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穿越重生)——日进斗金

时间:2024-04-27 06:50:08  作者:日进斗金
  “我出了远门,路上难免有所耽误,稿子放在墨香阁里,也更保险。”
  崔管事听了,便点点头道:“此事我会如实上报王爷。”
  接着又拿出一份单据说道:“这是王爷让我提前准备好的,说务必要在你与陆大人离京之前结清。是《山河永护》第一册 的稿酬,按照新的分成,与之前预计的印刷量,已经提前算好了。” 
  林晓寒一看,原来这稿酬里除了今日才发售的五百册以外,竟还有未发售的精装版和后面几版的收益。
  书都还没卖出,就提前预支了自己两成的利润,也就是墨香阁才能做得出了。
  陆秋成对晋晏王爷是有些意见的,此时见墨香阁对林晓寒这般好,心中也是有些五味杂陈。
  只是他闲赋期间,晋晏王爷却未曾落井下石,且帮着他在晋文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再加上晋晏王爷此人虽小节有失,但在百姓生计等大事大非上,却往往是和陆秋成站在一条线的。
  于是陆秋成便也没之前那么讨厌晋晏王爷了,左右林晓寒眼中只有自己一人,那晋晏王爷如今大约是自知无戏,现在也不再做些逾越之举了,也再未与林晓寒见过面了。
  蔡国公府上,蔡瑾刚刚看完了《山河永护》。
  这本话本子其实不是他喜欢的题材,若非是细雨斜风先生写的,他是绝不会看的!
  主角李护国是双腿残疾的废人,与《藏龙寻仙》里的沈青不同,他既没有神秘的身世,也没有英俊的容貌,不能习武,又不能科考,就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落魄人物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毫无亮点的主角,却有着一腔热血。
  李护国死后穿越了,却没有穿越到什么厉害的人物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身世更为凄惨的小太监身上。
  《山河永护》里详细的描写了小太监的身世与太监身体的残缺。然而拥有小太监身体的李护国,一颗报国之心却并不因此而消散了。
  最终小太监身死,李护国则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重新穿越到了新的角色身上。
  蔡瑾似懂非懂的看完了第一册 书。他一个哥儿,对报国之情什么的,只有一种十分懵懂的感觉。 
  但他看懂了文章里小太监的身世。若不是国家不安,战乱四起,那小太监也不会自卖入宫,现在应当与父母在家做着小生意。即便没什么富贵,也会平平安安度过一世,总好过如今受尽虐待,死在宫中,连个祭拜的后人也没有!
  《山河永护》这文章写到了太监,宫中的太后与嫔妃了看过后,难免也对宫中的太监产生了一些同情。
  比如太后就把身边伺候的掌事太监叫来问话,问了他一些陈年家事以后,便做主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添了一日假。
  这些太监宫女们,往常在宫中当值都是没有假期的。
  如今他们每月都有一日假期,可以排班轮流休息。一时间人人都高兴非常,议论纷纷。
  没过多久,所有宫人都知道了这假期其实是沾了细雨斜风先生的新话本子的光。
  许多人对林晓寒不禁心存感激,有门路的,自是也悄悄去弄了那新的话本子来读。
  比如何公公,也是个识字的。跟在晋文帝身边时,就断断续续的读过一些细雨斜风先生的文章。
  如今他听说《山河永护》写到了太监的故事,便也使人弄了一本私下看。
  看着看着,何公公竟泪流满面,为了文章中那小太监与老太监两人的身世痛哭流涕。
  原来这文章里小太监的身世,还恰好与何公公的有些撞上了。
  他父母也曾是个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只是遇到了大灾大疫之后,全家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年岁又小,不得不自卖入宫做了太监。
  何公公不太懂什么爱国之心,但却知道对皇帝是要忠心的!这文章中的小太监以身殉国,护卫的是皇帝的安全!
  何公公一时间觉得这话本子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伺候起晋文帝来,难免又细心了几分。
  又因着这话本子是细雨斜风先生写的,他回想起林晓寒每次待他都颇为尊重。心中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以至于后面若是有人在晋文帝面前提到他与陆秋成时,他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
  《山河永护》发布三日后,太子晋麟霜在府中合上了书本的最后一页,猛地拍桌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不过三日功夫,这本话本子他已经重复阅读了整整三遍,每一遍看到李护国化作的小太监身死殉国时,都会忍不住流出眼泪。
  《山河永护》写的太好了!比细雨斜风先生之前的那些话本子还要好得多!
  若说《藏龙寻仙》的剧情抓人,天马行空让人忍不住追读,那《山河永护》的剧情,则又多了一分厚重与责任。
  比如书中写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
  还有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金句。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并非只与皇族有关,更是系在所有百姓身上。若是国不安宁,百姓也只得颠沛流离,是没有办法独善其身的!
  晋麟霜觉得自己满腔的热血,竟不知如何宣泄。只想与李护国一般,为父皇分忧,为大晋子民谋天下平安!
  于是今日的课堂上,他拿着《山河永护》去找了太傅李大人,想就着这书中内容,与李长青大人和其他同窗们讨论一番。
  再说李长青,其实也早就是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了,家中也把细雨斜风先生出版的各版话本子都收藏了一份。
  只是李长青虽欣赏细雨斜风先生,但他作为朝廷命官,在陆秋成出事之时,却还是不敢站队。
  毕竟他一届文官清流,又没什么实权。若是与那些背景深厚的世家对抗起来,没有半点胜算。
  于是李长青明哲保身,虽并未对陆秋成与林晓寒落井下石,但也未曾帮他们说过一句话。
  如今细雨斜风先生再次出书,他第一时间抢购以后,看完了全书却也是哭的不能自已。
  不为别人,而是为他自己,是羞愧的哭了。
  看着书中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李护国,李长青代入了自己。
  曾几何时,他也如李护国一般,抱着一腔热血,只想为朝廷百姓尽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李大人虽已身居高位,心中的李护国却已死,变成了如今这般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之人。
  为了冶铁与煤矿一事,陆秋成一人盯着众臣的压力,于理据争,已至被陷害革职。
  细雨斜风先生不过一个哥儿,横遭打击之后,尚且能写出《山河永护》这样的文章!这夫夫二人心中的胸怀与见地,可是比自己高得多了!
  一想到陆秋成被放燕云,李大人心中越发难过。
  他胸中激荡,咬了咬嘴唇,便下定决心为《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写一篇荐稿。
  要知道如今京中,虽说诋毁林晓寒的黑子与书迷打的火热,但许多有头脸的文人其实都在观望风向。
  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愿招惹上那幕后的利益团体,就算是心中觉得那些诋毁对细雨斜风先生不公,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
  然而今日李长青,便决定要做这第一人。光明正大的写文推荐《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
  李护国可以做到的事,他李长青也不会退缩!李长青奋笔疾书,不过花了一个时辰,便给《山河永护》写了一篇两千字的荐稿,并将荐稿送去了辩馆。
  要知这时候文人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各路茶馆或是书馆常常聚集了许多书生引经论道,甚至出现了专门给书生们辩论用的辩馆。
  若是有名人写了什么文章,也是会第一时间送到这些地方,给读书人传看,让这些读书人根据这些文章展开辩论。
  李长青乃当朝太傅,在这些书生们之中的分量不轻。
  之前他推荐过《梦中游》,便使得《梦中游》在文人之中有着不轻的份量。
  这一次,他又推荐《山河永护》可便算是光明正大的往林晓寒那边站了一步!
  大晋朝的书生们,本就有许多都是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
  之前史春秋等人诋毁林晓寒时,这些书迷们就与他们吵得十分激烈。
  如今他们见李长青大人也出来推荐了新出的《山河永护》,这些书迷们便如同得了一把厉害的武器。
  更是拿着李大人的文章开始捍卫起细雨斜风先生的名誉,与那些诋毁之人唇枪舌战起来。
  “你们口口声声说细雨斜风先生沽名钓誉,行为不端。然而之前水灾之时,林哥儿明明主动献出了万两白银!”
  “如今人人都知他与陆大人出身苦寒,家中是没什么家底的。这样的出身,能一下拿出一万两白银,岂不是倾尽家财?若是人人都如他这般沽名钓誉,那双河附近想必也不会民乱了!”
  “就是!那史春秋不过是靠着仿写《藏龙寻仙》,做些狗尾续貂的淫靡之作出名。他这般品行,水灾时也不知出了几文,竟也好指责起细雨斜风先生来了!”
  “细雨斜风先生能写出《梦中游》、《山河永护》这样的文章,又怎会是奸恶之人?如今那百花谷一事也已洗刷冤屈,可见坊间传闻并不可信!只可惜传谣者众多,辟谣时却无人了!”
  ……
  总之《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一出,林晓寒在京中的名声,比之前一下子好了不少。
  作品是最好的反黑利器。饶是那些人再对林晓寒做出一些诋毁之言,但翻来覆去的,总是那些东西,又拿不出切实证据。百姓们听过几次以后,也就烦了。
  还不如讨论《山河永护》里的李护国,听他是怎么穿越到太监身上,又怎么在宫中历经艰险,以身报国来得有趣呢!
 
 
第146章 
  《山河永护》发售几日后, 林晓寒与陆秋成便正式出发离京了。
  民乱以后,虽然晋文帝派了军队去镇压了,但还有些被打散的流民逃到了山里, 做起了山匪的勾当, 因此路上并不太安全。
  因着上次遇到流民的缘故,林晓寒这次索性请了专业的镖师护送。这些镖师走南闯北惯了的,最是经验丰富。
  走之前, 他们便嘱咐林晓寒把银票缝在贴身的亵衣里面,随身只换了些十两的银锭子与碎银, 还买了几身便宜的衣服穿在身上。
  路上行走, 商人与富户的车队最容易被匪徒盯上。
  镖师们带着林晓寒与陆秋成租车走, 特地选了不那么好的牛车, 只扮作做小生意的普通百姓,果然一路都十分安全。
  走了整整五日以后, 林晓寒他们终于顺利到达了渔州县城。
  渔州以内, 都是十分安全的了, 林晓寒打发了那些镖师以后,便带着陆秋成回了渔州的住处。
  林晓寒上次离开之前, 就在渔州买了一处小宅子。
  这等偏僻的小城, 房子也不太贵。平日里养珠场的汪管事与下人们就住在里面, 他过来查看生意时也更方便。
  汪管事早得知了主子会来, 主院里已让人收拾的好好的。
  陆秋成进来以后,便被林晓寒带到主屋二楼。
  林晓寒让他站在回廊下眺望远方, 陆秋成便发现, 一片空旷的田地与滩涂后面, 是一片淡淡的蓝色。
  “这是海么?”陆秋成有些惊讶的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风景。
  他是第一次来这么南边的海滨城市,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此时听着远处海边传来的微弱的海浪声, 陆秋成才知道,原来大海这般辽阔,比书中描写的,还要壮阔的多了!
  大晋朝交通不便,大多数人若非必要,一辈子都不会去太远的地方。
  陆秋成比起其他人,已经是跑了许多地方,极有见识的了。但第一次看见大海,却还是被这从未见过的景色所震撼了!
  “真好啊,难怪书中说见了大海,才知人类之于天地的渺小。我也是如今才能理解,沧海一粟这词到底是怎样的意境。”
  林晓寒没接话,只站在陆秋成身边,牵了他的手问:“一会儿我们去海边看看,晚上再吃海鲜?你没吃过生蚝,是只有海边才有的鲜美贝类,生吃也鲜,烤了吃也好。还有椰子,是个长了毛的果子,外面的壳子极硬,但里面汁水清甜可口。兑了牛乳凝固成冻,味道最好。”
  “好。”陆秋成点点头,随着林晓寒下楼,两人慢慢散步去了海边。
  快到滩涂的时候,沙子里的水分就把鞋给湿了。林晓寒索性把鞋袜脱了,光着脚踩在沙地里,对陆秋成道:“走,我们去前面踏踏浪!”
  林晓寒难得这般活跃,陆秋成看了高兴,也学着他脱下鞋袜,与他一起朝海边走去。
  此时已是十月,但渔州的海水却一点也不冷。越往前走,浪花一阵阵打在脚上,沙子细软没过脚趾,十分清凉舒服。
  陆秋成走到林晓寒身边,与他一起看海浪。林晓寒便与陆秋成十指相扣,看着前方对他说道:“等你告老还乡,我们每年来一次渔州如何?”
  “好。”陆秋成点点头,把林晓寒的手抓的更紧了些,许久才开口说道:“其实我之前在京中时,虽每日宽慰自己顺其自然,但心中到底是有些怨怼的。”
  “午夜梦回之时,我也扪心自问。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陛下却不再支持我一些。还有那些百姓,为何就如此愚昧,被人随意煽动,就攻击我这个真正为他们着想之人。”
  “然而今日来了渔州,见了这磅礴的大海,却突然觉得天地之大,若是只拘泥于京中方寸之地,在乎某一些人的想法,倒是我浅薄了。”
  林晓寒看陆秋成一样,发自内心的莞尔一笑道:“你想通就好。”
  他早察觉陆秋成心结未解,但遇到如此心结,也不是旁人三言两语可以劝慰的。于是林晓寒才特地让陆秋成陪着他来渔州散散心,也好叫他早日忘记那些烦心事。
  再说陆秋成即便心中受挫,却也从未停下为百姓谋福祉的行为。
  今日他在这海边,肯对自己吐露心声,便也是心中真正的放下了。
  “晓寒,其实我最初想要做官来京,不过是为了想让你过好日子。”陆秋成接着说道:“不过一路走来,我发现你一个人也能过的极好,根本就不需要我来为你做些什么。”
  “我看你写的那些文章,见到了你的大善之举以后,心中忽然便有种感觉。我觉得自己身为男子,也应有所作为,才能配得上你的贤德。我读圣贤书,不应只是为了身份地位,而是应当与你一样,为大晋百姓做些什么才好!”
  “如今我遇到这番事情,实属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愿,反而连累了你。”陆秋成叹了口气道:“仔细想想,我似乎从未给你带来些什么。而你就像是我的指路明灯,一路给我方向。你太强大了,既不需要我的钱,也不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有时候我甚至不知,我到底有什么值得你喜欢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