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房中打开,才知道了父亲口中说得间隔符号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原本是抱着要好好学习一下这些间隔符号的想法。但看了一会儿以后,思绪就不自觉的被文章带了进去,哪里还记得观察什么间隔符号?
看到小千灵力消失,化为一株普通的牵牛花后。裴新竹没忍住,终于落下了一滴眼泪。
他本是只喜欢女子,对哥儿无甚兴趣之人。但这世上若有如此痴情之人,即便只是个哥儿,他应当也会情难自禁,真心相待与他吧。
第42章
府城的其他大户人家里, 与裴知府家一样,看了《偿星债》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还有许多。
《偿星债》第一版发售的这几日里,那些买到了话本子的人家一个个被剧情刀的鸡飞狗跳。没买到的人, 则更是不安宁了。
比如府城的大户林家就没能第一时间买到这本话本子。
二房的林诗月与林嘉宜两人从手帕交张家小姐的探春宴上回来, 两个人面上都有些闷闷不乐。
吃饭的时候,她们的母亲冯氏见了,便开口问道:“怎得出去玩了一趟回来反而这般丧气, 可是那张家怠慢你们了?”
林诗月这才十分委屈的说道:“母亲,你有所不知, 我们今日去了张家, 旁的人家的小姐哥们儿竟都在说那本《偿星债》的故事。听说这故事里的千哥儿与文公子真是极为痴情的一对碧人。只可惜这书我们没有看过, 如今竟是与他们搭不上话了。”
“不过一本话本子而已。”冯氏闻言挑眉说道:“既然是府城时下流行的, 那便让下人去书店买一本回来便是了。”
“哪里还能买得到?”林诗月说到这里便更是委屈了:“听说这话本子发售之日,便被抢购一空。如今京中的富贵人家几乎人手一本, 那些没能得到消息, 没抢到手的人家, 那便是落了人家一步,失了面子的。”
“竟然是这样?”冯氏闻言皱起眉头, 心中也是一沉。
林家大房出事以后, 林家便由二房接管。
如今家中的产业虽然仍经营着, 但却远远比不上林家大房还在的时候。虽仍在世家名门之列, 但比起之前却是落败了许多。
若是以前,这等消息怎么也早就传入林家耳中了, 便是没有买到, 也会有人赠送。又怎么会让自家女儿如今日这般尴尬?
“实在不行, 便让你兄长去借来一本,找几个人抄写几册。”冯氏想了想后道。
于是晚饭过后, 冯氏便将此事与儿子林子轩说了。没想到林子轩却道:“我早就听同窗提到过这本话本子,倒是想找人抄写几册。只是此书如今稀罕的紧,家家都紧着自家人先看,竟无人愿意出借!”
“不过我听说墨香阁七日以后,便会再出一版精装版。那个时候我再早些使人去排队,定要将它买一套回来!”
于是七日以后,墨香阁的门口又早早排起了长队。
这一次,林家天不亮就使了下人过去,饶是如此,到了门口的时候,前面也已经排了好几十个人了。
辰时以后,墨香阁正式开放《偿星债》第二版精装版的发售,整整二百本数量。
这一版精装版的价格更加昂贵,竟要花费五十两银子才能买上一本。
五十两银子买一本书,便是对富贵人家来说也是十分奢侈的。
但这精装版的书籍与之前普通平装版不同,封面是织锦缎包的硬壳,书名是绣上去的。
翻开里面,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插图,乃是找了府城里最擅工笔人物的名家吴长兴先生所绘,将一个刚刚从牵牛花中变化出来的哥儿画的活灵活现。
后面再翻几页,便又有一个斯文书生与哥儿相见的插图,乃是重现了小千与文书生初次相见的景象。虽说小千与文书生的脸都画的比较圆润一些,但也算是十分精致的展现出了文章中的故事。
就这样……一本精装版的话本子,里面竟插了十几页的插图,真是图文并茂,好生精致。
那些原本觉得五十两太贵,有些心疼之人,在拿到成品书后,便又觉得这五十两花得倒也值得。
而那些原本已有初版平装本,不准备再买精装版的人家。在看到精装版以后,竟又眼馋了起来。
最后两百本的精装版竟也很快一抢而空,许多富贵人家竟买了拿来送礼。
一时间,府城中的富贵人家都以书房中收藏了一本精装版的《偿星债》为荣。
直到这时,墨香阁才又重新宣布,半个月后将发售第三版《偿星债》。
而这一次,便要一次性发售五百册,价格也调整到五两银子一本。
这样大批量的发售,面对的就是府城中那些普通的书生与书香人家了。
他们也早就听过了《偿星债》的上半本故事,对下半本的剧情也隐约有所听闻。
但因为墨香阁前两次的发售数量实在太少,价格也昂贵。大多数人其实都还没有完整读过这本话本。
百花巷茶楼里的说书人也已经等了这话本子很久了。
第一次他没有提前排队,结果错过了第一版发售。第二版精装版价格太贵,他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就没有买下来。
到了第三版,他终于买得起了。于是便早早去墨香阁门口排队,第一时间买到了《偿星债》的第三版。
有了完整的话本子,他便能在茶楼里讲完这《偿星债》的故事了。
许多不识字,但又爱听故事的读者,就指望着早日听这说书先生继续讲后面的故事。
到了这时,离《偿星债》第一版发售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整个府城的读者才算是基本都读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此时交通不便,话本子流传的没有那么快。在府城红翻了天的《偿星债》在京城却只有小部分人知道。
先是有从府城入京之官员或商户的家眷,将精装版《偿星债》作为礼物送了出去。
接着这故事便在京中的富贵人家中流行起来,成了宴席上的谈资。
到了这个时候,京城里才开始与府城里同步发售起了《偿星债》的话本子。
不过京中倒是没有弄出几种版本,而是直接发售了五百册平装本,与府城定价一致,都是五两一册。
发售当日,便有许多人家一下买了数本。
接着这故事也在京中的茶楼流行了起来,一时间听书的观众众多,还被改编成了戏折子。
五百册平装本,也不过卖了数日,便又再版了。
其实像《偿星债》这样出名的话本子,若是普通文人写的,本人早就已经想办法四处宣扬,并找人走行卷之路了。
但因着林晓寒是个哥儿,不想太过高调,因此到现在都只流传着一个细雨斜风的笔名,没有人知道写这话本子的人到底是谁。
陆秋成在麓山书院里,这些日子也一直听身边的同窗与师长们提到《偿星债》的故事。
每每听到有人夸赞这故事写得好,他心中就十分高兴。
但也不好直说这话本子是我家夫郎写的,只能上前去狠狠夸奖一番那细雨斜风先生。
麓山书院的陈颂龄陈夫子,对《偿星债》里间隔符号的用法十分欣赏。
他甚至让麓山书院的学子们做文章时也试着使用这类间隔符号。与他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京城中的许多文人名士。
在他们的大力推崇下,渐渐的,在文章中使用间隔符号竟变成了一件流行的事情。
特别是墨香阁自《偿星债》以后出版的话本子,全都使用了间隔符号。
因为使用了间隔符号的话本子,比普通的话本子更加好读,好卖,文华堂之后也跟着学了起来。
时间一晃,便已经快到端午了。
林晓寒自上次从府城回来,已经两个多月都没有再见过陆秋成了,只是每周都有一封书信往来。
陆家村十分封闭,《偿星债》在京城与府城中的风云,自是传不到这等乡下村子里来。
林晓寒只能通过陆秋成的信件,才能得知一二。
自上次拿了墨香阁一百两定金以后,林晓寒就再未去结算过版权费。
他听陆秋成说,墨香阁已经多次再版了《偿星债》。仔细算了算,应当至少有近二千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足够在府城中买下一处宅院了,林晓寒想了想后,又仔细思索了如今村学的情况以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把田哥儿找了过来。
“我想搬去府城里住。”林晓寒对田哥儿说道。
见田哥儿完全愣住,林晓寒便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我如今以写话本子为业,家中收入具是来自于此。府城里出版等一应事务俱全,比陆家村便利许多。再说陆秋成也在那边读书,我不可能一直留在陆家村里了。”
田哥儿闻言,许久之后才有些黯然的开口说道:“林哥儿你说得没错。你是有大本事的人,本又是府城出来的,如今有机会回到府城中去,也是应当。只可惜陆家村里,村学才刚刚办起来……”
“你莫担心。”林晓寒笑了笑道:“我搬去府城,村学还是照常办的,并不影响什么。”
“只是我这次要走了,在府城里身边也需要有人烧火做饭。”林晓寒说道:“你不知道,我上次去府城半月,与陆秋成两人只能日日在外面买了吃。我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愿不愿意随我去府城,继续帮我做事?”
“至于薪水,我会一样按照村学先生的薪资付给你,一个月二两银子。你可以带王柱子一起过去,日后若是家中事多,做的好了,我会再给你涨上来些,不会比府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管家要差。”
“那村学里的孩子们怎么办?”田哥儿连忙又问:“我若走了,谁来给他们上课?”
“那也简单,我从外面再请一位先生来教便是,可以让他住在我这屋的空房之中,左右我与陆秋成怕是过年才会回来。”
田哥儿闻言咬了咬嘴唇,面色十分犹豫。
林晓寒见了,心中便也有了数,开口问道:“你可是不愿随我一起去府城?你有何想法,直说便是,与我不用客气。”
田哥儿这时才看向林晓寒,十分诚恳的开口说道:“林哥儿,你是我在陆家村最好的朋友,又是我的恩人,我是想跟着你的。但是我更想在村学中做先生。自从你告诉我有教无类,让我在村学中做了先生,我才知自己竟也能做洗衣做饭以外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有我也是有用的人的感觉!”
“懂了,你是觉得给村里的孩子们教书比洗衣做饭更加有价值是么?”林晓寒笑笑道。
“是……”田哥儿点了点头,又道:“不过林哥儿你帮了我良多!能帮你洗衣做饭也是我十分荣幸的事情!若是你留在陆家村,我还愿意帮你做饭洗衣一辈子。”
“谢谢。”林晓寒说道:“可惜我要到府城里去了。”
“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的确是比做些洗衣做饭的活计更有价值。我理解你的想法,也尊重你的决定,你就继续留在村学里吧。正好村学里也需要人来帮我打理,有你在我也更放心。”
田哥儿在村学里找到了自我价值,林晓寒替他感到高兴。
至于府城里需要的人手,等到了那里,他再想办法雇个下人算了。
之后的几日,林晓寒与田哥儿又仔细交代了村学需要注意的事项后。便把村长陆友山叫来,当着他的面留下了一笔教育经费给田哥儿。
这笔教育经费包含了田哥儿的后几个月的薪资,与小老师的奖励以及一些笔墨纸砚等耗材的费用。有了陆友山的见证,也算是交接的清清楚楚。
他这样做并非是不信任田哥儿,反而是因为担心田哥儿会有麻烦。
毕竟钱财的事情,容易惹人猜忌。有了陆友山做见证,村里人都知道田哥儿没有多拿一文钱,也不会找他麻烦,这对村学能够顺利办理下去也是有利的。
林晓寒离家之前,又把家中的牛和宅舍也交给了田哥儿帮忙打理。
接着才拿上了余下的存款,又带上了几件衣服,让田哥儿驾着牛车送他去了县里。
到了船上,林晓寒对着岸上的田哥儿挥手告别。
田哥儿在牛车上站直身子,用力的朝着林晓寒挥手,泪流满面。
这一次与林哥儿分开,村里便少了一个无话不说的好友,再见怕是要等到过年了!
第43章
从县城走水路到府城不过半日, 申时刚过,林晓寒便到了府城。
从北码头到麓山书院虽不算近,但步行也就一个时辰便到了。
这个时辰, 书院也快要放课了。
林晓寒索性没有先回家, 而是去了麓山书院门口,就在门口等着陆秋成。
自上次一别,两人已有两个多月未见。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网络等产物, 分别两地之人,除了写几封书信便连面都见不了。
林晓寒前世孤身一人, 除了父母之外, 倒是从未尝过思念任何人的滋味。
这一次因着陆秋成的缘故, 倒是彻底体验了一把相思的感觉了。
没过多久, 书院大门打开。
便有书生三三两两的从里面结伴走了出来。
林晓寒听到他们正在谈论《偿星债》,又提到间隔符号的用法, 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这时, 便见到陆秋成与李枫一起从里面走了出来。
话说大概是因着之前的交情, 李枫倒是一直对陆秋成十分热情。
陆秋成与他虽谈不上至交好友,但也经常一起温书用饭, 久而久之, 两人的关系也算不错。
陆秋成一眼便看到了站在路边的林晓寒。
他眼睛亮了一下, 快步跑到林晓寒身边, 握住他的手问道:“晓寒,你怎么过来了?”
“许久未见, 想你了呗。”林晓寒说道:“想来便来了, 难道你不欢迎?”
“怎么可能?”陆秋成有些着急的说道:“我也日日想你。但学业繁重, 又不敢轻易请假回家。”
说到这里,他才意识到林晓寒是在开玩笑。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把林晓寒背上的行李拿了下来,换到自己肩上说道:“你莫再与我说笑,我可会当真。走,你这一路辛苦了,我先带你去吃饭吧。”
这个时候,李枫才摇着扇子踱步走到了两人身边。
29/125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