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之前年夜饭的剩菜剩饭简单的热一下,算作今天的早饭。
吃完之后,况叶还在厨房忙活了一番,给自己烙了饼几张酸菜饼,准备作为今天的干粮。
昨天晚上一起看电影同伴,提议今天去圆坝公社活动,他也决定参加。
他对电影到不太感兴趣,而是好奇花船表演。这样的传统表演,况叶原本的时代已经少了许多韵味,如今能够看到他自然不会错过。
和简修文他们生活几个月,烙饼这样的厨艺况叶已经有些经验,几张酸菜饼很快就出锅。
出门的时候,况叶干脆背了斜跨的布包,里面装个他的干粮和一些零嘴,甚至还有一个装着温开水的玻璃瓶。
而这个布包,是当时原身用来装行李的一个小包。
说是小包,其实还挺大的,装着他今天待的东西,也就占据了不到一半的空间。
昨天晚上回程的时候,要去圆坝公社的人,就约好集合的地点,况叶直接前往约好的地点。
此时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
“况知青,这边!”陈祥富看到他,连忙招手。
“早。”
看到熟悉的面孔,况叶笑着快走几步,和众人汇合。
之后再等待了约半个小时,一行人就出发了。现在的时间已经不算早,九大队前往圆坝公社的场镇,差不多要两个半小时,加上一群人走得不快,抵达的时候怕是要到中午。
况叶没有去过圆坝公社,一路上也就跟着众人走。
不过对于圆坝公社,他倒是有些印象。
之前修水渠的时候,简修文他们就提到过圆坝公社,一级提水站就修在圆坝公社的地界上。
对于这个提水站的柴油抽水机,况叶一直有些好奇,今天倒是看到了一点点。
在走了一个小时后,一行人抵达了一条河流处。
当地人称呼这条和为安溪,是安琼县城所临的琼江的支流,一级提水站就建在它的岸边。
安溪比九大队的小河渠宽了不少,况叶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个季节的河面宽度都超过二十米,深度的话看着也挺深的。
建在它旁边的一级站,柴油抽水机被一个圆形的房子包围着,况叶看不清它们的全貌,但却可以透过窗户和圆房子的大小,推算柴油抽水机的大小。
圆房子内部的面积约有七八十平米,三台柴油抽水机摆在中间,外延留出的过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米来宽。
这样大的抽水的时候,不知道会发出怎样的声响。
况叶感叹了一番,就离开了此处,和他同行的队伍此时已经离他有一段距离。
跟上前边的队伍,况叶一行人再走了一个多小时,过了两座石桥,终于抵达了院坝场镇。
第50章
在靠近圆坝场镇的时候, 况叶就把它大致的轮廓纳入眼帘。
这是一座依河而建的小镇,场镇的大部分建筑都集中在河岸的一边,跨过一座多拱石桥后,就算正是进入圆坝场镇。
桥头连接的街道, 两侧建设的房屋和丰水一样, 基本上是老式的土木建筑, 也大都只有一层。
对于圆坝场镇况叶一点也不熟悉, 也就跟着陈祥富他们走。
继续沿着街道, 经过了邮局、公社办公点,一行人遇到第一个岔路口。
走入岔路口, 旁边一侧是民居,另外一侧是一所学校。
再继续往前,就察觉到前面应该有不少人,走出学校和民居的巷道,就是一个开阔的空地。空地上此时聚集起不少人, 他们聚集在最外延的位置,目光大多面向一个方向。
观叶大致推算了一下方位,这个方向应该是安溪河。
跟着同伴们穿过人群的空隙,况叶来到了人群前边点的位置,看到了前方的场景。
此处面向的正是安溪河, 不过距离河面还有一段距离,这距离不仅仅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
再往前走几步, 应该是阶梯,此时这些阶梯上占满了人, 最下边有一部分被河水淹没的阶梯,仔细看是大青石磊成的。
显然这里是安溪河的一个渡口。
渡口的旁边还有一座寺庙的建筑, 况叶问了一下身边的同伴,得知这座寺庙叫做盘龙寺。
今天这里也举行着庙会,聚集在此的人群,也和昨天上凤山寺的老乡一样,有着同样的目的。
盘龙寺这边同样有表演,不过和凤山寺的不一样,是花船表演,演出的舞台是在河面的船上。
此时花船表演还没结束,况叶看到了最后一个节目。
这表演的船,其实也不是一般的船,它仿佛是为了专门表演而建,一直停靠在盘龙寺的旁边,上面有一个由木板拼接的平台。
现在上面有两人正在表演舞蹈。
其中一个女性表演者,穿着当地常见的少女服饰,粗黑的长辫垂在胸前,身上还“穿”着一个竹编的无底彩船,两条红色的绸带搭在肩上,使腰间的彩船不会坠落。
很显然这是表现少女乘船的方式。
在这艘彩船的前方还有拿着船桨的艄翁。
艄翁持桨摇曳间,在舞台上游走,后面的少女也让腰间的彩船摇晃起来,跟着艄翁的舞步前进。
在这游走间,两人还一唱一和,临近的观众还会在旁边帮腔。
唱词况叶经过昨天的洗礼,已经不需要费太大劲就能听懂,更何况这个节目的唱词,更接近说唱的形式,词语间的音调拖拽不多,只是借由语气变化表达诙谐之意。
表演者还会根据现场的反应,临时的编撰话语,和旁边的观众互动也多,整场表演非常的有意思。
直到表演结束,况叶才问了周围的同伴,这个表演节目叫什么。
知道这叫幺妹灯舞,也叫花船灯舞。
这样的表演形式,况叶在他原本时代也见过相似的,不多多为舞蹈,唱词和观众互动则没见到过。
看完节目他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好在从周围的人群中得知,下午还有几场表演。
这边的表演暂时结束,况叶就跟着同伴们去逛了逛这庙会,期间找了个空地解决了午饭问题。
下午花船表演开场之前,一行人又回到渡口。
这一次况叶找到一个比之前好的观看位置,把下午表演的节目看得更加的清楚。
花船表演的节目,大多是舞蹈的形式,期间有锣鼓等乐器伴奏,一些舞蹈也有唱词,表演也多是诙谐欢腾的。
其中一些舞蹈,甚至不需要询问身边的同伴,况叶就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高桩灯舞、腰鼓舞、秧歌舞,这些后世常见的欢庆舞蹈,这里也有。
下午的表演持续到四点钟左右才散场,但庙会却没有在这个时间结束。
因为盘龙寺本身就在院坝场镇上,庙会会持续到晚上。
对于今天晚上放映的电影,况叶本身不太感兴趣,但想逛晚上的庙会,也就准备今天晚上和陈祥富他们一起回去。
此时离晚上和电影开场还有一段时间,况叶跟着几个同伴,趁此在圆坝场镇上闲逛。
这趟闲逛,况叶也大致清楚了圆坝场镇的布局。
它的规模要比丰水场镇稍大一点,有两条相对平行的主街,由一些小巷道连接着。
两条主街的走向,和紧挨着的安溪河道差不多。
在逛完圆坝后,况叶和几名同伴回到渡口,今天晚上放映电影的地方就在其上边的开阔空地。
他们回来的时候,此处已经聚集起不少人,和昨天在丰水场镇的情况一样。
随着电影的开场,天色也逐渐暗下来,况叶和身边的同伴招呼一声,离开空地前往盘龙寺。
电影吸引了不少人,但盘龙寺的庙会上也有不少人。
此时这里挂着不少彩灯,有些就是今天花船表现出现的,比如况叶看到的第一个节目的那个彩船。
除了这些彩灯,庙会上可以游玩的项目也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皮影戏,现在表演的剧目正是《西天取经》。况叶也被这吸引,来到皮影戏表演的幕布前。
庙会这边的热闹持续时间到不算长,在第二场电影开场没多久,庙会就基本散场,此时况叶才回到放映处,找到陈祥富他们。
电影结束之后,况叶和陈祥富他们再次打着火把回九大队。
因为路程要远些,到家的时间比昨天还要晚一些。
仍然和昨天一样,空间的事况叶没有精力多关注,收拾好自己后倒头就睡。
翌日清晨,虽然被生物钟叫醒,况叶还是赖了一会儿床。
不过也没多久,今天他准备和陈祥富他们再出去一趟。
昨天晚上有人和放映员打听过,今天的放映地点在三汇公社。他一直都知道三汇公社,但却不知道具体的位置。
今天跟着陈祥富他们一起去,就是为了去看看三汇场镇,熟悉一下前往此处的路径。
吃完早饭,带上一顿的干粮,况叶就挎着昨天的布包,去集合地点。
今天他来的稍晚点,几乎是刚刚汇合,一行人就出发了。
前往三汇场镇,首先就要翻越一个垭口,这个垭口就在一小队和七小队交界的地方,走在这个垭口上,况叶听到同行的陈祥富讲起这个垭口的往事。
这个垭口要走完的花费二十来分钟,期间要经过一个比较密集的树林。
以前九大队的队员,想要走这段路,基本上都会结伴。
原因是这里以前有一群毛狗。
陈祥富他们口中的毛狗,可不是家养的田园犬,而是一种野兽。
长得和狗有些像,但四肢短小,皮毛是灰褐色的,发出的叫声类似“呜呜”。
毛狗有时候还会偷猎队员家中的鸡,加上它们几乎是成群活动,喜欢在夜间发出叫声,队员们多少有些惧怕。
不过在五几年的时候,生产队集体捕杀了这些毛狗,如今这个垭口已经见不到它们的踪影。
但每次路过这里的时候,队员们心中还是有种戚戚的感觉。
今天正好是况叶第一次走这个垭口,陈祥富就特地给他讲起毛狗的事。
离开垭口中后,后面的路程相对比较平坦,爬坡上坎非常的少,一行人速度快了不少。
行进了一个小时左右,况叶他们经过了一处水库,再走了近十分钟,进入了一条大路。
根据身边同伴的介绍,这条路连通这丰水场镇和三汇场镇,步行的话差不多要走三个多小时。
沿着大路行走,花了近一个小时,况叶他们抵达了三汇场镇。
三汇场镇和丰水、圆坝都有些不一样,它处于安溪下游的位置,但镇子却没有建到安溪河岸边上。
场镇的房屋大多集中在离河岸约五百米的高地上,从场镇上延伸出一条路通往河岸。
况叶在熟悉三汇场镇的时候,沿着这条路来到安溪河边,这里还有一座石桥通向对岸。
站在桥上往场镇的位置看过去,就能发现场镇所处的位置比河岸边高出不少。
安溪河这段河岸两旁的地势比较低矮,涨水的时候容易被淹,并不适合聚居,所以三汇场镇的建筑才大多远离河岸。
三汇场镇并没有寺庙这些建筑,也就没有庙会。场镇上今天可以游玩的地方并不多。
逛了场镇一圈,就在学校背后的一条巷道中找到一家茶馆,这里有拉二胡和说评书的表演。
况叶和同行的陈祥富他们在这待到午后,用干粮解决完午饭后不久,况叶就和陈祥富等人辞别。
昨天他就和众人说好,他今天晚上不看电影,今天只是来场镇上见识见识。
对于他的离开,众人也表示理解,而且还有好几个和他一起回九大队。
电影要晚上才开场,有几个队员觉得待在三汇场镇没意思,也干脆一同回去。
回程花了两个小时左右,况叶在半下午的时间回到住处,
前两天基本上早上出门,半夜才归家,其实还是有些累人的,况叶回来后就窝在屋子里休息。
缓解一下这两天的疲惫。
晚上吃过饭之后,况叶进入空间,他已经有三天晚上没进入空间了,今天得好好收拾一下才行。
第51章
差不多三天没有进入空间, 况叶进来后没有和往常一样先去书房,而是准备先去巡视田地中的作物。
考虑到有三天的时间没有采摘蔬菜,他这次不仅仅带了提篮,还带了一个箩筐。
穿过竹林, 况叶先到种植四季豆这些蔬菜的田地中。
虽然如今这些蔬菜的产量都开始下降, 但每天的产出并不算少, 三天没有采摘, 很多已经进入过熟的状态。
比如四季豆和豇豆, 一些没来及采摘的豆荚,开始转色变老, 况叶也就略过这些豆荚,干脆等它们再长老些,到时候收获豆子。
茄子也有几个老过头,采摘下来口感不好,他也干脆用来留种。
苦瓜有几个甚至开口, 露出里面红彤彤的果肉,况叶小心翼翼的把这些采摘下来,准备回去把里面的种子收拾出来。
黄瓜也有变黄的,这个去皮去瓤后做汤别有一番风味,他倒没有留着, 反正之前种子已经留足。
番茄有熟过头的,伸手一碰果子就从果托上掉落,整个果子更是非常的柔软。
小心的把这些番茄摘下来, 准备今天晚上用这些个自己加个餐。
这边六种蔬菜摘完,两个提篮被装满。
旁边一块的辣椒, 就只能用箩筐来装了。好在辣椒多留两三天也没什么影响,只不过三天没采摘数量有点多。
花费了比以往多两倍的时间, 才把一亩地的辣椒摘完。
这次况叶采摘的时候,有些还没有完全转红的也采摘了一些,这些他准备来做泡辣椒,他的小泡菜坛中的蔬菜少了不少。
如今的辣椒产量也降低了,今天采摘的辣椒,一个箩筐只装了八分满。
采摘完这些蔬菜,况叶没有第一时间把它们运回院子,而是前往其他几块田地,查看这些地里作物的生长情况。
除夕前移栽的棉花,苗情早就缓过来,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出现了新生长的嫩叶。
以空间的对普通植物的加持作用,预计之后就会进入旺盛的生长期。
棉花地里的情况良好,况叶很快就转到最后一块田地。
这里种植着黄精、金银花这样的药材,还有九大队这边常见的果树,甚至还有三种灵植的种子也撒在这块地里。
这里的作物基本上是在去年十一月底种下去的,如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半月,它们的生长情况,看着非常不错。
35/160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