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
  就这么你来我往,最后熊哥也不得不让价,但最多只少两毛,多了不行。
  所以况叶花五块二毛钱,拿下了四张兔子皮毛。
  四张兔子皮毛,倒和他看的样品差不多,仔细检查一番后,发现质量没问题。
  这边的事结束,况叶继续让熊哥带着他看货。
  除了兔子皮毛,要买的东西还有不少。
  接下来况叶又买了四只风干兔肉,让熊哥分别用油纸包好。
  看到干制的面条也买了一把,约有四斤。鸡蛋、鸭蛋也买了不少,各有20个。
  最后他还看到了红糖,让熊哥用油纸包了两斤。
  这红糖说起来,丰水这也不算难得,外面的供销社一般都有不缺货。原因是丰水所属的安琼县城,自古以来就产糖。
  两斤红糖正好也可以当作回礼之一。
  这次采购就算况叶有讲价,最后算下来依然花了12块多。
  被熊哥从侧门送出来后,他想自己得找点挣钱的路子,要不然以目前这么个花法,原身这点钱用不了多久,就得见底。
 
 
第29章 
  原主本身带着的钱, 加上后面况家父母寄来的汇款单,加起来总共有130元。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钱财。
  况叶现在因为客观条件用着这些钱,但他不是原主,后面也不能心安理得向况家父母伸手。
  所以为了之后更好的生活, 他得好好思考赚钱的方法了。毕竟在任何时候, 钱财都是生活的底气之一。
  把这个念头记下, 况叶顺着侧门旁边的阶梯往下走, 走到通向公厕旁边小巷的阶梯时停了一会儿。
  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 确定无人靠近之后,他借助整理背篓的方式, 把两只风干兔、鸡蛋、鸭蛋,以及面条放进空间。之后才背上有点分量的背篓,顺着阶梯往上爬。
  从小巷道中走出来,况叶的心态比上次要稳不少。
  他接下来的目的地是邮局。
  此时街面上的人不少,离开公厕旁边的小巷, 他很快就融入融了人群。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邮局办理事物的人比平常多。
  况叶也没有先急着去排队,而是走到除工作人员的柜台外,唯一的一张桌子。
  桌子是一张双人的课桌,摆放在邮局内, 也是为了方便人写信或填单据。
  当然因为这个时代识字率不高的原因,这里还有一名专门为人代笔的人。
  代笔人看着况叶靠近,原先以为是找他帮忙的。
  听到况叶准备借个地儿写信, 也没有露出错失生意的失望,而是笑呵呵的给他让出一个位置。
  虽然没能赚到代笔费, 但遇到有文化的年轻人,代笔人还是比较高兴的。
  谢过代笔人后, 况叶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信纸和钢笔,就开始写信。
  因为不知道能在黑市买到什么东西,况叶事先也没有写信,而是准备在采买之后到邮局现写。
  已经有了一次给况家父母写信的精力,这次写信相当的顺畅。
  除了例行的问好,信件内容写了他上次收到的包裹东西没少,还写了汇款单的事,劝说况家父母下次不要寄钱过来了。接着讲了讲这两个月大致的生活情况,再写了这次和回信一起寄回去的包裹有哪些东西。
  对于包裹里这些东西,他也做了解释。
  这次寄过去的东西其实就只有三样,四张兔子皮毛、两只风干兔,加上两斤红糖。
  加起来的价值,当然比不上况家父母寄来的东西,不过也是况叶的一点心意,也不用引起况家父母的担心。
  兔子皮毛和兔肉,没有透露是从黑市买的,而是在信中解释是在乡下偶然得到的,皮毛请人专门鞣制的。红糖只是介绍一下是县城的特产,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信件最后是希望家人健康的寄语。
  信件写完之后,等到墨迹晾干,折叠装入取出准备好的信封,之后填写好寄收人的信息,再贴好邮票封口。
  去柜台那边前,再次谢过代写人,况叶才过去排队。
  之后寄信件和包裹的时候,也把简修文他们委托给自己的信件交给工作人员。
  寄完信件后,况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把汇款单上的钱取出来。
  因为提前准备好证明,取钱倒是非常的顺利。
  走出邮局的时候,他颠了颠轻了不少的背篓,朝着国营饭店的方向走去。
  虽然丰水场镇并不大,但从来到场镇,到完成这一切的事物,却花费了况叶不少时间。
  此时应该已经过了正午,他肚中早已饥饿。
  今天出门前也没有准备干粮,这一顿准备在国营饭店解决。
  观市11月的气温已经比较低,况叶先吃些暖和的东西,最后向饭店工作人员点了一碗荤面。
  哪怕之前在空间中有两只风干鸭加餐,他还是非常的馋肉。国营饭店这里荤的臊子面,虽然是内脏比如肥肠这类的,况叶还是忍不住点了一碗。
  以他如今的胃口,三两的一碗的肥肠臊子面,连汤带水勉强能有个八分饱。
  吃完之后他也没有再添,拿着工作人员包好的三个荤肉包子,招呼一声就离开了国营饭店。
  至于饭钱和票证,在点餐时就已经付了。
  离开饭店后,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回九大队,而是准备在场镇上在逛逛。
  以往都是他人一起来赶集,总有些不方便,今天一个人正好可以去两处他十分感兴趣的地方。
  看过年代文的人都知道,回收站是主角们寻宝的一个好地方,况叶来到这个年代自然对这里比较好奇。
  他接下来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里。
  回收站的位置,他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前几次都没进去过,今天正好进去看一看。
  不过真正的走进去之后,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淘宝体验。
  丰水城镇的回收站占地不大,也就一间门面,后边还有个小院,里面的东西以几乎一眼可以望到底。
  里面的东西,也不多,被回收站的工作人员整理的挺整齐的。
  况叶晃眼看了一下,有完全不能修补的破旧家具、破陶罐等,稍微完整点的都没有。至于书籍、废报纸这些,根本见不着。
  这个时候,书籍和报纸都是珍贵的东西,报纸哪怕过期也会有其他的用处,更何况书籍了。
  从回收站出来后,况叶有些失望,却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丝好笑。
  这么不靠谱的行动,就当做一次特殊的“打卡”吧。
  离开回收站,况叶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书店。
  这个时代的书店是什么样的,况叶还是比较好奇,而且他也想看看能不能买到想要的书籍。
  丰水场镇的书店,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很小的一间门面,里面摆放的书本也非常的少,也没有他需要的。
  有些失望的离开书店,看来想要买到他需要的书,还得前往县城的书店才行。
  不过去县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时代,农村人前往县城,一般是要有介绍信才行。他要去县城,得找大队长开具介绍信,到时候得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有了介绍信,从九大队到县城的距离也不近,况叶听队员们说,如果光靠步行的话,差不多要走近五个小时。
  唯一值得高兴的事,丰水场镇的另外一个出口,紧挨着的是一条通往县城的道路,有过路的班车可以搭乘。
  不过班车的趟数比较少,想要搭乘,还得有点运气才行。
  两处地方都让没能有什么收获,况叶也不准备在城镇上逗留,直接回九大队。
  近两个小时的回程,如今走起来比之前要轻松不少。
  两个多月的时间,况叶身上虽然没能涨点肉,但忙碌和晚上的加餐,以及青蕴酒的作用,终究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益处。
  他如今的身体状况,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回到住处的时候,简修文他们还没有下工,把麦乳精、散装糖、破布条收捡进自己的房间,之后就拿着今天卖的布料和棉花出门。
  在收到这两样东西的票证的时候,况叶第一时间就规划了它们的用途。
  原身虽然带着两套冬季的衣物,但为了以防万一,他准备再给自己做一身棉袄。
  这其实也是况家父母的意思。因为能带的行李有限,当初带的东西是精简了一番的。
  况家父母怕原身之后继续长个子,直接寄的票证和钱财,到时候依着现有的尺寸再做一身。
  当初原身下乡之前,况家打听过观市这边的气候,冬天虽然很少下雪,但气候湿冷比较难捱。
  前段时间况叶就和简修文他们打听过,如果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找哪位队员。
  这个时代想要一件新衣物,少数人会买成衣,大多都是买布料自己回去做。
  原身作为个十七岁的男孩,会补衣服衣服已经是时代的特殊。而况叶自己,没有继承原身的技能之前,穿针引线都不麻利。
  至于做衣服,那是一点也不会。
  所以这棉袄,还是得着别人帮忙才行。
  经过一番打听,况叶也确定了找人帮忙的人选。
  这人况叶也算熟悉,那就是陈繁勋的母亲。选择她的原因一是其手艺不错;二是请其制衣不会克扣材料,保证足工足料。
  这份口碑不仅是简修文他们肯定,就是队里的其他人也是认可的。
  陈母姓向,具体的名字叫啥,况叶也不清楚,简修文他们称其为向大娘。
  刚刚他回来的时候,经过陈繁勋家的时候,看见向大娘在家,也正好去拜托其帮忙。
  “向大娘。”在靠近陈繁勋家小院的时候,隔着老远况叶就开口问候。
  此时向大娘正坐在自家的阶沿上缝补东西。
  “是况知青啊,有什么事吗?”听到有人叫她,向大娘抬起头望向声源处,发现是队里的那个小知青,看他手里拿着个提篮便问道。
  对于况叶向大娘也算熟悉,之前况叶还在他们家定了几个竹编的制品呢。
  “向大娘,我想请你帮忙做一套棉袄。”几个快步况叶走到阶沿边上,把装着的布料和棉花提篮,稍稍往向大娘面前递。
  “哦,我看看,你这材料都准备好了啊。”先把手中针线物件放到一旁的条凳上,向大娘接过况叶递过来的提篮。
  把布料拿出来稍微展开,大致就确定了数量,棉花一掂量也知道大致的重量。
  这提篮里的东西,还真能比之况叶做一身棉袄,甚至还有不少放量。
  “嗯,向大娘这不是听说您手艺好,所以厚着脸皮来找你帮忙了吗。”向大娘大量材料的同时,况叶在旁边也适当捧捧场。
  “行,这活我接下了,一会儿给你量下尺寸,工钱按照以往的来,这一身上衣加裤子,收你一块五毛钱。”听到况叶的话,向大娘自然高兴,这活也接的干脆。
  前面况叶在她家定过竹编,付工钱的时候也干脆,接他的活也不用担心扯皮。
  至于这一块五毛钱的工费,在这个年代看着挺贵,其实向大娘这定价比起场镇上的裁缝收的还要便宜点。
  如今农村做衣服大都是手工缝制,至于缝纫机,那可是稀罕东西,陈繁勋家自然也没有。
  棉袄的制作本来就比较麻烦,加上手缝,一身做好得花费不少功夫。
  工钱况叶之前也打听过,对此也没意见。
  等向大娘帮他量好尺寸,况叶谢过她之后,闲聊了一两句才告辞回去。
 
 
第30章 
  简修文他们下工还有一段时间, 况叶先在屋子旁边的小菜园忙活了一会儿,看着时间不算早就开始准备晚餐。
  晚餐的时候,三人分食了他带回来的三个肉包。
  这一次简修文他们虽然也比较自然的接下,但后面还是劝说况叶, 之后不用这么破费。
  每次赶集的时候, 况叶都会带些吃的回来, 并且和简修文他们分享。
  之前他们接着, 也知道况叶是回馈他们的意思。
  但随着一起生活近两个月, 三人一起干活,就是旁边那小块的自留地, 也是共同在打理。
  让况叶不用再觉得自己占便宜。
  对此况叶面上应了,他知道这是两人的好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两个月,他也发觉了和众人在消费观念上的差别。
  虽然能够理解这样的观念,但况叶自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得花费一些时间。
  就算改变, 也不会完全按照这个时代的来。
  十一月的天已经黑得很早,三人点着煤油灯吃完晚饭,洗漱一番后,也就早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等听不到简修文他们的动静,况叶再次进入空间。
  进入空间后, 首先就是把今天放到空间的物资整理归置一番。接着继续每天的学习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适应后,所花费的时间也比之前少了, 但况叶却并没有加重任务。
  为了让自己保持积极性,他决定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来。
  结束今天的学习任务后, 入睡前剩余的时间还很多。便开始每天对田地作物的例行巡查,穿过竹林来到种植有作物的两块田地里。
  先一一的查看了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 期间摘了点今天晚上要吃的豌豆尖。
  两块田的巡视工作很快就完成。
  不过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小院,而是坐在田间小路的青石板上,看向另外三块闲置的田地。
  今天赶集的时候,他有了找挣钱路子的念头,第一时间自然是想到了空间中的这几块田。
  里面的产出,都可以作为他贩卖的物资。
  粮食这一项,他暂时放到一边,因为主粮小麦、玉米、水稻,如今种植的也只有一小点,而且粮食交易的风险巨大。
  但其他的蔬菜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空间的特殊性,让植物可以在任何季节生长,他之前种植的蔬菜,有几种都可以作为反季节蔬菜。
  这些蔬菜到时候自然也能够买上价。
  如今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也已经陆陆续续开花结果,收获也将不远。
  有了拿这些东西卖钱的念头,况叶就准备再种植一些,他之前买的蔬菜种子还有剩,空间中还有三块田空着呢。
  但刚刚巡视完两块田地后,他对这样的计划又有了迟疑。
  哪怕种植下去的几种蔬菜,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光从它们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的数量,也能够看出它们的产量惊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