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心知贾琏想歪了,但也没有特意出言安抚。
贾琏的身份太过微妙,从血缘上甚至比与自己感情深厚的舅父、柳安还要近。单凭这一点,赵钰也不忍心严惩贾琏。
正因如此,才要时时告诫贾琏,以免他当真犯下滔天大错。虽然自己只是想到出海,并无他意,但贾琏能警醒些也是好事。毕竟他为人还是轻浮,略得些脸面只怕能飘到天上去。
赵钰将注意力从贾琏身上收回,盘算着怎么整治海道。他一直都知晓出海暴利,只是海上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他一时也无法下定决心。
可...赵钰想到从西方传来的那些古怪却又格外实用的东西,心里也有些忌惮。西方诸国并非乾朝疆域周边的番邦小国,他们距离乾朝太过遥远,远到派出十艘船能有一艘船回来就不错了。
这样遥远的西方诸国,如果真的要下力气训练海军、造船,这笔花销可不小。只是若打通了两遍的通道,届时出海一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倒也勉强能抵得过前期的花销。
赵钰一时无法下定决心,这样的大事他也不敢擅自作出决定。况且海禁在前朝就有了,自己忽然允许海上贸易,也不合适。
要养一支海军可不容易,说不定才从羊毛上赚来的钱,转头就都没了。当初他去东海平叛,还曾与海盗交手,其凶恶狠毒令人恶寒。这样一想,先不论海禁如何,这海军是要练起来,至少还沿海百姓一个安宁也是大功一件。
这般想着,赵钰暂且不打算暴露出来,便先行在纸上记下。他送往各地的棉种如今看情况也极好,只待今年试着种下,便可知这棉种究竟如何。
“叮当”一声,安置在一旁的时辰钟响了。
刘康适时道:“陛下,该用午膳了。”
柳安从后面进来,听见刘康的话忙笑道:“我来的正巧,赶上午膳了。”
赵钰听是柳安过来,忙从书桌前抬起头,拉过柳安道:“今儿有你爱吃的酱鸡,咱们收拾了也快些用膳。”
端着各色菜肴的宫人们鱼贯而入,看着多,实际上也就八菜一汤。这对两人来说还是略多了,可已然是赵钰减免三四次的结果,若再少下去也有些不成样子。
两人一同用膳时并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柳安将口中鲜嫩多汁的鸡肉咽下,笑道:“话说,今儿王姑娘的信你可看了?”
赵钰点点头,随手给他夹了块儿脆生生的腌萝卜,慢条斯理道:“难得见这样年纪的姑娘有这样的心性。虽未曾见过真人,一看信件也想象出是个极有主见的。她父亲还是王常鸣,若要把人安置进太医院还要费些心思。”
毕竟王常鸣答应不答应是一回事,自己这个皇帝能否把人女儿安置妥当是另一回事。
若是王嘉到了太医院后被人排挤,亦或传出些风言风语,只怕王常鸣还要恼了自己。他倒也未必有多在意这个女儿,但若这个女儿毁了王家女儿的名声,怕是掐死她的心都有了。
况且王常鸣位高权重,又多有功劳,赵钰也想着尽善尽美。
柳安面含笑意道:“这还不简单。那张太医的年纪都能当王姑娘爷爷了,一群太医年纪也都大,如何能与小姑娘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倒是太医院的年纪小学徒也有不少,这个倒要多加考虑。”
说着看了看赵钰的面色,说道:“不如派几个宫女做王姑娘的副手,这样人多,旁人还要乱说话就不合适了。”
赵钰也觉这主意极好,但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王嘉转,岂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他思忖片刻后说道:“倒也可以从民间征选医女入太医院学习,这样也能同王姑娘作伴,另外一同学习,她们也好切磋交流。”
柳安笑道:“妙极,只是怕张太医一个人教不过来,是不是多安排几位太医?如今宫中需要请脉的也只有你一人,太医院也不算繁忙。”
赵钰闻言点头,笑道:“不过,这也不是人张太医主动收下的学生。不如公中多出一份钱,权做委托太医教导医女的奖赏。也能贴补一二,总不好让人多干。”
这样一来,太医院竟与私塾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私塾里学的是四书五经,这太医院学的是医术。要说这些医女与原有学徒的不同,也只有这些医女并非这些太医主动收下的学徒,双方的牵连也少了许多。
作者有话说:
还差四千字,明天日六叭。以后是写多少发多少,底线三千
第126章
如今这世道, 医者在民间很受尊敬,但在富贵人家眼中却不值得一提。况且学医若要学出名堂来少说也要从八九岁学徒开始,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竟也同十年苦读差不离。
一般而言,有这样的时间, 家中钱财略多些的都要送孩子去读私塾, 少有送去学医的。
赵钰也想不到一个权贵小姐能去钻研医书。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她能读医书是一方面, 却不见得能忍受病患身上的脏乱。
两人商议片刻, 将此事定下后便命人传旨, 先行在太医院拾掇出十来个院落,又拨了几个宫女过去。此事一出宫中议论纷纷, 让宫外人也摸不着头脑。
但宫中太医,品阶最高者也不过五品,那些大人们思索片刻不知其意便抛开了。毕竟做医者官位最高也才五品,哪像他们, 只要熬够资历最次也是五品。
*
前去建州的一众钦差本是打算赶在年前回来, 可当时瘟疫虽有好转却并未完全平息,他们便将时间延后。为此, 不少人心中都有些牢骚。
只是不光他们这些位卑职小的, 就连上头的忠顺郡王都没能回京,也让他们心中略有些平衡。
现在过了年, 张太医总算开口说瘟疫平息,他们也是一片欢欣。要说为此地百姓高兴, 早在张太医研制出方子时他们就高兴过了, 早知百姓无恙, 他们现下一心想着回京。
夏贞一则不敢怠慢京中钦差, 二则又感激他们为稳定人心留在建州, 便命知州府的厨房好生准备一场践行宴。
建州虽然不算富裕,但临近群山,山珍却是不缺的。虽说因着冬天少食那些动物极为凶猛,但一群军中好手上山自是不怕的。
宴上,夏贞千谢万谢,极为诚恳。倒是弄得脸皮厚的忠顺极为不好意思,向张太医敬酒道:“此番可是张太医的功劳,夏知州也该谢他才对。”
夏贞又笑着谢过,舌绽莲花般夸得张太医老脸通红,简直要以为自己真是华佗在世了。
待到酒饱饭足,忠顺郡王便道:“本王来此本是为建州雪灾,后来又添了瘟疫。”说着忠顺郡王朝皇城方向抱拳,又道:“所幸圣人前后派遣赈灾物资不计其数,又将太医院圣手张太医请来,这才能有今日。”
“如今见百姓生活安乐,本王也该启程回京向圣人复命,倒是不便于此地久留。建州好容易度过大难,你身为知州,当使百姓修生养息,至于今年赋税一事,也可上表请求免去赋税。圣人宽厚,定会应允。”
夏贞带着席间的建州官员起身拜谢,也心知他们的是到了离开的时候。宴席开始前管家便来报,说钦差们的车马行礼都已经备好了,只等用完宴席就可离开。
这些话也是临别赠言而已,夏贞跟着夫君往来过不少宴席,自然清楚。
果不其然,郡王说完好一番勉励之言便请辞,夏贞等象征性的挽留一二。此时便已到府衙门前,外头都是些听说今日钦差们要离去前来送别的百姓。
忠顺郡王有些动容,看着夏贞道:“本想悄悄离开,何至于惊扰到百姓啊。”
他命人拾掇行李车马都没什么大动静,但夏贞知道便知道了,为何还要告知百姓。毕竟他一个郡王来此赈灾,代表的是皇室,可百姓们声势浩大的感激他,若被京里的皇兄知晓指不定生出芥蒂。
夏贞连声道:“这并非下官之意,想必是百姓妄加猜测而已。郡王来此赈灾也算劳苦功高,百姓淳朴,不舍郡王离去也是有的,还望郡王宽恕。”
忠顺郡王闻言面色稍缓,见百姓们仍是看着自己不肯离去,他才扬声道:“如今建州上下一心,灾难已解,本王也要率众回京复命。圣人在京中亦是挂念你们,不仅派本王前来建州亲自监督,还命薛家、刘记商行运送物资。每每来信,都督促本王早日还百姓安宁,期盼诸位修生养息。”
百姓们听闻此言,连忙跪下山呼万岁。他们私下自是希望郡王留下,但当面见到郡王却又不敢多言,只能讷讷下拜。心潮澎湃间,更是敬畏远在京城的君主。
有这样的弟弟,可见陛下是何等风姿。
他们建州雪灾也并非这一年的事,三年前也有一次,当初还是先皇理事。朝廷拉来赈灾银就放手不管,也只有新到任的知州老爷带着下面人把银子换成能保暖的被褥、能吃的粮食、取暖用的柴火。
在建州这样的地方,便是一两银子也买不来取暖用的柴火。这些银钱看着多,实则用不了多久就没了。今年又来一次雪灾,不成想竟是直接送来这么多东西,还省得他们高价出去换。
而且,今年还有神粮送来!他们远在建州无法亲眼看到,可不少人都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说是圣人在祭祀时天上竟然不下雪,下粮食!
这样好的粮食,圣人分了分,给他们建州也送来不少。他们建州还当真顺利许多,可见圣人是真得天庇佑的。
忠顺郡王见众人如此作态,不免假借赵钰说了许多勉励之言,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到底来到建州许久,见过百姓们从夜宿路旁到如今勉强穿上冬衣,也有心为百姓们做点什么。
他思忖片刻,与谢齐志小声商议片刻后道:“诸位若是有心,也可联名上书请求减免赋税。陛下心系百姓,闻讯定然减免。只是朝廷救得了急却无法长久救济,还是要自己立起来才好。”
“谢郡王,草民等明白。”
稀稀拉拉的声音让忠顺郡王眼睛有些酸,他几步行至马车边,没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正对着无数百姓期盼的眼神。
心里一酸,扬声道:“散了吧。”
说完径直进了马车中,谢齐志等也招呼着百姓散开,一一上马。
夏贞等跪在原地,见马车渐渐走远才起身,看着周围的百姓温声道:“外头冷,快些回去吧。今年咱们建州遭罪,圣人也是知晓的,这才派了郡王前来。诚如郡王所说,今年的日子也有盼头。快回去吧。”
百姓们千恩万谢,倒弄得夏贞心里不是滋味。连声道:“吾等官员所享俸禄,无不是出自百姓,本就是当为百姓做事。你们快些回去吧。”
有个胆子大的问道:“大人,那咱们今年的赋税,真能减免吗?”
夏贞笑道:“陛下本就关注建州,我们逢此大难减税才是常事。我这就修书一封,看陛下如何言说。”
“多谢大人。”
“不必,不必。你们快些回去吧,外头天寒地冻,再冻出毛病可不好。”
已经踏上回京路的众人恨不得一日之内就赶回京城,惹得后头坐马车的张太医叫苦不迭。来时虽然也是这样快,可张太医满心都是瘟疫,只让再快些,现在闲下来却有些受不住了。
他嚷嚷道:“快去个人传话,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这样快可受不住啊。”
马车外的人笑道:“怎么,大人不想赶紧回京去?这都过年了,快些回去还能赶上元宵节呢!”
张太医一把掀开车帘,哼了一声道:“再这样赶路,马也要被累死了。”
“呦呦呦,是,下官这就去问问。”
忠顺郡王果然命人减缓速度,他虽是比张太医年轻,却也受不住这样赶路。
待众人赶回京城时,差两日就是元宵节。他们不由得庆贺道:“这会儿回来正好能多休假两天,可把人累坏了。”
张太医也激动的两眼放光,他坐马车被颠簸的腰酸腿疼,可算能回家休息了。这出外差虽然比在宫里容易,但赶路却着实不容易。
他浑然不知皇帝已经给他新安排了活儿,还想着回家先歇上三天三夜。
*
赵钰听闻前去建州的钦差回京,忙道:“快传忠顺郡王、谢齐志。”
一旁的柳安在旁批阅奏折,闻言忙拦住要去的刘康,说道:“怎么这样急?他们才从建州奔波回来,你也不让人休息,就这么急吼吼的让人回话?不妨先命人回家休息,私下里预备好了回话的折子才对。”
赵钰笑道:“罢了,也是我太过着急。伴伴,还是先传话说让他们好生歇息几日,莫要让人操劳了。只是太医院的事,也要跟张太医说上一声才是。”
刘康面上也带着几分笑意,领命前去。
柳安指着五城兵马司的折子,有些发愁道:“马上就是元宵,到时候热闹起来恐怕有失火的风险,况且拐子也喜欢趁着这时候动作,只怕还要多加小心。”
说完又翻出前些日子整理好的卷宗,指给赵钰看。
“你瞧,前年就有三起失火,报走失的也有十几起,走丢的孩子甚至现在都还没找回来。还有遗失东西、打架斗殴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更多了。”
赵钰闻言也有些头疼,思忖片刻后道:“这元宵节不让人出去玩乐也不行,吩咐五城兵马司加派人手。今年暂且不调休,熬过这几天视情况多加俸禄。”
况且不少店家都指望着元宵节赚钱,百姓们忙了一年也要松快松快。若限制百姓娱乐,恐怕会适得其反,也只能加强巡逻以免有小人作乱才好。
柳安闻言在奏折上批复,想了想又道:“在五城兵马司都是轮流一队出去巡逻,不如多分几队,让他们就在那边巡视。若哪一队负责的区域出了事,也该由他们负责。五城兵马司的人也多,分一分也够看的。”
赵钰道:“原也有这样想的,只是怕官兵与个别商贩勾结,打压别家的商铺。又怕当地百姓认准了官兵头头,勾结着欺压百姓造成冤案,这才将巡逻的顺序打乱了。如今改了,自然将权责分割清楚,可就怕这样的情况。”
柳安笑道:“这有什么,左不过就前后三天,也成不了气候。便是真有那手眼通天的收买人,陛下也可借此立威啊。”
赵钰这才应下,笑道:“便依你说的。先过了这三天,过些日子咱们也好生商议一番是否改制。”
“诶,听你的。”
待将桌上堆放的折子批完后,柳安伸了下懒腰抱怨道:“诶呦,可算批完了。几位阁臣给的法子有时就是和稀泥,哪儿能照着写啊。”
86/146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