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兜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了乔书记。
这次用来装回生丸的瓷瓶要大些,八粒回生丸都在一个瓷瓶中。
乔书记接过瓷瓶,打开数了数正好是八粒浑圆的药丸,便把瓶塞再次拧紧,之后便笑着问了一句。
“你不留点?”
按照况叶的说法,一片云芝草能制作八粒回生丸,这应该是这次云芝草叶片制作的全部分量了。
“最开始制作的我还有两粒,就不留了。而且回生丸保质期比我做的其它药要长,放个两三年没问题。”
况叶回道。
他手上还有回生丸这件事,其实乔书记这边应该知道。
当初给季同志用了两粒,后面在给出去了四粒,按照一片云芝草叶片能制作八粒算,这剩下的两粒自然不用多说。
“哈哈,有就行!报酬还是按照上次说的来?”乔书记笑道,紧接着便问况叶对于报酬有没有其他的要求。
“按照之前商量的来吧,正好要过年了,我也想吃点好的。”况叶点头,笑着解释了一句。
“行,后面让小余给你送过去。”见此,乔书记也没多说。
报酬之前就商量好了的,况叶对于钱的要求不多,主要是一些票证,特别是有关吃的方面的票证。
对于他的这个要求,乔书记和刘医生等人其实也理解。
况叶这个年龄段的小伙,正是胃口好的时候。插队下乡的生活,想要有多丰裕的物资,是不太可能的。
就算他这几年制售药品有不算小的收入,但这个时代很多物资的购买,都是需要票证的。
而如今况叶的户口是在农村,想要获得一些票证,就相当的困难了。
“麻烦乔叔了,还有这个是我这个月需要的药材清单。”回生丸的事敲定,况叶拿出准备好的药材单子递给乔书记。
往常乔书记大都不在公社办公处,他都是让夏办事员转交的,今天遇到人自然是当面拜托这件事。
至于回生丸的报酬,乔书记这边应该要把回生丸给刘医生他们后,才能送过来,对此况叶不急。
“我会尽量给你凑齐。”拿到药材清单后,乔书记看了一眼便收好,笑着承诺到。
之后话锋一转,问了况叶一个问题。
“小况啊,这赤脚医生的培训你想不想参加啊?按照相关的政策,其实九大队还可以多给一个名额的。”
九大队的总人口有两千多,按照每500人一名赤脚医生的标准,其实可以有四个名额的。
当然考虑到现实的因素,每个生产大队一般只配给一到三个名额。
不过况叶本身就有一手不错的制药本事,又是高中毕业的知青,也算符合赤脚医生选拔的条件。
“谢谢乔叔好意,赤脚医生就算了,平时我已经忙不过来了。”况叶摇头,他并不想参加。
忙不过来是一个原因,但更多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159章
赤脚医生是半农半医的性质, 也就是说他们行医治病之外,不会脱离农业生产。
况叶因为制售药品的关系,本来就有大约十天的时间不上工。
要是再成为赤脚医生,时间必然会被挤占, 如何平衡就得好好考虑一番。
而且赤脚医生的额培训时间, 丰水公社暂定的是半年。对于医学培训来说, 这时间太短。但无论是对况叶还是普通的队员来说, 都是一个较长的时间。
这是况叶不想参加的一个原因。
只有这个原因的话, 他倒是可以抛开顾虑。
毕竟他学习了制药,还看过不少医书, 对医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但所处的环境,让况叶最终放弃了这个相法。
九大队这次选上的三人,都是自己生产大队的人,只其中自然有大队上对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毕竟让肉落在自己碗里,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至于知青, 九大队这边其实一开始就基本上没考虑过,队里又不是没有学历过关的小年轻。
新来的周光旭他们四个,也才插队一年不到,虽然不惹事,但要说队员们对他们有多信任是不可能的。所以这赤脚医生培训这事, 他们根本不可能被纳入候选者名单中。
至于况叶,他已经来九大队六年有余,期间教授队员们认识草药、医疗站的药品供货有他一份、和队员们相处的也很融洽。
更甚者, 还把居住的屋子买了下来。
培训赤脚医生的事,刚刚传开的时候, 有不少队员都以为他会参选,但却一直没看到他的动静。
甚至小队长陈繁荣, 都试探性的问过。
就拿小队长陈繁荣来说,他的心态其实有些纠结。一边希望况叶参加,一边又希望他不参加。
况叶的优势很明显,要是参选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被选上。
但这样一来,就必然后损失一个名额。关乎到切身的利益时,大多数人还是会偏向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况叶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思考了一番,决定不参加。
他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了,再去当赤脚医生,其实没那个必要。
十年动荡结束后,他基本上不可能留在九大队,他要是赤脚医生,到时候人一走,还得找人补上。
这其实也是九大队不愿意选知青的一个原因。
插队下乡的知青,极少有真正愿意在当地扎根的。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医生,有机会就会离开,岂不是一场空。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况叶有了这个决定。
那就是,他对于医学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他原来的时代,有句话叫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的说法,它实际上是在调侃学医的艰难。
正所谓,医学生的考试老师是不会划重点的,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重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关乎健康性命的。
培养一个医学生,最短五年起步,这只是本科,后面还有研究生、博士生,期间还有医院的规培。
要想成为一个医生,是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
而赤脚医生的培训时间,就丰公社来说,只有半年。况叶甚至还听说一些公社的时间更短,两三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都有。
这么短的时间,让况叶根本没有那个勇气开始行医。
这或许是一种胆怯,但况叶却也知道自己做不到。这不是他制药,有空间中的测试灵器,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是治病救人,活生生的,无法用具体数据估量的生命。
“真的不想?”听到况叶拒绝,乔书记看着况叶再次确认了一下。
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农村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身份,虽然赤脚医生半农半医,挣得还是工分。但比起一般的队员,还是要轻松不少。
“真的。”况叶点头。
“好吧。”看着况叶的表情,乔书记知道他是真的不打算参加,也就没有再劝。
毕竟当赤脚医生,对况叶来说算不上多大的诱惑。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况叶的收入情况,但乔书记却相当的清楚。
况叶每个月都会找夏办事员办理缴纳税款的事,因此他每个月的收入情况都很明确。
这几年时局的动荡,并没有太影响他制售药品的收入,每个月缴完税款之后,纯收入大约在四十元上下。
四十元左右的收入,在城镇中都算得上十分不错,要知道一级工人也才三十二元左右的。
而一个工人的工资,在这个时代可以养活一家人。
况叶现在算得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的开销其实不算多大。
他的口粮都是参与农业劳动,大队上分配的,这更是减去了一大笔开销。
除了普通制售药品的收入,如今他还增加回生丸这项收入。
回生丸的收入,为了保密工作,被要求不进行记账,这笔收入不用缴税,虽然交易的间隔长,但也不是一笔小数。
有了这样的收入情况,况叶不想参加赤脚医生的培训,乔书记这边也能理解。
况叶和乔书记再聊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之后去夏办事员那税款缴了,就离开了公社办公处。
和往常一样,再在场镇上逛了一圈,添置了些生活用品,在饭店吃了顿午饭,他就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后的第二天,况叶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采药。
这一次就没有陈祥富和陈繁兴两人跟着了,少了两人的助力,多少有点影响。
不过很快况叶就调整过来,毕竟这事他早就做习惯了。
队里被选中的三人,去公社参加培训去了,关于赤脚医生的讨论,也逐渐开始降低。
另外一件事,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
元旦已过,每年元旦后不久,就是一年一度分口粮的日子。
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粮仓也基本上快要见底,甚至一些队员家快断粮了。
看着粮食一点点消耗,每个队员们的心都期盼着,分口粮的日子早些到来。
队里也没让所有人久等,五号下午,各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就通知各家各户,明天队里分口粮。
况叶这几天没有上工,小队长陈繁荣为了通知他,还特意的在傍晚上门说了一声。
于是,六号的一早,整个九大队就热闹非凡,各家各户的队员们早早的来到二小队的仓库位置排队。
况叶带着箩筐扁担来到此处的时候,仓库前边的晒坝已经聚集不少人。
他赶紧排到队伍后边,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等待的时候,队伍的最前方不时就传来欣喜的笑闹声。
这其中的原因,正是今年队员们分到的口粮数量比去年要多一分。
和之前预估的一样,多出来的这一分,不是小麦、玉米、水稻这三种主粮,而是红薯。
等到轮到况叶的时候,他稍稍计算了一下。
这一次他分到的口粮,有四百斤出头一点点,这其中红薯占了约四分之一。
薯类换算成口粮,是按照5:1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他实得红薯有近五百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要是红薯能保存一年的话,算下来他每天约有一斤三两的红薯可以食用。
一斤多的红薯,对况叶来说也许就塞塞牙缝,但对一些队员来说,甚至可以是一天的口粮。
当然实际情况不能这么算,毕竟不是每一个队员都能分到况叶这么多的口粮。
但仅仅是这样,就已经让队员们相当的高兴了,红薯保存时间虽然不能太长,但也是饱腹的食物。更何况稍作加工后,也能延长保存的时间。
分到口粮,让九大队的队员们高兴好几天。
这期间,况叶也收到了余哥送过来的药材,以及回生丸的报酬。
这次的药材也比较齐,再加上一叠票证和十元大钞,况叶的心情也相当的好。
他赶在一月中旬初的时候,大致完成了这个月的制药工作,就准备找小队长陈繁荣销假,开始上工。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找上门来。
“庆国叔,还有祥富、繁兴,你们怎么过来了?”看到出现在小院边的三人,况叶招呼一声,就问起几人的来意。
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三人来他这,肯定是有事。
陈祥富和陈繁兴去公社参加培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天了。
这些天,他基本上就没见到两人。
这其中的原因,是两人每天都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和况叶碰面。
由于培训班是公社开办的,参与培训的人也都是公社下辖的各个生产大队的。
公社也就没有给学员们准备住宿,接受培训的陈祥富等人,也就每天在公社和家间往返。
为了赶上上课,九大队的三人每天基本上天不见亮出门,而回来的时候也基本上天色黑尽。
原本陈祥富和陈繁兴还打算,在培训之余找况叶解解惑,但现实却很无奈。
先不说时间不允许,就是他们每天上完课,精力都消耗的差不多,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找况叶。
“有点事,得和况知青你说说。”大队长陈庆国开口道。
“进来坐着说吧。”一月的天冷得很,特别是在天色暗下来之后,况叶邀请三人进屋谈。
“事情起因和繁兴、祥富有关,让他们先和况知青你说说。”进入堂屋后,大队长把跟着身边的两人拉到况叶面前说道。
“行,你们说说咋回事?”见此,况叶脸色还算轻松。
他也不急,从大队长三人的表情上能看出,这应该不是一件坏事。
第160章
“况老师, 这是说起来和你叫我们记得笔记有关。”陈祥富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着况叶笑了笑。
他和陈繁兴,以及五小队的胡琴,在培训班开办之前, 就找况叶或陈繁仪学了不少东西。
他们三人, 有一定的基础, 在参与赤脚医生培训的一群学员中算得上显眼。
培训班开班将近十天, 最初几天, 他们上的课,还没有学到草药这一方面的知识。
而是思想教育、日常防疫, 医学基本理论相关的知识。
陈祥富和陈繁兴,在这个阶段表现和大多数学员一样,毕竟防疫和医学基本理论,他们也基本上没接触过。
倒是胡琴和另外几个学员表现的比较抢眼。除了胡琴,其他几名学员, 也都是提前接触过相关知识的。
有人领先,培训班的气氛也就活跃起来,大家都在拼命的学,力争进入领先的那一梯队。
随着一些课程的结束,草药知识的课程也被提上日程。
学习过相关知识的陈祥富和陈繁兴两人, 表现自然在一众学员中很是突出。
也因此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这其中有学员的,也有授课老师的。
培训班的氛围不错,加上思想教育的关系, 陈祥富和陈繁兴两人也没有私藏的想法,也就没瞒着他们有学过相关知识的事。
这期间, 之前况叶让两人记的笔记也被暴露了出来。
足足有两百来种的草药笔记,可谓是相当的惊人。更何况, 笔记的内容还十分的通俗易懂,甚至还有真正的草药标本为参照。
一时间,培训班的学员都想拥有一本和两人一样的笔记本,都想借来抄录一番。
109/160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