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队里的农活已经轻松不少,小队长陈繁荣也干脆的同意了他的请假。
于是第二天去丰水场镇之前,况叶和陈繁仪和会计陈庆方会面了一会儿。
他把每种药品给大队上三竹罐,看着数量少,但其实除了药膏,每个小竹罐内都有五十粒丸剂,加起来的话这数量能够用上好长一段时间。
在他给出药品的同时,会计陈庆方也给了一个条子,之后他凭着这个条子,可以在大队上兑换想要的药材。
这件事交代清楚后,况叶才背着背篓前往丰水场镇。
第69章
因为送药品到大队上, 况叶前往丰水场镇的时候,对于大部分赶集的人来说都要晚上许多,所以这一路上况叶基本上很少遇到人。
不过今天他没有趁此把空间中的东西转移到背篓中。
今天的首要目的地是卫生院,预计这边的事办完之后, 他才准备去忙其它的。
说起来况叶已经好久没有去赶集, 上一次去丰水场镇, 还是年后不久。
如今已经是五月下旬中期, 差不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他都没有去场镇。
最主要的原因是地里的农活很忙,九大队的每个队员, 这段时间都忙得团团转,就算是下雨,只要雨不大也会在地里忙活。
另外的原因嘛,况叶这段时间忙着研究制药,就算空间中的肉蛋被消耗得差不多, 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加餐。
因为晚上的加餐比较素,前期好不容易养起来的一点肉,经过近两个月的忙碌,又消了下去。
这样的变化,倒是和简修文以及队里的其它人一样, 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都有所消瘦。
想到这况叶决定今天一定得去熊哥那再添置点好货。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丰水场镇就在眼前。
好久没有来这,竟有种亲切欢喜的感觉。今天的首要目的地是卫生院, 况叶知道它的位置,也就直接朝着此处走去。
穿过人群花了些时间, 走到卫生院的门口。
卫生院其实不大,前面是两间门面, 是专门接诊的地方。后方还有一个小院,作为仓库、住宿生活的地点。
此时这里的人不少,都是来场镇上看病的老乡。
两位医生,加上两名卫生员此时忙得不可开交,况叶就算想找他们说些事,也似乎找不到空隙。
见到如此忙碌的场景,况叶有些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合理。毕竟丰水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有四万左右。
就算愿意来看病的人不多,但在这么大的基数下,少数并不意味着人少。更何况还有离得近的其它公社的老乡,有些也会慕名而来。
昨天况叶在和大队长他们交谈的时候,也打听了一下卫生院的两名医生的情况。
他们分别姓徐和熊,徐医生是中医,熊医生学的是西医。
两个人的姓氏一听,就知道他们的是土生土长的丰水人。徐医生和场镇上中药铺坐诊的徐医生出自同一家;而熊医生,是丰水场镇临近的二大队的大姓,想来和况叶知道的熊哥应该是同族。
况叶现在找他们说借书和药品送检的事,现在显然不太合适,只能和周围等待的老乡询问一下这里一般什么时候能空闲下来。
听到要临近中午,况叶也不准备在这一直等着,他去忙办点其他的事,稍后在过来。
做好决定他就离开了,接下来他准备前往邮局。
之前给况家父母的回信,他虽然没有来场镇,但也委托其他人帮忙投递了。如今时间过去近两个月,也不知道有没有他的回信。
在邮局排了一会队,况叶这次运气不错,正好有况家给他的回信。
同时他还查询了是否有简修文他们的信件,倒是有一封张友岁的信,也就帮忙代领了。
走出邮局况叶前往七扭八拐,找到之前那个隐蔽的小巷,准备前往熊哥那。
借着小巷的遮掩,况叶把空间中早就装备好的干辣椒放进背篓,不久后就敲响了熊哥所在的小院门。
见到况叶,熊哥非常热情,他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这位小兄弟。
况叶今天带来的东西也很简单,就是三十斤干辣椒,至于其他的蔬菜瓜果,况叶不准备这段时间出售。
一是他如今这些也才刚刚有收获,二是这段时间他的蔬菜虽然要早于市场一些,但也没有冬天那么难得,卖不上什么价格。
而且这一波种植的蔬菜,原本就没有计划出售鲜货,就算况叶自己消耗不完,他也准备把多余的制成干菜或咸菜,到时候再出售也不迟。
这次他在熊哥这没待多久,三十斤的干辣椒和之前一样卖得二十一元,不过最终得到手中的并没有这么多。
今天他还添置了不少物资。
其中鸡鸭蛋各二十,风干的鸭子两只,这个和往常一样,况叶不准备多买。
之后他应该不会像之前那样,许久都不来场镇,而且这些东西也放不了多久,消耗完再添就行。
除了这些,他这次还添置了十斤大米、五斤面条,以及五斤菜籽油。
这些东西,空间中的已经消耗的差不多。
这些物资加起来花费了十一块多,最终拿到手上的钱也就九块多。
离开熊哥这后,况叶就去集市和供销社,以及酱油铺这三个地方逛了一遍。
背篓中添了食盐、酱油醋,和一些零散的东西,时间差不多快到中午。
快步走到卫生院,此时这里的人已经少了许多,两位医生和卫生员总算没有之前那么忙碌。
两位医生还在接诊,卫生员这边稍微有些空闲,况叶找准时机找到其中的一人说明自己的来意。
看到况叶递过来的介绍信,蒋卫生员看了一眼后,仔细的打量了来人一番。
第一印象就是高,紧接着就是瘦,有些黝黑皮肤从其状态上可以知道年龄不算大。
蒋卫生员是知道况叶的,但直到本人站在他面前时,他还是非常的惊讶。
当初的解毒丸可是惊艳了徐医生,卫生院的其他工作人员,自然也对这有一定的了解。
当初那位被毒蛇咬伤的队员,如今已经平安回家,回来的时候还专门来谢过卫生院的徐医生。
要不是解毒丸,他是不可能支撑到县医院,自然对给药的徐医生很是感谢。
有了这一活生生的例子在,解毒丸的名气已经有了小范围的传播,这几天一直有人来打听这药,想要买一点回去备用。
万一被蛇咬伤,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争取救治的时间。
不过当初况叶给大队长的药品,每种只有一小竹罐,这解毒丸自然只有五十粒。
当初被蛇咬伤的队员,直接给出了七粒,剩余的四十三粒,最后还是徐医生厚脸皮从大队长抢了二十粒。
这些药徐医生也是准备救急的,自然不会随便卖给暂时用不上的老乡。
除了解毒丸,还有另外的一些药品,卫生院这边也得到一些,这些药的效用都非常不错。
对于这背后的制药人,蒋卫生员自然是好奇的,但没想竟然这么的年轻。
对于况叶的到来,卫生院这边早有准备,蒋卫生员手下介绍信后,趁着一个空隙,把其交给了徐医生。
不过因为此时徐医生还不得空闲,他让况叶在这等一会儿。
对此况叶没有异议,介绍信递过去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在等待的期间,两名卫生员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招呼他,因为他们要忙着给看病的老乡配药、打针,以及收钱等等。
等了近半个小时,徐医生终于接诊完最后一位病人,也才有时间见况叶。
“你就是况叶把,我称呼你小况怎么样?”徐医生看到况叶的时候也有些惊讶,况叶比他想象中的要年轻不少。
“可以的,徐医生你好。”况叶被招呼坐到徐医生接诊桌的旁边,此时也更清楚的观看这位徐医生。
卫生院的徐医生年龄约五十出头,听大队长说,他是场镇上药铺坐诊的徐医生的父亲。
熟悉他们的老乡,一般称呼药铺坐诊的为小徐医生,以便区分两人。
“小况,你学制药多久了?”徐医生对于况叶相当的好奇,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做出来的药那效用着实不错,也不知道到底师承哪位。
“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师父学了,不过手艺没学到家,后面出了点事,就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况叶这制药的手艺来处不能道明,只能编一个虚构的师父,讲话也自然含糊几分。
“...不说这些,小况你要办理营业证件,这程序清楚了吗?”看着况叶表现出来的几分失落,徐医生就没有在这方面追问了,而是转头说起办理证件的事。
徐医生也是经历过那段特殊的“私改公”时期,也是他徐家看得开,配合政策的执行,如今他徐家两父子还能在家乡好好的生活。
但他知道的一些药铺,当时不愿意配合,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其中的人世变换只能道一声叹息。
况叶的师父怕也是那段时间有些意外,见此他也就自然不会多问。
“我们大队的庆国叔给我讲过,我学艺不精,所以想在这考试前临时抱抱佛脚,所以想找徐医生这边借下参考书。”见徐医生没有再探究,况叶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道明他今天的来意。
“这当然没问题,你等一会儿,我找找这两本书。”徐医生打开看诊桌子下方一侧的柜门,翻找起里面的书。
见此,况叶也没有干等着,趁着这个间隙,他把背篓中的小竹罐拿出来,一一的摆在桌面上。
“就是这两本。”等况叶把药品全部拿出来,徐医生这边也正好把两本书找出来。
“徐医生,这是我做出来的药品,这送检的事,还得麻烦你。”不等徐医生把两本书递过来,况叶就稍稍把桌面上的药品向其推了推。
“小况这两本书你拿着,送检这事我这边会尽快办。”看见桌面上整整齐齐的二十个小竹罐,徐医生心底不由的感叹一下,况叶做事有点章法。
送检的药品自然不需要这么多,至于这多出来的,自然会留在卫生院。
对此徐医生也不拒绝,毕竟这些药是真的好。
之后况叶和徐医生再交谈了一会儿,等到他离开的时候,手上不仅多了两本参考书,身上还揣着一封推荐信。
药工考核的这事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参考的,况叶要参考,得有人推荐才行,而徐医生正好有这个资格。
第70章
况叶在卫生院的收获, 不仅是手上的两本参考书,和徐医生写的推荐信。
参加县城的药工等级考试,如何报名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刚刚在和徐医生聊天的时候,徐医生说他把药品拿取送检的时候, 会顺便帮他把名报了。
同时也告诉他考试的时间, 是下个月的端午过后, 阳历六月十六号这天。
今天是五月二十五号, 距离这考试也差不多就二十天, 叮嘱他这段时间好好的准备。
想到这个时间,况叶原本因为事情有进展而放松下来的一点心, 又再次绷了起来。
二十天的时间,要把手上两本厚度不算薄的书看完,得费不少精力。
想要融会贯通的话,他自己都没有信心。
不过既然这事情已经定下,他也不允许自己后退, 要不然这事得白忙活一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变换世界的原因,还是因为正值青少年时期,甚至是空间造成的影响,况叶如今的学习能力比以前要好上不少, 就是记忆力都要强上几分。
虽然不至于过目不忘,但通读几遍,大致就能记住。
这也是他为在这么短的时间, 能够成功制成这十来种药品的原因。
除了这个,况叶还和徐医生打听了一下, 他制作的这些药品,市面上同类药品的价格。
算是为他之后出售药品定价做准备。
对于这个徐医生也没有隐瞒, 不过其中两种药品,百香丸和解毒丸卫生院这边没有可以参考的药品。
另外八种药品市面上同类的价格,徐医生倒是给了两个价格,一个是他们卫生院药品的进价,一个是药品的销售价。
两个价格自然是有差别的,但相差其实不算大。
这个时代药品是重要的民生用品,相关的政策规定药品的价格溢价不能太多,以便于让大部分民众能够用得起药。
所以卫生院、供销社以及在营的药铺,出售的药品,大部分也差多在药品的进货价格上,溢价3%~5%。
这样的溢价,况叶如果是按照自己所用的成本计算的话,他制作的这些药品的价格怕是要低于市面上的价格许多。
原因是这制药的原材料,比起市面上销售的药品的原材料省了好几个环节。而这药品又是他自己制作的,又再省去了一道环节。
不过他显然不可能这样定价,这会扰乱市场价格,到时候有关人士就得找他谈谈话了。
看来这药品的价格,只能根据市场同类药品的价格来定了。
心中打定注意后,况叶准备回去后在好好计划一番。
走出卫生院,时间已是中午时分,况叶的肚子自然已经唱起了空城计,去国营饭店吃了一碗面条,再打包了四个包子况叶就准备回去。
此时丰水场镇上赶集的老乡已经少了不少,回程的途中倒是能遇到不少了人。
和况叶相遇的时候,也有人会和他简单的交谈几句。
在九大队生活了大半年的时间,他也逐渐说起当地的方言。因为他原本的家乡就离观市不远,家乡话差别不算大。
如今说起当地的方言,已经和当地老乡差不多。
这让他更加容易的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要是不知情的人,初见不一定知道他是外省来的知青。
和后面遇到的九大队的队员们逐渐分开,况叶回到住处。
刚刚靠近小竹林,就听见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这是半个月前在陆嫂子那换来的小鸡仔,此时应该被关在围栏中。
原先况叶在陆嫂子那定了五只小鸡仔,约定有多的话可以再多两只。陆嫂子后面再添了几个种蛋,孵化出来的小鸡仔有近二十只,所以况叶他们最终从换来了七只小鸡仔。
虽然这些小鸡仔让母鸡带了几天,让它们学会了寻食,但后面几人养着还是出现了夭折的情况。
如今半个月过去,七只小鸡仔还剩六只。至于小鸡仔的公母,况叶他们目前也分不太清楚,不过具陆嫂子说,有四只母鸡。
48/160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