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好在茶水铺的位置不错,周边是厂区,周围的工人家庭比较多,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销量除了最开始的时候不太稳定,后边基本上稳定在每天一百碗左右。
  一个寒假的功夫下来,况叶大致估算了一下利润。
  除去成本和缴纳的税款,纯利润能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当然只其中没算上房租和况叶的自己的人工。
  但就是这个利润已经相当的惊人,要是一直这样的销量,况叶每个月相当于有一百五左右的进账。
  这还是店铺刚刚开业的一个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头客越来越多的是时候,进账还有不小的增值空间。
  毕竟他买的两种茶,这段时间来喝的顾客,也逐渐感受到了一定的好处。
  五暖茶和二合茶,除了基本的驱寒效用,还有一定的养身作用,虽然况叶并没有以此为卖点。
  但光是一碗茶能让人暖和一天,就让不少顾客回购。
  京市的冬季寒冷,有这么一款茶饮,虽然是贵了点,但附近的居民也消费的起。
  不过茶水铺的生意不错,况叶却思考起找人帮忙的问题。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毕竟还是在学业上,不可能一直守在茶水铺这边。
  但个体户现在雇人是个问题,当然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但得找信得的人。
  到时候相关部门的人查起来,说是自家亲戚就行,但得守得住嘴。
  这件事,况叶琢磨了一番后,还是找到了周母这边。
  之前买房的事,都是周母这边帮忙的,况叶和周卫方也是室友,这一年一来相互了解的也多,周家到底是什么情况也了解。
  确定好之后,况叶也没犹豫,直接就提着东西上门。
  听说了况叶这边想找人看店,周母心动了。
  她家除了周卫方,还有三个小子和一个闺女,周卫方是老小,但却是最不用担心的。
  大学生之后的工作不用愁,现在上学还有生活补贴。
  另外几个子女,最大的三个,都已经结婚,各自有家庭,倒也用不着她操心太多。
  但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比周卫方大三岁,叫做周卫兴,之前下过乡,前段时间回了城。
  但却不是通过招工、招生这样的方式回城,而是因为病退回城。
  周母见到回来的周卫兴时,当时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周卫方是真的病退,不是那种故意把自己搞病回城的。
  因此赶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瘦得跟个骨架子似的,仿佛一碰就会倒。周母看着病退单上的相关病症,当时腿都软了。
  好在有周卫方,知道自己四哥的病症,宽慰周母这病能治,后面好好养养也能回归正常的生活。
  后边周母拉着周卫兴到医院治病,前不久才结束最后的手术,现在只需要再吃一段时间的药,后边半年再看检查结果。
  周卫兴手术过后,养了段日子,如今也稍微有点肉了。感觉到身体的好转,他也不想一直待在家里,想找份工作给家里增添一点收入。
  之前因为他的病,周家花了不少钱。
  知道儿子的意思,周母问过医生后,也没有阻止。但京市的活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而周母中人的活以周卫兴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做不了的。
  中人需要到处跑,没有一定的体力是干不了的。
  但不费体力的活,想要遇上相当的困难。
  而况叶找上门了,不正好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么。
  听完况叶的要求和条件,周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儿子。
  况叶上门其实也有这个意思,作为周卫方的室友,周卫兴的事他也听说过。
  想到周母之前跑上跑下,他这边省了不少精力,他自然也愿意问问周母这边的想法。
  最后一拍即合,寒假结束后,周卫兴帮忙守四季茶水铺。
  况叶这边开得待遇也不错,除了最初两个月工费每月给二十,后边要是周卫兴一直干下去,工费先涨到二十五,还有按照销售量的百分之二的提成。
  茶水铺离周家有些距离,每天来回不方便,后边的住房也可以给周卫兴住。至于吃饭问题,当初修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事,后边的屋子也是可以开火的。
  至于账目的问题,况叶这边也不怕。
  因为一个药包是有固定的加水量的,用了多少药包就能算出具体的销售量,折损也有一定的范围。
  至于偷工减料这事,况叶也和周卫兴谈过,要是出现这个问题,他直接不用来了。
  毕竟一旦偷工减料,影响的是茶水铺的信誉问题,有些口舌灵敏的老顾客,也是很容易察觉出有没有问题的。
  因为和周家人的关系,况叶并不希望事情走到那一步,现在只看周卫兴这边了。
  寒假结束的前一周,周卫兴就到了茶水铺这边,况叶让他熟悉一下店里的流程,以及教他怎么熬煮。
  八种药茶,况叶在计划的时候,就做了一定的保密手段。
  一般的熬药手法,熬煮出来的效果会降低不少,每种茶都有不同的熬煮方法。
  至于药包里面的药材,也不用担心有人复刻,里面有意味药材,是他炮制的成药,也是最为关键的原料之一,熬煮过后就基本上找不到药渣了。
  哪怕是拿到这味成药,想要复制,也相当的困难。
  所以他这门生意,其实可以算是独门生意。
  周卫兴熟悉了茶水铺的所有流程,况叶也就把店铺的事交出去了。
  除了每个月供货和查账,他就不怎么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忙着学习的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开始,八十年代正式到来。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京市的人和事也在飞速的发生着变化。
  况叶城东的茶水铺,经过一年的经营,净利润竟然有近三千块,这让况叶手上的存款几乎翻了一番。
  究其原因,也是茶水铺经营日久,口碑也逐渐打了出去,每日的销售量如今接近三十块。
  虽然茶水铺每一季售卖的茶水只有两种,但每一季的茶水,都应对这气候的变化,春夏秋冬各不相同。
  特别是,冬季的驱寒、夏季消暑的茶饮,让四季茶水铺在周围的人气不小。
  通过这一年,况叶也算摸清楚了周卫兴的为人,的确是值得信赖的雇员。
  为此,他还根据周卫兴的身体情况,专门配制了两种药茶,算是特别的员工福利。
  配合治疗,加上况叶提供的药茶,经过一年时间的休养,周卫兴如今也差不多恢复过来了。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都在感叹他的恢复力。
  况叶一年的花销不大,每个月还有学校的生活补贴,现在手上的存款又有了六千左右。
  看着手上的存款,他心底又有了购房的想法。
  新的一年,况叶又找到况母帮忙,最后在上半年的时候,再拿下了一间和城南一样大小的铺面。
  一年的时间,市面上的铺面价格又涨了,这一次他手上的存款缩水四千。
  不过市面上的铺面价格涨价,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官方对私营经济的政策愈发的宽松起来。
  就在去年九月的时候,中央强调了“要适当发展不剥削他人的个体经济”。
  因为政策的变化,京市的小摊贩多了起来。一些家庭作坊,也逐渐恢复了经营。
  不过随着私营经济的逐渐放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雇人的问题,个人经营始终人手不足,影响生产经营。个体户想雇人,又有些顾虑。
  最后官方也给出了方案,政策上放松了些,允许每一户请一到两个帮手,如果是有特殊技艺的学徒,可以放宽至五人。
  还有场地问题,摊位的租赁,流动商贩造成的管理困难问题,这都使得固定的铺面现在的价格上涨。
  这些况叶倒是没什么担心,不过官方也在积极的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原材料的进货问题,随着经营人员的增加,进货难就成了一大难题。
  主要是个体户们,每人的每次的进货量少,一些相关的部门无法一视同仁。
  况叶这边也遇到了相关的问题,药材这边到是好解决,但另外的原材料就有一段时间出了问题。
  茶水铺的销量增加,原材料的需求也扩大不少。遇上原材料紧缺,让况叶着实头疼了一段时间。
  虽然后边找到来往于郊县的商贩解决了,但只依靠这一条进货渠道,始终是一种隐患。
  好在后面官方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相关的部门降低了批发起点,以及扩大了一些商品的供应量,这也让况叶有了另外的选择。
  政策上的这些变动,让况叶也看到了机会,如今城东这边的茶水铺,暂时没有多大的扩展空间,但他手上还有另外两间铺面。
  城南的虽然偏了点,但这里的人口众多,要是开业生意不会差。
  今年新买的这间铺面,虽然也是市郊的地界,但却是城北靠近海淀这边,这里也有着一群不错的消费群体。
  这里的大学不少,市场自然是有的。
  如今他可以正大光明的请人,扩展店面自然是可行的。
  有了之前的经营经验,再加上他手上还有初步获得信任的周卫兴,另外两间茶水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也陆续开起来了。
  花这么多时间,原因之一还是今年买的新铺面,需要进行修缮。
  三间茶水铺,因为铺面大小的关系,后开的两家请的都是两个人帮忙。
  城东这边的茶水铺,因为周卫兴被况叶提升做了总店长,负责人员的管理和店铺的巡查,所以就再雇了一个人。
  八零这一年,况叶的手下有了六个员工。
  而这一年新开的茶水铺,也为他增加了三千五左右的收入。加上第一家茶水铺也有小幅度的增长,这一年光是靠茶水铺,他的收入就有近七千。
  手上的存库又即将破万,况叶继续的用这些资金扩大经营范围。
  因为知道之后几十年房产的增值空间,他首选的并不是租赁铺面,而是继续购入铺面,增加固定资产。
  买下一间铺面,才会新开一家茶水铺。
  这样一来,茶水铺的扩展速度不会太快,人员增加也不会太多,这样算是减轻了人员管理的负担。
  主要是他还在上学,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这边。
  八零年一过,知青已经不再下乡,回城的知青也越来越多,京市更是热闹起来。
  况叶这一年会潭城过的新年,况父况母对于他的个人问题,已经想开了许多,这一次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
  而况家的几个兄妹,如今日子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两年,况家的小辈倒是没有增加了。
  主要是从七九年开始,计划生育的政策开始逐步的收紧,况家的几兄妹都育有子女,在政策上已经没有了生育名额。
  前两年回来见到的果果,如今也已经十七岁,翻年也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比他小一点的妞妞则是下一年参考。
  想到这,况叶就不由有些感慨。
  也就是这个特殊的时代,才会出现这么多叔侄同时都在上大学的情形。
  要是果果这次考上了,况叶都还没毕业呢。
  在潭城过新年的时候,况父和况叶谈起毕业分配的事。
  他是七八年春季入的学,专业的学制是四年,也就是说在八二年初就会毕业。
  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了,这个时候已经有同学在考虑到哪个单位的事情了。
  况家加上小儿媳,有四个大学生,况家小妹前不久也才毕业,况父自然也是知道毕业分配的问题。
  对于况叶的打算,自然也是想了解一番的。
  对于这个问题,况叶自然是考虑过的,也和同学问过学校这边,不过因为还有一年的时间,具体会去哪还不确定。
  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其实基本上已经被预定了。
  至于不去单位报道这件事,况叶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当然考研这件事更是没有想法。
  这个时代的研究生录取率,相当的低,可谓是千分之一的概率,他就不去挤这个名额了。
  如今国家急需人才,各个单位的人才缺口不少。
  他打算到时候具体的分配单位出来后,选一个比较心仪的。
  之前他跟着县中药研究院的李工,在丰水公社实地调研中草药的时候,就有了想法,希望毕业后能去这样的单位。
  当然有时候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
  还有一年的时间,学校具体怎么安排,只有到了时间才知道。
  他现在再多的想法,也是没用,如今只能好好的学习,已经尽力经营手中的资产。
  从潭城回来,已经是八一年,临近毕业况叶的学业更忙了,好在茶水铺这边已经走上了正轨。
  周卫兴这两年也没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管理经营好店铺,补充了不少知识。
  八一年况叶名下再添了两间铺面,手上的存款也接近两万。
  但实际的资产去不只这么点,名下的五间店铺和一套小院,经过几年的时间也远不是当初的价格。
  而这个时候,况叶也迎来了学业的终点。
  八二年一月,他们这一届的大学生毕业。况叶分配的单位也清楚了,并不是他希望的研究院性质的单位,而是冀省的一家制药厂。
  知道具体单位后,况叶其实有些失望的。
  但他想去的研究类的单位,招收的人员少,且还需要的面试好几轮。
  他虽然也报名了,但并没有进入终试。
  其实冀省的这所制药厂也是非常不错的单位,况叶能分配到这个单位,也是他这几年刻苦学习,有不错成绩的原因。
  虽然有些小失望,但况叶还是选择去报道,不过在这之前他他要先处理一下京市的事情。
  首先就是四季茶水铺的事,虽然他之后的单位,离京市不算多远,周末一个来回的时间是足够的。
  但毕竟长期不在京市,这边得交代好才行。
  如今他名下五间店铺,员工总数也有十二人,原材料的采购和财务也有专门的人员。
  周卫兴依依然是掌握总舵。
  现在况叶手上还有近两万元的资金,而如今市郊各个方位其实都有了一家铺面,唯独市内没有铺面。
  这一点况叶还是有些遗憾的。
  不知道手上这点钱,能不能在市区内盘下一个铺面,这件事他直接交给周卫兴去打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