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周阔叫来厂里技术员仔细看过后说:“这个不难做,而且咱们厂区就有服装厂,那边可以帮我们生产辅料。”
“关键是要保证安全,”薛丰年说:“电线用料上不要偷工减料,这不比其他电器,涉及生命安全的事儿我们得注意。”
“您放心,咱们厂本来用的电线就都是最好的,”周阔笑着说:“现在外面市场都认咱们的牌子。”
薛丰年点头:“我在京市也做过市场调研,据百货商店那些售货员说咱们厂生产的小家电质量比其他厂子的好,使用寿命更长久,而且还没有外国进口的贵,这是咱们的优势一定要保持住。”
“薛总放心吧,”周阔道:“咱们厂现在可是工业区里的模范标兵,无论是质量还是管理上都要起带头作用,肯定不会给品牌抹黑!”
“好好干,”薛丰年说:“等年底给大家多发点奖金,我去门店那边转转。”
几个技术员听说有奖金,高兴的立刻拿着电热毯去研究了,而薛丰年则从厂里借了辆自行车,前往写字楼,也就是现如今的中心大厦。
中心大厦自从建成之初,就成为了鹏城的地标性建筑,跟刚开业时还需要他和霍煋费心招商不同,这才过了短短一段时间,中心大厦底层的商业区就已经是一派热闹气象。
不少店员都在自家门口发着传单,用来吸引过往的客人进店选购。
薛丰年在外面看了会儿,然后才上二楼去看自家店面。
此时店里的客人不少,几名营业员正忙着给他们介绍产品,即使薛丰年这种一看就是随便逛逛的客人,也有人上前接待。
这一点让薛丰年感觉不错,他随意向营业员询问几件产品,对方都能介绍的清清楚楚,薛丰年满意的点点头,又在店里转了一圈这才离开。
楼上的旭丰办事处目前只有几名办公人员,除了核算店面收入的财务外,还有一名接待员负责接待来咨询的客商以及接听电话。
两人还是头一次看见大老板,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薛丰年笑笑,询问了客商的情况。
“这边暂时只是一个办事处,”接待员小心说道:“大部分都是外地客商看好咱们厂的产品想要带去他们当地销售,我一般是先联系好周厂长,然后厂里会派人带他们去参观考察,然后签合同。”
薛丰年点点头:“一般都是哪些地方的客商?”
接待员闻言立刻拿出合同记录表给薛丰年查看:“全国到处都有,不过还是江南居多。”
薛丰年对这结果不意外,毕竟靠近京市的北方那边旭丰早就在各地商城铺过货了,有了成熟的销售渠道。
“不错,”薛丰年笑笑:“如果忙不过来就和你们周厂长说,让他增派人手。”
“之前说过了,”小姑娘这会儿放松不少:“周厂长的意思是想等等毕业生,听说之前还有学校把学生派来咱们工厂实习,咱们厂现在在市里的口碑特别好。”
薛丰年对这个接待员的能力很满意,虽然一开始看到他有些紧张,但说话条理逻辑十分清晰,便多问了句:“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鹏城大学,”小姑娘笑笑:“我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
薛丰年想到什么:“我弟弟跟你差不多大,他也是77届。”
霍煋找过来的时候薛丰年刚查完账,他看到霍煋便说:“没想到你这么快。”
“我就在你楼上!”霍煋笑道:“楼下都看过了吗?感觉怎么样?”
“不错,”薛丰年给他倒茶:“刚查完账,从开业到现在收入不错,起码表明商场客流量大,要是能持续这样肯定错不了。”
“我觉得问题不大,”霍煋说:“现在咱们中心大厦可是鹏城地标性建筑,但凡来鹏城的不管是投资还是做小买卖,都要来咱们这溜达一圈,购物也好、取经也罢,不管怎么说人气肯定是带动起来了。”
薛丰年点点头又问:“写字楼都租出去了吗?”
“差不多,”霍煋道:“也有港商过来买的,不过还是租赁多一些,不着急,等鹏城房价上去,他们就该着急了。”
薛丰年闻言就笑:“相信会很快,到时候你手里掌握着大把房源,会有的是人追着给你送钱。”
霍煋耸耸肩,转而开始说起正事:“我这次承接的是市政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是道路翻修,因为这边日常还要活动运行,所以要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做,你跟我去我那聊吧,我那有分块地图,看起来更方便。”
两人上楼到达霍氏办事处,这里明显要比薛丰年那更正规,光是前台就有两名,还不算日常接待文员。
“现在鹏城市建委那有不少准备动工的项目,所以咱们的修路最好能和他们岔开,这样彼此不耽误不影响进度。”
薛丰年赞同的点头:“鹏城的路确实差了些,我估计等彻底翻新后,市中心这边会更热闹,路上的车也能更多一点。”
“市政改造和盖楼盖房不同,”他继续说:“这边是市委直接签字批资,材料成本和人工费要核算清楚,要不容易做赔本买卖。”
“你说的没错,”霍煋指着地图上标注“1”的一块区域道:“我打算先从这边做起,把市中心和厂区之间的路修好,方便来往客商参观查看,然后第二步是整体市中心,第三步是居民区,不过居民区那里要先等等,听说已经有港商投资想要在这一带盖商品楼房销售。”
“我没意见,”薛丰年道:“规划报告写好了吗?直接交给市委审批,这种事不会拖延,然后水泥、沙子、砖石等也要赶紧协调到位,好在这些当地就有,能省很多费用。”
“还能顺便带动当地经济,”霍煋笑道:“水泥厂那边我已经让人打过招呼了,对方保证没问题。”
“那就先交报告审批,咱们也得来个鹏城速度!”
第269章 “家书”抵万金
自从薛丰年走后,林钰就开始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
早上骑车去学校上课,放学后再骑车回家,两个小孩儿有杨阿姨照顾根本不用他怎么操心,于是林钰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除却已经确定的改革开放和国企重组改革政策外,林钰现在跟着导师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沿海地区经济试点,以及引进外资和技术两方面。
改革开放不仅仅指的是对经济的改革,而是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方面,对内改革主要体现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便是林钰导师正在研究的外资和技术。
国家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已经从之前的“两边反”(也就是反美又反苏),调整为“一大片”(即联美制苏)的外交战略,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双方不仅派遣代表互相访问,也在经济技术上有多方面合作。
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开放沿海地区作为经济试点以及引进外资和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
林钰写到这里最先想到的就是鹏城,他是亲身感受过“鹏城速度”以及鹏城工业区的开发与引资,所以他的论题着重点选择这方面,想要研究经济学就不能单纯只研究经济学,这是导师给他上第一堂课时说的,经济学从广泛的角度来说包括很多方面就比如如果林钰想以鹏城为范例进行研究,那么鹏城的税收、招商、民生都要涵盖在他的研究范围内。
林钰揉揉眉心,忽然想起远在鹏城的薛丰年来,这狗男人也不知道在那边过得咋样,这会儿那边应该不太冷,希望他能照顾好自己吧。
他忽然觉得这念头就不能有,因为一旦开始就会停不下来,林钰索性撕了两张稿纸下来,给薛丰年顺便写了封信。
林钰想等写完信他就该能好好继续研究导师布置的课题了,谁承想越写越激动,还有点停不下来的意思。
最后林钰不得不停笔:不写了,钢笔都要没水儿了!
几天后,远在鹏城的薛丰年收到这封厚厚的信,他十分好奇这里面都写了什么,结果打开一看,林钰从家里石榴树说到自己种的两垄小葱,又从栓柱长牙说到了小年换毛,乱七八糟说了好多页,最后直写到钢笔没水,薛丰年抱着那叠信纸忍不住发笑,他的小对象通篇没提一句想他,但读起来却句句都在想他。
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他将这封厚厚的“家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最后才小心放进公文包的最里层,薛丰年想着等回去后就把这几年林钰给他写的东西都收拢到一起,等以后老了再拿出来“寒碜”小对象。
想必那情形一定很有趣。
只是眼前还有工作没完成,他还要在鹏城这待一段时间,市政道路改造的项目已经拿下来了,薛丰年已经联系王凯让京市的工人赶来这边,王凯在电话里跟他讲除却目前有活儿的工人外,能派给他的人不到二分之一,那剩下的就要从鹏城当地寻找。
他和霍煋都不是本地人,所以还需要鹏城市建委帮忙,粤省的华建X局就在这边,可以通过他们调用一下人手。
“这可是市政项目,”霍煋说:“只要我们工钱不克扣,他们肯定乐意。”
“只是借调,”薛丰年补充:“管理人员和物资都是我们这边的人负责,他们只把施工队借调给我们,至于其他不需要他们的管理人员参与。”
霍煋笑笑:“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估计他们现在也没心情跟咱们抢项目,你听说了么,西边那一带要盖个高尔夫球场,华建的人现在心思都在那上面。”
“高尔夫球场?”薛丰年好奇:“这也算高端项目,是针对外资的?”
“不好说,”霍煋又笑:“我家也有参与投标,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他这话说完就见薛丰年看向他,又连忙补充道:“不过不是我负责,你别担心。”
“我不担心,”薛丰年说:“只不过我在这边待的时间太久,担心林钰在家想我。”
霍煋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薛总什么时候也这么肉麻了?”
“我觉得小林忙于学业,能不能想起来有你这号人还不一定。”
“怎么不能?”薛丰年挑眉:“我昨天还收到他给我写的信了,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啊,你想想,那得有多少跟我说不完的话……”
霍煋现在很后悔,他刚刚就不该嘴欠质疑这两人的感情,要不现在他也不用坐在这里看着薛丰年跟他一本正经的“秀恩爱”。
显摆什么啊,不就是有对象么,自己没对象能咋地?一个人过得也很好!
薛丰年跟霍煋好一通秀恩爱后才放过他,没办法谁让他现在回不去,就只能在这秀秀恩爱,希望霍煋能良心发现赶紧把事儿办好,早点让他回京市。
远在京市的林钰可不知道自己不过是写了封信就能让薛丰年搞出这么大“动静”,他把自己的论题研究方向交给导师,导师大概看了会儿后才说:“不错,没想到小林你的眼光还挺毒。”
“多亏老师指点,”林钰笑笑:“我一个才入门的学生就能参与这样大的论题,真是想想都不敢想。”
“别这么说,年轻人就要有点冲劲儿,”导师笑道:“以鹏城为范例进行经济学研究,这不是你忽然想出来的吧?”
“我看过你在京大写的一些小论文,基本都是围绕鹏城,所以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这里?而不是选择鹭岛?”
“因为鹏城对岸就是港城,”林钰说:“我觉得从地理位置来讲,作为改革开放试点这里可能开发的脚步会更快,另外也是因为一些私人原因。”
林钰没想瞒着导师,大大方方说道:“我朋友在鹏城做些生意,之前我跟着一起去过几次,也算是见识过那边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比起鹭岛,鹏城这个范例可能更适合我。”
第270章 宝塔糖
林钰还没等到薛丰年回来,张超英就联系他说寝室准备聚餐了。
“怎么这么快?”林钰问:“不是说要等毕业么?”
“那会儿估计没时间了,”张超英道:“二哥被分配去了他们省电视台,过几天就要走,再说他学分都修够了,到时候什么情况不一定呢。”
魏斌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人,但因为是新闻专业所以普通话是整个寝室里最标准的,他笑着对大伙儿说:“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这次回去也不知道咱们下次什么时候再聚,想想心里还挺舍不得大家。”
一番话说的其他几人心里都有些不好受,张超英举着酒杯道:“怕什么?甭管在天南地北,只要咱们哥几个心里记着这份友谊,以后见面的机会指定不会少!”
“对了,二哥我可跟你说,老幺他哥现在就在你老家那边搞建设呢,到时候你进了电视台可一定要好好给咱兄弟宣传宣传!”
魏斌点头:“如果有机会这是一定,我们专业这次分配去那边的同学除了我还有几个都进了报社,我想这也和当今环境下的政策分不开。”
说罢看向林钰:“老幺,到时候如果需要素材,我肯定要去给大哥添麻烦。”
不知道是不是分别在即,一顿饭大家都喝了不少,就连年纪最小的韩东安和林钰都喝的摇摇晃晃,一直到林钰家的胡同口时韩东安才说:“林钰,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很羡慕你。”
“羡慕我?”林钰头脑混沌有些没反应过来:“羡慕我啥?”
“羡慕你想做什么都能去做,”韩东安声音轻了不少:“不用在乎任何人任何事,没有任何束缚的自在洒脱。”
林钰咧咧嘴:“这有啥好羡慕的,人活一世短短几十年而已,干嘛做什么都要为别人考虑?饭是自己吃的日子是自己过的,自己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又不能陪你一辈子,你何必……”
韩东安看着林钰这样笑着摇摇头:“你都醉成这样还有心情开解我……算了,我还是先送你回家吧。”
119/178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