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红楼搞基建(红楼同人)——意真

时间:2024-03-31 09:40:57  作者:意真
  山子野笑道:“初时学生定然不多,因此还留了不少空地。这几日便该请长公主殿下收集人数,也好确认寝所的数目。”
  赵钰与其寒暄一番,只觉得这位野老先生跟陆云交往久了也有些世外之人的感觉,便多聊了几句。待时辰差不多,赵钰便和柳安一同乘车回宫。
  到集议时,赵钰又特意命人叫上大理寺卿与都御史,预备将男女婚姻之法完善一番。
  作者有话说: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夫妻乃人伦之始是俗语。
  晚安宝子们~
  感谢在2022-07-31 00:39:32~2022-08-01 01:46: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榆钱 20瓶;浮桥之稚 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7章 
  赵钰并不忧心这些律法改革能否通过, 说到底天下如今姓赵,只要他能顶住压力就没有不成的。何况这也是早该明说的,如今不过将之抬到明面上而已。
  在太医院随张太医学习医术的王嘉听到这个消息,特意停下手头的活儿向张太医告假。张太医也并未拦阻, 是以王嘉便往宣政殿求见。
  殿外众人都知晓王嘉是太医院的医女, 本想先劝其离开,等赵钰开完集议再说。可柳安听见外面的动静, 怕王嘉有急事便让人将她放进来。
  王常鸣这些日子刻意忽略女儿在太医院这回事, 再加上王嘉即便休沐回家也是回自己房里, 父女俩竟没什么交流。他乍一见王嘉在这儿,下意识便要呵斥, 看到王嘉身上的医女服侍才反应过来。
  殿内诸位大臣都不着痕迹的看着父女俩,心里猜测王嘉忽然过来是有何事。
  王嘉没有理会那些明里暗里的视线,参拜后便道:“臣听闻陛下与诸位大人将商议男女婚姻,特意前来。”
  赵钰看了眼拉着脸的王常鸣, 温声道:“起来回话。”
  “是, ”王嘉闻言连忙起身,“臣这些日子走访京城周边数百村落、医馆等, 发现女子少时生育子嗣体弱易夭, 且女子易难产而亡。往往在十八、九时生育的第二个子嗣体格健壮,其存者比少时略多。”
  说着便又拜道:“当年祖皇帝当年下诏, 女子十四许嫁,臣以为应当将女子婚嫁之龄延后。如此一来可使女子少受生育之苦, 也不必生□□弱的子嗣白耗精力。子嗣健壮, 日后方能传家。”
  赵钰不知真假, 而旁人也不会特意将女儿家的事告诉他, 一时间也有些犹豫。便问道:“那你走访可曾有记录?”
  王嘉从怀中取出册子递给喜春, 喜春连忙递上去。
  赵钰翻看着,心里也回忆一番,脸色不由得有些变化。王常鸣见此心里一紧,忙道:“大胆,一地之景如何能作数,少说也应采集各府各州的情形才是。”
  他再不喜欢女儿自作主张,王嘉也是他的女儿。此事是真是假他想想平日所见之景心里也有数,但这可不是信口胡说的时候。婚嫁涉及人口,涉及粮食,涉及百姓安稳,王嘉空口说话便会被抓到把柄。
  王治仪眯眼一笑,忽然道:“王大人急什么,还是先听小王大人把话说完。”
  赵钰抬手制止,面色肃然道:“都不必说了。都御史,今年各道御史还未出巡,你这就回去拟个折子。各府都要有人坐镇,下面各州都要加派人手。尤其下面村落中女子不一定有户籍,定要查清。”
  说完看向王嘉,面色和缓道:“此事朕记你一功,你学业繁忙暂且回去吧。”
  王嘉也明白自己似乎冲动了,看父亲给自己使眼色,便依着赵钰的话退出去。
  都御史面色发苦,有些为难道:“陛下,并非臣推辞,只是这样的难度堪比户部重订黄册,都察院的人手着实不够。”
  赵钰道:“此事关乎国基,不可疏忽大意。你亲自带人先从河南、河北查起,至少先将州、县十四以上二十以下因生育而死的妇女数量查清。每查一县,即刻来报。”
  苏益沉默片刻,说道:“陛下,可乾朝人口并不算多,甚至还有许多地方堪称地广人稀。若猛然抬高女子婚育年龄,只怕不妥当。百姓们不解,恐怕也会生怨。”
  每个当上户部尚书的人最发愁的就是大乾的人口太少,每日做梦都在想怎么才能把人口数拉上去。但此事一出,恐怕乾朝的人口就要陷入停滞状态。
  而且百姓们的都习惯了早早嫁女,家里都揭不开锅时自然希望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好少个人吃饭。
  赵钰摇摇头,正色道:“那也不能拿人命垫补。你也下令,命各处如实上报。”
  众人议定此事,又将先前赵钰所说的和离以及休妻后的财产分割等律法完善一番,已经是下衙的时辰了。柳安将众人送走,一直沉默的他才道:“律法这样定,只怕他们不依。”
  赵钰挑眉一笑:“可律法放在这儿,她们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一代改不过来,难道三代四代还改不过来吗?”
  柳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去一旁将新送来的密折搬来。龙威卫如今越发壮大,在各地都设有卫所,因此要处理的密折一下便多了起来。
  *
  宫里的消息除非赵钰下了封口令,否则一向传得飞快。
  况且都察院的都御史回去后动作不小,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传。云英未嫁的姑娘们被这个阵势吓到,说什么也不愿意早早嫁人,一定要拖到十七、八。而生育过的老妇人则满脸不屑,逢人便说她们就是这么过来的,说那些都是唬人的。
  但无论如何,朝廷暂且没有下定论,百姓们自有选择的空间。再加上因为近一年外出做工的女子多,京城的百姓也渐渐不把姑娘们拘在家中,未嫁的姑娘们也能挣些钱贴补家用。
  这样一来二去,不疼姑娘的人家惦记让姑娘多挣些钱做几年家务便不急着把人嫁出去,疼姑娘的人家一听早早嫁人生孩子容易一尸两命就更不慌着嫁姑娘了。
  整个京城都渐渐兴起待女子十八以后晚婚的风气,还说宫里皇帝都觉得对,连带着也传到地方上。地方上的百姓本就向往京城,听说这些后也半信半疑的去打听,便也学着京城女子晚嫁的风气。
  至于未婚的男子每天数着日子娶老婆,这就跟不值一提。早有医者言说男子过早行房容易泄了精气,只是民间都认为诞育子嗣最要紧,再加上有些男子忍不住,便也有意无意的糊弄过去。
  这是后话,暂且压下不提。
  长公主听着身边女官将近日京城的新鲜事一说,笑着感叹道:“陛下果然是陛下,论起操纵人心来也是数一数二。”
  她的长子坐在下方帮母亲整理报名的名册,闻言有些奇怪道:“不过是百姓们思想更开放些,哪里就说起圣人操纵人心了?”
  长公主无言片刻,回忆起自己少女时代学着旁人女扮男装的旧事,根植在人心的藩篱哪里就这样容易除去。半晌,才看着儿子道:“有些事只可意会。可惜我是陛下的姑姑,若我是他的妹妹,你定然不至于如此。”
  到底是远离朝堂太久,有些东西驸马也无法教给他,才让他迟钝至此。不过想到自己还能活个十来年时间,便也和缓面色道:“没事多去大来书斋转一转,还有茶楼酒馆,与三五好友一同吃酒玩乐。整日闷在家里,脑子也不灵光了。”
  她没有在此事上纠缠,见儿子还是有些疑惑的模样心里堵了堵。随口道:“花名册整理好了?”
  女官一直在旁含笑看着母子俩,上前接过花名册道:“公主快别嫌弃大爷了,咱们大爷是个极孝顺的,你瞧都帮着您呢。”
  长公主笑着接过花名册,嫌弃道:“行了,做你的去吧。”
  待儿子离开后,长公主便拉着女官一同看起名单来。
  前些日子她亲自出马,还真寻到了一些博学多才又声名不显的女才子,又从纺织司抽调了几个擅长纺线织布的女官。更让她惊喜的是,隔壁国子监也有一些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愿意前来。
  就这样拼拼凑凑算是将书院的夫子凑齐了,就把名单给赵钰交过去。前日宫里传消息说要收集报名女学的学生名单,她放出风声后便有不少人拿着拜帖过来,就这两日的功夫算是基本结束了。
  她心里也松了口气,虽说只有二十来个学生,但也好过她预想的四、五个。忽然,她看着写在一起的名字,问道:“若没记错的话,贾家这三个姑娘都和贾元春是一家的?”
  女官看了眼名册,笑道:“不单这三个,那位薛姑娘是陛下特意吩咐的,是贾家的姨表亲。林姑娘是户部郎中林海的女儿,也贾家的姑表亲。史姑娘则是史侯的侄女,也是贾家的表亲。”
  长公主闻言一笑,道:“这个贾元春不一般,不光自家的姑娘,就连亲戚家的姑娘也都来了。你将她们几个的寝所都安排在一处,还有这些姑娘们,也按着各自的关系安排。”
  “是。”
  长公主将名单又抄了一份,笑道:“把这个送进宫吧,陛下应该也在等着呢。”
  赵钰和柳安此时则是在看南安郡主偷偷递出来的南安郡王与属下的传书,甚至还有南安世子的。也因此,南安郡王做出的种种安排在他眼中犹如透明。
  南安郡主投诚当晚,赵钰便让原本安插在南安王府的钉子与南安郡主联系。为此还加派一个龙威卫混进南安王府的后院,就在南安郡主的院子里做粗使丫头。
  柳安看着南安军的变动微微蹙眉,说道:“只怕还要提早防范,尽管不会这么快就起事,也定然会趁我们不备作乱。”
  他已经有所猜测,如今乾朝表面上风平浪静天下太平,可葭州的消息却不断外传,各地官员以及豪商私下的动作就没有停过。百姓们虽未曾察觉波涛暗涌之势,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等到葭州功成,正式宣布重绘鱼鳞图册之时,定然还要掀起不小的风波。
  赵钰垂眸道:“三王都在京中,他们至少不敢直接反了,他们也没有这个豁出命的魄力。让龙威卫紧紧盯着他们,别漏下了。”
  此时,喜春忽然进来,笑道:“陛下,长公主殿下送来了女学学生的花名册,请陛下过目。”
  赵钰和柳安对视一眼,说道:“呈上来吧。”
  作者有话说:
  晚安宝子们!
 
 
第168章 
  赵钰看着显然是刚写好的花名册, 扫过后笑道:“统共就二十来个人,单跟贾元春亲近的六个,她们这是将近有四分之一了。”
  柳安探头看去,抿唇笑道:“也是贾家教姑娘学好。”
  殊不知贾母心里也犯嘀咕, 原以为这样大的阵势定然有不少姑娘去, 她才松口让自家姑娘都去。谁知道满打满算二十五个姑娘,他们贾家一下便极其显眼。
  但既然已经将名字报上去, 她也不可能再反悔。不然以贾家如今的状况, 拂了长公主的面子只怕更不好。
  赵钰并不知道贾母对他有极高的期望, 他对初始就有二十五个学生已经很是满意了。毕竟就连国子监祭酒那样的书香世家,教导女儿时也只让读些《女四书》等书, 开明的人哪里就有那么多。
  就连看着极为开明教导女儿读书认字,甚至为之延请西席的林海,也是因为实在没有儿子才将女儿充作男儿教养。
  何况学生少也有少的好处,这样也可细细的教导。等过个三四年她们出息了, 不想入朝的还能留在书院继续教学。
  赵钰并不觉得在经过学院教导后那些女子还甘于留守后宅。读了真正的圣贤书、理解越发深刻后, 她们少不得也要有一番抱负,想立一番事业。
  若非如此, 前人也不会为了让女子安守内宅就剥夺她们念书的机会。赵钰命人将花名册记下, 让人去查出身籍贯后就暂且放在一边。
  柳安则是将近期边关等地的密折都整理出来,两人便凑在一起商议。
  现在三王还在虎视眈眈, 赵钰虽说并不觉得他们能成事,但也没有掉以轻心。他们在京中是被赵钰的人手严格监视的, 但也只是在王府外监管, 轻易混不到里头去。而能混进去的, 基本也要被王府的人盯着, 做起事来也是束手束脚。
  可南安郡主就是一个突破口, 谁也不会想到郡王的女儿会向皇帝投诚。毕竟若是南安郡王成事,她就是金枝玉叶的公主。
  当初老北静郡王在时,四王中算是以他为首。如今他死了,南安、西平、东宁三位郡王中也唯有南安郡王够老谋深算。西平郡王则是更喜欢披着一层忠臣的皮,东宁郡王则是面上装出一副轻浮浅薄的模样。
  现在三王默不作声的以南安郡王为首,私底下小动作不断,赵钰也是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再加上这些日子晾着镇国公府,牛家已经开始慌了,连带着以为已经躲过一劫的史家也有些慌。
  柳安面上带着些许笑意,说道:“咱们与戎狄开互市,现下戎狄人倒也不急着挑起战事。听李将军说今年戎狄人养牛羊的更多,养的马似是比往年少了。倒是西边的亦力把里,现在眼红极了,内部也在争论要不要遣使来乾。”
  虽说今年与戎狄也有些小摩擦,甚至在建州雪灾时戎狄也有异动。可随即就是天神赐福,戎狄人也相信这些,不免有些嘀咕。再加上朝廷十分稳定,戎狄见无可趁之机就只得罢手。
  再加上开互市后戎狄人能买到粮、盐等,还有商队带去的南方各色新奇物件儿,戎狄人不愿意挑起战争者也颇多。况且戎狄王室近来威望大降,也调动不起戎狄人,那些若有似无的矛盾也就渐渐隐藏在底下。
  盘踞在西边的亦力把里寻常都是看戎狄脸色行事,但此时见戎狄得了好处,他们却仍然节衣缩食,心中难免生怨。
  而守在西边的西平郡王并不愿看见这样的局面,一旦往西边的互市开启,皇帝的人手定然能混进去。到时候西边的情况就瞒不住了,他堂堂郡王的命就到头了。
  赵钰眼睛闪了闪,与柳安对视一眼道:“这是好事。”
  柳安沉吟片刻,忽然笑道:“若他们也学着戎狄派王子过来,这才更好。只是同样的手段用不了两次,这次有西平郡王里应外合,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赵钰摇摇头,有些神秘的笑道:“不,被派来出使的必然有王子。能熬过这次,他或是他身后的人就是板上钉钉的储君,熬不过去自然就死了。”
  他说着也有些感慨,皇室子孙都盯着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可想做王也得有那个命。那些人都向往大乾,无时无刻不想着侵占这片富饶的土地。可谁让乾国并不好对付,暂且休战也是必要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