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生笑笑,凑近了些才小声说:“年小子跟我说这是他们工厂自己生产的,不是在商店里买的!”
“真的!”李兰枝十分惊讶:“年小子他们那厂子这么厉害,都能生产电视机了?”
“那可不是,”刘水生与有荣焉:“不愧是我们老刘家的孩子,就是有出息!”
“不过这事儿你别往外说啊,”刘水生不忘了嘱咐媳妇:“村里这么多老亲少友的,要是都知道了对年小子不好。”
“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李兰枝打心眼里替薛丰年高兴:“年小子是个好的,以后得让咱家铁蛋向他二哥学学!”
“对了,你大哥家办事儿到时候你带银蛋去吧,”李兰枝说:“我留在家里看家正好。”
刘水生一想也跟着点点头:“成,那我跟老大去。”
“送什么东西你想好没?”李兰枝问:“年小子捎回来的电风扇和收音机那都算他的,咱家还得送点礼。”
“我知道,”刘水生想了想:“要不就包个十块钱红包得了,不管咋说那也是我侄子结婚,反正咱家跟老大家关系也就这样,随完礼以后也没啥来往了。”
“十块钱可不少了!”李兰枝翻了个白眼:“十块钱都够一家人买多少肉吃了?他们家要还不知足,我看以后趁早别走动!”
李兰枝心里有气,只要一想到当初大哥大嫂差点把他家桐花嫁给那样的人家她就来气,现在还舔脸好意思攀什么娘家亲戚,说白了还不是听说人家年小子有出息了,想找机会联络感情么,哼,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配不配!
“你别操心,我跟银蛋起早去,吃完席就回来,”刘水生安慰媳妇:“晚上我还得回来看江波呢,哪有闲心在那待着!”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终于到了刘金丹结婚的正日子,刘水生也像他说的那样,一大早就起来,跟儿子骑着三轮车赶去县城。
一路上爷俩换班骑车,而且这会儿天不冷,他们带了李兰枝起早包的大包子,先就吃了个肚饱。
“爹,要我说咱俩就该少吃点,”刘丰收说:“等会儿中午还得吃席呢,这要是吃多了,到时候不就吃不下了?”
刘水生坐在后面听到儿子这话忍不住哼了一声:“就你这体格子现在吃饱了,等下有好的你也肯定能吃得下。”
“再说,还不知道县里的席面啥样,吃不吃的饱那还两说呢!”
刘丰收皱眉:“不能吧,县城席面我确实没吃过,但上次我去京市,老二请我吃的那席面可是老好了!就那小林知青还说是家常菜,啧啧,难怪大伙儿都想往城里奔,就冲那些吃的也行啊!”
刘水生叹气:“你光看到吃的,也不想想人家一顿饭要花多少钱,咱就普通老百姓,踏踏实实过日子比啥都强,你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不然你妈都得揍你!”
“我心里有数,”刘丰收嘿嘿笑了两声:“咱家现在挺好,我在养猪场干的不错,我才没想那些不着调的,这不是金蛋结婚么,我顺便就想起这茬了,也不知道大爷大娘能给金蛋找个啥样的媳妇,我现在可还记得金蛋自己说他以后要找个天仙呢!”
“天仙?我看天线还差不多,”刘水生哼了一声:“不是我背后说人坏话,就你大娘那拜高踩低的样儿,不把金蛋坑了都算是好的。”
三个多小时后,爷俩总算到了县城,刘水生瞧着那些街道和以前也没太大变化,就指挥儿子按照他记忆中的路线走,最终在一个胡同口停下。
“看见前面那院墙了没?”刘水生跟大儿子说:“那就是县汽水厂,你大爷就在那里上班。”
刘丰收点头:“那这距离还挺近,过个道就回家了。”
爷俩从车上下来,推着三轮车往胡同里走,到了这就好找了,胡同里唯一一户大门上贴着喜字,想来应该就是刘木生家。
刘丰收上前敲门:“大爷,大爷!”
屋里人听见动静很快过来开门,刘木生见是二弟和侄子来了赶紧往屋里让:“老二你们来了,赶紧进屋,起早吃饭了吗?没吃让你嫂子给你们整点!”
“吃过了,”刘水生笑笑,不愿去听他大哥那些客套话:“车上是年小子让我给捎来的礼,你看是现在搬下来还是等会儿送新房去?”
第357章 说话的艺术
听说是薛丰年给捎来的,刘木生笑得一脸褶子:“啥新房,咱家这就是新房,来银蛋跟大爷一起,咱们直接摆屋里去!”
刘丰收答应一声,帮着搬进屋里,刘水生跟在他们后头,进了屋才发现大哥家这还是老样子,一进门是个小方厅,立着“靠边站”桌子和几张凳子,左手边是个小厨房,再往里走是卧室也算是客厅,大一点的是大哥两口子住的,对面那个小房间以前是金蛋的屋,现在直接改成了新房。
“收拾的挺好,”刘水生看着那小屋,笑呵呵的说:“够他们小两口住了!”
“我跟你嫂子也是这么想,”刘木生说:“等他们以后有孩子了,我们再把大屋换给他们,到时候带孩子睡也方便。”
正说着,大嫂潘巧端着热水过来:“这就是年小子从京市给捎来的东西?还别说,这包装一看就比我们供销社的好!”
刘水生跟着客气两句:“年小子那边忙赶不回来,金蛋是他表哥,他心里能不惦记么!”
“我就知道丰年那小子没忘本,”刘木生笑道:“以前就听人传年小子在京市混得那是风生水起,我跟你嫂子还有点不相信,想着咱一个乡下人就是再有本事还能有多大出息?这回我算看明白了,这人啊,有没有能耐跟学历啥的都不重要,就是看敢不敢出去闯!”
刘水生听着大哥的话总感觉咋听咋不对劲,啥叫年小子没学历?啥叫乡下人能有多大出息?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水生笑笑:“年小子可是没少学习,就光我知道的,人家小林知青那可是把高中课程都教他了,听说去了京市年小子也去补习班上课,这说明啥?还得是学习有文化,没文化白扯!”
刘木生瞪大眼睛:“啥?还去补习班了?”
刘水生心说这他哪知道,反正小林知青开了个补习班,他就这么一说,爱信不信!
“老二,那你知道丰年现如今在京市到底干啥不?”潘巧凑过来问:“他那混得那么好,咋也不想想自己家人?”
这啥意思?刘水生故意打岔:“今儿个不是大侄子结婚么,咋还说到年小子身上去了?”
“就是就是,”刘木生赶紧打断媳妇的话:“你去瞧瞧外面亲戚朋友们都来了没,要是人到齐了,咱就一起去饭店。”
说罢转头看向刘水生:“咱家金蛋那是长子长孙,我想着婚事上不能将就,这不就连宴席都是摆在咱县城最好的国营饭店那,一共十桌,娘家五桌婆家五桌。”
刘水生还是头一次听说婆家娘家把席面摆在一起的,老家这边基本上都是分开摆席,因为涉及到一个随礼收礼的事儿,要是都摆在一起,那这礼钱谁收?
不过这话他可没问出来,反正他就是来吃席的,至于谁收钱,那跟他有啥关系!
电风扇和收音机都拆开包装摆放好,其他亲戚这会儿也都到了,大家围在新房门口啧啧感叹这里头的布置,当然说的主要就是那两样“家用电器”。
刘木生显摆够了,这才带着大家去国营饭店,刘水生带着刘丰收直接骑三轮车过去,两人想着吃完饭就直接回村。
进了饭店,果然就见大厅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刘水生不认识便带着儿子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他跟大哥的关系实在一般,也没必要非要凑去主桌废话。
至于他的礼金早就在潘家的时候交给大哥了,因此这会儿只坐着嗑瓜子,看其他人围着礼桌登记。
要不说刘木生两口子有意思呢,他们为了省事,直接在人家国营饭店门口摆了张桌子,上面写着“刘金丹和XXX观礼登记”,结果真有女方家的朋友来到这之后误以为这是两家人之前商量好的,在门口就直接随了礼金。
要是只有几个其实还不明显,可没一会儿来的人多了,特别的女方家的那些朋友同事很多都是一起来的,看到这情形就要过去随礼,恰巧这一幕让新娘叔叔看见了。
那叔叔今天就是过来给大哥家办事帮忙的,看到此情此景二话不说赶紧去找自己哥嫂,女方家那边大家还在给新娘子化妆盘头发,结果就听说男方家竟然把他们家的礼金也都给收了。
“咋能这么干呢!”新娘母亲立刻不乐意了:“那是我家亲朋好友,以后人情走动也都是我们家来出,他们现在把礼金都收走了,算怎么回事?”
她家几个姐妹听见了也觉得这事儿办的不对,便都张罗着要去找刘金丹好好问问,他家弄这么一出到底想干啥。
“今儿个大喜的日子不能闹翻脸!”新娘爸爸见几个小姨子都不依不饶的赶紧劝说媳妇:“以后闺女嫁过去不还是人家人么,你现在要是闹得太僵……以后丫头日子能好过么!”
“那也不能这么便宜他们!”新娘母亲眼珠子一转:“既然他们想多收礼,那就都随一起也行,等会儿到饭店了咱就说这钱是留给小两口的,反正今天这礼钱我们瞎了,那谁也别想占着!”
娘家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顺便还教导新娘等结婚后如何管自己老爷们儿的钱,怎么搜小金库等等一系列的方法……
一行人“气势汹汹”赶到饭店,就见刘木生两口子在门口乐的嘴都合不上了,新娘家里人只能先忍下这口气,等典礼开始后,两家人才共同上台发言。
刘丰收压根没听他们在上面说些什么,不得不说刘木生今天安排这席面确实费了心思,一桌上有鸡有鱼算是顶顶好的,所以他埋头吃饭吃的特别香,顺便还不忘记给自己爹夹个鸡大腿。
“爹,吃菜,”刘丰收小声说:“上面讲啥呢?这都多长时间了咋还没讲完?”
刘水生看了眼自家傻儿子:“人女方爸爸说今天这礼金之所以放在一起收,是因为要留给小两口买自行车用,说是金蛋心疼新媳妇上班远没车骑不方便,你听听人家这话说的多有水平。”
第358章 白忙一场
刘丰收傻乎乎的瞪大眼睛:“金蛋不错,还挺心疼媳妇的!”
刘水生下意识瞪了他一眼,这一屋子人除了小孩儿以外,估计也就他儿子到现在还没整明白咋回事,不过这会儿他肯定不能说,还是等回家的路上再慢慢讲给儿子听吧。
与此同时,台上刘木生两口子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们没想到亲家竟然能当着大伙儿的面直接来了个过河拆桥,那他们刚刚那算什么?白忙活了不是!
可此情此景根本容不得他改口,而且新娘爸爸刚说完这话后,女方娘家人带头开始鼓掌叫好,还有不少不知内情的人都在夸赞新郎官疼媳妇、有担当,愣是把刘木生一家子给架的高高的下不来。
刘金丹之前一直忙着跟哥们朋友商量接新娘闹洞房的事儿,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爸妈干的事儿,现在听到大家的夸奖心里也十分高兴,他是真没想到爸妈能这么大方,要知道之前媳妇儿家管他家要手表时,他爸妈可是死活不同意,敢情这是把买手表的钱省下来买了自行车。
自行车也行,比手表更实用!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讲话结束后大家继续喝酒吃饭,刘水生跟刘丰收吃完了便准备回村,两人过去跟刘木生两口子打了声招呼,又被带着看了看金蛋和他的新媳妇,刘水生借口家里还有活儿没干完就要走人,刘木生却偏偏把人拦住,笑着说二弟跟侄子来县城一趟不容易,咋地也得回家住一宿再走。
刘水生怎么可能住下,不说他家那小屋能不能住得下,就是真能住下等到晚上家里还有两个新人,他一个当叔叔的算怎么回事,于是乎不管刘木生说的多好听,刘水生还是带着儿子离开了。
眼看着两人骑车走了,潘巧才过来扯了一把刘木生:“家里根本就住不下,你说你还非得留啥人?我都不知道你咋想的!”
刘木生看着潘巧气不打一处来,之前要不是因为这个娘们儿,他跟老家那边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么生分,他可是早就听说老二现在干的那个养猪场就是薛丰年给整的,要是他家跟薛丰年关系好点,没准以后也能干点啥呢,都怪这个败家娘们,现在想要再联系都有点晚了!
“你知道个啥?”刘木生说:“你以为我是惦记老二?我那是惦记年小子,你没看他今天这手笔么,一看就是在京市挣着大钱了,咱家跟他走动走动,以后还能吃亏?”
潘巧听自己男人的话只觉他是在做梦,别的不说,就冲薛丰年对他大舅那态度,这两家人也不可能走动的多好,她也压根不想薛丰年在京市能有多大的出息,她现在满心满眼想的都是今天的礼金。
“你赶紧想招,”潘巧皱眉:“好不容易收这点钱,真要买自行车那可啥都不剩了!对了,还有今天的十桌酒席,我瞧亲家母那意思都在礼金里头出。”
“你赶紧过去跟他们说道说道,十桌酒席多少钱?礼金才收回来多少钱?啥都让我们家出敢情他们就是来白吃的呗!”
刘木生被媳妇吵的头疼,早知如此他就不该贪图那点礼金,这下好了礼金没贪着不说,还得搭出去个自行车,找谁说理去!
而另一边,刘水生跟儿子骑三轮车往家赶,路上刘水生就说了今天这宴席的“热闹”,刘丰收也是这时候才整明白咋回事:“要我说今天这事儿就怪大爷他们,连女方家的随礼钱都能惦记,以后也不怕儿媳妇跟他们闹。”
刘水生笑着说:“那谁知道他们两口子咋想的,对了,这事儿回去别跟你妈提,好歹也是咱老刘家人,跟着丢不起脸!”
不过刘水生已经想好了,媳妇不告诉但外甥要告诉,等他回去就写信告诉年小子这热闹,顺便还得让他提防着点老大那头,别以为年小子出息了,他们就能跟着占便宜,想得美!
等赶回村的时候天都黑了,才刚到家就看到有村民往他们家赶看到他还说要给他去占地方的,刘水生嘿嘿笑了两声,还是待在老家好,天天大家一起看电视多热闹!
158/178 首页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下一页 尾页 |