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穿越重生)——日进斗金

时间:2024-04-27 06:50:08  作者:日进斗金
  《梦中游》首版发售了半个月以后,就二版发售了。
  这一次,京城与府城分别印制了二百本,按照一本五两银子的价格出售。也有不少家境不那么好的书生,或是外地的书生特地来此采购。
  但总的来说,《梦中游》卖的没有《偿星债》多。
  这当然不是因为《梦中游》写得不够好,而是因为比起《偿星债》来说,《梦中游》的故事没有那么下沉。
  比如这一次,《梦中游》的故事,就不太适合在茶馆里说。
  百姓们已经很苦了,对更惨的穷苦百姓们的故事不感兴趣。
  曲高和寡,《梦中游》在销量上比《偿星债》要差一点也在林晓寒的预料之中。
  林晓寒算了算时间,觉得《梦中游》应当不会再版了,便去墨香阁找了崔管事,结掉之前出版的分成。
  崔管事这一次也早就列好了出版的批次和数量,金额算的清清楚楚,一共是三千二百两,竟比《偿星债》的分成还要多!
  主要是因为这一次十两银子一本的首版就卖了一千册。虽然出的数量上不如《偿星债》但是金额上倒是更多一些。
  林晓寒上一次就发现了,这话本子其实还是越贵的越赚钱。精装版就算只卖出两百册,利润也已经非常可观了。
  如此一来,林晓寒终于凑够了六千两银子,可以买得起自己看中的那个宅子了。
  其实在大晋朝,房子与现代一样,也是十分昂贵的大件,特别是这种院子,又在府城这么好的地段,与现代在二线城市市中心买别墅没什么区别。
  六千两银子,虽说比其他院子便宜了许多,但若是人人都能出得起,那院子也不会留到现在了。
  实际上大多数能出得起这个银子的家庭,都是底子很厚的世家。
  林晓寒不过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赚到了六千两银子,这是一般人都无法想象的。
  一拿到银票,林晓寒就去找了牙人,把那套宅子给拿了下来。刚刚赚到的银子很快又出手了,林晓寒却不心疼,反而十分兴奋。
  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数,知道自己的文章在这个时代到底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只要他还能继续写话本子,再赚回更多的银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晓寒和牙人一起去衙门办理了房契。在大晋朝,哥儿和女子是可以办理房契田契的,但大多数哥儿和女子都没有房产和田产,资产都落在他们的丈夫或是儿子身上。
  像之前田哥儿,去衙门里办理田契写得就是王柱子的名字。
  林家大房,之前的房产田产也是落在林大老爷身上。所以他和儿子出事以后,家中的田产铺面就尽数充了公中,叫林晓寒原身与小周氏母子没了着落。
  而林晓寒与他们不同,他自己赚钱买的房子,名字自然要落在自己头上。
  拿到房契以后,林晓寒回到林家,他现在手上还剩下三百多两银子。
  那院子虽然前几年才刚刚翻新过,不需要大动,但花园里的花、池塘里的水都是要重新弄的。
  还有偌大一个宅子,家中也不能没有下人。按照正常的配备,怎么也得雇上五六个下人。
  林晓寒觉得自己这点银子还有其他用途,请这么多人有点吃力,便准备在林家再住一阵,等下一本书卖了再搬出去。
  他把房契放进了自己的宝贝钱匣子里,没有告诉任何人,连陆秋成也没说。
  陆秋成现在忙着念书,没什么心力管这些事情。
  而小周氏那边,他是准备把她也带过去的。现在宅子还没弄完,告诉她这些难免让她心中不定,不如等宅子全弄好了以后再告诉她们,也算给她们一个惊喜。
  京中,乾元宫内,年轻的晋文帝手中握着一本册子,封面是黑色锦缎,绣着暗金色的书名,正是《梦中游》的精装本。
  这书是他的胞弟晋晏王爷给他送来的,说是最近坊间最流行的话本子。
  他与晋晏王爷是一母嫡出,年岁差的也不大,比起其他皇家兄弟之间,关系一直不错。
  主要是晋晏王爷本人也没什么野心,从小就把心思用在一些玩乐之事上面。
  像读话本子、逛戏班子这等事情就是他的最爱。以至于后面还开了个书店,专门出版话本子,以保证他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故事。
  不过晋晏王爷这爱好归爱好,却从未把他书店里的话本子往宫里带过。
  而皇帝每次得以看到那些他书店里比较流行的话本子,还是从后妃或是太后的宫中。
  也不知他这次到底是转了什么性?竟然特地把这本《梦中游》拿到了宫中,还交待自己有空就看看。
  如今的大晋朝的晋文帝是个明君,明君注定是十分忙碌的。每日的公文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时间看什么话本子?
  晋晏王爷虽然一早就把话本子放在了他殿中,但晋文帝真正想到要打开它看一眼,却已经是《梦中游》发售两个月以后,接近中秋的时候了。
 
 
第56章 
  晋文帝这一看, 就被这话本子迷了进去,一直看到了晚上为时,连吃晚饭时也没放下。
  全部看完以后, 他把话本子合上, 看了看封面上《梦中游》三个大字,对内侍何蔚说道:“何公公,明日下了朝, 把太子太傅叫来御书房,我有话要与他说。”
  翌日下朝以后, 太子太傅李长青随着何公公匆匆去了御书房, 也不知皇帝忽然找他过去是有何意?
  毕竟回想近日太子的功课, 他觉得似乎倒也没什么可以指摘之处。
  晋文帝如今不过三十有四, 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而他的太子也就是与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晋麟霜,也冰雪聪明, 已经有十五岁了。
  不一会儿, 李长青便来到了御书房中。而晋文帝乘坐步辇过去, 已经早一步在宫中等着他了。
  “李爱卿,你坐下。”见李长青进来, 晋文帝便赐了坐给他, 又让身边的何公公给他上了茶。
  李长青看晋文帝一眼, 心中还在疑惑着皇帝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情。
  何公公便忽然递了一本黑色的精装版册子过来。
  李长青一看, 那封面十分熟悉,不正是自己收藏在书房中的那本《梦中游》么?
  他忽而想到若是要鸡蛋里挑骨头, 那便是太子前些日子看了这本叫做《梦中游》的话本子, 之后便与几个和自己一起读书的朝臣公子们整日策划着出去救济百姓, 耽搁的时间多了一些。
  但身为太子本就应当以天下百姓为本。晋麟霜身在深宫,未曾见过百姓疾苦, 却能因一本话本子有此心思,本就是大善之举。
  这等对晋朝百姓有利之事,李长青自然不会阻拦,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太子多出去看看。
  若是晋文帝对太子此举有所异议,李长青觉得自己身为太子太傅,还是理应帮着太子分辨一番的。
  “陛下!”想到这里,李长青捧着那本《梦中游》起身说道:“这话本子臣也曾读过,虽然是一本闲书,但其中暗含了引入向善的圣人道理,倒是一本可读之书。”
  晋文帝闻言点点头道:“李爱卿所言极是。这是晋晏前些时日特地给孤的,因孤忙于政务,一直没有空读。昨日闲下来一看,确实十分有趣。特别是其中的主角,若是能成为大晋青年公子们的典范,岂不是极有教化意义?我今日找你过来,便是让你将这本书给麟儿还有那些陪读的小子们都看看!”
  李长青一愣,没想到皇帝特地把自己找来,竟是让自己给太子他们推荐这本话本子。
  不过晋文帝这《梦中游》看的实在是有些迟了,太子他们早都看完了好几个月了。
  他想了想后才道:“陛下有所不知。太子殿下与陛下您心有灵犀,也早就看过这本话本子,并称之好书。近日里还带领着那帮朝臣之子向书中的霍安学习,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百两银子,并筹募了其他几位公子共计五百两银子。买了粟米和盐巴,给周边刚刚经历了涝灾的芮县送了去。”
  “竟有此事?”晋文帝闻言挑了挑眉毛,面上显而易见的露出一丝喜色。
  晋麟霜是他的嫡长子,从小在王府中就被宠着长大。虽说十分聪明,但平日里被王妃宠的难免骄奢了一些,如今能有此觉悟,晋文帝自然高兴。
  心情愉悦之余,他便招来了何公公,赏了李长青一方江南新进贡的极品砚台,还有两只翡翠笔杆的狼毫笔,才让御驾的马车亲自送他离去。
  李长青被御驾的马车一路送回家中,马车路过的全都是朝中官宦人家的宅子,此事一下子便传扬了开来。
  不久,京中便开始传说,李长青是因为给太子推荐了《梦中游》这本话本子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一时之间,《梦中游》比之前更加火爆了。
  而许多文人虽然已经看过了《梦中游》许久了,但为了能在晋文帝面前有所表现,便又开始写文章推荐这本话本子。
  那些文人们都是文采极好之人,文章一篇篇写得花团锦簇,把《梦中游》的内核吹捧的极高。
  《梦中游》便从一个普通的话本子摇身一变,成了大晋书生学子们必读的一本书。
  而这本书的作者细雨斜风先生,也一时间成为了许多大晋学子们的偶像。有关他的神秘传言,也从府城悄悄流传到了京中。
  因着这些缘故,京中的公子小姐们学着《梦中游》主角霍安做慈善的风潮便更盛了。
  这些公子小姐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善心,纷纷慷慨解囊,拿出私房银子筹集善款,换成粮食去附近的灾区施粥、施药。
  这些活动都有京中贵人们牵头,各家名门贵族们都要参加,捐款的名单也会在公开场合张榜写出来。
  若是有人落下了,那难免要受人非议,落下一个没有善心的恶名。
  因此各家的公子小姐们,不管是不是真的自愿,还是追赶潮流,人人都是出了银子的。
  此等行为虽然许多人都是为了沽名钓誉,又有人是被逼无奈,并非全然是想做好事。但却对大晋朝京城周边好几个受灾的县市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也给大晋国库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对于此等现象,晋文帝自然是喜闻乐见的,还特地又表彰了几个表现积极突出的商人,送去了钦赐的牌匾。
  一时间,得到了牌匾的商人们自然是感恩戴德,把那牌匾挂在家中,慈善做的是更加努力了!
  府城里,时间再回到两个月之前的林家,《梦中游》发售当日。
  林家二房虽然对细雨斜风先生可能是陆秋成之事心中矛盾,但为了能与府城中的其他世家贵胄们有共同话题,还是第一时间便差人去墨香阁买了几本话本子回来。
  林家二房都不是很爱读书之人,《梦中游》这样的故事,也没什么儿女情长的戏份。对林家二房几人的吸引力还不如《偿星债》来的大。
  林诗月对这个故事就没什么兴趣,不过翻了几页,都没有看完,便将书直接给了林嘉宜。
  而林嘉宜对这本书的感觉却不太一样。他虽也更喜欢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心中爱慕陆秋成,自然是看哪儿都好。
  看完整本书后,林嘉宜的第一反应便是觉得陆秋成应当是喜欢那种心地良善之人。
  恰好府城中许多公子小姐们受到了《梦中游》的影响,都开始做起了慈善,林嘉宜便怂恿着林诗月出来牵头,他们林家二房也去附近弄个粥棚施粥,以表现出他们的仁善之心。
  对于林嘉宜的提议,林诗月原本是不想去的。
  但又过了半个月后,她便发现裴金兰竟也主动在府城中筹募旧衣旧鞋,要捐赠到周边的乡下去。
  裴家公子小姐如今是府城中世家子女们的社交中心,府城中的所有富贵人家们,都是以他们的举动作为榜样,马首是瞻的。
  裴金兰都动起来了,府城中其他的世家子女们自然也不甘落后。林诗月被逼无奈,也只能跟在后面参与。
  只是裴金兰已经弄了收集旧衣旧鞋的捐赠,她们也不能和她打擂台,便只得去出钱开设粥棚。
  裴大人也是个人精,为了方便这些世家公子小姐们做慈善。
  他特地在知府衙门旁边搭了个棚子,又派了一个记录人员和一个收银的坐在里面。
  若是有想要开设粥棚做善事的,便可去那边登记。以二百两一个粥棚为单位,收取的银子开设粥棚。
  报名缴费之人,他便将名单在衙门旁边用红榜张贴出来。而开设粥棚的人手直接统一从衙门里出,十分方便。
  一时间,府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的子女,几乎人人都拿出银子开了一个或两个粥棚。而林诗月若是要开设粥棚,自然也是通过这里最为方便。
  二百两银子便可开设一个粥棚,对大多数的府城富贵人家来说,不过是几件首饰的价钱而已,不算什么了不得的数目。
  比如经营绢纱生意的巨富人家家的小哥儿刘欣雅,因着是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便一下子捐出了六百两银子,以自己的名义捐赠了三个粥棚,被登记在了红榜之上,饱受称赞。
  若是林大老爷还未去世,林家拿出五六百两银子做善事也不是难事,此等事情自是第一个响应。
  然而林二老爷并不是擅长做生意之人,除了家中祖田的收益,几个首饰铺面的收益都大大减少,不过勉强维持一个收支平衡。
  林家如今虽然还在世家之列,但家境早已大不如前。
  这做慈善的银子,除了林子轩的,其他人公中自然是不肯拿的,便只能由林诗月他们自己来筹集。
  林家哥儿小姐们的零花钱,一个月也就只有一两银子罢了。
  虽说逢年过节的,冯氏和林二老爷也另外赏过他们一些。但他们平日里花钱大手大脚,自是也没有省下多少来。
  林诗月舍不得拿出多少,便忍痛从私房里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剩下的都让林嘉宜掏。
  而林嘉宜一个庶出哥儿,私房还不如林诗月多。
  他咬牙卖了两件首饰,也只凑出了一百两银子。还剩下五十两银子,林嘉宜想了想,忽然想到了林晓寒。
  林晓寒还未出嫁之前,便喜欢随着林大老爷做这些慈善之事。
  这次不如去拉他入伙,让他也参与进来,与二房分摊银子。
  也正好可变相的让陆公子知道自己热心慈善一事,免得他白白做了善事,花了那么多银子,陆公子却一无所知。
 
 
第57章 
  林嘉宜算盘打得极好, 便直接去找了林晓寒,与他说了自己与林诗月想代表林家参与施粥一事,并邀请林晓寒加入。
  林晓寒听完林嘉宜的话, 略微思索了一番……
  抛去与林家二房的恩怨, 五十两银子他倒是拿的出来。只是去年府城周边县市都大丰收了,今年的气候也十分不错,想来也是大丰收的一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