俺这一辈子怕也没见过!”
  “你才多大点年纪,也敢说吃过见过的?没见着岸上的周老爷子么?老爷子把胡子都要揪下来了,恐怕捕鱼几十年,也是没见过这样的量……”
  “这么多大鱼,一家总够分一条的了吧?上一年是侥幸钓到条泥鳅,而今是十几个月没有尝过鱼味了,也好叫家里的崽子品品味道啊!”
  “看这个样子,别说一家一条鱼,一人一条鱼怕也是够的呀——还是这么大的河鱼!哎,大王的法宝,真是神通广大。”
  往日里村民对妖魔畏惧之极,除了战战兢兢遵奉指令之外,私下里甚至不敢称呼魔王半句。而今大概是喜悦得超脱了规矩,居然也敢公然呼唤“大王”了!
  ·
  等到太阳高照,一干人等才终于将竹网上鱼全数取完。此时岸边已经乌乌泱泱挤了上百人,探头探脑的盯着河滩与草地上乱七八糟铺满了的木桶木盆,不计其数到处扑腾的大鱼。
  负责数数的拴花将泥土上的字迹点了一遍,终于站起身来,大声宣布:
  “一共一百八十二条鱼!”
  话一出口,人群轰一声便起了躁动:一百八十二条鱼,每条鱼起码三斤!这岂非至少是六百斤的鱼肉?一天就是六百斤鱼肉,那十天百天又是多少?
  有这六百斤鱼肉顶着,恐怕村里人人都能吃一口饱饭了!
  自乱世以来村民们颠沛流离,先被兵灾祸害,再被邪魔欺压,做梦也不敢想能吃饱喝足的日子。而今这意料不到的丰沛食物摆在面前,当真是把人都喜得怔住了。掐着手醒过神来后,有些沉不住气的竟大声欢呼出声,七嘴八舌的大声叫唤、彼此招呼,嘈杂得仿佛开水乱滚。
  族老见多识广,还算沉得住气。等大家发泄片刻,便举起拐杖,示意安静。按照常理,清点之后,便是村中分派渔获、彼此交换的时候。不过现在邪魔在上,当然只有遵照命令,让大王先挑最好的鲜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