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六月天,太阳毒辣得不行,就连林煦炎这个糙汉子都热的受不了回家带了顶草帽,他感觉身上的衣裳已经被汗水打湿。
夏清去买了两碗放凉的绿豆水。
“哥哥,快先喝点。”夏清也端着自已的一碗坐在林煦炎旁边喝了一口,他回味了一下,解渴倒是解渴,就是糖放的少,也只有一点淡淡的绿豆香味:“还是娘亲做的绿豆汤好喝。”
林煦炎没顾得上好不好喝,味道怎么样,这时候给他一碗凉水效果也是差不多的,没换气直接一口喝完。
夏清看他真是渴着了,把碗里剩的一半递给林煦炎:“我的也给哥哥喝。”
林煦炎没客气,接过来一口喝掉,这才用衣袖擦掉脸上的汗,笑着对夏清道:“家里还有些绿豆,回去让娘给做。”
“好。”夏清把两个碗摞到一起,一会儿还要把碗给摊贩还回去:“不过还要买点饴糖,家里剩下的不多了,也要带几个碗过来,以后要是去买东西用自家的碗也放心些。”
林煦炎摸了摸夏清的发顶:“好,都听乖乖的。”
眼看快到晌午,忙了一上午两人有些饿了,林煦炎带着夏清去了张立豪那边。
“回来得正巧。”姜阿嬷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饭菜做好了,马上可以吃饭。”
夏清闻着满院子的卤煮味,许久不吃还有些馋:“阿嬷,上午的卤煮还有吗。”
姜阿嬷一听就知道小哥儿是嘴馋了,笑盈盈道:“上午的都卖完了,不过锅里卤的也差不多好了,一会儿我给切一盘。”现在天气热,卤煮反而更好卖,买回去做凉菜加点辣椒面、小葱、芫荽、蒜末这么一拌,别提有多下饭了。
“我想吃猪耳朵。”夏清想到猪耳朵上软骨脆脆的口感,登时更饿了,口腔里还不停地分泌唾液。
这一年夏清的饭量大了不少,身高也窜了一节,只是和林煦炎并排站在一起他还是显得那么娇小。
吃完饭,林煦炎实在热的受不了,去冲了个凉,出来这才觉得痛快不少。
“今年的天儿比以往都要热上不少。”
“是啊。”张立豪砍了一节甘蔗递给林煦炎:“今年的太阳大的让人感觉不对劲。”
林煦炎接过甘蔗坐在一旁吃起来:“要是太阳一直这么大,地里的庄稼怕是要不成了。”尤其是水稻,这会儿正是水稻长粒的关键时期,有水没水能直接影响秋收的收成,到时候可是施多少肥都不可能把秕谷重新变成谷子的。
张立豪把甘蔗里头的甜水全咂吧干净,吐出一口干渣子:“好在咱们村还有一条河,最起码还能有水浇地,其他没水的村子怕是难了。”
夏清睡了一觉没清醒多少,反而睡出一身汗,但铺子里还有不少需要拾掇的地方又不得不爬起来。
林煦炎和张立豪两人守在肉铺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甘蔗也吃了不少,两人面前都是一堆干渣子。
见夏清起了,林煦炎蹙眉望着夏清脸上两团不正常的红晕,将人拉到旁边坐下:“怎么了,脸这么红,是不是生病了。”
夏清摇头用手给自已扇风:“没事儿,就是太热了。”
“确实太热了。”张立豪道:“一会儿我去医馆买点清热解暑的草药回去,熬了大家都喝些,免得中暑了。”
林煦炎怕夏清中暑,从水井里打了两桶冰水放牛车上,一会儿拉到铺子里,起码能凉快些,热的时候还能洗手洗脸。
太阳毒辣,街上冷清了不少,谁都想猫在家里避避暑气,街道的商铺多的是在打瞌睡的店家小二,有的铺子直接被太阳照射进去,不得已要关上一边门儿挡太阳。
好在夏清租的铺子下午太阳最大这会儿是在背阳面,能阴凉不少。
林煦炎把牛车停到阴凉处,拴好大水牛又给它留了一桶水,两人这才重新开了铺子继续整理毛线。
花了两天时间才把铺子规整好,夏清打算明日就开业,毕竟铺子的租金已经交了,多耽搁一天就多浪费一天的钱,就算铺子开始来没人光顾,好歹也能让其他人知道这里的铺子有些什么东西卖。
开业当天没什么排场,只家里人都到场放了两串挂鞭。
虽然也吸引了一些人的围观,对毛线和毛织品也表现出感兴趣,但听到价格后纷纷走了。
林母心里着急,不说做毛线夏清花了不少银钱,但她家乖乖费了不少心血才做出的毛线、织出好看的毛衣,钩出那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在今天第五波进来又空手出去的人走后,林母实在坐不住了,拉着夏清的手安慰道:“乖乖放宽心,你做的东西那么好,指定能卖出去的。”那些不买的指定是眼光不好。
夏清心里暖暖的,分明林母自已在一旁急得跺脚,还要安慰他:“娘亲我知道的,我不着急,你也不着急。毕竟东西价格不实惠。”想要卖出去不仅要感兴趣的,并且还要是有钱的。
二者缺一不可。
林母叹气,夏清说的她怎么不明白,只是事情发生在自家人身上可没那么快冷静下来。
好在,下一个进铺子的客户一下看中了一条白色为主体、点缀鹅黄色小花的发带,两端还有两朵立体的鹅黄色泡芙花,很是清新好看。
第136章 又是个皮猴子
进来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姑娘,一看穿着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丫鬟。
夏清将发带递给那姑娘介绍起来:“姑娘眼光真好。”第一句当然要对顾客进行夸赞:“这条发带是小店新研究出来了,店里的东西保管在咱庆丰镇都是头一份的,这条发带目前只有一条颜色和你今天的裙装很是相配。”
小姑娘本就喜欢颜色鲜亮的物件,虽然平时在主家都是统一的装扮,但她是少奶奶身边的二等丫鬟,在发饰上花点小心思还是可以的。
夏清见小姑娘实在喜欢,笑着道:“来,可以带上试试。”然后接过发带在小姑娘梳的双丫髻上围了一圈,然后调整泡芙花自然垂落在双丫髻后方,随着动作摆动,很是活泼可爱。
小姑娘虽然看不见发带在自已头上是什么样子,但想也知道是极好看的:“老板,发带多少钱。”
钩一条发带用不了多少毛线,主要就是手工费:“三十文,今日铺子开业,姑娘又是第一个顾客,可以给姑娘打八折,只需要二十四文即可。”
小姑娘偏头摸着发带,感受手指滑过时柔软的触感,心里衡量,平素她们用的头花几乎都是十五文左右一对的,这条四指宽的发带给她算便宜了要二十四文,比以前府里一个大丫鬟花二十文买的丝段发带值。
“好,我要了。”小姑娘欢快地从钱袋子里数了二十四个铜板递给夏清,心想以后定要多来看看,说不定又能有什么新发现。
她的目光落在一旁的婴儿鞋上,眼睛又是一亮,少奶奶生的小小姐穿上一定很好看:“这个多少呢。”
“六十文。”
送走小姑娘后,林母拍着胸脯:“天爷唉,可算是有人买了。”
似乎是开了个好头,陆陆续续又有人进来,虽不是所有人都会掏钱买,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到下午关铺子前,夏清点了一下今日卖出去了什么,大件的如背心,毛衣没出一件,出的都是像发带,小发饰等小玩意,主要还是价格不贵,样式新颖,
夏清和林母关了铺子往张立豪那边过去。
家里除了要去学堂的林皓月,其余人都在镇里,姜阿嬷已经做好了晚饭,等他们回来吃饭。
岑水儿抱着小潼宝儿和张立豪在肉摊前话家常,小潼宝儿在阿爹怀里看什么都新奇。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会儿看看说话的阿爹,一会看看笑呵呵的爹爹,仰着小脑袋也跟着咿咿呀呀的说着。
岑水儿颠了颠小潼宝儿,抱过来用自已的脸贴着小潼宝儿的:“小潼宝儿开始冒话包包了呀,是不是也想跟阿爹和爹爹聊天呀。”
小潼宝儿无声地笑,用头蹭岑水儿的脸,小胳膊在空中挥舞,一双小腿更是有力地蛄蛹,还好只有不大一点,要是再大了怕是要抱不住了。
张立豪在布巾上擦干净手,从岑水儿怀里接过小潼宝儿:“哎哟,来,爹爹抱抱。”
虽已到下午,西斜的太阳依旧晒人,夏清和林母只是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已经开始冒汗了。
还没进铺子,就听见小潼宝儿稚嫩的笑声。
“咱家小潼宝儿咋笑得这么高兴哩。”
两人快步走进铺子里,就瞧见张立豪将小潼宝儿拋起有接住,小潼宝儿也是个胆子大的,小小的人儿已经知道他爹在逗他玩耍了,平时笑不出声的小娃儿这会儿兴奋地笑出了声,被接住后还扭动着小身子,似乎是还想要再来一起。
林母看的心惊胆战:“看来也是个皮猴子,以后消停不了咯。”话是这么说,脸上的宠溺不比岑水儿少。
“干娘,嫂嫂,你们回来啦。”岑水儿笑道:“等大哥送兔子回来就能吃饭了。”
林母洗了手又从张立豪怀里抱过小潼宝儿:“可别这么抱着颠他,要是玩习惯了,以后长大了可颠不起两下哦。”林母抱着还在兴奋中的小潼宝儿,打了几个响舌逗他。
“嫂嫂,今日卖的如何。”岑水儿拉夏清坐下休息,上午去了会儿就带着潼宝儿回来喂羊奶了,不知道后面怎么样。
夏清道:“一般吧,比我估计的好一些。”虽然只卖了百来文的小玩意,好在是有进项的。
听夏清的语气,岑水儿料想该是不好卖,宽慰道:“没事儿,慢慢来,毕竟毛线不像卤煮,还没出锅香味就能满大街蹿,勾人馋虫,多花些时间,等大家知道毛线做的东西的好就不愁没人买了。”
“嗯嗯。”夏清点头:“我知道的。”做生意本来就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可能一直消停,也不可能一直上升,是挑战也是机遇,夏清还挺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的。
之后的日子又恢复往日的步调,夏清早晨跟着林煦炎赶着牛车到镇上,林煦炎送夏清开了铺子后回张立豪那边卖兔肉,家里养的鸡鸭孵了不少小鸡,不下蛋的鸡鸭会拿到铺子里一同卖。
夏清守在铺子里钩花样,只要有人来铺子里都会热情洋溢地给人介绍,虽然会花钱买的寥寥几人,但夏清相信,只要他给更多的人介绍,时间一久,人们提起毛线就会想到是他家卖的。
所有技能都是越做越熟练,夏清手里的钩针绕得飞快,按现在的手速钩织一双小鞋子只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若是不钩织什么花样还能更快。
不仅如此,钩织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想要创新变更为简单。
这天,夏清如往常一般坐在铺子里钩织新花样,他打算钩织一些有好寓意的挂件,比如橘子是大吉大利,柿子意为事事如意,代表平平安安的苹果,招财猫,聚宝盆等等。
这些小东西画的毛线少,钩织起来也简单,最重要的当然是价格不高能接受的人群多。
“夫郎。”一中年汉子走了进来,站在展架前看的津津有味:“这些小玩意都是你做的。”
夏清放下手里钩了一半的招财猫,笑着道:“是啊,喜欢什么可以拿下来看看。”
第137章 两个落汤鸡
中年汉子取了一个三花猫样式的招财猫挂件,拿在手里晃了晃:“这小东西做的还真别致。”三花猫钩的胖胖的,眯着眼表情憨态可掬,跟对他笑似的:“多少啊。”
夏清用手示意做成挂件的钩织品:“这些都是二十文一个。”
“那这个小鞋子呢。”他拿在手里,用鞋底在手掌里比划大小,回想着小外甥的小脚丫:“有些大,不过小孩儿脚长的快。”
“对,小孩儿脚长的快,大些能穿久一点”就像小潼宝儿似的,夏清最先给他勾的那双,以前穿着有些大,现在穿已经刚刚好了,若是再长些就穿不了了,他拿起架子上的另一双手腕蹭了蹭:“而且线材里面混了一半自家养的兔毛,就算贴身穿也不会扎人。”
夏清见中年汉子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侧身让中年汉子往里面走:“可以进里面看看。”
中年汉子走了进去,看着六个架子上,按颜色放了满满当当的彩线,止不住地好奇:“这就是,叫什么线来着。”
夏清笑着答道:“毛线。”
“对对对,就是毛线,真有意思。”中年汉子看着满柜子的毛线是止不住地好奇。
夏清给介绍了兔毛毛线和兔绒毛线的区别,最后中年汉子买了一双婴儿鞋和一个虎头帽,还预订了一双用兔绒毛线钩织的婴儿鞋。
为了防止做好了被跑单,夏清道:“预订需要预先支付三成的费用,三日后可来铺子拿,也可以送到府上。”
中年汉子很爽快的付了钱,说了到铺子里拿,拿着包好的婴儿鞋和虎头帽乐呵呵地走了。
卖出去的婴儿鞋是最简单的款式六十文,虎头帽要复杂不少一顶一百文,再加上预先支付的三成费用二十六文,因为是用兔绒的价格贵了二十文。
夏清美滋滋地把一百八十六文放进钱匣子里,又继续钩织。
天气还是很热,水田里的水位是一日比一日少,农户也是一日比一日心焦,要是再不下雨今年怕是没有好收成了,若是闹了旱灾,受灾的农户百姓没个两三年是根本缓不过来。
到了下午,夏清关了铺子去那边吃饭,然后再回去,最近这段时间都是这样。
夕阳西下,人间万物在夕阳的光辉下染上一圈橘红色的绒边,知了蝉鸣不绝于耳,有调皮的半大小子拿着上杆子去捅树上的知了。
迎面出来一阵带着阳光味道的风,吹起夏清鬓边的碎发,他走在街道上,沐浴在橘红的夕阳中,感受风里夹杂着的凉爽。
迎面有人走来,背对阳光,看不清模样。
夏清眯着眼,那人的身形是那么熟悉,他搂过、抱过千百遍,不需要看清依旧可以分辨是谁。
“你怎么来了。”夏清带着娇俏的笑,跑过去扑进林煦炎怀里,悄摸地在林煦炎结实的胸肌上蹭了蹭,好安心呀。
林煦炎稳稳接住他的乖乖,轻轻搂着一下,牵着夏清的手往回走。
61/90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